CN212633665U -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3665U
CN212633665U CN202021259514.6U CN202021259514U CN212633665U CN 212633665 U CN212633665 U CN 212633665U CN 202021259514 U CN202021259514 U CN 202021259514U CN 212633665 U CN212633665 U CN 212633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rack
cleaning
wash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95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ONGREN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ONGRE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ONGRE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ONGRE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95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3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3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3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清洗箱两侧设有封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纵向的设置有一上料轨道,清洗箱内横向的穿设有至少两个清洗轨道,清洗轨道纵向的间隔设置,一清洗轨道的首端与上料轨道的末端衔接,且清洗轨道之间通过一转角结构首尾相连,转角结构设于第二区域和/或第三区域内,清洗箱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间隔并独立相邻的清洗轨道,且上料轨道和清洗轨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节省了的整体的占用空间,每个清洗轨道之间相互独立,避免清洗轨道之间的干扰,避免前一清洗工序余下的灰尘及铁屑流入下一清洗工序内,保证轴承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制造过程中,轴承成品的清洁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确保轴承成品的清洁度,需要先对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进行清洗,然后组装完成后再对轴承成品进行清洗。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清洗包括超声波、水浴喷淋、吹烘干等工序,吹烘干工序通常是设置在轴承清洗的末端,该种清洁方式容易导致轴承表面温度过高,影响轴承内外径尺寸的测量精度,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轴承清洗设备为了集成上述工序,将对应工位的设备依次拼接形成直线方向上的清洗线,在更换轴承外径尺寸时,需要设置同样的一条清洗线,占用空间较大,或是将每个工位分开,人工的运输轴承至下一工位,自动化程度低,轴承的清洗周期较长,且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容易再次染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节省占地空间,增加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两侧设有封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纵向的设置有一上料轨道,所述清洗箱内横向的穿设有至少两个清洗轨道,所述清洗轨道纵向的间隔设置,一所述清洗轨道的首端与上料轨道的末端衔接,且所述清洗轨道之间通过一转角结构首尾相连,所述转角结构设于第二区域和/或第三区域内,所述清洗箱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间隔并独立相邻的清洗轨道,且所述上料轨道和清洗轨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
进一步,所述清洗轨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清洗轨道上沿轴承运送方向分别设有超声波清洗装置、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通过以上改进。
进一步,所述转角结构包括一转运台,所述转运台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弧道,所述弧道的两端分别与纵向相邻的两个清洗轨道衔接,通过以上改进,轴承通过弧道进入下一清洗轨道,使得轴承在相邻的清洗轨道之间转运更加流畅。
进一步,所述清洗轨道包括架体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条,所述架体至少部分的伸出在清洗箱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架体上纵向的开设有第一腰孔,所述支条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有若干第二腰孔,所述支条通过螺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在架体上,通过以上改进,使得支条能够在纵向调整相对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外径的轴承。
进一步,所述转运台上还设有与第一腰孔同向设置的第三腰孔,所述清洗轨道的末端通过第三腰孔连接在转运台上。
进一步,所述清洗箱内对应清洗轨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支撑柱和限位块,所述支撑柱设于清洗轨道的两侧,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的上端,且所述限位块与清洗轨道的端面可抵接的设置,通过以上改进,在轴承进入和离开清洗箱时,限位块限制轴承通过高度,从而保证轴承平稳的在清洗轨道内进行,通过螺栓调整限位块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轴承。
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域外侧还设有第一送料气缸和第二送料气缸,所述第一送料气缸伸出并将清洗轨道末端的轴承推入清洗轨道内并进入超声波清洗装置,所述第二送料气缸伸出将经过第一喷淋装置的轴承推入第二喷淋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退磁装置和吸油装置,所述退磁装置设于第一区域内,且所述第一送料气缸推送轴承过程中经过退磁装置;所述吸油装置设于第二区域内,且所述第二送料气缸推送轴承经过第二喷淋装置并进入吸油装置,通过以上改进,在轴承进入第一道清洗工序前,首先对轴承进行退磁,避免轴承在运送过程中重新吸附铁屑,以及轴承残磁对后续检测装置的影响,在轴承清洗完毕后,对轴承进行吸油,增加对轴承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所述吸油装置包括出料台和油泵,所述出料台上开设有若干吸油孔,所述出料台的侧壁上设有与吸油孔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油泵软管连接,所述油泵运作以抽离轴承上的残油,通过以上改进,在轴承完成清洗步骤后,油泵抽离空气,从而带走轴承表面的残留油污,油污通过吸油孔进入软管内,经过过滤器过滤再次利用,避免轴承热胀冷缩变形,保证轴承在检测时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所述转运台和出料台上均盖设有一防尘盖板,通过以上改进,当轴承运送至第二区域内的转运台和出料台时,防尘盖板有效的防止轴承二次沾染灰尘,并且,在防尘盖板封闭出料台,从而提升吸油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清洗轨道纵向的间隔的穿设在清洗箱内,相较于直线拼接的清洗线,该种方式大大节省了的整体的占用空间,每个清洗轨道之间相互独立,避免清洗轨道之间的干扰,避免前一清洗工序余下的灰尘及铁屑流入下一清洗工序内,保证轴承的清洗效果。
2.轴承在上料轨道上依次排布,在上料轨道的末端通过第一送料气缸推送进入退磁装置内退磁,第一送料气缸往复推送轴承,轴承逐个进入超声波清洗装置内,经过超声波清洗装置的轴承通过转运台进入第一喷淋装置,在轴承到达第一喷淋装置末端后,第二送料气缸往复推送,使轴承进入第二喷淋装置,轴承到达第二喷淋装置末端后进入吸油装置,整个过程连续顺畅,减少占用空间的同时增加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箱;2、第一区域;3、第二区域;4、上料轨道;5、清洗轨道;5.1、支条;5.2、架体;5.3、第一腰孔;5.4、第二腰孔;6、转角结构;6.1、转运台;6.2、弧道; 6.3、第三腰孔;7、隔板;8、超声波清洗装置;9、第一喷淋装置;10、第二喷淋装置;11、支撑柱;12、限位块;13、第一送料气缸;14、第二送料气缸;15、退磁装置;16、出料台; 17、吸油孔;18、接头;19、防尘盖板;20、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清洗箱1的上部开口并铰接设有一箱盖,清洗箱1两侧设有第一区域2和第二区域3,清洗箱1的内腔以及第一区域2和第二区域3通过箱盖盖合封闭,第一区域2内纵向的设置有一上料轨道4,上料轨道4可以是皮带轮输送带,清洗箱1内横向的穿设有至少两个清洗轨道5,清洗轨道5纵向的间隔设置,一清洗轨道5的首端与上料轨道4的末端衔接,且清洗轨道5之间通过一转角结构6首尾相连,转角结构6设于第二区域3和/或第三区域内,清洗箱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板7,隔板 7间隔并独立相邻的清洗轨道5,且上料轨道4和清洗轨道5宽度可调节的设置。
具体的,清洗轨道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清洗轨道5上沿轴承运送方向分别设有超声波清洗装置8、第一喷淋装置9和第二喷淋装置10,其中,退磁装置15、第一喷淋装置9和第二喷淋装置10包括设置在清洗轨道5两侧的出水块,在出水块上设有多个出水口以及与出水口连通的进水接头18,超声波清洗装置8与现有技术中清洗设备的结构的相同,不做赘述。
具体的,转角结构6包括一转运台6.1,转运台6.1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弧道6.2,弧道6.2 的两端分别与纵向相邻的两个清洗轨道5衔接,前一清洗轨道5上的轴承通过弧道6.2进入下一清洗轨道5,使得轴承在相邻的清洗轨道5之间转运更加流畅。
具体的,每个清洗轨道5包括架体5.2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条5.1,架体5.2至少部分的伸出在清洗箱1的左右两侧,即架体5.2伸出在第一区域2和第二区域3内,且架体5.2上纵向的开设有第一腰孔5.3,支条5.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有若干第二腰孔5.4,支条5.1 通过螺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在架体5.2上,使得支条5.1能够在纵向调整相对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外径的轴承。
具体的,转运台6.1上还设有与第一腰孔5.3同向设置的第三腰孔,清洗轨道5的末端通过第三腰孔连接在转运台6.1上。
具体的,清洗箱1内对应清洗轨道5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支撑柱11和限位块12,支撑柱11设于清洗轨道5的两侧,限位块1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11的上端,且限位块12与清洗轨道5的端面可抵接的设置,在轴承进入和离开清洗箱1时,限位块12限制轴承通过高度,从而保证轴承平稳的在清洗轨道5内进行,通过螺栓调整限位块12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轴承。
具体的,第一区域2外侧还设有第一送料气缸13和第二送料气缸14,第一送料气缸13 伸出并将清洗轨道5末端的轴承推入清洗轨道5内并进入超声波清洗装置8,第二送料气缸 14伸出将经过第一喷淋装置9的轴承推入第二喷淋装置10。
具体的,还包括退磁装置15和吸油装置,退磁装置15设于第一区域2内,且第一送料气缸13推送轴承过程中经过退磁装置15;吸油装置设于第二区域3内,且第二送料气缸14推送轴承经过第二喷淋装置10并进入吸油装置,在轴承进入第一道清洗工序前,首先对轴承进行退磁,避免轴承在运送过程中重新吸附铁屑,以及轴承残磁对后续检测装置的影响,在轴承清洗完毕后,对轴承进行吸油,增加对轴承的清洁效果。
具体的,吸油装置包括出料台16和油泵20,出料台16上开设有若干吸油孔17,出料台 16的侧壁上设有与吸油孔17连通的接头18,接头18与油泵20软管连接,油泵20运作以抽离轴承上的残油,在轴承完成清洗步骤后,油泵20抽离空气,从而带走轴承表面的残留油污,油污通过吸油孔17进入软管内,经过过滤器21过滤再次利用,避免轴承热胀冷缩变形,保证轴承在检测时的检测精度。
具体的,转运台6.1和出料台16上均盖设有一防尘盖板19,当轴承运送至第二区域3的转运台6.1和出料台16时,防尘盖板19有效的防止轴承二次沾染灰尘,并且,在防尘盖板19封闭出料台16,从而提升吸油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清洗轨道5纵向的间隔的穿设在清洗箱1内,相较于直线拼接的清洗线,该种方式大大节省了的整体的占用空间,每个清洗轨道5之间相互独立,避免清洗轨道5之间的干扰,避免前一清洗工序余下的灰尘及铁屑流入下一清洗工序内,保证轴承的清洗效果。
工作时,轴承首先通过上料轨道4朝向第一个清洗轨道5运动,到达上料轨道4末端后,第一送料气缸13推送轴承进入退磁装置15内退磁,前一轴承被下一轴承逐步的推入超声波清洗装置8中并逐步通过第一个清洗轨道5,此时超声波清洗装置8运作,通过第一个清洗轨道5末端的转角结构6进入第二个清洗轨道5逐步的进入第一喷淋装置9中,此时第一喷淋装置9喷水清洗,到达第二个清洗轨道5的末端后,第二送料气缸14往复推送,使轴承进入第三个清洗轨道5并逐步的进入第二喷淋装置10,此时第二喷淋装置10喷水清洗,轴承到达第二喷淋装置10末端后进入吸油装置,吸油孔17吸油,最终通过出料台1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两侧设有封闭的第一区域(2)和第二区域(3),所述第一区域(2)内纵向的设置有一上料轨道(4),所述清洗箱(1)内横向的穿设有至少两个清洗轨道(5),所述清洗轨道(5)纵向的间隔设置,一所述清洗轨道(5)的首端与上料轨道(4)的末端衔接,且所述清洗轨道(5)之间通过一转角结构(6)首尾相连,所述转角结构(6)设于第二区域(3)和/或第三区域内,所述清洗箱(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板(7),所述隔板(7)间隔并独立相邻的清洗轨道(5),且所述上料轨道(4)和清洗轨道(5)宽度可调节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轨道(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清洗轨道(5)上沿轴承运送方向分别设有超声波清洗装置(8)、第一喷淋装置(9)和第二喷淋装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结构(6)包括一转运台(6.1),所述转运台(6.1)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弧道(6.2),所述弧道(6.2)的两端分别与纵向相邻的两个清洗轨道(5)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轨道(5)包括架体(5.2)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条(5.1),所述架体(5.2)至少部分的伸出在清洗箱(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架体(5.2)上纵向的开设有第一腰孔(5.3),所述支条(5.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有若干第二腰孔(5.4),所述支条(5.1)通过螺栓宽度可调节的设置在架体(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台(6.1)上还设有与第一腰孔(5.3)同向设置的第三腰孔(6.3),所述清洗轨道(5)的末端通过第三腰孔(6.3)连接在转运台(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1)内对应清洗轨道(5)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有支撑柱(11)和限位块(12),所述支撑柱(11)设于清洗轨道(5)的两侧,所述限位块(1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11)的上端,且所述限位块(12)与清洗轨道(5)的端面可抵接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2)外侧还设有第一送料气缸(13)和第二送料气缸(14),所述第一送料气缸(13)伸出并将清洗轨道(5)末端的轴承推入清洗轨道(5)内并进入超声波清洗装置(8),所述第二送料气缸(14)伸出将经过第一喷淋装置(9)的轴承推入第二喷淋装置(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退磁装置(15)和吸油装置,所述退磁装置(15)设于第一区域(2)内,且所述第一送料气缸(13)推送轴承过程中经过退磁装置(15);所述吸油装置设于第二区域(3)内,且所述第二送料气缸(14)推送轴承经过第二喷淋装置(10)并进入吸油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装置包括出料台(16)和油泵(20),所述出料台(16)上开设有若干吸油孔(17),所述出料台(16)的侧壁上设有与吸油孔(17)连通的接头(18),所述接头(18)与油泵(20)软管连接,所述油泵(20)运作以抽离轴承上的残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台(6.1)和出料台(16)上均盖设有一防尘盖板(19)。
CN202021259514.6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Active CN212633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514.6U CN2126336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9514.6U CN2126336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3665U true CN212633665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9514.6U Active CN2126336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3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1433B (zh) 通过式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212633665U (zh) 一种轴承连续清洗装置
DE3460881D1 (en) Horizontal endless belt vacuum filter
CN205651151U (zh) 一种机床粉尘吸收处理装置
CN209471340U (zh) 一种pcb线路板显影装置
CN206083223U (zh) 一种工件测量之前的清洗装置
CN216728467U (zh) 一种环保型金属拉链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4488036U (zh) 一种多功能高压喷淋式清洗机
CN203903260U (zh) 板材输送清洗机构
CN212286839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传送装置
CN210847348U (zh) 一种喷塑前处理生产线
CN210131903U (zh) 一种印刷玻璃生产用玻璃自动擦拭装置
CN203610360U (zh) 一种平板式scr脱硝催化剂专用不锈钢网板的高压喷射清洗装置
CN217857622U (zh) 一种不锈钢丝生产用清洗装置
CN221070059U (zh) 一种玻璃输送装置
CN109092767A (zh) 一种电容清洗液高效过滤回收系统
CN220992142U (zh) 一种轴承用退磁清洗设备
CN217616913U (zh) 一种金属丝网用绕卷装置
CN214918991U (zh) 一种饮料瓶清洗装置
CN211359978U (zh) 一种用于阀板生产的清洗机上料装置
CN214393476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装置
CN216639326U (zh) 一种ptc陶瓷片喷铝设备
CN22087968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清洁工装
CN212329095U (zh) 一种用于连续生产线的茶鲜叶臭氧清洗机
CN218049505U (zh) 木箱自动喷吹装置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continuous cleaning device for bear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Pledgee: Ningbo Cix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NINGBO TONGREN BEA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