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6353U - 一种风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6353U
CN212616353U CN202020828020.9U CN202020828020U CN212616353U CN 212616353 U CN212616353 U CN 212616353U CN 202020828020 U CN202020828020 U CN 202020828020U CN 212616353 U CN212616353 U CN 21261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ir
valve body
ventiduct
driv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80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明
陆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gjian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gjian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gjian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gjian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80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6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贯通形成通风道,通风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可转动地设于通风道内并将通风道开启或封闭。在阀体的通风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可以在第二叶片出现局部变形而无法很好地封闭阀体内的通风道时,切换成由第一叶片将阀体内的通风道封闭,从而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风阀泄漏的问题,保持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避免停机检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风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阀。
背景技术
在气密性要求较高的通风或排气系统中,通常在风管上设有密闭型的风阀,通过风阀的关闭状态实现风管的密闭,因而风阀在使用时始终处于系统压力环境中,长时间使用后,由于压力作用,风阀叶片会出现局部变形,导致风阀发生泄漏,使得风管产生泄漏问题,影响系统的气密性,并且当产生泄漏问题时,需要停机检修,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阀,能够防止风管发生泄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贯通形成通风道,通风道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可转动地设于通风道内并将通风道开启或封闭。在第二叶片出现局部变形而无法很好地封闭阀体内的通风道时,可以切换成由第一叶片将阀体内的通风道封闭,从而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风阀泄漏的问题,保持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进而避免停机检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优选地,风阀还包括检修门,检修门位于阀体上且靠近第二叶片的位置处,和/或检修门位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将检修门设于阀体上且靠近第二叶片的位置处,可使得风阀置于风管系统中时对第二叶片的检修操作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实现在保持风管封闭、系统维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损坏的第二叶片进行检修,从而节省现场更换风阀的检修时间和检修费用,并保证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将检修门设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能够实现通过检修门对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可进行检修。将检修门设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且靠近第二叶片的位置处,能够实现通过检修门对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可进行检修并且对第二叶片的检修操作更为便捷。
优选地,第一叶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叶片在通风道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能够实现风阀通风量的精确调节以及风阀良好的密闭性。
优选地,第二叶片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叶片在通风道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能够实现风阀通风量的精确调节以及风阀良好的密闭性。
优选地,阀体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一叶片相连接并驱动第一叶片转动。可实现第一叶片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可靠。
优选地,第一驱动结构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第一叶片转动。
优选地,阀体上设有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与第二叶片相连接并驱动第二叶片转动。可实现第二叶片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可靠。
优选地,第二驱动结构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第二叶片转动。
优选地,阀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法兰。具有装配简便、连接密封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阀体 11、通风道
12、检修门 13、法兰
2、第一叶片 3、第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部贯通形成通风道11,通风道11供气流通过。如图2所示,通风道11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可转动地设于通风道11内,并且,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可将通风道11开启或封闭。
本实施例的风阀,在阀体1的通风道11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可以在第二叶片3出现局部变形而无法很好地封闭阀体1内的通风道11时,切换成由第一叶片2将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封闭,从而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风阀泄漏的问题,保持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进而避免停机检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具体地,风阀正常工作时,可将第一叶片2转动至开启状态,并将第二叶片3转动至关闭状态,此时由第二叶片3将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封闭使风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实现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当第二叶片3出现局部变形导致风阀发生泄漏时,可将第一叶片2转动切换至关闭状态,此时由第一叶片2将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封闭使风阀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保持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风阀还包括检修门12,检修门12位于阀体1上且靠近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和/或检修门12位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检修门12可以位于阀体1上且靠近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将检修门12设于阀体1上靠近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可使得风阀置于风管系统中时通过检修门12对第二叶片3进行检修的操作更为方便。具体地,沿通风道11内的气流方向,检修门12位于第一叶片2的下游,在第二叶片3出现局部变形并将第一叶片2转动切换至关闭状态后,操作人员可打开检修门12,并通过检修门12对第二叶片3进行检修,从而实现在保持风管封闭、系统维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损坏的第二叶片3进行检修,能够有效节省现场更换风阀的检修时间和检修费用,并保证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检修完成后,则可将第二叶片3转动至关闭状态,并将第一叶片2转动切换至开启状态,由第二叶片3将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封闭使风阀处于关闭状态,以实现风管的封闭,防止管路泄漏,由此可以对第一叶片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第一叶片2因长时间使用造成变形损坏,从而有效提高风阀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检修门12可以位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将检修门12设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一方面有利于风阀阀体1的整体设计,便于通过检修门12对第二叶片3进行检修;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对第一叶片2进行检修,在风阀长时间使用导致第一叶片2发生损坏时,可以通过检修门12对第一叶片2进行检修。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检修门12可以位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且靠近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鉴于风阀正常工作时是通过第二叶片3将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封闭使风阀处于关闭状态,因此第二叶片3使用更多,其损坏几率比第一叶片2大。所以,将检修门12设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且靠近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能够实现通过检修门 12对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可进行检修并且对第二叶片3的检修操作更为便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叶片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叶片2在通风道11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通过多个第一叶片2同步转动共同开启或封闭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可实现风阀通风量的精确调节以及风阀良好的密闭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二叶片3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叶片3在通风道11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通过多个第二叶片3同步转动共同开启或封闭阀体1内的通风道11,可实现风阀通风量的精确调节以及风阀良好的密闭性。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阀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一叶片2相连接并驱动第一叶片2转动。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叶片2转动,实现第一叶片 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可靠。第一驱动结构可以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均为现有驱动结构,即,本实施例的风阀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第一叶片2转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阀体1上设有第二驱动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结构与第二叶片3相连接并驱动第二叶片3转动。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叶片3转动,实现第二叶片 3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便可靠。第二驱动结构可以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均为现有驱动结构,即,本实施例的风阀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第二叶片3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便于风阀阀体1与风管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阀体1的两端均设有法兰13,法兰13用于连接风管。采用法兰13连接具有装配简便、连接密封性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贯通形成通风道(11),所述通风道(11)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布置有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所述第一叶片(2)和所述第二叶片(3)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通风道(11)内并将所述通风道(11)开启或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还包括检修门(12),所述检修门(12)位于所述阀体(1)上且靠近所述第二叶片(3)的位置处,和/或所述检修门(12)位于所述第一叶片(2)和所述第二叶片(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在所述通风道(11)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叶片(3)在所述通风道(11)内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叶片(2)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二叶片(3)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叶片(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为气动驱动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和手动驱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风管的法兰(13)。
CN202020828020.9U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风阀 Active CN21261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8020.9U CN21261635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风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8020.9U CN21261635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风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6353U true CN21261635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3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8020.9U Active CN21261635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风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7795A (zh) 一种密闭阀
CN212616353U (zh) 一种风阀
CN204187653U (zh) 一种余热锅炉烟囱挡板风门
CN2573794Y (zh) 框架式空气密封单层叶片挡板门
CN212584381U (zh) 一种新型用于风量控制的组合式风阀结构
CN210290916U (zh) 一种气密封挡板门
CN209943578U (zh) 一种气动限位精确控制球阀
CN210461723U (zh) 电动调节蝶阀
CN217207765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方形生物密闭阀
CN220581704U (zh) 一种密封闸板阀
CN220082148U (zh) 一种用于防火阀的密封机构
CN210800085U (zh) 密闭阀阀板及密闭阀
CN218716941U (zh) 一种转壁式风门
CN207268024U (zh) 气膜建筑的排气系统和气膜建筑
CN108458355A (zh) 框架式空气密封单层叶片挡板门
CN217211278U (zh) 一种具有气密性检测功能的通风蝶阀
CN211693648U (zh) 一种风机止逆阀
CN214331602U (zh) 一种具有气密性监测功能的减压阀
CN219639458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截止阀
CN216478992U (zh) 一种电动密闭阀
CN219673310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内开式组合风阀
CN215566488U (zh) 一种气阀总成
CN220416287U (zh) 平行双闸板闸阀中腔泄压装置
CN219366827U (zh)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的密闭阀
CN213271125U (zh) 一种燃机烟气三通风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