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4133U -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4133U
CN212614133U CN202021436537.XU CN202021436537U CN212614133U CN 212614133 U CN212614133 U CN 212614133U CN 202021436537 U CN202021436537 U CN 202021436537U CN 212614133 U CN212614133 U CN 21261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imiting
door lock
lock
clutch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65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c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65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4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该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所述第二端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转盘,所述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所述转盘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提高门锁的适配性,安装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能起到保险、安全防范作用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住宅安全的重视,由于智能门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等方面更加智能化,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关技术中,智能门锁安装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门体上原锁体的型号可能会存在不一致,不是所有的锁体都具有适配的快锁型号,导致很多门体的原锁体无通配的快开式的智能锁;更换门锁时,需要同原锁体一起更换,或需要在门体上重新开孔,门锁安装成本较高,安装繁琐,非专业人员一般很难完成。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导致相关技术中快开式的智能锁不能很好的普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能提高门锁的适配性,安装更加方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包括:
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所述第二端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转盘,所述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所述转盘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和所述转盘相对的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和所述转盘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转盘的边缘具有相啮合的限位齿,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转盘通过所述限位齿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端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端的转动圈数为门体锁芯的解锁旋转圈数;或
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端同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转轴,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用于穿设销轴的安装孔,所述销轴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活动端分别在所述销轴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延伸出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和连接板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板通过驱动模块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销轴传动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弧形挡边,所述销轴抵接于所述弧形挡边内侧;或,
所述弧形挡边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一端可以是动力输入端,第二端可以是动力输出端,第一端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第二端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第一端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用于使第一端和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端的转盘,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转盘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当传动机构被门体把手驱动时,可以带动第二端的转轴转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将连接于第一端的门锁把手朝不同方向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实现锁体的解锁或上锁,解锁及上锁更方便,在不同的锁体上均可适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本申请提供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离合机构中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齿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转盘相对的位置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及转盘的边缘分别具有相啮合的限位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转盘能通过限位齿限位配合。相比相关技术中的限位方式,限位齿的限位稳定性更好,由于限位齿沿转盘的边缘环形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接触于转盘边缘的任意部位就能实现卡合,卡合速度更快,卡合稳定性更好,使离合机构运行更顺畅,进而提升了门锁的操作流畅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齿轮组和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接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离合机构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能提高门锁的适配性,安装更加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4分别示出了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外部及内部结构。
请参见图2和图4,本申请提供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130,包括壳体1303,壳体130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端1301和第二端1302,第一端1301和第二端130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一端1301可以是动力输入端,第二端1302可以是动力输出端,第一端1301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第二端1302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第一端1301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用于使第一端1301和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端1301的转盘1401,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转盘1401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当传动机构被门体把手驱动时,可以带动第二端1302的转轴转动。这样的设置,能将门体把手110和锁芯210传动相连,转动把手时,可以对锁体解锁。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相关技术中,锁体200上具有用于连接把手的方轴孔220,及用于安装锁芯的锁芯孔230,方轴孔220和锁芯孔230设置于锁体200上的特定位置,方轴孔220和锁芯孔230之间具有固定间距为L。在锁体200上安装快锁式的智能锁时,智能锁需要和锁体的规格参数一致才能准确安装,规格参数包括间距L,也就是说,快锁形式的智能锁中,把手和锁芯的间距要和原机械锁体保持一致。然而,相关技术中锁体的间距L是固定的,不同的锁体上该间距L不完全相同,因此,导致很多锁体上无法安装适配的快锁形式的智能锁。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配离合装置130,可以安装于智能门锁面板100和锁体200之间,将智能门锁面板100上的把手110连接于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第一端1301,将第二端1302插入于锁体200的锁芯210,这样设置后,转动把手110时,可以通过通配离合装置130间接转动锁芯210实现解锁,不会再受到原锁体200上间距L对智能门锁安装的限制,在不同的锁体上均可适用,可以提高智能门锁的通用性。
图6是图4中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和图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齿轮组包括多个传动相连的齿轮,可以将齿轮组配置为:第一端1301转动预设角度时,第二端1302的转动圈数或角度为锁芯的解锁旋转圈数或角度。例如,当第一端1301转动约45度(但不限于45度,例如90度-280度)时,第二端1302转动的角度大于第一端1301转动的角度,第二端1302转动的角度可以是两圈半(但不限于两圈半,例如180度-280度),两圈半一般是锁芯的解锁旋转圈数。可以通过转动把手约45度(但不限于45度,例如90度-280度),使原本需要控制锁芯转动多圈才能解锁的锁体直接解锁,提高了解锁的便利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311、第二齿轮1321、第三齿轮1331及第四齿轮1341;第一端1301用于驱动第一齿轮1311转动,第一齿轮1311和第二齿轮1321相啮合,第二齿轮1321和第三齿轮1331同轴相连,第三齿轮1331和第四齿轮1341相啮合,第四齿轮1341和第二端1302同轴相连。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齿轮1311和第二齿轮1321的齿轮比大于第三齿轮1331和第四齿轮1341的齿轮比;第一齿轮1311的半径分别大于第二齿轮1321、第三齿轮1331及第四齿轮1341的半径;第三齿轮1331的半径大于第二齿轮1321及第四齿轮1341的半径。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第一齿轮1311转动约45度(例如90度-280度)时,可以使第四齿轮1341转动两圈半(但不限于两圈半,例如180-280度),进而实现了把手转动45(但不限于45度,例如90度-280度)度时可以使第二端1302转动两圈半(但不限于两圈半,例如180-280度)。这样设置后,本实施例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快开式智能门锁的安装,安装智能门锁时,不会受到原有机械锁体方轴和锁芯间距的限制,门体无需开孔,智能门锁安装更加方便,使快开式的智能门锁得到更好的普及应用。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接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离合机构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图10示出了离合机构的结构与传动机构的配合关系。
请一并参照图7-图10,本实施例中,离合机构用于使第一端1301和第一齿轮1311相分离或接合。锁体解锁后,使第一端1301的转轴和第一齿轮1311相接合,把手和锁芯之间可以进行动力传输,可通过把手进行解锁。本实施例中,离合机构中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齿轮1311的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和转盘1401相对的位置具有限位部1513、1514,限位部1513、1514用于和转盘1401限位配合。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限位部1513、1514及转盘1401的边缘具有相啮合的限位齿,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通过限位齿相卡合。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相卡合时,用于连接门把手的方轴1300和第一齿轮1311为接合状态,把手可以将扭力输出至第一齿轮1311,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能带动整个齿轮组运动;当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未卡合时,用于连接门把手的方轴1300和第一齿轮1311为脱离状态,把手不会将扭力输出至第一齿轮1311,进而不会带动整个齿轮组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通过限位齿相卡合,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卡合方式,限位齿的卡合稳定性更好,由于限位齿1411沿转盘1401的边缘环形设置,使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的卡合不受对位精度的限制,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接触于转盘1401边缘的任意部位就能实现卡合,卡合速度更快,使门锁操作更顺畅,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齿轮1311上具有用于安装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的转轴1503,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通过转轴1503转动连接于第一齿轮1311;第一齿轮131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转动,使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靠近或远离转盘1401的边缘,进而实现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的卡合或脱离。
请继续参照图8-图10,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齿轮1311的安装槽1701,安装槽1701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用于穿设销轴1601的安装孔,销轴1601的下端位于安装槽1701内,销轴1601的下端具有导向斜面1621,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的活动端1511、1512分别在销轴1601的两侧抵接于导向斜面1621,当销轴1601向下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销轴1601、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均设置有复位弹簧,销轴1601、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运动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及时复位。销轴1601的复位弹簧可以是拉伸弹簧1701,拉伸弹簧1701安装于安装槽1701内并沿销轴1601的延伸方向设置,拉伸弹簧1701的一端固定支撑于安装槽1701内的设定部位,另一端弹性抵紧于销轴1601的下端,使销轴1601在轴向的运动为弹性运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的复位弹簧可以设置为同一扭转弹簧1801,扭转弹簧1801套设于转轴1503上,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这样能使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在各自转动方向的运动均为弹性运动。
请继续参照图5、图8、图9、图10,销轴1601延伸出安装孔的一端和连接板1304(图5中示出)传动配合,连接板1304被驱动模块1314进行驱动,连接板1304用于和销轴1601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弧形挡边1344,弧形挡边1344沿第一齿轮1311的转动方向设置,销轴弹性抵接于所述弧形挡边1344内侧,连接板1304向下运动时,可推动销轴1601向下运动。
以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门锁在上锁或解锁过程中,离合机构的传动过程。
门锁处于上锁状态时,销轴1601、第一限位件1501、第二限位件1502的复位弹簧可以处于初始状态,销轴1601在对应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其上端1611穿出于安装孔并位于安装孔外。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在对应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其限位齿与转盘1401边缘的限位齿处于分离状态,因此,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与转盘1401处于脱离的状态,转动第一端1301的把手时,把手不会将扭力输出至第一齿轮1311,进而无法在未通过权限的情况下解锁。
当门锁被解除权限后,通过驱动模块1314带动连接板1304向下运动,由于销轴1601的上端1611抵接于连接板1304的弧形挡边1344内侧,因此,连接板130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销轴1601沿安装孔向下运动,销轴1601向下运动时,可以通过下端设置导向斜面1621推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上延伸出的活动端1511、1512在水平方向分别朝相反两侧运动,进而使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分别绕转轴1503朝靠近于转盘1401的方向转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的限位齿1513和转盘1401的边缘的限位齿1411相卡合,此时,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在销轴1601的推力作用下保持接合于转盘1401的状态,转动第一端1301的把手时,把手可以将扭力输出至第一齿轮1311,进而能通过转动把手进行解锁。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04的形状可以配合壳体1303的内部空间设置,使连接板1304可以在壳体1303内沿竖向稳定运动,由于连接板1304和销轴1601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弧形挡边1344,弧形挡边1344沿第一齿轮1311的转动方向设置,因此,弧形挡边1344可以沿第一齿轮1311的转动方向和销轴1601抵接配合,把手转动时,可以保证转盘1401和第一齿轮1311保持接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用于驱动销轴1601运动的结构不限于连接板1304,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结构,例如,还可以采用顶杆机构,顶杆机构能配合相应的传动部件驱动销轴1601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接板1304上安装有传动件1316,传动件1316和驱动模块1314螺纹连接。驱动模块1314可以是正反转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为竖向设置,动力输出端具有螺纹杆1315,螺纹杆1315和传动件1316螺纹连接,当驱动模块1314驱动螺纹杆1315转动时,可以带动传动件1316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连接板1304上升或下降。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智能锁的场景中,开锁时,通过密码、指纹或其他方式输入解锁信号后,智能锁的驱动模块1314驱动连接板1304向下运动,使销轴1601带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1502转动,第一限位件1501和第二限位件与转盘1401卡合,进而使第一端1301和传动机构的接合,然后向下转动把手45度(但不限于45度,例如90度-280度)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端1302转动,实现了快速解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通用于各种机械锁体,离合机构中采用限位齿进行卡合,销轴1601采用连接板1304进行驱动,简化了整体结构,传动更顺畅,进而使通配离合装置的性能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端1302还可以与传动装置1332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332用于通过插入并转动钥匙向第二端1302进行传输动力,进而实现通过钥匙进行解锁或上锁。传动装置1332的旋转轴线和第二端1302的转轴同轴设置,传动装置1332位于第一端130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入钥匙等解锁部件的锁孔1322,锁孔1322内插入钥匙等解锁部件并转动后,能带动第二端1302同步转动,进而能实现通过钥匙手动解锁。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和图10,该智能门锁可以是快开式的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包括面板100,面板上设置有把手110,面板100内安装有以上图2至图8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本实施例的智能门锁设置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后,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不会受到原有机械锁体规格尺寸及门体开孔的限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门锁中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包括壳体1303,壳体130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端1301和第二端1302,第一端1301和第二端130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第一端1301可以是动力输入端,第二端1302可以是动力输出端,第一端1301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第二端1302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第一端1301和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用于使第一端1301和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端1301的转盘1401,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转盘1401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当传动机构被门体把手驱动时,可以带动第二端1302的转轴1503转动。门锁通配离合装置的其他结构可参见以上图2至图7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能将门体把手和锁芯传动相连,转动把手时,可以对锁体解锁,操作更顺畅,性能更稳定。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方案。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端用于和门锁的把手传动相连,所述第二端用于和门锁的锁芯传动相连;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传动机构相分离或接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转盘,所述传动机构上安装有和所述转盘限位配合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和所述转盘相对的位置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和所述转盘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及所述转盘的边缘具有相啮合的限位齿,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转盘通过所述限位齿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被配置为:所述第一端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端的转动圈数为门体锁芯的解锁旋转圈数;或,
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端同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轮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转轴,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转动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其中一个侧壁开设有用于穿设销轴的安装孔,所述销轴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活动端分别在所述销轴的两侧抵接于所述导向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轴延伸出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和连接板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板通过驱动模块进行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销轴传动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弧形挡边,所述销轴抵接于所述弧形挡边内侧;或,
所述弧形挡边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设置。
10.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门锁通配离合装置。
CN202021436537.X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Active CN21261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6537.XU CN212614133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6537.XU CN212614133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4133U true CN21261413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6537.XU Active CN212614133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4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00536C (en) Reversible handle device
CA3008088C (en) Electric lock and clutch mechanism thereof
CN111691749A (zh)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2614133U (zh)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3980295U (zh) 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06035136U (zh) 一种电子防盗锁
CN111677376A (zh) 一种通配门锁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2614179U (zh) 一种通配门锁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107587786B (zh) 一种门把手结构
CN112282511A (zh) 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CN210976892U (zh) 一种锁体结构
EP3550099B1 (en) A driving assembly for a lever-type door lock
CN211038157U (zh) 一种离合装置
CN113236063A (zh) 一种驱动铰接于主体上的客体旋转的执行装置
CN212656672U (zh) 用于锁的离合机构和包括该离合机构的锁
CN111764751A (zh) 锁止式机械密码锁
CN219471787U (zh) 一种锁具锁止机构
CN113958201B (zh) 门锁结构、门锁
TWI641749B (zh) Electric control 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211342259U (zh) 汽车车门用自吸合锁扣
CN216076689U (zh) 一种防暴力开锁的锁离合器
CN216076709U (zh) 用于门锁的驱动机构、门锁
CN219138637U (zh) 一种把手解锁结构
CN219622478U (zh) 一种门锁结构
CN213980304U (zh) 一种新离合结构双控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