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6892U - 一种锁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6892U
CN210976892U CN201921084520.XU CN201921084520U CN210976892U CN 210976892 U CN210976892 U CN 210976892U CN 201921084520 U CN201921084520 U CN 201921084520U CN 210976892 U CN210976892 U CN 210976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ork
central
shifting fork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45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45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6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6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6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体结构,包括中拨叉、第一拨叉、第二拨叉和把手轴组件,其中,中拨叉开设中心通孔及与中心通孔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中心通孔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每个外凸侧壁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及第三中侧壁,第一中侧壁和第三中侧壁倾斜相对且位于第二中侧壁的同一侧,把手轴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轴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把手轴的第二把手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凸侧壁与把手轴组件互相配合,使室内外把手的转动相互独立,降低了用户被锁于室内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锁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锁体是安装在门体上,利用门把手控制锁舌伸出和缩回锁壳面板,实现开锁和上锁,根据把手转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锁体分为多个种类,其中一种锁体能够实现室内外把手同时转动,用室外把手和室内把手上提上锁,门外上锁和门内开锁比较方便。
然而,现有的室内外把手同时转动的锁体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室门外把手损坏或者卡死时,门内人员无法通过下压把手开锁,导致失去逃生机会,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体结构,包括中拨叉、第一拨叉、第二拨叉和把手轴组件,其中,中拨叉开设中心通孔及与中心通孔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中心通孔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每个外凸侧壁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及第三中侧壁,第一中侧壁和第三中侧壁倾斜相对且位于第二中侧壁的同一侧。第一拨叉开设与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具有多个第一内壁,第一拨叉包括向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拨叉与第一拨叉分别位于中拨叉的两侧,且开设与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具有多个第二内壁,多个第二内壁与多个外凸侧壁的第三中侧壁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内壁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三中侧壁共面,第二拨叉包括向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的周向上,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均小于容置通槽的长度。把手轴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轴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把手轴的第二把手轴,把手轴组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中心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二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多个第二轴侧壁与多个第一内壁一一对应接触,第一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多个第一轴侧壁与多个第二内壁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的第三中侧壁一一对应接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锁体结构,包括中拨叉、第一拨叉、第二拨叉和把手轴组件,其中,中拨叉开设中心通孔及与中心通孔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中心通孔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每个外凸侧壁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及第三中侧壁,第一中侧壁和第三中侧壁倾斜相对且位于第二中侧壁的同一侧。第一拨叉开设与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具有多个第一内壁,多个第一内壁与多个外凸侧壁的第一中侧壁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内壁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中侧壁共面,第一拨叉包括向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第二拨叉与第一拨叉分别位于中拨叉的两侧,且开设与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具有多个第二内壁,第二拨叉包括向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的周向上,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均小于容置通槽的长度。把手轴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轴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把手轴的第二把手轴,把手轴组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中心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多个第一轴侧壁与多个第一内壁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的第一中侧壁一一对应接触,第二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多个第二轴侧壁与多个第二内壁一一对应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凸侧壁与把手轴组件互相配合,使室内外把手的转动相互独立,降低了用户被锁于室内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结构的把手轴组件、第一拨叉、中拨叉和第二拨叉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结构的把手轴组件、第一拨叉、中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中拨叉(包括第一把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中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不包括第一把手轴)。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第一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第一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第二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第二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结构的把手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锁体结构的把手轴组件、第一拨叉、中拨叉和第二拨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中拨叉(包括第一把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下的锁体结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结构(不包括把手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结构的(包括把手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结构1,包括中拨叉20、第一拨叉30、第二拨叉40和把手轴组件50,其中,中拨叉20开设中心通孔21及与中心通孔21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22,中心通孔21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23,每个外凸侧壁23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232、第二中侧壁234及第三中侧壁236,第一中侧壁232和第三中侧壁236倾斜相对且位于第二中侧壁234的同一侧。第一拨叉30开设与中心通孔21同轴的第一通孔34,第一通孔34具有多个第一内壁35,第一拨叉30包括向容置通槽22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33。第二拨叉40与第一拨叉30分别位于中拨叉20的两侧,且开设与中心通孔21同轴的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具有多个第二内壁43,第二拨叉40包括向容置通槽22内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47,在垂直于第二通孔41的轴线的周向上,第一限位凸起33和第二限位凸起47的长度均小于容置通槽22的长度。把手轴组件50包括第一把手轴51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把手轴51的第二把手轴53,把手轴组件5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4、中心通孔21及第二通孔41,第二把手轴53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531,第一把手轴51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511。
在一种配合结构中,把手轴组件50和第一拨叉30、中拨叉20和第二拨40叉之间的配合为:多个第二内壁43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内壁43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三中侧壁236共面;多个第二轴侧壁531与多个第一内壁35一一对应接触;多个第一轴侧壁511与多个第二内壁43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一一对应接触,如图2和图3所示。
在另一种配合结构中,把手轴组件50和第一拨叉30、中拨叉20和第二拨40叉之间的配合为:多个第一内壁35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内壁35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中侧壁232共面;多个第一轴侧壁511与多个第一内壁35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一一对应接触,如图11和图12所示;多个第二轴侧壁531与多个第二内壁43一一对应接触。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4,中拨叉20大致呈空心圆柱形,中拨叉20包括第一表面28、第二表面29、以及第一外壁203,其中第一外壁203连接于第一表面28和第二表面29之间。中拨叉20还开设第一收容槽204和第二收容槽205,其中第一收容槽204为自第一表面28向第二表面29方向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第一收容槽204具有第三表面201,第三表面201平行于第一表面28和第二表面29且位于第一表面28和第二表面29之间。第二收容槽205为自第二表面29向第一表面28方向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第二收容槽205具有第四表面202,第四表面202平行于第一表面28和第二表面29且位于第一表面28和第二表面29之间。
中拨叉20开设中心通孔21,中心通孔21可以位于中拨叉20的中部,也可以位于中拨叉20的其他位置,中心通孔21贯穿第三表面201和第四表面202。
中心通孔21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23,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通孔21有4个外凸侧壁2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中心通孔21还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外凸侧壁23,例如包括3个、5个、6个或者更多个外凸侧壁23,外凸侧壁23的数量与把手轴组件50的横截面形状对应,例如把手轴组件50的横截面为方形时,中心通孔21可以有4个外凸侧壁23;又例如把手轴组件5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时,中心通孔21可以有3个外凸侧壁23;又例如把手轴组件50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时,中心通孔21可以有6个外凸侧壁23。
每个外凸侧壁23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232、第二中侧壁234及第三中侧壁236,每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与相邻的一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连接,每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与相邻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邻接。第一中侧壁232和第三中侧壁236为平面,第二中侧壁234为弧面、平面或者其它表面。第一中侧壁232和第三中侧壁236倾斜相对且位于第二中侧壁234的同一侧,即第一中侧壁232和第三中侧壁236均位于第二中侧壁234靠近中心通孔21轴线的一侧。
中拨叉20还开设容置通槽22,容置通槽22与中心通孔21间隔设置,容置通槽22贯穿第三表面201和第四表面202,容置通槽22围绕中心通孔21的轴线周向设置。
中拨叉20开设缺口24,缺口24由第一外壁203向中心通孔21的方向凹陷形成,缺口24与容置通槽22分别位于中心通孔21的相对两侧。
中拨叉20还包括第一凸块206、第二凸块207和第三凸块208,第一凸块206和第二凸块207均自第一表面28向远离第二表面29的方向凸出且间隔设置,第三凸块208自第二表面29向远离第一表面28的方向凸出,第三凸块208与第一限位凸起33凸出方向相同。
请参阅图4和图5,锁体结构1还包括销钉组件27,中拨叉20还开设与销钉组件27配合的销钉通孔25,销钉通孔25的形状结构与销钉组件27对应,销钉通孔25的轴线垂直于中心通孔21的轴线,销钉通孔25与容置通槽22相连通,销钉组件27可活动地安装于销钉通孔25,以可选择性伸入容置通槽22从而与第一限位凸起33、第二限位凸起47相抵触。具体地,销钉通孔25依次包括同轴的第一孔251、第二孔252和第三孔253。第二孔252通过第三孔253与容置通槽22连通,即第三孔253贯穿第二孔252的底部并且与容置通槽22连通。销钉组件27包括销钉272、弹性件274和挡圈276。挡圈276收容于第一孔251,销钉272依次穿设于第一孔251、第二孔252和第三孔253,并可选择地伸入容置通槽22,弹性件274绕设于销钉272,并位于销钉272与第二孔252的底部之间,弹性件274可以在电机工作将销钉272推入容置通槽22时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274还可以在电机不工作时由自身的回复力将销钉272从容置通槽22拉回至销钉通孔25内,挡圈276可以用于将销钉272限制在销钉通孔25内。
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一拨叉30靠近第一表面28设置,具体地,第一拨叉30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槽204,且其余部分凸出于第一表面28,第一拨叉30大致呈空心圆柱形,第一拨叉30开设与中心通孔21同轴的第一通孔34,第一通孔34具有多个第一内壁35,第一内壁35的数量与第一通孔34的形状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4为方形孔,第一内壁35的数量为4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第一通孔34为三角形孔,则第一内壁35的数量为3个,以此类推。
第一拨叉30包括第一本体32和第一限位凸起33。第一本体32为空心圆柱形,第一本体32包括第一上表面321和第一下表面323以及连接于第一上表面321和第一下表面323之间的第一外表面325,其中第一上表面321可以与面壳15相接触,第一下表面323可以与第三表面201相接触,第一通孔34贯穿第一上表面321和第一下表面323。
第一限位凸起33自第一下表面323向远离第一上表面321的方向凸出,且与第一外表面325共面。第一限位凸起33向容置通槽22内延伸,第一限位凸起33的形状与容置通槽22的形状大致相同,都可以为扇环形。在垂直于第一通孔34的轴线的周向上,第一限位凸起33的长度小于容置通槽22的长度,使得第一限位凸起33可以在容置通槽22中运动,并且可以随着销钉272伸入容置通槽22而与销钉272抵接,使得第一拨叉30带动中拨叉20绕中心通孔21的轴线转动,完成锁体结构1的开锁动作。
第一拨叉30还包括第一凸伸部37,第一凸伸部37凸出于第一外表面325,第一凸伸部37与缺口24卡合,在垂直于中心通孔21轴线的周向上,第一凸伸部37的长度小于缺口24的长度,使第一拨叉30在转动预设角度后通过第一凸伸部37带动中拨叉20转动,其中预设角度与第一凸伸部37的长度和缺口24的长度有关。
第一拨叉30还包括第一凸台39,第一凸台39凸出于第一上表面321,第一通孔34还贯穿第一凸台39,第一凸台39还包括第一限位凸缘391,第一限位凸缘391沿远离第一通孔34的方向向外凸伸。
请参阅图8和图9,第二拨叉40靠近第二表面29设置,第二拨叉40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槽205,其余部分凸出于第二表面29,第二拨叉40大致呈空心圆柱形,第二拨叉40与第一拨叉30分别位于中拨叉20的两侧,且开设与中心通孔21同轴的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具有多个第二内壁43,多个第二内壁43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内壁43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三中侧壁236共面。
第二拨叉40包括第二本体45和第二限位凸起47,第二本体45为空心圆柱形,第二本体45包括第二上表面451和第二下表面453以及连接于第二上表面451和第二下表面453之间的第二外表面455,其中第二上表面451可以与第四表面202相接触,第二下表面453可以与底壳11相接触,第二通孔41贯穿第二上表面451和第二下表面453。
第二限位凸起47自第二上表面451向远离第二下表面453的方向凸出,且与第二外表面455共面。第二限位凸起47向容置通槽22内延伸,第二限位凸起47可以与第一限位凸起33接触,第二限位凸起47的形状也可以为扇环形。在垂直于第二通孔41的轴线的周向上,第二限位凸起47的长度小于容置通槽22的长度,使得第二限位凸起47可以在容置通槽22中运动,并且可以随着销钉272伸入容置通槽22而与销钉272抵接,使得第二拨叉40带动中拨叉20绕中心通孔21的轴线转动,完成锁体结构1的开锁动作。
第二拨叉40还包括第三限位凸起49,第三限位凸起49凸出于第二上表面451和第二外表面455,且与第二限位凸起47间隔设置,第三限位凸起49与缺口24卡合,在垂直于中心通孔21轴线的周向上,第三限位凸起49的长度小于缺口24的长度。
第二拨叉40还包括第二凸台48,第二凸台48凸出于第二下表面453,第二通孔41还贯穿第二凸台48,第二凸台48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11,第二凸台48还包括第二限位凸缘481,第二限位凸缘481沿远离第二通孔41的方向向外凸伸。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把手轴组件5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4、中心通孔21及第二通孔41。
把手轴组件50包括第一把手轴51及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把手轴51的第二把手轴53,第一把手轴51和第二把手轴53可以通过活动铆接组装在一起,第一把手轴51可以用于安装室内把手,第二把手轴53可以用于安装室外把手。
第二把手轴53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531,多个第二轴侧壁531与多个第一内壁35一一对应接触,即第二把手轴53穿设于第一通孔34,并带动第一拨叉30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把手轴51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511,多个第一轴侧壁511与多个第二内壁43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一一对应接触,即第一把手轴51穿设于中心通孔21和第二通孔41,第一把手轴51顺时针(沿第一拨叉30至第二拨叉40的方向)转动时,第一轴侧壁511与第三中侧壁236抵接,第一把手轴51可以同时带动中拨叉20和第二拨叉40顺时针转动,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一拨叉30的第一限位凸起33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二把手轴53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第一把手轴51逆时针(沿第一拨叉30至第二拨叉40的方向)转动时,第一轴侧壁511远离第三中侧壁236,第一把手轴51相对中拨叉20空转,因此仅能带动第二拨叉40转动,不能带动中拨叉20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二把手轴53转动,也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当销钉组件27伸入容置通槽22,第二把手轴53顺时针(沿第一拨叉30至第二拨叉40的方向)转动,第一限位凸起33与销钉组件27抵接,并带动第一拨叉30顺时针转动,第一拨叉30带动中拨叉20顺时针转动,中拨叉20顺时针转动时,一方面第三中侧壁236远离第一轴侧壁511,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另一方面,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二拨叉40的第二限位凸起47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当第二把手轴53逆时针(沿第一拨叉30至第二拨叉40的方向)转动,第一限位凸起33在容置通槽22中逆时针转动,不会带动中拨叉20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二拨叉40转动,同样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内壁35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内壁35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中侧壁232共面,多个第二轴侧壁531还可以与多个第二内壁43一一对应接触,即第二把手轴53穿设于第二通孔41,并带动第二拨叉40的转动。多个第一轴侧壁511与多个第一内壁35一一对应接触,并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一中侧壁232一一对应接触,即第一把手轴51穿设于中心通孔21和第一通孔34。当第一把手轴51顺时针(沿第二拨叉40至第一拨叉30方向)转动时,第一轴侧壁511远离第一中侧壁232,第一把手轴51相对中拨叉20空转,因此仅能带动第一拨叉30转动,不能带动中拨叉20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二把手轴53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当第一把手轴51逆时针转动,第一轴侧壁511与第一中侧壁232抵接,第一把手轴51可以同时带动中拨叉20和第一拨叉30逆时针转动,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二拨叉40的第二限位凸起47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二把手轴53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销钉组件27伸入容置通槽22,第二把手轴53逆时针(沿第二拨叉40至第一拨叉30的方向)转动,第二限位凸起47与销钉组件27抵接,并带动第二拨叉40顺时针转动,第二拨叉40带动中拨叉20逆时针转动,中拨叉20逆时针转动时,一方面第一中侧壁232远离第一轴侧壁511,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另一方面,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一拨叉30的第一限位凸起33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当第二把手轴53顺时针(沿第二拨叉40至第一拨叉30的方向)转动,第二限位凸起47在容置通槽22中顺时针转动,不会带动中拨叉20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一拨叉30转动,同样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请参阅图13,锁体结构1还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底壳11、与底壳11垂直连接的安装板13、及与底壳11相对的面壳15。底壳11、安装板13、面壳15配合形成收容空间,以收容中拨叉20、第一拨叉30、第二拨叉40、以及部分把手轴组件50。
安装板13可安装于门板上,安装板13包括多个通孔,通孔可以用于穿设螺钉等固定件以将安装板13固定于门板。安装板13还包括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安装板13还包括多个避位孔,避位孔的位置与锁舌位置对应,通过设置避位孔,可以使得锁体结构1的锁舌可以伸出于安装板13,从而与门框配合,达到锁合的效果。
面壳15的结构和尺寸与底壳11大致相同,第一拨叉30、第二拨叉40和中拨叉20安装于面壳15和底壳11之间。
请参阅图14和图15,锁体结构1还包括齿片60,齿片60套设于第一拨叉30,具体地,齿片60包括卡槽61和第一拨动凸缘63,第一拨动凸缘63位于所述第一凸块206和所述第二凸块207之间,卡槽61可以用于卡合第一拨叉30和第二拨叉40,具体地,卡槽61可以用于卡合第一凸伸部37和第三限位凸起49,使得第一拨叉30或第二拨叉40的转动可以带动齿片60的转动。
锁体结构1还包括第一锁钩72和第二锁钩74,第一锁钩72包括第一限位槽721,第一限位槽72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板13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锐角,第二锁钩74开设第二限位槽741,第二限位槽741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板13之间具有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相等。
锁体结构1还包括主锁舌组件70,主锁舌组件70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主锁舌组件70与齿片60啮合,主锁舌组件70包括第一限位柱71和第二限位柱73,第一限位柱71穿设于第一限位槽721,第二限位柱73穿设于第二限位槽741,使得第一锁钩72和第二锁钩74随主锁舌组件70的伸出而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远离主锁舌组件70,随主锁舌组件70的缩回而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靠近主锁舌组件70。
锁体结构1还包括斜舌组件76,斜舌组件76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斜舌组件76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锁体结构1还包括拨动件80,拨动件80包括第二拨动凸缘81和第二凸伸部83,第二拨动凸缘81抵接于斜舌组件76,以带动斜舌组件76缩进于壳体10内部,实现斜舌组件76的解锁,第二凸伸部83抵接于第三凸块208,使中拨叉20可以带动拨动件80转动。
锁体结构1还包括三角舌组件82,三角舌组件82活动伸缩于所述安装板13,三角舌组件82随锁体结构1的锁合而缩进壳体10内部,随锁体结构1的打开而伸出于壳体10之外。
锁体结构1还包括反锁舌组件90,反锁舌组件90包括反锁旋钮93和反锁锁舌95。反锁旋钮93安装于底壳11,反锁锁舌95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反锁旋钮93用于带动反锁锁舌95伸出于安装板13。
锁体结构1还包括电机92和电机控制模块(图未示),电机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机92,将销钉272推入容置通槽22,控制信号可以来源于遥控器等设备、用户指纹、密码等。
请继续参阅图14和图15,以下以一个具体的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1、室外上锁
直接上提室外把手,室外把手带动第二把手轴53逆时针转动(从室外向室内方向看),第二把手轴53带动第一拨叉30逆时针转动,第一拨叉30的第一凸伸部37直接带动齿片60转动,齿片60再带动主锁舌组件70伸出于安装板13,实现锁体结构1的上锁。由于第一限位凸起33的长度小于容置通槽22的长度,因此第一拨叉30逆时针转动时不会带动中拨叉20转动,也就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另外第二把手轴53与第一把手轴51可转动地连接,因此在室外把手逆时针转动时,不会带动室内把手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2、室外开锁
指纹验证通过,电机92将销钉272推入容置通槽22,下压室外把手,室外把手带动第二把手轴53顺时针转动(从室外向室内方向看),第二把手轴53同时带动第一拨叉30和中拨叉20顺时针转动,一方面第一凸块206带动齿片60顺时针转动,齿片60再带动主锁舌组件70缩进壳体10内部,另一方面第三凸块208(图4)带动拨动件80的第二凸伸部83转动,拨动件80的第二拨动凸缘81带动斜舌组件76缩进壳体10内部,实现室外开锁。由于第一把手轴51的多个第一轴侧壁511与多个外凸侧壁23的第三中侧壁236一一对应接触,因此在中拨叉20顺时针转动时,第三中侧壁236与第一轴侧壁511分离,中拨叉20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轴51转动,因此在室外把手顺时针转动开锁时,也不会带动室内把手转动,同样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3、室内上锁
直接上提室内把手,室内把手带动第一把手轴51顺时针转动(从室内向室外方向看),第一把手轴51带动第二拨叉40顺时针转动,第三限位凸起49直接带动齿片60转动,齿片60再带动主锁舌组件70伸出于安装板13,实现锁体结构1的上锁。由于第二把手轴53与第一把手轴51可转动地连接,因此在室内把手顺时针转动时,不会带动室外把手转动,实现了室内外把手不同转。
4、室内开锁
直接下压室内把手,室内把手带动第一把手轴51逆时针转动(从室内向室外方向看),第一把手轴51带动第二拨叉40逆时针转动,第一轴侧壁511抵接第三中侧壁236,第一把手轴51带动中拨叉20逆时针转动,与室外开锁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结构1可以实现室内外把手不同时转动,因此在室门外把手损坏或者卡死时,门内人员可以通过下压把手开锁,降低了用户被锁于室内的风险。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结构1的外凸侧壁23与把手轴组件50互相配合,使室内内外把手的转动相互独立,降低了用户被锁于室内的风险。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Claims (11)

1.一种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拨叉,开设中心通孔及与所述中心通孔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所述中心通孔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每个所述外凸侧壁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及第三中侧壁,所述第一中侧壁和所述第三中侧壁倾斜相对且位于所述第二中侧壁的同一侧;
第一拨叉,开设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多个第一内壁,所述第一拨叉包括向所述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
第二拨叉,与所述第一拨叉分别位于所述中拨叉的两侧,且开设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多个第二内壁,所述多个第二内壁与所述多个外凸侧壁的所述第三中侧壁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内壁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中侧壁共面,所述第二拨叉包括向所述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的周向上,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容置通槽的长度;及
把手轴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轴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把手轴的第二把手轴,所述把手轴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所述多个第二轴侧壁与所述多个第一内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一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所述多个第一轴侧壁与所述多个第二内壁一一对应接触,并与所述多个外凸侧壁的所述第三中侧壁一一对应接触。
2.一种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拨叉,开设中心通孔及与所述中心通孔间隔设置的容置通槽,所述中心通孔具有多个首尾连接的外凸侧壁,每个所述外凸侧壁均包括依次钝角连接的第一中侧壁、第二中侧壁及第三中侧壁,所述第一中侧壁和所述第三中侧壁倾斜相对且位于所述第二中侧壁的同一侧;
第一拨叉,开设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具有多个第一内壁,所述多个第一内壁与所述多个外凸侧壁的所述第一中侧壁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内壁均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中侧壁共面,所述第一拨叉包括向所述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
第二拨叉,与所述第一拨叉分别位于所述中拨叉的两侧,且开设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多个第二内壁,所述第二拨叉包括向所述容置通槽内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的周向上,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容置通槽的长度;及
把手轴组件,包括第一把手轴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把手轴的第二把手轴,所述把手轴组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一轴侧壁,所述多个第一轴侧壁与所述多个第一内壁一一对应接触,并与所述多个外凸侧壁的所述第一中侧壁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二把手轴包括多个第二轴侧壁,所述多个第二轴侧壁与所述多个第二内壁一一对应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拨叉开设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容置通槽分别位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叉包括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缺口卡合,在垂直于所述中心通孔轴线的周向上,所述第三限位凸起的长度小于所述缺口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叉包括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缺口卡合,在垂直于所述中心通孔轴线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凸伸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缺口的长度,使所述第一拨叉在转动预设角度后通过所述第一凸伸部带动所述中拨叉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销钉组件,所述中拨叉开设与所述销钉组件配合的销钉通孔,所述销钉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中心通孔的轴线,所述销钉通孔与所述容置通槽相连通,所述销钉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销钉通孔,以可选择性伸入所述容置通槽从而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拨叉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拨叉靠近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拨叉靠近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自所述第一表面向上凸起且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壳体、齿片和主锁舌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与底壳,所述主锁舌组件活动伸缩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主锁舌组件与所述齿片啮合,所述齿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拨叉,所述齿片包括卡槽和第一拨动凸缘,所述第一拨动凸缘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所述第一拨叉和所述第二拨叉与所述卡槽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锁钩开设第二限位槽,所述主锁舌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斜舌组件和拨动件,所述斜舌组件活动伸缩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拨动件包括第二拨动凸缘和第二凸伸部,所述中拨叉还包括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拨动凸缘抵接于所述斜舌组件,所述第二凸伸部抵接于所述第三凸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三角舌组件和反锁舌组件,所述三角舌组件活动伸缩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反锁舌组件包括反锁旋钮和反锁锁舌,所述反锁旋钮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反锁锁舌活动伸缩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反锁旋钮用于带动所述反锁锁舌伸出于所述安装板。
CN201921084520.XU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锁体结构 Active CN210976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520.XU CN21097689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锁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520.XU CN21097689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锁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6892U true CN210976892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6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4520.XU Active CN210976892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锁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68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765A (zh) * 2019-07-11 2019-10-22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锁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9765A (zh) * 2019-07-11 2019-10-22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锁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1340B2 (en) Locking device
US9066610B2 (en) Infant basket having hidden latch means
WO2012145655A2 (en) Clutch mechanism for a lock assembly
US20220006152A1 (en) Battery Assembly Locking Device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CN210976892U (zh) 一种锁体结构
CN111188537B (zh) 锁芯、锁具及钥匙
CN114450461B (zh) 车辆手套箱闩锁
CA2721625A1 (en) Lock and door utilizing the same
CN114525974A (zh) 锁扣组件及箱体
KR200476806Y1 (ko) 슬립 기능을 갖는 회전동력 전달 구조체가 장착된 도어록
CN210976907U (zh) 门锁
CN212837223U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及锁具
CN211342155U (zh) 一种可定位传动盒
KR20180085437A (ko) 전자식 데드락
CN201741157U (zh) 电子装置及其与锁具的组合
CA2990820C (en) Door lock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and un-installation of the same
CN211448116U (zh) 一种锁体
CN201933894U (zh) 一种防火门锁之外操作装置
CN111809983A (zh)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CN215407895U (zh) 一种离合器、门锁
CN217028466U (zh) 一种模块化齿轮传动锁体
CN113622753B (zh) 电子锁
CN211422173U (zh) 一种门锁
CN217028462U (zh) 一种智能锁机械锁通用的锁体
CN217538235U (zh) 双开插芯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 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