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8235U - 双开插芯锁芯 - Google Patents

双开插芯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8235U
CN217538235U CN202221058327.0U CN202221058327U CN217538235U CN 217538235 U CN217538235 U CN 217538235U CN 202221058327 U CN202221058327 U CN 202221058327U CN 217538235 U CN217538235 U CN 217538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ylinder
clutch
shell
cylinder shell
mecha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83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City Weimar Ga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City Weimar G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City Weimar Ga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City Weimar Ga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83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8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8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8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开插芯锁芯,包括电机、第一离合件、外旋钮件、机械锁芯组件、电子锁芯壳体和第四弹性元件;外旋钮件包括旋钮部和设有空腔的离合部;机械锁芯组件包括机械锁芯壳体、设在机械锁芯壳体之第一容腔孔内的锁胆和圆柱销,圆柱销一端从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径向孔插入后固定在锁胆的侧面;电机和第一离合件设在电子锁芯壳体的第二轴向容腔孔内,第四弹性元件位于离合部的空腔底部与电子锁芯壳体的底部之间,第一离合件的自由端从电子锁芯壳体和第四弹性元件的轴向通孔伸出;机械锁芯组件从旋钮部的第三径向孔穿过后设在旋钮部的第三轴向容腔孔内,圆柱销的自由端与电子锁芯壳体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锁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双开插芯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涉及锁具中的关键零部件锁芯。
【背景技术】
锁芯是控制锁具开启的主要零部件,是锁具的心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120592724.5, 授权公告号:CN215056225U,授权公告日:2021年12月07日,其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芯,该电子锁芯通过电机控制离合组件的离合,以实现外旋钮件与拨块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实现解锁和闭锁,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但是该电子锁芯当没有电能、电机损坏和/或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后而导致电机不工作,该电子锁芯就报废了,更严重后果是,具有该电子锁芯的锁具已锁住某物件,却因为上述原因导致电机不工作而锁具打不开,这样对客户来说是致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开插芯锁芯,在现有技术电子锁芯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锁芯,形成了一种机械锁芯和电子锁芯结合在一起的锁芯,这样不但可以电子开锁,而且还能够用钥匙进行机械开锁,再也不用担心电机不工作而导致锁具打不开的问题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开插芯锁芯, 包括电机、设置在该电机之转轴上的第一离合件和外旋钮件;所述外旋钮件包括旋钮部和与该旋钮部相连接的离合部,所述离合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机械锁芯组件、设置有第二轴向容腔孔的电子锁芯壳体和设有轴向通孔的第四弹性元件;所述机械锁芯组件包括机械锁芯壳体、设有钥匙孔的锁胆和圆柱销,所述机械锁芯壳体设有第一容腔孔和与该第一容腔孔相贯通的第一径向孔,所述锁胆设置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容腔孔内,所述圆柱销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径向孔插入后固定在所述锁胆的侧面,所述圆柱销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侧面;所述外旋钮件的旋钮部设置有第三轴向容腔孔和与该第三轴向容腔孔相贯通的第三径向孔;所述电机和第一离合件设置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的第二轴向容腔孔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一部分位于所述离合部的空腔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旋钮部的第三轴向容腔孔内,所述第四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离合部的空腔底部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离合件的自由端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和第四弹性元件的轴向通孔伸出后指向所述离合部的端口;所述机械锁芯组件从所述旋钮部的第三径向孔穿过后设置在所述旋钮部的第三轴向容腔孔内,所述圆柱销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相接触;当所述锁胆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容腔孔内转动时,带动所述圆柱销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径向孔转动,使所述电子锁芯壳体及其内的电机和第一离合件在所述旋钮部的第三轴向容腔孔和离合部的空腔内移动。
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电子锁芯盖板,该电子锁芯盖板设有相对立的两凸片,该两凸片之间形成第一空位;所述电机之壳体上设有两第一扁位;所述电子锁芯盖板固定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的端部,其上的两凸片插入所述电子锁芯壳体的第二轴向容腔孔内,所述电机之壳体上的两第一扁位卡在所述电子锁芯盖板的第一空位内;此时所述圆柱销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盖板相接触。
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离合驱动件,通过该离合驱动件使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电机之转轴相连接。
所述外旋钮件之旋钮部的第三轴向容腔孔设有相对立的两凸块,该两凸块之间形成第二空位;所述机械锁芯壳体后端设有两第二扁位;所述机械锁芯壳体后端的两第二扁位卡在所述旋钮部之第三轴向容腔孔的第二空位内。
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机械锁芯压盖,该机械锁芯压盖固定在所述旋钮部之第三轴向容腔孔内并压住所述机械锁芯壳体。
所述锁胆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圆柱销相适配的径向孔位;所述圆柱销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径向孔插入后固定在所述圆柱销的径向孔位内。
所述圆柱销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之侧面的高度为2.0~3.0毫米。
所述机械锁芯壳体之第一径向孔两端之间的弧心角度为40°~50°,所述圆柱销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的第一径向孔内转动的角度为40°~50°。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之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通过增加电子锁芯壳体,并将现有的电机和第一离合件设置在电子锁芯壳体内而构成一个整体的电子锁芯组件,这样不但具有现有的电机驱动第一离合件移动,而且还会在外力例如钥匙驱动下,整个电子锁芯组件一起移动,从而实现开锁和闭锁的功能;
二、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通过增加机械锁芯组件,用钥匙来控制整个电子锁芯组件的移动,使电子锁芯组件之第一离合件与拨块相连接或相分离,以实现外旋钮件与拨块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实现开锁和闭锁的功能;
三、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通过增加第四弹性元件来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还能防止在闭锁的情况下误操作而自动开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在现有技术电子锁芯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锁芯,形成了一种机械锁芯和电子锁芯结合在一起的锁芯,这样不但可以电子开锁,而且还能够用钥匙进行机械开锁,再也不用担心电机不工作而导致锁具打不开的问题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双开插芯锁芯一种实施例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是所述双开插芯锁芯一种实施例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4是所述双开插芯锁芯一种实施例的正投影右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A-A的剖视示意图,该图中机械锁芯组件未转动,第一离合件的凸体与第二离合件的凹口是分离状态,锁芯处于机械闭锁状态;
图6是图4所示A-A的剖视示意图,该图中机械锁芯组件已转动,第一离合件的凸体与第二离合件的凹口是相咬合状态,锁芯处于机械开锁状态;
图7是所述双开插芯锁芯之外旋钮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8是所述外旋钮件另一个方向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9是所述双开插芯锁芯之机械锁芯组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0是所述机械锁芯组件之机械锁芯壳体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1是所述机械锁芯组件之锁胆和圆柱销位置关系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11, 一种双开插芯锁芯, 包括电机3、设置在该电机3之转轴上的第一离合件42 和外旋钮件6;所述外旋钮件6包括旋钮部63和与该旋钮部63相连接的离合部64,所述离合部64内设置有空腔641;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机械锁芯组件99、设置有第二轴向容腔孔981的电子锁芯壳体98和设有轴向通孔的第四弹性元件97,该第四弹性元件97可以是弹簧;所述机械锁芯组件99包括机械锁芯壳体991、设有钥匙孔9921的锁胆992和圆柱销993,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设有第一容腔孔9911和与该第一容腔孔9911相贯通的第一径向孔9912,第一径向孔9912的形状可以是腰形或椭圆形,所述锁胆992设置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所述圆柱销993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插入后固定在所述锁胆992的侧面,所述圆柱销993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侧面,可用钥匙(未画出)插入锁胆992的钥匙孔9921内转动,所述锁胆992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转动,带动所述圆柱销993能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转动;所述外旋钮件6的旋钮部63设置有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与该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相贯通的第三径向孔638;所述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设置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及其内的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就组成了电子锁芯组件,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一部分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641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所述第四弹性元件97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641底部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和第四弹性元件97的轴向通孔伸出后指向所述离合部64的端口;所述机械锁芯组件99从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径向孔638穿过后设置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所述圆柱销993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相接触;当所述锁胆992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转动时,带动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转动,使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及其内的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离合部64的空腔641内移动;例如需要用机械开锁时,用钥匙插入锁胆992的钥匙孔9921内转动,使所述锁胆992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转动,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转动使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及其内的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离合部64的空腔641内向该离合部64端口移动,也就是向拨块2移动,使得第一离合件42与拨块2相连接,例如第一离合件42上的凸体40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相咬合,从而实现外旋钮件6与拨块2的连接,从而实现开锁,此时第四弹性元件97被压缩;而闭锁时,用钥匙插入锁胆992的钥匙孔9921内反向转动,使所述锁胆992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转动,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转动,圆柱销993离开电子锁芯组件例如离开电子锁芯壳体98或电子锁芯盖板95,在第四弹性元件97的作用下,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及其内的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离合部64的空腔641内向该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移动,使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内的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拨块2相分离,例如第一离合件42上的凸体40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相分离,从而实现外旋钮件6与拨块2相分离,从而实现闭锁。
参见图2、图5和图6,第四弹性元件97的作用不但在机械方式闭锁时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而且在电子方式闭锁时也能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因为电机3驱动第一离合件42与拨块2相连接,例如第一离合件42上的凸体40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相咬合时,由于外旋钮件6带动拨块2时产生侧向压力,电机3动作完成反转后,第一离合件42有可能未能及时与拨块2分离,例如第一离合件42上的凸体40有可能未能及时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分离,电子锁芯组件就会被拉向离合部64之空腔641的底部,第四弹性元件97会被压缩,当侧向力消失时,第四弹性元件97会把电子锁芯组件推向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之方向,第一离合件42及时与拨块2分离,例如第一离合件42上的凸体40及时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分离,此时第四弹性元件97在电子方式闭锁时就起到了缓冲和复位的作用。同时第四弹性元件97还能防止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在闭锁的情况下误操作而自动开锁,因为在闭锁的情况下,电子锁芯组件之电子锁芯壳体98的底部与离合部64之空腔641的底部有一定距离,没有该第四弹性元件97的支撑,这个距离随时会变小。
至于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关于电子方式的闭锁和解锁请参见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20592724.5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正常闭锁状态,可以用电子方式开锁或闭锁;机械钥匙是不用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开锁或闭锁,但是当电子方式开不了锁时,此时可以用机械方式开锁即钥匙开锁。而当用机械方式开锁即钥匙开锁后,只能用机械钥匙来进行闭锁,然后又可以用电子方式开锁或闭锁,也可以用机械方式开锁或闭锁。
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通过增加机械锁芯组件99,用钥匙来控制整个电子锁芯组件的移动,使电子锁芯组件之第一离合件42与拨块2相连接或相分离,以实现外旋钮件6与拨块2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实现开锁和闭锁;而原有的电子锁芯的结构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样不但可以电子开锁,而且还能够用钥匙进行机械开锁,再也不用担心电机不工作而导致锁具打不开的问题了,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参见图1至图8,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锁芯体1、拨块2和内旋钮件7;所述锁芯体1上设置有断口11;所述锁芯体1一端转动套设在所述离合部64上,另一端转动套设在所述内旋钮件7上,所述拨块2设置在所述锁芯体1的断口11内,该拨块2位于所述外旋钮件6和内旋钮件7之间,所述内旋钮件7能够通过凹凸配合带动所述拨块2转动;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拨块2相适配且相对设置;所述离合部64靠近所述拨块2的端部设置有限动槽61,实际上所述离合部64靠近所述拨块2的端部设置有隔板(未标出),该隔板上再设置有限动槽61;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穿过所述离合部64的限动槽61伸向所述拨块2,所述限动槽6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离合件42相对于所述外旋钮件6转动。对于电子开锁或闭锁来说,所述电机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离合件42朝向所述拨块2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拨块2相连接,或者驱动所述第一离合件42背向所述拨块2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拨块2相分离;在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拨块2相连接状态下,所述外旋钮件6能够带动所述拨块2转动。外旋钮件6的离合部64和内旋钮件7的一端分别通过卡环10卡在锁芯体1的断口11处。
参见图2、图5和图6,电子锁芯壳体98靠近离合部64的空腔641之端部的一端设有第一隔板989,该第一隔板989上再设有与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例如凸体40相适配的第一限动槽9899,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例如凸体40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之第一隔板989的第一限动槽9899和第四弹性元件97的轴向通孔伸出后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限动槽61内,此时所述第四弹性元件97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641底部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一隔板989之间。或者是,没有第一隔板989,即电子锁芯壳体98上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可以是通孔,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例如凸体40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和第四弹性元件97的轴向通孔伸出后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限动槽61内,此时所述第四弹性元件97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641底部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底部之间。将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例如凸体40设置在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限动槽61内,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例如凸体40伸出时导向准确性要高。
参见图2、图5和图6,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块2设置有空腔;拨块2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离合件5;第二离合件5与第一离合件42相适配;第一离合件42用于与第二离合件5相咬合,带动第二离合件5转动。第二离合件5用于带动拨块2转动。第二离合件5和内旋钮件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对第二离合件5施加朝向第一离合件42的力。第一弹簧12置于内旋钮件7内。
参见图2、图5和图6,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离合件5上设置有凹口51,第一离合件42上设置有凸体40,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穿过所述外旋钮件6之离合部64的限动槽61,指向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凹口51与凸体40相适配,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与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相对设置,在外力作用下,第一离合件42朝向或背离第二离合件5移动,使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插入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或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相分离。在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插入凹口51的状态下即第一离合件42与第二离合件5相咬合的状态下,外旋钮件6通过第一离合件42、第二离合件5的传动作用,能够带动拨块2正向或反向旋转。在第一离合件42的凸体40与第二离合件5的凹口51分离的状态下,外旋钮件6空转,无法带动拨块2旋转。
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离合件5呈圆柱状,第二离合件5的侧壁上设置两个凸块52,两个凸块52相对设置。拨块2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凸块凹槽21,凸块52与凸块凹槽21相适配。两个凸块52一一设置在两个凸块凹槽21内。
参见图2、图5和图6,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电子锁芯盖板95,该电子锁芯盖板95设有相对立的两凸片951,该两凸片951之间形成第一空位952;所述电机3之壳体上设有两第一扁位311;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固定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端部,其上的两凸片951插入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内,所述电机3之壳体上的两第一扁位311卡在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的第一空位952内;此时所述圆柱销993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相接触。
参见图2、图5和图6,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离合驱动件41,通过该离合驱动件41使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电机3之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是以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20592724.5的实施例1为例来表示离合驱动件41与第一离合件42的结构关系的,离合驱动件41与第一离合件42的结构关系也适合于该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120592724.5的其它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合驱动件41的底部设置有十字型孔,电机3的转轴安装在十字型孔内。在实施例中,离合驱动件41呈圆筒状,第一离合件42呈圆柱状;离合驱动件4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离合件4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该离合驱动件41之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第一离合件42旋拧在离合驱动件41内。
参见图2、图4至图7和图10,所述外旋钮件6之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设有相对立的两凸块6391,该两凸块6391之间形成第二空位6392;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后端设有两第二扁位9919;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后端的两第二扁位9919卡在所述旋钮部63之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的第二空位6392内。所述外旋钮件6之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还设有两个盲孔6393,这样可将电子锁芯盖板95与电子锁芯壳体98固定用的两枚螺丝用长一些,使该两枚螺丝对应插入到两个盲孔6393中,对电子锁芯壳体98来回移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见图2和图4至图7,所述双开插芯锁芯还包括机械锁芯压盖96,该机械锁芯压盖96固定在所述旋钮部63之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并压住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例如机械锁芯压盖96用螺丝固定在所述旋钮部63之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的两凸块6391上。
参见图9至图11,所述锁胆99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圆柱销993相适配的径向孔位9922;所述圆柱销993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插入后固定在所述圆柱销993的径向孔位9922内。
参见图9,所述圆柱销993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侧面的高度为2.0~3.0毫米,例如圆柱销993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侧面的高度为2.5毫米。
参见图9和图10,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第一径向孔9912两端之间的弧心角度为40°~50°,这样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内转动的角度为40°~50°;例如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第一径向孔9912两端之间的弧心角度为45°,这样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内转动的角度为45°。
参见图2、图图7和图8, 外旋钮件6之旋钮部63的第三径向孔638旁边有一个长方形径向孔为预留的冲电插孔。
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2120592724.5, 授权公告号:CN215056225U,授权公告日:2021年12月07日,名称为一种电子锁芯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锁芯组件,为了保持一致性,各零部件名称和标号与该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各图和文字描述主要是以该现有技术的实施例1为主,当然本实用新型双开插芯锁芯也适合于该现有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开插芯锁芯,包括电机(3)、设置在该电机(3)之转轴上的第一离合件(42) 和外旋钮件(6);所述外旋钮件(6)包括旋钮部(63)和与该旋钮部(63)相连接的离合部(64),所述离合部(64)内设置有空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械锁芯组件(99)、设置有第二轴向容腔孔(981)的电子锁芯壳体(98)和设有轴向通孔的第四弹性元件(97);所述机械锁芯组件(99)包括机械锁芯壳体(991)、设有钥匙孔(9921)的锁胆(992)和圆柱销(993),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设有第一容腔孔(9911)和与该第一容腔孔(9911)相贯通的第一径向孔(9912),所述锁胆(992)设置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所述圆柱销(993)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插入后固定在所述锁胆(992)的侧面,所述圆柱销(993)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侧面;所述外旋钮件(6)的旋钮部(63)设置有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与该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相贯通的第三径向孔(638);所述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设置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一部分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内,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所述第四弹性元件(97)位于所述离合部(64)的空腔底部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离合件(42)的自由端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和第四弹性元件(97)的轴向通孔伸出后指向所述离合部(64)的端口;所述机械锁芯组件(99)从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径向孔(638)穿过后设置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所述圆柱销(993)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相接触;当所述锁胆(992)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容腔孔(9911)内转动时,带动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转动,使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及其内的电机(3)和第一离合件(42)在所述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和离合部(64)的空腔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子锁芯盖板(95),该电子锁芯盖板(95)设有相对立的两凸片(951),该两凸片(951)之间形成第一空位(952);所述电机(3)之壳体上设有两第一扁位;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固定在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端部,其上的两凸片(951)插入所述电子锁芯壳体(98)的第二轴向容腔孔(981)内,所述电机(3)之壳体上的两第一扁位卡在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的第一空位(952)内;此时所述圆柱销(993)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子锁芯盖板(95)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离合驱动件(41),通过该离合驱动件(41)使所述第一离合件(42)与所述电机(3)之转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旋钮件(6)之旋钮部(63)的第三轴向容腔孔(639)设有相对立的两凸块(6391),该两凸块(6391)之间形成第二空位(6392);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后端设有两第二扁位(9919);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后端的两第二扁位(9919)卡在所述旋钮部(63)之第三轴向容腔孔(639)的第二空位(639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械锁芯压盖(96),该机械锁芯压盖(96)固定在所述旋钮部(63)之第三轴向容腔孔(639)内并压住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胆(99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圆柱销(993)相适配的径向孔位(9922);所述圆柱销(993)一端从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插入后固定在所述圆柱销(993)的径向孔位(99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销(993)另一端高出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侧面的高度为2.0~3.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双开插芯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之第一径向孔(9912)两端之间的弧心角度为40°~50°,所述圆柱销(993)在所述机械锁芯壳体(991)的第一径向孔(9912)内转动的角度为40°~50°。
CN202221058327.0U 2022-05-06 2022-05-06 双开插芯锁芯 Active CN217538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327.0U CN217538235U (zh) 2022-05-06 2022-05-06 双开插芯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327.0U CN217538235U (zh) 2022-05-06 2022-05-06 双开插芯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8235U true CN217538235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8327.0U Active CN217538235U (zh) 2022-05-06 2022-05-06 双开插芯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8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9775B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WO2012063722A1 (ja)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CN108322230B (zh)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88537B (zh) 锁芯、锁具及钥匙
CN217538235U (zh) 双开插芯锁芯
LU100905B1 (en) Changing a State of a Lock
KR101467984B1 (ko) 디지털 도어락
CN220783822U (zh) 动力工具
CN114046095A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211342176U (zh) 一种电机锁体的机械应急装置及电机锁体
CN210976892U (zh) 一种锁体结构
CN211313733U (zh) 一种按压解锁的指纹挂锁
WO1989012154A1 (en) Electronic lock with manual combination override
CN108915377B (zh) 无源锁芯
CN219491987U (zh) 一种锁舌驱动机构及锁具
US4611104A (en)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actuator having high security key actuator
CN209855450U (zh) 一种具有卡簧槽的空转锁芯及智能锁具
CN217557991U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213063246U (zh) 一种箱柜锁
CN201343918Y (zh) 用于电子锁的驱动器装置
CN217925344U (zh) 自动化电子锁
CN217205893U (zh) 锁体
CN216617185U (zh) 端面弹子式无源锁芯及锁具
CN218438741U (zh) 一种多功能锁
CN216110141U (zh) 离合机构及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