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8157U - 一种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038157U CN211038157U CN201920780569.2U CN201920780569U CN211038157U CN 211038157 U CN211038157 U CN 211038157U CN 201920780569 U CN201920780569 U CN 201920780569U CN 211038157 U CN211038157 U CN 2110381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ry table
- clamping block
- limiting
- rotary
- torsion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装置,包括转轴、转盘和支架,转轴插入转盘正中的内孔中,转轴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轴向的卡槽,转盘的内孔设置有和卡槽数量对应的限位卡块,限位卡块卡入卡槽内从而限制转轴和转盘之间的相互转动;限位卡块和转盘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限位卡块受外力作用可压缩弹性件导致限位卡块从卡槽内脱离,从而使得转轴和转盘之间能够转动;支架连接有电磁装置,转盘侧壁设置有锁止口,电磁装置伸出锁止杆并使其插入锁止口内从而将转盘锁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强,在应用于电子锁上,能够产生良好的防盗能力,并且在暴力开启的时候,既能够保证锁不会被开启,也能够保护好内部的零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锁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它一般包括电子控制模块和机械锁紧装置,电子控制模块通过控制锁紧装置动作实现电动锁的上锁和开锁。现有电动锁的锁紧装置分为全电动锁紧装置和半电动锁紧装置,该两种装置的工作过程明显不同,其中,全电动锁紧装置是电子控制模块直接驱动锁紧装置开锁,而半电动锁紧装置则只是由电子控制模块松开锁栓限位机构,然后,再通过手动门外执手驱动锁紧装置来打开锁栓,从而实现开锁。
现在市场上通用的电子锁旋钮,因为要保证锁在暴力破坏情况下,即在未输入正确密码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工具去暴力扭动,不损坏里面的锁固机构而造成开锁,都要在旋钮结构上使用断裂槽的设计,原理是在密码锁未开启时,外力强行扭动旋钮,会在断裂槽处断开,保护锁固机构不会转动开启。此种结构会造成在暴力开启时,会造成旋钮永久性破坏,需要重新更换旋钮才能恢复锁的功能,一方面,不但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方便,而且还会增加维修的成本;另一方面,此种防断工艺在制造上不好把握,旋钮断裂槽的断裂力度会受材料,压铸加工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没有达到指定的承受力就已经断裂,或是已经超过指定的力度仍未断裂而造成锁内的锁固机构损坏而开锁的情况,使用户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强,在应用于电子锁上,能够产生良好的防盗能力,并且在暴力开启的时候,既能够保证锁不会被开启,也能够保护好内部的零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离合装置,包括转轴、转盘和支架,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盘正中的内孔中,所述转轴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轴向的卡槽,所述转盘的内孔设置有和所述卡槽数量对应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卡入所述卡槽内从而限制所述转轴和所述转盘之间的相互转动;所述限位卡块和所述转盘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限位卡块受外力作用可压缩所述弹性件导致所述限位卡块从所述卡槽内脱离,从而使得所述转轴和所述转盘之间能够转动;所述支架连接有电磁装置,所述转盘侧壁设置有锁止口,所述电磁装置伸出锁止杆并使其插入所述锁止口内从而将所述转盘锁止。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槽侧壁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卡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斜面,离合装置安装时,在弹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二斜面贴合在所述第一斜面上;当驱动转轴的力足够大时,因为第二斜面和第一斜面的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斜面压着第二斜面产生相对滑动,使得限位卡块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回缩,最终离开卡槽范围,导致所述转轴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盘发生相对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槽,所述限位卡块设置于所述卡块槽内,所述卡块槽上端开口设置方便安装所述限位卡块,所述卡块槽出口处设置有防脱片,所述限位卡块侧边设置有挡片,所述防脱片配合所述挡片从而避免所述限位卡块脱离所述卡块槽,所述限位卡块背部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另一端顶在所述卡块槽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弹性杆。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架正中具有安装孔;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有安装盘,所述转盘和所述转轴安装时压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安装盘边缘设置有限位法兰,所述限位法兰位于在所述安装孔下方并被其限位。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转轴顶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出所述转盘的内孔外并且在端部设置有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连接件限制所述转盘向上的轴向运动,再配合所述安装盘工作,从而避免其和所述转轴发生轴向上的相互脱离。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螺栓和垫片,所述连接轴设置有螺纹且利用螺纹连接安装螺栓,所述垫片被螺栓压在所述转盘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卡簧和垫片,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卡入所述卡簧槽内,所述卡簧将所述垫片压在所述转盘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盘底部设置有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内可插入与之外形配合的转动棒,从而依靠转动棒驱动安装盘转动并以此带动转轴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转盘上设置有活动挡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挡块移动量的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所述活动挡块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挡块上时,所述锁止杆插入所述锁止口内从而将所述转盘锁止。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扭簧连接端,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二扭簧连接端,所述第一扭簧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扭簧连接端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扭簧连接端不处于其至转盘轴心的同一半径上;所述转盘底部设置有扭簧槽,当扭簧收缩的时候能够进入所述扭簧槽内;当所述转盘转动至临界位置前,所述扭簧阻碍所述转盘的转动,当所述转盘转过临界位置后,所述扭簧推动所述转盘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强,在应用于电子锁上,能够产生良好的防盗能力,并且在暴力开启的时候,既能够保证锁不会被开启,也能够保护好内部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零件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强,在应用于电子锁上,能够产生良好的防盗能力,并且在暴力开启的时候,既能够保证锁不会被开启,也能够保护好内部的零部件。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离合装置,包括转轴21、转盘3和支架1,转轴21插入转盘3正中的内孔中,转轴2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轴向的卡槽22,转盘3的内孔设置有和卡槽22数量对应的限位卡块41,限位卡块41卡入卡槽22内从而限制转轴21和转盘3之间的相互转动;限位卡块41和转盘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限位卡块41受外力作用可压缩弹性件导致限位卡块41从卡槽22内脱离,从而使得转轴21和转盘3之间能够转动;支架1连接有电磁装置11,转盘3侧壁设置有锁止口34,电磁装置11伸出锁止杆111并使其插入锁止口34内从而将转盘3锁止。
卡槽22侧壁设置有第一斜面221,限位卡块4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斜面411,离合装置安装时,在弹性件作用下,第二斜面411贴合在第一斜面221上;当驱动转轴21的力足够大时,因为第二斜面411和第一斜面221的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斜面221压着第二斜面411产生相对滑动,使得限位卡块41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回缩,最终离开卡槽22范围,导致转轴21能够相对于转盘3发生相对转动。
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槽31,限位卡块41设置于卡块槽31内,卡块槽31上端开口设置方便安装限位卡块41,卡块槽31出口处设置有防脱片311,限位卡块41侧边设置有挡片43,防脱片311配合挡片43从而避免限位卡块41脱离卡块槽31,限位卡块41背部设置有弹簧孔42,弹簧孔42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另一端顶在卡块槽31的内壁上;弹性件为弹簧5或者弹性杆。
支架1正中具有安装孔;转轴21底部连接有安装盘2,转盘3和转轴21安装时压在安装盘2上,安装盘2边缘设置有限位法兰24,限位法兰24位于在安装孔下方并被其限位。
所转轴21顶部设置有连接轴23,连接轴23穿出转盘3的内孔外并且在端部设置有限位连接件,限位连接件限制转盘3向上的轴向运动,再配合安装盘2工作,从而避免其和转轴21发生轴向上的相互脱离。
限位连接件包括螺栓7和垫片6,连接轴23设置有螺纹231且利用螺纹连接安装螺栓7,垫片6被螺栓7压在转盘3上。
限位连接件还能够采用另一种形式:限位连接件包括卡簧和垫片6,连接轴23设置有卡簧槽,卡簧卡入卡簧槽内,卡簧将垫片6压在转盘3上。
安装盘2底部设置有异形孔,异形孔内可插入与之外形配合的转动棒,从而依靠转动棒驱动安装盘2转动并以此带动转轴21转动。本装置的安装盘底部设置异形孔,是为了在解锁状态下,方便转动安装盘2,从而反正开锁。因此,只要其不是圆形的孔均可以,并非限定其形状为千奇百怪。例如,采用三角形的孔,或者是四边形,或者是五边形等,亦或者是非规则形状。甚至于,采用长轴短轴比数值较大的椭圆形孔也可。目前为了加工方便,并且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企业采取加工一个圆孔,再在此基础上,加工一道或者两道槽口,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异形孔。采取外形相同的转动棒,插入异形孔内,就能够带动安装盘2转动,也即驱动转轴21转动了。
转盘3上设置有活动挡块32,支架1上设置有限制活动挡块32移动量的第一限位挡块12和第二限位挡块13,活动挡块32抵靠在第二限位挡块13上时,锁止杆111插入锁止口34内从而将转盘3锁止。
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扭簧连接端14,转盘3上设置有第二扭簧连接端33,第一扭簧连接端14和第二扭簧连接端33之间设置有扭簧;第一扭簧连接端14和第二扭簧连接端33不处于其至转盘3轴心的同一半径上;转盘3底部设置有扭簧槽331,当扭簧收缩的时候能够进入扭簧槽331内;当转盘3转动至临界位置前,扭簧阻碍转盘3的转动,当转盘3转过临界位置后,扭簧推动转盘3转动。当未超过临界位置时,若此时不在开锁,撤销外力,则在扭簧的作用下,值得转盘3恢复至原始位置。当超过临界位置,也即意味着需要开锁,此时扭簧提供助力,推动转盘3转动至开锁位置。因此,利用了本装置的锁,力度容易控制,具有良好反馈作用,开锁手感良好。
本装置工作分为解锁状态工作和锁止状态工作。电磁装置11缩回锁止杆111,使其和锁止口34相互脱离,则为解锁状态;电磁装置11伸出锁止杆111,使其插入锁止口34内,则为锁止状态。
解锁状态工作:此时锁止杆111并未插入锁止口34内,因此转盘3能够在第一限位挡块12和第二限位挡块13之间的限定的转动量之间转动。此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将限位卡块41向外推出,使得第二斜面411紧紧地贴合在第一斜面221上,因此转盘3能够和转轴21一起转动,完成解锁工作。
锁止状态工作:此时,转盘3在第二限位挡块13和锁止杆111的作用下,无法转动。暴力开启,则需要转动棒插入异形孔内,通过转动转轴21,带动转盘3工作完成解锁。而本装置具有离合装置,作用于转轴21上转动的力足够大,使得第一斜面221压着第二斜面411产生了相对滑动,这导致限位卡块41克服了弹性件的弹力而回缩,最终离开卡槽22范围。最终使得所述转轴21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盘3发生相对转动,这就意味着,即使通过暴力方式使得转轴21转动了,但是转盘3和转轴21相互分离,依旧不会发生转动,也即无法解锁。
而转轴21和转盘3相对转动的时候,本离合装置内部的零部件并没有发生损坏,在后续依旧能够继续执行锁止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进行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21)、转盘(3)和支架(1),所述转轴(21)插入所述转盘(3)正中的内孔中,所述转轴(2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轴向的卡槽(22),所述转盘(3)的内孔设置有和所述卡槽(22)数量对应的限位卡块(41),所述限位卡块(41)卡入所述卡槽(22)内从而限制所述转轴(21)和所述转盘(3)之间的相互转动;所述限位卡块(41)和所述转盘(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限位卡块(41)受外力作用可压缩所述弹性件导致所述限位卡块(41)从所述卡槽(22)内脱离,从而使得所述转轴(21)和所述转盘(3)之间能够转动;所述支架(1)连接有电磁装置(11),所述转盘(3)侧壁设置有锁止口(34),所述电磁装置(11)伸出锁止杆(111)并使其插入所述锁止口(34)内从而将所述转盘(3)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2)侧壁设置有第一斜面(221),所述限位卡块(4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斜面(411),离合装置安装时,在弹性件作用下,所述第二斜面(411)贴合在所述第一斜面(221)上;当驱动转轴(21)的力足够大时,因为第二斜面(411)和第一斜面(221)的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斜面(221)压着第二斜面(411)产生相对滑动,使得限位卡块(41)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回缩,最终离开卡槽(22)范围,导致所述转轴(21)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盘(3)发生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槽(31),所述限位卡块(41)设置于所述卡块槽(31)内,所述卡块槽(31)上端开口设置方便安装所述限位卡块(41),所述卡块槽(31)出口处设置有防脱片(311),所述限位卡块(41)侧边设置有挡片(43),所述防脱片(311)配合所述挡片(43)从而避免所述限位卡块(41)脱离所述卡块槽(31),所述限位卡块(41)背部设置有弹簧孔(42),所述弹簧孔(42)内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另一端顶在所述卡块槽(31)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或者弹性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正中具有安装孔;所述转轴(21)底部连接有安装盘(2),所述转盘(3)和所述转轴(21)安装时压在所述安装盘(2)上,所述安装盘(2)边缘设置有限位法兰(24),所述限位法兰(24)位于在所述安装孔下方并被其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转轴(21)顶部设置有连接轴(23),所述连接轴(23)穿出所述转盘(3)的内孔外并且在端部设置有限位连接件,所述限位连接件限制所述转盘(3)向上的轴向运动,再配合所述安装盘(2)工作,从而避免其和所述转轴(21)发生轴向上的相互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螺栓(7)和垫片(6),所述连接轴(23)设置有螺纹(231)且利用螺纹连接安装螺栓(7),所述垫片(6)被螺栓(7)压在所述转盘(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卡簧和垫片(6),所述连接轴(23)设置有卡簧槽,所述卡簧卡入所述卡簧槽内,所述卡簧将所述垫片(6)压在所述转盘(3)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2)底部设置有非圆形的异形孔,所述异形孔内可插入与之外形配合的转动棒,从而依靠转动棒驱动安装盘(2)转动并以此带动转轴(2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活动挡块(32),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活动挡块(32)移动量的第一限位挡块(12)和第二限位挡块(13),所述活动挡块(32)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上时,所述锁止杆(111)插入所述锁止口(34)内从而将所述转盘(3)锁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扭簧连接端(14),所述转盘(3)上设置有第二扭簧连接端(33),所述第一扭簧连接端(14)和所述第二扭簧连接端(33)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扭簧连接端(14)和所述第二扭簧连接端(33)不处于其至转盘(3)轴心的同一半径上;所述转盘(3)底部设置有扭簧槽(331),当扭簧收缩的时候能够进入所述扭簧槽(331)内;当所述转盘(3)转动至临界位置前,所述扭簧阻碍所述转盘(3)的转动,当所述转盘(3)转过临界位置后,所述扭簧推动所述转盘(3)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80569.2U CN211038157U (zh) | 2019-05-28 | 2019-05-28 | 一种离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80569.2U CN211038157U (zh) | 2019-05-28 | 2019-05-28 | 一种离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038157U true CN211038157U (zh) | 2020-07-17 |
Family
ID=7156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80569.2U Active CN211038157U (zh) | 2019-05-28 | 2019-05-28 | 一种离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0381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6404A (zh) * | 2019-05-28 | 2019-09-06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离合装置 |
-
2019
- 2019-05-28 CN CN201920780569.2U patent/CN2110381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6404A (zh) * | 2019-05-28 | 2019-09-06 |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 一种离合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45423A (en) | Breakaway lever clutch | |
CN211038157U (zh) | 一种离合装置 | |
WO2019148527A1 (zh) | 一种挂锁 | |
CN110206404A (zh) | 一种离合装置 | |
CN210685620U (zh) | 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电子锁 | |
CN110424832B (zh) | 电子挂锁 | |
CN105625808A (zh) | 一种基于智能锁的万能互换离合器 | |
CN212656672U (zh) | 用于锁的离合机构和包括该离合机构的锁 | |
CN112554661B (zh) | 电子智能闭锁 | |
CN107587786B (zh) | 一种门把手结构 | |
CN210858257U (zh) | 一种智能锁及其机械钥匙开锁的传动机构 | |
CN212614133U (zh) |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 |
CN210460228U (zh) | 一种执手门锁 | |
CN211422115U (zh) | 防冲击锁具 | |
CN216076689U (zh) | 一种防暴力开锁的锁离合器 | |
CN217631761U (zh) | 防猫眼门锁 | |
CN111691749A (zh) | 一种门锁通配离合装置及智能门锁 | |
CN218907587U (zh) | 应用于无人机舱门的锁紧机构 | |
CN2656555Y (zh) | 一种保险门锁的手柄定位结构 | |
CN221184934U (zh) | 一种电动工具的锯片夹持机构 | |
CN219365696U (zh) | 一种用于电子门锁的拨动反锁结构 | |
CN211818674U (zh) |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 |
CN221096120U (zh) | 配合门锁使用的门配件 | |
CN212249566U (zh) | 一种具有单旋钮驱动结构的门锁 | |
CN110685498A (zh) | 防冲击锁具及开关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