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8674U -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8674U
CN211818674U CN202020139296.6U CN202020139296U CN211818674U CN 211818674 U CN211818674 U CN 211818674U CN 202020139296 U CN202020139296 U CN 202020139296U CN 211818674 U CN211818674 U CN 211818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imiting
key
rotating part
hand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92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平
欧阳平辉
肖发兵
李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mans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92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8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8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8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使用时,利用安装部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由于手持部与旋转部同步转动连接,故旋转部随手持部同步转动。在不按压按键仅转动手持部时,旋转部与限位部卡合,限位部会阻止旋转部转动,进而导致手持部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当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拉动手持部时,不能将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锁具的防盗功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不断推广的智能控制锁具,有指纹、密码、磁卡、手机控制等多智能化的锁具,来保障财产安全。
但是在目前市面上,仍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在正常的门上,不管安装的是普通门锁,还是智能门锁,门上都会有安装一个猫眼。而小偷在偷盗时,通常将猫眼损坏,然后利用工具,在门外拉动门内把手,使门内把手转动将门打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旨在解决门内把手易转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通过滑槽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抵靠;按压按键,带动顶块沿轴向移动,使顶块驱动限位部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抵靠的第二斜面;当顶块移动时,第一斜面抵靠第二斜面驱动限位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限位部、限位槽以及滑槽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滑槽内,并与两个限位槽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按键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部与顶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按键为自动复位按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盗锁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盗把手和抵顶块,通过所述抵顶块锁定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利用安装部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由于手持部与旋转部同步转动连接,而初始状态下,旋转部又与限位部卡合,故限位部会阻止旋转部转动,进而使手持部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即使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也拉不动手持部,这样就能防止门被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如果需要解锁,就必须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才能转动手持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把手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1和安装部2,手持部1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2上。使用时,利用安装部2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3和限位部4,旋转部3与手持部1同步转动连接,限位部4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2上,并与旋转部3卡合。手持部1上设有按键5,按压按键5,使限位部4滑动与旋转部3脱离。由于手持部1与旋转部3同步转动连接,故旋转部3随手持部1同步转动。在不按压按键5仅转动手持部1时,旋转部3与限位部4卡合,限位部4会阻止旋转部3转动,进而导致手持部1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当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拉动手持部1时,手持部1不转动,不能将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
具体地,手持部1和安装部2由锌合金制成,且手持部1上设有一盖板11。
如图3、4所示,为了避免限位部4在滑动时偏移,安装部2上设有沿旋转部3径向延伸的滑槽21,限位部4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1内。具体地,滑槽21包括第一滑槽211和第二滑槽212,限位部4上设有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为圆柱形,第二滑槽212为弧形滑槽,第一滑块41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第二滑块42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212内。
如图2、4、5所示,旋转部3上开设有限位槽31,限位部4通过滑槽21与限位槽31卡合或脱离。在不按压按键5时,限位部4通过限位槽31与旋转部3卡合,阻止旋转部3转动。具体地,旋转部3包括转盘32和连接块33,限位槽31设置在转盘32上,转盘32安装在连接块33上,连接块33与手持部1固定连接。限位部4上设有卡块43,卡块43位于限位槽31内与旋转部3卡合,限位部4与连接块33分别位于转盘32的两侧。
为了加强旋转部3的限位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限位槽31和滑槽21均设有两个,两个限位部4分别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滑槽21内,并与两个限位槽31卡合。两个限位槽31具体沿转盘32的径向开设,两个限位部4分别位于转盘32的中心轴两侧。使用时,按压按键5,使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脱离旋转部3。
如图2所示,为了使限位部4可以自动恢复位置,防盗把手还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部4上,第一弹簧6的两端具体与两个限位部4的第二滑块412连接。使用时,按压按键5,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第一弹簧6被拉伸。松开按键5时,第一弹簧6拉动两个限位部4相互靠近,分别卡入两个限位槽3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6有两个。
如图2所示,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7,顶块7与按键5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4抵靠。按压按键5,带动顶块7沿轴向移动,使顶块7驱动限位部4滑动。具体地,顶块7位于与限位部4的同一侧,顶块7移动,使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脱离限位槽31。
如图4、5、6所示,方便驱动限位部4移动,顶块7上设有第一斜面71,限位部4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1抵靠的第二斜面44。当顶块7移动时,第一斜面71抵顶限位部4的第二斜面44,使限位部4沿第一斜面71移动,进而脱离限位槽31。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驱动顶块7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防盗把手还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端与按键5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旋转部3与顶块7连接。按压按键5,连接杆8移动,带动顶块7移动,驱动限位部4移动。
如图5、6所示,转盘32上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连接块33上设有第二通孔34,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34连通。连接杆8一端与按键5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4、第一通孔,与顶块7连接。顶块7上设有第三通孔72,连接杆8穿过第三通孔72,并通过螺钉与顶块7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按键5为自动复位按键。按键5包括按钮51和第三弹簧52,手持部1内设有一凹槽11,第三弹簧52一端设置在凹槽11的底端,另一端与按钮51连接。按钮51一端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并位于凹槽12内,另一端伸出凹槽12。使用时,按压按钮51,连接杆8移动,第三弹簧52被压缩,松开按钮51时,第三弹簧52恢复弹性形变,驱动按钮51恢复原位,带动连接杆8恢复原位。
操作原理
正常状态下,限位部4与旋转部3卡合。需要开门时,人手按压按钮51,使按钮51将第三弹簧52压缩,并驱动连接杆8移动。连接杆8移动带动顶块7移动,使两个限位部4脱离限位槽31,第一弹簧6被拉伸。此时转动手持部1,旋转部3随之转动,将门打开。松开按钮51后,第三弹簧52驱动按钮51恢复原位,带动连接杆8和顶块7恢复原位。第一弹簧6驱动两个限位部4恢复原位。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盗锁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盗把手和抵顶块9,通过抵顶块9锁定限位部4。通过外力锁定抵顶块9时,抵顶块9抵顶锁定限位部4,这样即使按压按键5,也不能使限位部4脱离旋转部3,不能转动手持部1。当通过外力解锁抵顶块9时,按压按键5可使限位部4脱离旋转部3。设置抵顶块9可以实现双重保险,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径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通过滑槽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抵靠;按压按键,带动顶块沿轴向移动,使顶块驱动限位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抵靠的第二斜面;当顶块移动时,第一斜面抵靠第二斜面驱动限位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限位槽以及滑槽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滑槽内,并与两个限位槽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按键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部与顶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为自动复位按键。
10.一种防盗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的防盗把手和抵顶块,通过所述抵顶块锁定限位部。
CN202020139296.6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Active CN211818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9296.6U CN211818674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9296.6U CN211818674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8674U true CN21181867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3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9296.6U Active CN211818674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8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1287B1 (en) Lock having a quick unlocking function
CN108643717B (zh) 多功能电控锁
US4998423A (en) Ring shaped hanging lock with replaceable core
CN211818674U (zh)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CN112211505A (zh) 具有应急开锁结构的智能锁
CN208251850U (zh) 具有报警功能的指纹密码锁
CN109184328B (zh) 一种锁具
CN211286985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执手机构
CN210828642U (zh) 一种可反锁的执手门锁
CN209837903U (zh) 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的门把手结构
CN110552550B (zh) 一种指纹智能锁结构
CN108518131B (zh) 一种锁具及其旋转式限位装置
CN209100446U (zh) 一种多功能防盗螺栓
GB2465060A (en) A locking system
CN110685498A (zh) 防冲击锁具及开关方法
CN107724790A (zh) 一种机械锁
CN108825006B (zh) 一种防盗标签解锁装置
CN107152203A (zh) 一种双控智能门锁
CN217380082U (zh) 一种快开锁体
CN218085870U (zh) 用于折叠车的折叠立管机构
CN221002338U (zh) 一种柜门锁
CN212642340U (zh) 一种一体式自动上锁电子锁
CN215407962U (zh) 一种密码锁及其应用此密码锁的密码盒
CN202220484U (zh) 一种锁及钥匙
CN110439365B (zh) 一种可反锁的执手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