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705U -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705U
CN212604705U CN202021392125.0U CN202021392125U CN212604705U CN 212604705 U CN212604705 U CN 212604705U CN 202021392125 U CN202021392125 U CN 202021392125U CN 212604705 U CN212604705 U CN 212604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cushion
seat cushion
seatpa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21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未一明
秦建春
曹振华
刘志
王亚楠
赖艳玲
王永杰
马超
冀翼
王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21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包括软垫本体,所述软垫本体具有座垫泡沫,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座垫泡沫顶部及侧部的座垫面套,且所述软垫本体的顶部成型有下凹的凹形表面,并于所述座垫泡沫上构造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孔洞,所述孔洞沿所述座垫泡沫的高度方向布置,并一端敞口于所述座垫泡沫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通过顶部的凹形表面,以及座垫泡沫上多个孔洞的设置,能够提高座椅软垫乘坐时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涉及用于成型该座椅软垫的模具。
背景技术
座椅软垫是座椅中和乘坐者直接接触的部分,以汽车座椅为例,座椅软垫安装在座椅骨架上,并一般与座椅骨架之间可拆卸设置。在结构上,汽车座椅的软垫部分多是由座垫泡沫和座垫面套两部分组成,座垫面套作为外层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座垫泡沫通常采用聚氨酯泡沫制作,以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可起到阻尼缓冲作用。
目前,汽车座椅上所使用的座椅软垫仍存在有乘坐时舒适性较差的不足,有待对其乘坐舒适性进行提升,并且座椅软垫一般均为采用包覆工艺制备,也有较少是采用一体发泡工艺。在一体发泡工艺中,制备时先将座垫面套置于模具中,再注入座垫泡沫发泡材料后,合模一体发泡成型。这种一体发泡制备方式有着成型的软垫外形饱满、美观的特点,并能够省去包覆等多道工序。
不过,现有的一体发泡工艺也存在置于模具中的座垫面套发生褶皱,从而影响成型后的座椅软垫外观质量的问题。此外,现有的一体发泡工艺,由于发泡材料会向座垫面套渗入,也会造成座垫面套僵硬的问题,这之中面套接缝处的僵硬感尤为明显,其无疑也会影响座椅软垫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以可提升乘坐舒适性,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点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包括软垫本体,所述软垫本体具有座垫泡沫,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座垫泡沫顶部及侧部的座垫面套,且所述软垫本体的顶部成型有下凹的凹形表面,并于所述座垫泡沫上构造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孔洞,所述孔洞沿所述座垫泡沫的高度方向布置,并一端敞口于所述座垫泡沫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于所述座垫泡沫上不规则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面套由多片裁片连接而成,相邻所述裁片之间因连接形成有向所述座垫面套内侧凸出的接缝端,于所述接缝端上包罩有沿所述接缝端长度方向延展的TPU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面套包括泡沫薄层,连接覆设于所述泡沫薄层上表面的面料层,以及连接覆设于所述泡沫薄层下表面的底布。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薄层由聚酯泡沫制成,且所述聚酯泡沫的泡孔数为30-35个/1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软垫通过软垫本体顶部的凹形表面,以及座垫泡沫上多个孔洞的设置,能够提高座椅软垫乘坐时的舒适性,而可提升整体座椅的性能。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缝端包罩TPU薄膜,可在座垫泡沫发泡时阻隔发泡原料浸透接缝,及从接缝处渗出,能够有效防止接缝位置硬化,并且TPU薄膜也可与发泡紧密结合,降低脱开风险。
此外,本实用新型利用聚酯泡沫薄层泡孔数的设置,能够在座垫泡沫发泡时减少发泡料向泡沫薄层的渗入,而减小形成的泡沫浸硬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提出有一种座椅软垫成型模具,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如上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下模、中模和上膜,于所述下模上构造有以形成所述凹形表面的软垫造型面,所述中模一端沿所述软垫造型面的边沿抵接于所述下模上,所述上模抵压于所述中模的另一端,并可通过模架与所述下模扣合于一起,且于所述下模、所述中模和所述上模之间围构形成有软垫成型腔,所述软垫造型面位于所述软垫成型腔中。
进一步的,于所述下模上设有多个开口于所述软垫造型面上的通气孔,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还包括控制阀,以及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气源和负压源,且各所述通气孔经构造于所述下模内的气道与所述控制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有下模座和下模本体,所述软垫造型面位于所述下模本体上,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下模本体上,所述气道形成于所述下模本体与所述下模座之间,且所述下模座上设有构成所述气道与控制阀连通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软垫成型腔内连通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利用软垫造型面及软垫成型腔,可用于座椅软垫的成型。
而且利用中模的设置可在成型时对座垫面套进行压紧,利用通气孔的设置可在初始时负压吸附座垫面套,以避免座垫面套出现褶皱,同时也可在后期向软垫成型腔内施加一定气压,以平衡腔内发泡压力,降低发泡材料向座垫面套的渗入。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剖开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垫面套的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TPU薄膜的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通气孔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垫面套置于下模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阀的工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的工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垫泡沫,2-座垫面套,3-TPU薄膜,4-下模,5-中模,6-上模,7-支撑杆,8-排气装置;
101-孔洞,102-凹形表面;
201-泡沫薄层,202-面料层,203-底布;
401-下模座,402-下模本体,403-软垫造型面,404-通气孔,405-气道,406-连通孔,407-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首先涉及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由图1并结合图2所示的,其包括软垫本体,该软垫本体具有座垫泡沫1,以及一体固连于座垫泡沫1顶部及侧部的座垫面套2。而且在软垫本体的顶部成型有下凹的凹形表面102,并于座垫泡沫1上也构造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孔洞101。各孔洞101为沿座垫泡沫1的高度方向布置,同时孔洞101也为一端敞口于座垫泡沫1的底部,从而表现为位于座垫泡沫1上的盲孔结构。
本实施例顶部的凹形表面102即在座椅使用时,主要与乘坐者接触的部位,且通过使之采用下凹设置,能够很好的容纳乘坐者的身体,以提高乘坐舒适性。而本实施例上述各孔洞101一般可在座椅软垫制备时一体成型,且作为通常的布置方式,孔洞101一般也在座垫泡沫1上不规则排布。此时,孔洞101可根据具体产品需要,进行合理排布。
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上述孔洞101的横截面一般可设置为圆形。此外,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3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座垫面套2具体包括有泡沫薄层201,连接覆设于泡沫薄层201上表面的面料层202,以及连接覆设于泡沫薄层201下表面的底布203。
其中,上述面料层202作为最外侧的面层,其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有织物、人造革、真皮等,底布203一般通过粘接方式附在泡沫薄层201上,以和泡沫薄层201粘合在一起作为泡沫衬垫。而本实施例的泡沫薄层201具体可由聚酯泡沫制成,该聚酯泡沫的泡孔数为30-35个/10mm。
通过对制作泡沫薄层201的聚酯泡沫单位长度的泡孔数进行限定,本实施例可在座垫泡沫发泡时减少发泡料向泡沫薄层的渗入,以减小形成的泡沫浸硬层的厚度。
本实施例的座垫泡沫1具体可由聚氨酯泡沫制成,而这也是目前座垫泡沫通常采用的材质。此外,一般情况下在座垫面套2制作时,其会是由多片裁片连接而成,各裁片的结构相同,且也即是以上所述的结构,而且在制作中,相邻裁片之间多是通过缝制的方式相连接。此时,因缝制连接也便如图4所示的,在相邻的裁片之间形成有向座垫面套2内侧凸出的接缝端,该接缝端具体即是图4中F所指部位,并且本实施例也在该接缝端上包罩有沿接缝端长度方向延展的TPU薄膜3。
利用包罩的TPU薄膜3,便可实现对接缝端部位的包裹,由此能够在座垫泡沫1发泡时阻隔发泡原料浸透接缝,以及从接缝处渗出,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接缝位置硬化。同时,TPU薄膜3也可与发泡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可降低座垫面套2和座垫泡沫1脱开的风险。
本实施例的座椅软垫在制备时,一般可通过一体发泡的形式成型,此时,用于成型本实施例座椅软垫的模具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5中所示,其中,该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具体包括依次设置的下模4、中模5和上模6,在下模4上构造有软垫造型面403,中模5为一端沿软垫造型面403的边沿抵接于下模4上,上模6则抵压于中模5的另一端,且其可通过模架与下模4扣合于一起。
当上模6和下模4扣合在一起,也即模具合模时,在下模4、中模5和上模6之间也即围构形成有用于上述座椅软垫成型的软垫成型腔,而上述的软垫造型面403即位于所述软垫成型腔中,并具体为该软垫成型腔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软垫造型面403的作用便是用于成型软垫本体顶部的凹形表面102,而通过使得中模5沿软垫造型面403的边沿抵压于下模4上,在座椅软垫成型时,则能够利用中模5对预先铺设在软垫造型面403上的座垫面套2的边沿部位进行压紧,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工艺过程中,座垫面套2发生褶皱和发泡料外溢。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中模5例如可为一端枢转连接至下模4上,同时也在中模5的两侧设置可伸缩的支撑杆7,以此可相对于下模4实现中模5的打开和闭合,且中模5的此种布置方式也具体可参见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避免置于下模4中的座垫面套2在成型时发生褶皱,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6和图7并结合图8及图9所示的,在下模4上也设置有多个开口于软垫造型面403上的通气孔404,同时,下模4内亦设置有气道405,各通气孔404即可通过气道405与控制阀连通。
此时,作为下模4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其具有下模座401和下模本体402,两者扣置连接在一起,且其连接方式采用常规方式便可。上述的软垫造型面403与各通气孔404即位于下模本体402上,而上述的气道405则形成于下模本体402与下模座401之间,并且在下模座401上设置有构成所述气道405与控制阀连通的连接孔407,在下模座401中也设置有连通孔406,以实现整个气道405的贯通。
为保证使用效果,当然下模座401和下模本体402之间的接合位置需要进行有效的密封,以保证气道405的气密性。另外,除了采用以上的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使得下模4采用其它结构形式。
基于上述下模4中各通气孔404以及气道405的设置,本实施例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也进一步包括有控制阀,以及与该控制阀连通的气源和负压源。其中,下模4上的连接孔407即通过管路与控制阀连通,且该控制阀采用现有电磁阀,气源采用气泵、负压源采用真空泵便可。
另外,除了在下模4上设有通气孔404及各结构,本实施例也在上模6上设置有与软垫成型腔内连通的排气装置8。该排气装置8采用现有发泡成型模具中常用的自动排气结构即可。
本实施例的座椅软垫的模具在工作时,结合于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初始时控制阀状态如a所示,开始后先将缝制好的座垫面套2放置于下模4中,并使控制阀进入b所示状态,此时在负压吸附下可使得座垫面套2很好的贴附在软垫造型面403上,然后将中模5按下压住座垫面套2边沿,如此便能够使得座垫面套2较好的消除褶皱。
接着,注入座垫泡沫1的发泡原料,再扣上模6进行合模发泡。在发泡过程中,当发泡原料于座垫面套2中的渗入厚度达到预定范围时,则使控制阀进入c所示状态,以向模具内进行充气。通过充气可平衡软垫成型腔内的发泡压力,避免发泡原料过多的渗入座垫面套2中,而切换控制阀以开始充气的时间,则能够通过试验分析得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包括软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本体具有座垫泡沫(1),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座垫泡沫(1)顶部及侧部的座垫面套(2),且所述软垫本体的顶部成型有下凹的凹形表面(102),并于所述座垫泡沫(1)上构造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孔洞(101),所述孔洞(101)沿所述座垫泡沫(1)的高度方向布置,并一端敞口于所述座垫泡沫(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1)于所述座垫泡沫(1)上不规则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1)的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面套(2)由多片裁片连接而成,相邻所述裁片之间因连接形成有向所述座垫面套(2)内侧凸出的接缝端,于所述接缝端上包罩有沿所述接缝端长度方向延展的TPU薄膜(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面套(2)包括泡沫薄层(201),连接覆设于所述泡沫薄层(201)上表面的面料层(202),以及连接覆设于所述泡沫薄层(201)下表面的底布(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薄层(201)由聚酯泡沫制成,且所述聚酯泡沫的泡孔数为30-35个/10mm。
7.一种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用于成型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发泡座椅软垫,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下模(4)、中模(5)和上模(6),于所述下模(4)上构造有以形成所述凹形表面(102)的软垫造型面(403),所述中模(5)一端沿所述软垫造型面(403)的边沿抵接于所述下模(4)上,所述上模(6)抵压于所述中模(5)的另一端,并可通过模架与所述下模(4)扣合于一起,且于所述下模(4)、所述中模(5)和所述上模(6)之间围构形成有软垫成型腔,所述软垫造型面(403)位于所述软垫成型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下模(4)上设有多个开口于所述软垫造型面(403)上的通气孔(404),所述座椅软垫成型模具还包括控制阀,以及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气源和负压源,且各所述通气孔(404)经构造于所述下模(4)内的气道(405)与所述控制阀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具有下模座(401)和下模本体(402),所述软垫造型面(403)位于所述下模本体(402)上,所述通气孔(404)设于所述下模本体(402)上,所述气道(405)形成于所述下模本体(402)与所述下模座(401)之间,且所述下模座(401)上设有构成所述气道(405)与所述控制阀连通的连接孔(407)。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软垫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模(6)上设有与所述软垫成型腔内连通的排气装置(8)。
CN202021392125.0U 2020-07-15 2020-07-15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Active CN212604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2125.0U CN21260470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2125.0U CN21260470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705U true CN21260470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2125.0U Active CN21260470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6819B1 (en) Multi-layered seat having different hardnesses and provided with skin,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3878277A (en) Seat cushions and i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EP0097040A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integrally molded seats
EP3090933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in body of bicycle saddle
CN106275148B (zh) 自行车座垫本体制造方法
CN212604705U (zh) 一体发泡座椅软垫及其成型模具
JP2003205187A5 (zh)
US6174396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rim panel having a handle
CN103958147B (zh) 模具、成型机以及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WO2012008518A1 (ja) 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発泡成形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発泡成形体
US7416239B2 (en) Foam core visor
CN211280719U (zh) 一种座椅发泡结构和汽车座椅
JP2005006874A (ja) トリムカバー
CN110861540B (zh) 一种座椅发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汽车座椅
JP3727869B2 (ja) 座席用クッショ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58910A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840223B2 (ja) 表皮付き多層異硬度座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162317A (ja) オ−ナメント部材を一体に固着した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JPH05269031A (ja) クッション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18825B2 (zh)
JPH025641B2 (zh)
JP2541834B2 (ja) クッションフォ―ムの製造方法
JP4671587B2 (ja) 装飾パーツを有する射出成形長靴の製造方法
JPH0820706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における一体発泡品の構造
JPS63139709A (ja) 表皮で覆われた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