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3805U -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3805U
CN212583805U CN202021245578.0U CN202021245578U CN212583805U CN 212583805 U CN212583805 U CN 212583805U CN 202021245578 U CN202021245578 U CN 202021245578U CN 212583805 U CN212583805 U CN 21258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hermostat
spring
valv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55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祥明
王少帅
孙传利
王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55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节温器包括:壳体、第一支架、反推杆、第二支架以及挡流板,壳体内设有堵头和感温填料,感温填料置于堵头与壳体密封形成的容置腔内,第一支架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处,反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反推杆的另一端通过堵头上的通孔伸入容置腔内,壳体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靠近第一支架的一端与壳体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挡流板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挡流板用于阻挡回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可以使节温器能正确感应冷却液温度,使节温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

Description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节温器又称调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闭液体的流动,功用是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液体量,改变液体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节温器主阀门开启过迟,就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主阀门开启过早,则使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使发动机温度过低。
目前,一些发动机会安装有机油冷却器、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Recirculation,EGR)冷却器等其他冷却部件,此时,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的节温器会接触到发动机冷却液和其他冷却部件回水等多股水流的情况。
在上述情况下,其他冷却部件回水会干扰节温器的感温元件,使节温器的感温元件不能感应“正确”的水流水温,使其异常的开启或关闭,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用以至少解决节温器受到多余水流干扰使其异常开启或关闭,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节温器,包括:壳体、第一支架、反推杆、第二支架以及挡流板。
所述壳体内设有堵头和感温填料,所述感温填料置于所述堵头与所述壳体密封形成的容置腔内。
所述第一支架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处,所述反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反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堵头上的通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壳体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
所述挡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挡流板用于阻挡回水。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堵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的水流通道。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封盖发动机上的小循环出口。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节温器还包括: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金属冲压件或塑料注塑件。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反推杆连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反推杆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大循环出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可选地,所述挡流板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节温器,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包括如上所述的节温器,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工作时关闭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工作时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
110-堵头;
111-通孔;
120-感温填料;
130-容置腔;
200-第一支架;
210-横梁;
220-面板;
230-调节件;
300-第二支架;
400-反推杆;
500-挡流板;
600-大循环出口;
700-第一弹簧;
800-第二弹簧;
900-第一阀门;
1000-第二阀门;
1100-小循环出口;
12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节温器是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感温填料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到达规定值后,感温填料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态,体积随之增大并对反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反推杆对阀门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但是,发动机会安装一些其他的冷却部件,比如:机油冷却器,EGR冷却器等,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的节温器会接触到冷却部件回水和发动机冷却液等多股水流,而冷却部件回水会干扰节温器的感温体,使节温器的感温体不能正确的感应冷却液温度,导致节温器开启和关闭异常。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将挡流板集成在第二支架上,以阻挡从冷却部件过来的回水,使冷却部件的回水不能直接接触到节温器的感温体,使节温器的感温体能正确感应冷却液温度,避免节温器受到其他水流的温度干扰导致节温器异常关闭或开启,并且,挡流板还能避免冷却液和冷却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冷却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实施例一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节温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工作时关闭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工作时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温器,包括:壳体100、第一支架200、第二支架300、反推杆400以及挡流板500。
其中,壳体100内设有堵头110和感温填料120,感温填料120置于堵头110与壳体100密封形成的容置腔130内,第一支架200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600处,反推杆400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00连接,反推杆400的另一端包裹橡胶管穿过堵头110上的通孔111伸入容置腔130内,并且橡胶管的长度应始终大于伸入壳体100中的反推杆400的长度,壳体100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700,第一弹簧7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弹簧7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第一支架200安装在发动机的大循环出口600处,第一支架200包括横梁210和面板220,面板220固定在大循环出口600处,横梁210连接在面板220的上部,反推杆400的一端连接在横梁210上,另一端穿过堵头110上的通孔111伸入壳体100与堵头110形成的容置腔130中,容置腔130中填充满感温填料120,当冷却液温度到达规定值时,感温填料120融化变为液态,体积增大,对反推杆400作用一个向上的推力,反推杆400对壳体100有向下的反推力,这时壳体100带动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节温器阀和散热器,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在壳体100的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700,第一弹簧7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第二支架300设置在壳体100的外围,并且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第一弹簧7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容易理解的是,当冷却液逐渐降温并低于规定值时,感温填料120逐渐凝固,体积变小,第一弹簧700一端抵至在第二支架300上,另一端则由于弹力作用将壳体100向上推行,这时,壳体100带动阀门关闭,冷却液在发动机中进行小循环。
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500,挡流板500用于阻挡冷却部件回水。
由于在发动机冷却系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发动机中会集成其他冷却部件,比如机油冷却器、EGR冷却器等,此时,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的节温器会发生接触到多股液流的情况,除了冷却液,其余冷却部件的回水都会对节温器的温度感应产生干扰,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在第二支架上300安装有挡流板500,挡流板500面朝冷却部件回水口,以阻挡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120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靠近堵头1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阀门900,第一阀门900与第一弹簧8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面板220与壳体100之间形成有供大循环时水流通过的通道,在壳体100靠近堵头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900,当节温器关闭时,第一阀门900封堵面板220与壳体100之间的水流通道,使发动机内部进行小循环,当节温器打开时,第一阀门900随壳体100向下移动,水流通道打开,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大循环。
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本文中的“大循环”是指冷却液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冷却液经过散热器而进行的循环流动,“小循环”是指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冷却液不经过散热器而进行的内部自循环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阀门1000,当感温填料120受热液化,体积增大,反推杆带动壳体100向下运动,壳体100带动第二阀门1000封盖在小循环出口,此时节温器开启,发动机只进行大循环。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还包括:第二弹簧800,第二弹簧8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第二弹簧8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第二阀门1000连接。
具体的,壳体100呈阶梯状,第二弹簧800的一端抵在壳体100的阶梯处,第二弹簧800的另一端抵于第二阀门1000,壳体100从第二阀门1000穿过,容易理解的是,第二阀门1000与壳体100之间进行相对滑动,又壳体100靠近小循环出口1100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小循环出口1100的直径,当节温器开启时,第二阀门1000封盖于小循环出口1100上,当壳体100继续向下运动时,第二阀门1000由于第二弹簧800的抵制作用,第二阀门1000继续封盖在小循环出口1100上,并且能沿壳体100移动,避免第二阀门1000受到损坏。
可选地,第一阀门900和第二阀门1000为金属冲压件或塑料注塑件。
可选的,为了使节温器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在第一支架200上设有调节件230,调节件230与反推杆400连接,调节件230用于调节反推杆400的高度。
具体的,在横梁210上设有与反推杆400的上端螺纹配合用于调节反推杆400高度的作为调节件230的调节螺母,需要说明的是,调节件230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调节反推杆400高度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为了确保大循环出口600的密封性,在第一支架200和大循环出口60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200。
可选地,为了减少零件数量和成本,简化安装步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温器,挡流板500和第二支架300一体成型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如实施例一所示的节温器。
节温器包括:壳体100、第一支架200、第二支架300、反推杆400以及挡流板500。
其中,壳体100内设有堵头110和感温填料120,感温填料120置于堵头110与壳体100密封形成的容置腔130内,第一支架200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600处,反推杆400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00连接,反推杆400的另一端包裹橡胶管穿过堵头110上的通孔111伸入容置腔130内,并且橡胶管的长度应始终大于伸入壳体100中的反推杆400的长度,壳体100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700,第一弹簧7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弹簧7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500,挡流板500用于阻挡冷却部件回水。
节温器的具体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到达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如实施例一的节温器,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实施例二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又包括实施例一的节温器。
其中,壳体100内设有堵头110和感温填料120,感温填料120置于堵头110与壳体100密封形成的容置腔130内,第一支架200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600处,反推杆400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00连接,反推杆400的另一端包裹橡胶管穿过堵头110上的通孔111伸入容置腔130内,并且橡胶管的长度应始终大于伸入壳体100中的反推杆400的长度,壳体100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700,第一弹簧700靠近第一支架20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00与第一弹簧700远离第一支架200的一端连接,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500,挡流板500用于阻挡冷却部件回水。
节温器的具体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到达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如实施例二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包括如实施例一的节温器,节温器通过感温填料、反推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一弹簧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大循环出口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在第二支架上连接有挡流板,挡流板用于阻挡部件回水,可保证节温器的感温填料能正确感应发动机出水温度,避免感温填料受到部件回水的干扰而导致节温器开启关闭异常的情况,并且也能避免发动机出水和部件回水直接对冲的情况,降低能量损失,保证部件回水的水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支架、反推杆、第二支架以及挡流板;
所述壳体内设有堵头和感温填料,所述感温填料置于所述堵头与所述壳体密封形成的容置腔内;
所述第一支架位于发动机上的大循环出口处,所述反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反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堵头上的通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壳体外围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
所述挡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挡流板用于阻挡回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堵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封盖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的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封盖发动机上的小循环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为金属冲压件或塑料注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反推杆连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反推杆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大循环出口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
9.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节温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2021245578.0U 2020-06-30 2020-06-30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258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78.0U CN212583805U (zh) 2020-06-30 2020-06-30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578.0U CN212583805U (zh) 2020-06-30 2020-06-30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3805U true CN212583805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5578.0U Active CN212583805U (zh) 2020-06-30 2020-06-30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09826B1 (ko) 냉각매체의 흐름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4748941A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US5275231A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engine
WO1995033920A1 (en) A combined bypass and thermostat assembly
KR0139481B1 (ko) 자동차 엔진용 냉각 시스템
CN212583805U (zh)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
JP2000080920A (ja) 地球温暖化防止用自動車エンジンの電子制御冷却システム
JPH11159329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H0672677B2 (ja) ワックス型サーモスタットのバルブ機構
WO2002008585A1 (en) Seal member, and construction for attaching thermostats using this seal member
GB2290123A (en) A combined bypass and thermostat assembly
JP3127695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15263525A (zh) 一种节温器总成
CN109268125B (zh) 一种节温器及其密封方法
KR100718091B1 (ko) 수온조절기 및 그 설치구조
JPS6120697B2 (zh)
CN212716867U (zh) 节温器总成以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2041547A (zh) 通过阀平衡使阀结构和壳体之间摩擦力最小的恒温器组件
CN218717096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恒温器
KR970000369Y1 (ko) 자동차의 밀폐식 냉각 시스템
CN216788530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KR100212781B1 (ko) 자동차용 수온조절기
KR100589164B1 (ko) 차량용 써모스탯
JP2517437Y2 (ja) 冷却水装置
KR100342609B1 (ko) 자동차용 엔진 냉각 장치의 서모스탯 고장 진단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