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2723U - 一种设备底座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底座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82723U CN212582723U CN202020446220.8U CN202020446220U CN212582723U CN 212582723 U CN212582723 U CN 212582723U CN 202020446220 U CN202020446220 U CN 202020446220U CN 212582723 U CN212582723 U CN 212582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cast concrete
- steel
- hole
- beams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备底座梁,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单元,每组承载单元包括钢主梁和预制混凝土梁,钢主梁铺设在一平面上,预制混凝土梁设置在钢主梁上,钢主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与钢主梁的上表面接触,预制混凝土梁包括通孔,通孔的一端开口于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上,通孔的另一端开口于预制混凝土梁侧面上,通孔的一端与凸起结构相匹配,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铺设在所述钢主梁上时,凸起结构嵌入到通孔的一端中,通孔的另一端用于向通孔中注浆,以使预制混凝土梁与钢主梁之间固定,使用该混凝土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施工便利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备底座梁。
背景技术
现有龙门式设备的底座梁往往采用不同形式的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并有相关设计规范可进行参考设计。然而现浇混凝土施工本身的施工周期长,支模和绑扎钢筋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现浇混凝土的施工便利性较差且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且现浇混凝土浇筑后为整体成型,不易挪动、回收或者调整形式,一旦出现加工生产车间的位置调整、厂址迁移、改变设备尺寸或者调整设备覆盖范围等情况时,往往只能废弃原有底座梁,在新址重新施工符合要求的新底座梁,费工费时,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施工便利性好的设备底座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底座梁,使用该混凝土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周期长、施工便利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或者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单元,每组承载单元包括钢主梁和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钢主梁铺设在一平面上,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设置在所述钢主梁上,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与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上,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侧面上,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匹配,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铺设在所述钢主梁上时,所述凸起结构嵌入到所述通孔的一端中,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用于向所述通孔中注浆,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钢主梁之间固定。
优选地,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承载单元在所述平面上间隔设置,并且,相邻的两组承载单元之间通过钢连接梁互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单元之间通过所述钢主梁之间的螺栓连接而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载单元之间通过钢主梁之间的螺栓连接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设置有外伸纵向钢筋,所述间隙和所述纵向钢筋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现场湿作业,所述现场湿作业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结合。
优选地,所述钢连接梁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承载单元中的所述钢主梁。
优选地,所述钢连接梁与所述钢主梁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主梁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所述钢主梁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接触面相邻的一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安装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的栓钉。
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面开设有多个顶面预留孔,以用于与设备下方连接孔相配合从而架设设备,所述顶面预留孔包括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用于在竖直方向与设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预留孔用于与设备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螺栓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底座梁,该设备底座梁采用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组合的方式,这种底座梁结构本身的每部分均可通过工厂化流水线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加工质量,预制率的提高不仅节约了现场施工的人力物力,也保证了加工质量;进一步,相较于混凝土整体式浇筑形成的底座梁,预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备底座梁在满足结构刚度的同时,大大降低设备底座梁的自重,实现设备底座梁的轻量化,降低了所在地坪或其他底座梁承载力的要求,节约了底座梁处理和土体开挖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承载单元断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承载单元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架设设备的底座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架设设备的底座梁钢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延伸方向上两个承载单元之间的现场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顶面预留孔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与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地坪,20-设备工作区域,30-纵向钢筋搭接焊,40-螺栓连接,50-设备架设连接结构,100-钢主梁,110-栓钉,200-预制混凝土梁,210-通孔,211-第一开口,212-第二开口,220-外伸纵向钢筋,221-筋箍,222-预制混凝土梁之间间隙,230-第一预留孔,240-第二预留孔,300-钢连接梁,310-钢连接次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的核心思想是预制混凝土梁与钢梁之间装配,避免了整体式的混凝土浇筑不能够预制且不能灵活选取的缺点。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参阅图1-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底座梁,以及其组合示意图。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设备底座梁的一个承载基底包括一个钢主梁100和一个预制混凝土梁200,预制混凝土梁200架设在钢主梁100上,钢主梁100上安装有多个栓钉 110,预制混凝土梁200内部开设有多个通孔210,通孔210包括两个开口,分别是开设在预制混凝土梁200底部,即与钢主梁100接触面上的第一开口211,以及开设在预制混凝土梁200侧壁上的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与钢主梁 100上安装的栓钉110相匹配,使得预制混凝土梁200在安装到钢主梁100上时,栓钉110通过第一开口211内嵌入通孔210中。
具体实施时,当预制混凝土梁200安装在钢主梁100上后,即钢主梁100 上的栓钉110都嵌入到通孔210中时,再通过第二开口212向通孔210中灌入注浆,从而使得栓钉110紧密的内嵌到混凝土结构中,进而使得预制混凝土梁 200与钢主梁100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阅图2,侧面开口的形式便于注浆,栓钉110与通孔210的数量为多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对于钢主梁100与混凝梁 200结合强度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内的人员应该明白,与通孔210相匹配的结构,即嵌入到预制混凝土梁200内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栓钉110,实际上可以是任意凸起结构,例如槽钢或之形钢筋等。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底座梁组合示意图,在应用于龙门式设备的基底时,设备底座梁常常采用间隔设置的形式。参阅图3,两组承载单元间隔设置,为提升该组合结构的整体刚度,使得两组承载单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常常在两组承载单元之间安装钢连接梁300,图3中钢连接梁300一端连接一个承载单元中的钢主梁100,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承载单元中的钢主梁100。
参阅图4,钢连接梁300的数量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钢连接梁300固定在两组承载单元之间,当然,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内的人员应该明白,设备底座梁结构所包括的承载单元并不局限于两组,可以是任意多组之间间隔设置,其间都可以采用钢连接梁300连接的形式。并且,为进一步提升设备基底的整体刚度,钢连接梁300之间还可以通过多个钢连接次梁310进行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设备底座梁承载单元的间隔设置的数量,当然也可以选择在承载单元延伸方向上承载单元的数量,即选择整个设备基底的延伸长度。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梁200上设置有若干根外伸纵向钢筋220,并且在延伸方向的两端预留出来部分,预制混凝土梁200在安装到钢主梁100上时,彼此之间留有间隙222,预制混凝土梁200之间的外伸纵向钢筋220通过搭接焊30连在一起,再在间隙中绑扎筋箍221,最后搭设模板在间隙222中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从而使得预制混凝土梁200彼此结合在一起。同样地,钢主梁100在延伸方向上也要彼此连接,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底座梁钢主梁100在延伸方向通过螺栓连接40的形式进行连接。
参阅图6,为便于设备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梁200上,可在预制混凝土梁200 顶面预留孔洞,预留孔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其目的是便于预制混凝土梁200 与设备在连接时可调整标高和直线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梁200 上方包括第一预留孔230,用于设备安装时的标高调整以及与预制混凝土梁200 之间的最终固定,还包括第二预留孔240,用于设备安装时的直线度调整。具体的连接形式参阅图7,图7中第一预留孔230内放置地脚螺栓,灌浆后安装设备连接结构50,并用螺母调整设备标高。参阅图7,第二预留孔240内放置侧向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设备直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预制混凝土梁200和钢主梁100以及其他的零件结构,例如栓钉110,钢连接梁300,钢连接次梁310等等都可以在工厂生产,提高构件加工质量,构件运至现场后可快速装配到位,并通过少量的现场湿作业提高整个设备基础的整体性,相较于传统的整体式混凝土基础,大幅提高了施工便利性以及施工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单元,每组承载单元包括钢主梁和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钢主梁铺设在一平面上,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设置在所述钢主梁上,
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与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面上,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侧面上,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匹配,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铺设在所述钢主梁上时,所述凸起结构嵌入到所述通孔的一端中,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用于向所述通孔中注浆,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钢主梁之间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承载单元在所述平面上间隔设置,并且,相邻的两组承载单元之间通过钢连接梁互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之间通过所述钢主梁之间的螺栓连接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之间通过钢主梁之间的螺栓连接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设置有外伸纵向钢筋,所述间隙和所述纵向钢筋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现场湿作业,所述现场湿作业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接梁两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承载单元中的所述钢主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接梁与所述钢主梁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主梁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形状为长方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主梁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接触面相邻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安装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的栓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底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面开设有多个顶面预留孔,以用于与设备下方连接孔相配合从而架设设备,所述顶面预留孔包括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用于在竖直方向与设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预留孔用于与设备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螺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6220.8U CN21258272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设备底座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6220.8U CN21258272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设备底座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82723U true CN212582723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6220.8U Active CN212582723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一种设备底座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827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5383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基底梁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46220.8U patent/CN2125827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5383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基底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4520511A (ja) | プレストレスト合成トラス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0359452B (zh) | 一种节点连接部件、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411724A (zh) | 一种钢梁-混凝土叠合楼板组合装配体系 | |
CN114277993A (zh) | 钢筋桁架楼承板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926975U (zh) |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 | |
CN112211338A (zh) | 混凝土墙与预制压型钢板组合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1522899U (zh) | 一种便于采用架桥机架设的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 |
CN212582723U (zh) | 一种设备底座梁 | |
CN210342375U (zh) | 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1815522U (zh) | 一种体外预应力转向构造 | |
CN220565527U (zh) | 一种装配式肋板结构 | |
CN213267984U (zh) | 一种设备底座 | |
CN109235482B (zh) | 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998141U (zh) | 一种建筑物多桩地基承台及浇筑该承台的模板 | |
CN111794421A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楼板 | |
CN216338993U (zh) | 一种用于钢-UHPC装配式π型组合梁的纵向接缝 | |
CN215106955U (zh) | 一种自锁式装配式混凝土电梯井筒结构 | |
KR20030066165A (ko) | T형 pc슬래브 | |
CN212405651U (zh) | 装配式预应力连续叠合楼盖 | |
CN210597875U (zh) | 一种交叉梁 | |
CN210288825U (zh) | 一种装配式、现浇组合梁板结构 | |
CN106869403B (zh) | 多层预制方钢管混凝土连梁 | |
CN115434468B (zh) | 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接的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 |
CN219637951U (zh) | 一种适用于狭小施工场地的塔吊基础 | |
CN210798063U (zh) | 一种交叉梁用预制主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