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9776U -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9776U
CN212579776U CN202020656786.3U CN202020656786U CN212579776U CN 212579776 U CN212579776 U CN 212579776U CN 202020656786 U CN202020656786 U CN 202020656786U CN 212579776 U CN212579776 U CN 21257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ding
diversion
mounting
plate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67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倩
要鑫
张楠
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567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护板,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1),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形成有防护平面(11),所述防护平面(11)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12),多个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落水结构(13),所述防护平面(11)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14),各所述凸出部(12)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13)和所述导流结构(14)。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排水效果好,且安装强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护板,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汽车结构中,发动机是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护,而汽车下护板则是能够对发动机等零件进行有效防护的部件。
现有的汽车下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发动机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为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凹凸不平的路面或石子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损坏发动机。现有车辆的汽车下护板强度不高,在汽车涉水使用过程中,水流对汽车下护板的冲击后因排水不畅常常会出现断裂的情况。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的汽车下护板强度不高,不能有效保证在汽车涉水过程中进行有效排水,保证汽车下护板不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该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强度较高,排水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下护板的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强度较高,排水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下护板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所述下护板本体上形成有防护平面,所述防护平面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之间设有落水结构,所述防护平面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各所述凸出部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和所述导流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平面形成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上表面。
更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向下凹入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形成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上凹入所述凸出部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的四周边沿形成有导流结构加强肋板。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落水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下护板本体的落水结构导流孔和设于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的上部边沿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适于将水流引导至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槽为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前端形成有向前凹入的圆弧导流凹槽,所述漏斗状导流槽与所述圆弧导流凹槽顺滑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前端的至少三个安装板和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第二安装孔。
更具体地,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一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肋板,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一端端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四周边沿,且呈辐射状分布。
作为另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四周边沿一体形成有第二加强肋板,所述下护板本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板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的下表面相平。
典型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护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结构,所述过渡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和固定安装部,所述下护板本体上形成有防护平面,所述防护平面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之间设有落水结构,所述防护平面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各所述凸出部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和所述导流结构,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前端的至少三个安装板和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设有多个凸出部,各凸出部能够将水流引导至落水结构和导流结构内,能够有效分散水流对下护板主体的作用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固定安装部上设置第一加强肋板和第二加强肋板,两侧设置过渡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增强固定安装部的强度,从而提高下护板主体的安装强度。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平面、凸出部和落水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下护板本体 11防护平面
12凸出部 13落水结构
131落水结构导流孔 132导流槽
14导流结构 141导流面
142导流结构加强肋板 143导流口
15安装板 151第二安装孔
152第一加强肋板 153第二加强肋板
154安装加强板 16第一安装孔
17过渡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的描述中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涉及的一些方位词,例如“上”、“下”、“前”等均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安装在车辆上后所指的方位类推所具有的含义,例如,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安装在车辆上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X,靠近车辆前部的方向为前,反之则为后,靠近地面的一面为下,反之则为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1,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形成有防护平面11,所述防护平面11 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12,多个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落水结构13,所述防护平面11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14,各所述凸出部12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13和所述导流结构14。
在这里,车辆涉水过程中,水流会对下护板本体1形成较大的冲击,而防护平面11能够提高下护板本体1的整体强度。另外,多个凸出部12分布在防护平面11上,每两个凸出部12之间就形成了分流槽,能够将比较集中的水流分散为多股水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冲击力,减少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破坏。同时,将落水结构13设置在凸出部12之间,也就是将落水结构13设置在了分流槽中,可以将水流排出下护板本体1,水量减少后也能够降低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如果水流较大,仅有一部分水流通过落水结构13排出,另一部分水流就可以顺着各凸出部12之间的分流槽由导流结构14流出下护板本体1。由此可见,各凸出部12之间形成的分流槽、落水结构13和导流结构14均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同时防护平面11对下护板本体1也起到加强作用,两者结合后可以有效防止车辆涉水过程中下护板本体1断裂。
同时,如图3至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前端的至少三个安装板15和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孔16,所述安装板15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孔151。
并且,所述安装板15的下表面一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肋板152,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52的一端端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51的四周边沿,且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安装板15的下表面四周边沿一体形成有第二加强肋板 153,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板加强板154,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53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154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53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154的下表面相平。
由此可见,在水流冲击下护板本体1的过程中,各凸出部12之间形成的分流槽、落水结构13和导流结构14均能够分散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防护平面11对下护板本体1起到加强作用,防止水流冲击造成下护板本体1损坏,而各安装板15上的第一加强肋板152、第二加强肋板153、安装板加强板154为安装板15提供足够强度,能够保证水流冲击下护板本体1时,固定安装部不被损坏。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平面11形成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上表面,这样可以使得下护板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下护板本体1与地面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高度,防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颠簸而造成对下护板本体1 的剧烈撞击,从而损坏下护板本体1。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导流结构14包括向下凹入的导流面141,所述导流面141形成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导流结构 14上凹入所述凸出部12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口143,所述导流口143的四周边沿形成有导流结构加强肋板142。
在这里,水流可通过各凸出部12之间形成的分流槽进入导流结构14,顺着导流面141,最后由导流口143流出下护板本体1,减少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破坏。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落水结构13包括贯穿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落水结构导流孔131和设于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131 的上部边沿的导流槽132,所述导流槽132适于将水流引导至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131。
更具体地,所述导流槽132为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导流槽,所述导流槽132的前端形成有向前凹入的圆弧导流凹槽,所述漏斗状导流槽与所述圆弧导流凹槽顺滑连接。
作为另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结构17,所述过渡连接结构17设于所述安装板15的左右两侧,过渡连接结构17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板15的强度,尤其是安装板15与下护板本体1连接处的强度。
下面,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中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下护板本体1采用玻纤增强的聚丙烯塑料注塑工艺成型,厚度约为2.5mm。防护平面11设置在下护板本体1的上表面,能够在不减小下护板本体1与地面间的距离的前提下,提高下护板本体1的强度。
其次,防护平面11上设置有凸出部12、落水结构13和导流结构14,主要作用是分散水流,减少水流对下护板本体1的冲击。其中,凸出部12 的数量为16个,高度为5mm。落水结构13的数量为10个,分布在各凸出部12形成的分流槽中,落水结构导流孔131的直径为10mm,落水结构导流孔131的边沿处形成的漏斗状导流槽边沿距离落水结构导流孔131的边沿的距离最长为10mm。导流结构14的数量为4个,沿着左右方向分布,导流面141形成为喇叭状结构,前端宽度为40mm,后端宽度为65mm,导流结构14上凹入凸出部12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口143,该导流口143开口高度为10mm,导流口143的四周边沿形成有导流结构加强肋板142导流结构加强肋板142的高度为2mm。
再次,本实用新型的下护板本体1上还设有固定安装部,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至少三个安装板15和第一安装孔16,其中,安装板15的主体厚度为 5mm,安装板15的下表面上围绕第二安装孔151设有辐射状第一加强肋板 152,安装板15的下表面四周边沿形成有第二加强肋板153,该第二加强肋板153延伸至下护板本体1的前端边缘,下护板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板加强板154,第一加强肋板152、第二加强肋板153和安装板加强板154的高度均为2mm,可以保证第一加强肋板152、第二加强肋板153和安装板加强板154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下护板本体1上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16,第一安装孔16的边沿增设一个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的厚度为3.5mm,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安装孔16的强度。
最后,为了能够增强安装板15与下护板本体1连接处的强度,在安装板15与下护板本体1连接处设置了过渡连接结构17,该过渡连接结构17 的截面为三角形,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该过渡连接结构17长为10mm,宽为7mm,厚度与安装板15相同,安装板加强板154的宽度等于两个过渡连接结构17的最外侧角的宽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1和固定安装部,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形成有防护平面11,所述防护平面11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12,多个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落水结构 13,所述防护平面11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14,各所述凸出部12 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3和所述导流结构14,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前端的至少三个安装板15和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孔16,所述安装板15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孔151。本实用新型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设有多个凸出部12,各凸出部12能够将水流引导至落水结构13和导流结构14内,能够有效分散水流对下护板主体1的作用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固定安装部上设置第一加强肋板152和第二加强肋板153,两侧设置过渡连接结构17,能够有效增强固定安装部的强度,从而提高下护板主体1的安装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包括下护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上形成有防护平面(11),所述防护平面(11)上一体形成有多个凸出部(12),多个所述凸出部(12)之间设有落水结构(13),所述防护平面(11)的一侧边沿形成有多个导流结构(14),各所述凸出部(12)适于引导水流经过所述落水结构(13)和所述导流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面(11)形成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14)包括向下凹入的导流面(141),所述导流面(141)形成为喇叭状结构,所述导流结构(14)上凹入所述凸出部(12)的一端形成有导流口(143),所述导流口(143)的四周边沿形成有导流结构加强肋板(1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结构(13)包括贯穿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落水结构导流孔(131)和设于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131)的上部边沿的导流槽(132),所述导流槽(132)适于将水流引导至所述落水结构导流孔(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32)为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导流槽,所述导流槽(132)的前端形成有向前凹入的圆弧导流凹槽,所述漏斗状导流槽与所述圆弧导流凹槽顺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前端的至少三个安装板(15)和设于所述下护板本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孔(16),所述安装板(15)上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15)的第二安装孔(1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5)的下表面一体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肋板(152),各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52)的一端端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51)的四周边沿,且呈辐射状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5)的下表面四周边沿一体形成有第二加强肋板(153),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下表面形成有安装板加强板(154),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53)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154)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肋板(153)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板加强板(154)的下表面相平。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下护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结构(17),所述过渡连接结构(17)设于所述安装板(15)的左右两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
CN202020656786.3U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257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6786.3U CN212579776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6786.3U CN212579776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9776U true CN212579776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6786.3U Active CN212579776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9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6593U (zh) 汽车前舱下护板及电动汽车
KR100897583B1 (ko) 운전자를 보호 및 시공이 편리한 안전 가드레일
CN212579776U (zh) 一种防涉水断裂的下护板结构和车辆
CN20782614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及汽车
CN210337551U (zh) 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CN207173275U (zh) 动力电池组底部防护装置及汽车
CN218577668U (zh) 电池包护板和车辆
CN207579520U (zh) 空调进风口挡水板总成及汽车
KR101378546B1 (ko) 운전자를 보호 및 시공이 편리한 안전 가이드레일
CN211995877U (zh) 一种飞溅抑制衬板
CN113859162A (zh) 一种散热器下护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19821583U (zh) 一种用于挡泥板的延长板
CN109306646B (zh) 一种带挡护和叠加式边沟的公路
CN205311519U (zh) 一种充电机的底护板
CN111129378A (zh) 一种电池包护板结构
CN111994173A (zh) 一种带防飞溅功能的挡泥板装置
CN220640049U (zh) 底护板和车辆
CN220076510U (zh) 一种商用车中桥挡泥板上盖板
KR20090052695A (ko) 브레이커
CN209852440U (zh) 一种汽车及其挡泥板
CN215561641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路缘石
CN212202070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箱涵
CN210564625U (zh) 矿用洒水车
CN213768827U (zh) 一种环保型摩托车挡泥板
CN116653804A (zh) 一种车身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