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9702U -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79702U CN212579702U CN202020747561.9U CN202020747561U CN212579702U CN 212579702 U CN212579702 U CN 212579702U CN 202020747561 U CN202020747561 U CN 202020747561U CN 212579702 U CN212579702 U CN 212579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cup holder
- vehicle
- connecting rod
- holder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包括:壳体和水杯支撑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水杯支撑件可选择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水杯支撑件包括:杯座和杯架,杯座上设有适于容纳水杯的杯槽,所述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杯架的至少部分形成限制水杯移动的限位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组件,该杯托组件可选择地进行收缩和伸展,降低了杯托组件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增大了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从而提高了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驾乘人员对车辆内部储物空间和乘坐空间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车辆上设置有用于承托水杯的杯托组件,但杯托组件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占用车辆内部空间大,造成车内乘坐空间狭小,车辆的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该杯托组件可选择地进行收缩和伸展,降低了杯托组件在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增大了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从而提高了驾乘人员乘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杯托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包括:壳体和水杯支撑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水杯支撑件可选择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水杯支撑件包括:杯座和杯架,杯座上设有适于容纳水杯的杯槽,所述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杯架的至少部分形成限制水杯移动的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该杯托组件设置有壳体和水杯支撑件,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适于收容水杯支撑件,水杯支撑件上设置杯座和杯架,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杯架展开以限制水杯的移动,使水杯放置在杯托组件上后可以保持平稳可靠,杯架收叠以收容于壳体的容纳腔内,以降低杯托组件在车辆内部空间上的占用,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架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杯槽上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部分环绕水杯的挡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环构造为环绕所述水杯前侧的半圆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杯座上,所述挡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挡环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槽的下侧面与所述限位柱的下侧面止抵以限制所述挡环向下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相连,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杯座相连,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所述杯架从所述收叠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驱动所述连杆转动以使所述挡环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弹簧轴,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弹簧且绕设于所述弹簧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臂。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杯托组件,该杯托组件设置有壳体和水杯支撑件,在不需要杯托组件承托水杯时水杯支撑件可收容在壳体内,以减小杯托组件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优化了顾客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组件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座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槽以及转轴安装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销与卡槽的槽壁止抵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与安装槽和连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架收容于杯槽内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座收容于壳体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杯托组件100,
壳体110,杯座120,杯槽121,滑轨122,卡槽123,安装槽124,
杯架130,连杆131,限位销131a,凹槽131b,限位槽131c,挡环132,
柱状弹簧140,转轴101,弹簧轴102,加强臂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内部储物空间和乘坐空间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车辆上设置有用于承托水杯的杯托组件,但杯托组件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占用车辆内部空间大,造成车内乘坐空间狭小,车辆的舒适性差。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100包括壳体110和水杯支撑件,壳体110内设置有容纳腔;水杯支撑件可选择地收容于容纳腔内,水杯支撑件包括杯座120和杯架130,杯座120上设有适于容纳水杯的杯槽121,杯架13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时杯架130的至少部分形成限制水杯移动的限位件。
容纳腔适于容纳水杯支撑件,在不需要水杯支撑件承托水杯时,水杯支撑件收叠以收容在容纳腔内,以减小水杯支撑件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增大车辆的内部空间,在需要水杯支撑件承托水杯时,水杯支撑件伸出容纳腔以承托水杯,从而避免驾乘人员手持或是随意放置水杯。将水杯支撑件设置为可选择地收容于容纳腔内,降低了杯托组件100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提高了驾乘人员对水杯放置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水杯支撑件上设置有杯座120和杯架130,杯座120内设置有杯槽121,杯槽121适于容纳水杯的底部;杯架13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杯架130展开时,杯架130适于对水杯底部以上的位置进行固定且至少部分构造为限位件以限制水杯的移动,通过在水杯支撑件上设置杯槽121和杯架130以限制水杯的移动,避免水杯产生倾斜和晃动。
其中杯架130还具有收叠状态,杯架130收叠时,水杯支撑件收容在壳体110的容纳腔内,以减小杯托组件100的体积,提升车辆的乘坐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100,该杯托组件100设置有壳体110和水杯支撑件,壳体110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适于收容水杯支撑件,水杯支撑件上设置杯座120和杯架130,杯架13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杯架130展开以限制水杯的移动,使水杯放置在杯托组件100上后可以保持平稳,杯架130收叠以收容于壳体110的容纳腔内,以降低杯托组件100对车辆内部空间上的占用,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杯架130在展开状态时,限位件设置于杯槽121上侧。其中水杯的底部收容在杯槽121内,限位件设置于杯槽121的上侧且适于与水杯底部以上的杯壁止抵,以限制水杯在周向上的移动,避免水杯在杯槽121内倾斜和晃动,杯托组件100可以保持对水杯有效地支撑,从而避免水杯倾倒。例如,当水杯为锥形水杯时,水杯的底部收容在杯槽121内,水杯的半径在上下方向上由下至上逐渐增大,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水杯的下半部的尺寸,水杯的下部可以顺利通过限位件,这样,便于水杯的放置,同时限位件适于与锥形水杯的上半部的杯壁止抵,限制锥形水杯的周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件包括至少部分环绕水杯的挡环132。
具体地,挡环132可构造为水杯前侧的半圆环且与水杯前侧杯壁止抵,以防止水杯晃动和倾斜,保证水杯的稳定性,其中将挡环132构造为水杯前侧的半圆环以适应水杯的形状,增大了挡环132与水杯杯壁的接触面,提高了挡环132对水杯移动的限制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杯架130还包括连杆131,连杆13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杯座120上,挡环132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杆131的另一端。
连杆131的两端分别与挡环132和杯座120相连,其中连杆13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杯座120上,连杆131转动适于驱动挡环132向上和向下移动,挡环132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杆131的另一端,即连杆131朝向远离杯座120的方向转动,挡环132可相对于连杆131转动以保持挡环132处于与杯槽121在上下方向上正对的位置,以将杯架130展开;连杆131朝向杯座120方向转动,挡环132可相对于连杆131转动以使杯架130处于收叠状态,保证杯架130能够顺畅地收容于壳体1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131上设置有限位槽131c,挡环132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杯架130处于展开状态时,限位槽131c的下侧面与限位柱的下侧面止抵以限制挡环132向下转动。限位柱可构造为在挡环132上的第一凸起结构,限位柱可随着挡环132转动而移动,限位柱移动至极限位时,限位槽131c的下侧面与限位柱的下侧面止抵以限制限位柱的移动,从而限制挡环132转动的角度,保证挡环132处于水平位置且位于杯槽121的上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100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一端与连杆131相连,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杯座120相连,复位件构造为在杯架130从收叠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时驱动连杆131转动以使挡环132向上移动。
在杯座120伸出壳体110的过程中,复位件适于驱动连杆131朝向远离杯座120方向转动,以带动挡环132向上移动,使杯架130由收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通过在杯托组件100中设置复位件,复位件驱动杯架130展开,使杯托组件100可以承托水杯,提高了杯托组件100使用的便利性。
其中,杯座120上设置有适于容纳复位件的另一端的安装槽124,安装槽124邻近弹簧轴102的中心设置,其中连杆131上设置有容纳复位件一端的凹槽131b结构,复位件的一端适于与凹槽131b的底壁止抵,复位件的另一端收容在杯座120的安装槽124内且与安装槽124的底壁止抵,以使复位件的弹力可以驱动连杆131相对杯座120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131为两个,两个连杆131之间设置有弹簧轴102,复位件构造为弹簧且绕设于弹簧轴102。将连杆131设置为两个且两个连杆131的一端分别与挡环132的两端相连,两个连杆131可同时驱动挡环132向上移动,以保证挡环132向上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进一步地,两个连杆131同侧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轴102,弹簧轴102构造为柱状结构且沿轴向方向延伸,弹簧绕设在弹簧轴102上,以避免弹簧形变发生倾斜;其中杯架130处于收叠状态时,弹簧被压缩以产生回复力,在杯架130伸出壳体110时,弹簧被释放,回复力驱动连杆131朝向远离杯子的方向转动,以将杯架130展开。
进一步地,复位件可构造为两段柱状弹簧140且两段柱状弹簧140的另一端均容纳在安装槽124内,将复位件可构造为两段柱状弹簧140,以减小柱状弹簧140的长度,使复位件驱动杯架130展开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131之间设置有加强臂103。加强臂103设置于两个连杆131之间,使两连杆131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两个连杆131之间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了连杆131对挡环132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131与杯座120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01,杯座120上设置有适于与转轴101配合的卡槽123,转轴101可转动地设置于卡槽123内,转轴101转动以驱动连杆131转动,且转轴101设置于卡槽123内,卡槽123与转轴101配合以限制转轴101的移动,使转轴101只能绕着转轴101的中心轴线转动,提高了连杆131转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其中,转轴101设置于连杆131的朝向卡槽123的一侧,弹簧轴102设置于连杆131相对于卡槽123的另一侧,转轴101与弹簧轴102在连杆131上的位置正对,这样,转轴101可以与弹簧轴102同轴设置,即转轴101的旋转重心轴线与弹簧轴101的旋转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101与弹簧轴102构造为同一根轴,并贯穿连杆131同步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连杆131转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131上设置有限位销131a,限位销131a邻近转轴101设置且适于限制连杆131的转动角度。限位销131a可构造为在连杆131上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邻近转轴101设置,以使第二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收容于卡槽123内,转轴101转动过程中,连杆131带动第二凸起结构移动,第二凸起结构移动到极限位时适于与卡槽123的内壁止抵,以限制连杆131继续转动,从而限制了连杆131转动的角度和挡环132向上移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杯座120与壳体11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滑轨122,壳体110与杯座120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滑轨122配合的滑块。
具体地,杯座120的两侧设置有滑轨122,滑轨122可构造为导向槽且沿着杯座120滑动方向延伸,壳体110上设置有与滑轨122配合的滑块,滑轨122适于收容滑块以将滑块限制在滑轨122内,使滑块只能沿着滑轨122延伸方向滑动,即滑轨122与滑块配合以对杯座120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杯座120伸出和收容在壳体110内过程中移动方向准确。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杯托组件100,该杯托组件100设置有壳体110和水杯支撑件,在不需要杯托组件100承托水杯时水杯支撑件可收容在壳体110内,以减小杯托组件100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乘坐空间,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优化了驾驶人员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
水杯支撑件,所述水杯支撑件可选择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水杯支撑件包括:杯座和杯架,杯座上设有适于容纳水杯的杯槽,所述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杯架的至少部分形成限制水杯移动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架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杯槽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至少部分环绕水杯的挡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构造为环绕所述水杯前侧的半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杯座上,所述挡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挡环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槽的下侧面与所述限位柱的下侧面止抵以限制所述挡环向下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相连,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杯座相连,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在所述杯架从所述收叠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驱动所述连杆转动以使所述挡环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弹簧轴,所述复位件构造为弹簧且绕设于所述弹簧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47561.9U CN212579702U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47561.9U CN212579702U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79702U true CN212579702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4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47561.9U Active CN212579702U (zh) | 2020-05-08 | 2020-05-08 |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79702U (zh) |
-
2020
- 2020-05-08 CN CN202020747561.9U patent/CN212579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8226B (zh) | 可折叠隐藏的盘桌 | |
RU2082630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ерживания емкостей с напитками, сосудов для питья и т.п. в футляре в автомобиле | |
JP3410687B2 (ja) | バスまたは航空機の乗客席の背もたれの背面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折り畳み式テーブル | |
CN102076522B (zh) | 车辆用座椅 | |
MXPA03003012A (es) | Portavasos que tiene chasis enchufable orientado verticalmente. | |
US20050194506A1 (en) | Cup hold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cup holder | |
WO1997044212A1 (en) | Automotive cupholder adapted to retract into compact storage in vehicle armrest | |
CN102001298A (zh) | 折叠及下潜式座椅 | |
CN110139778A (zh) | 头枕移动装置 | |
CN212579702U (zh) | 用于车辆的杯托组件和车辆 | |
CA2568227C (en) | Self-leveling cup holder | |
CN110093755A (zh) | 晾衣架 | |
CN212307169U (zh) | 一种客车用可折叠办公桌 | |
JP571286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2006141855A (ja) | シートバック | |
US20090295211A1 (en) | Foldable head restraint for motor vehicle | |
KR100229441B1 (ko) | 자동차용 이동식 헤드레스트 | |
CN102372018B (zh) | 婴儿车用支架装置 | |
CN116546362A (zh) | 折叠式立架 | |
KR100600131B1 (ko) | 자동차용 컵홀더 | |
CN221678590U (zh) | 一种翻转杯托 | |
KR101439443B1 (ko) | 차량용 컵 홀더 | |
CN211684811U (zh) | 杯托总成及车辆 | |
TWI297312B (zh) | ||
US20240351499A1 (en) | Cup holder for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