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3755A - 晾衣架 - Google Patents

晾衣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3755A
CN110093755A CN201910471031.8A CN201910471031A CN110093755A CN 110093755 A CN110093755 A CN 110093755A CN 201910471031 A CN201910471031 A CN 201910471031A CN 110093755 A CN110093755 A CN 11009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rod
support portion
hinge hole
limit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0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普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710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3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3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7/00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 D06F57/02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mounted on pillars, e.g. rotatab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7/00Supporting means, other than simple clothes-lines, for linen or garments to be dried or aired 
    • D06F57/08Folding st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晾衣架,包括伸缩组件和第一晾晒杆。伸缩组件包括容纳筒和第一伸缩杆。容纳筒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伸缩杆的底端沿容纳筒的顶端伸入至第一容纳腔内;第一伸缩杆与容纳筒滑动连接,且第一伸缩杆能够在收容于第一容纳腔内的收缩状态和伸出至第一容纳腔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第一伸缩杆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第一铰接孔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第一晾晒杆包括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弯折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第一弯折部插设于第一铰接孔并枢转连接第一铰接孔,第一支撑部通过第一限位槽伸出至第一伸缩杆外,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其在增加晾晒空间的基础上,占空间小,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晾衣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晾衣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晾衣架普遍具备折叠功能,从而解决运输上占据空间大的难题,以及便于人们托运和使用。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420038674.2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可移动伸缩式室内外晾衣架,其记载了“包括支架座7,支架座7上固定有架身套筒6,架身套筒6内插有伸缩杆4,伸缩杆4在架身套筒6内可转动,可沿架身套筒上下伸缩,架身套筒6外装有锁紧螺钉5,可用于锁紧伸缩杆4。支架座7下部安装有支架腿8,支架腿8通过连接杆10与第一滑动套筒9连接,第一滑动套筒9滑动安装在支架座下方的架身套筒上。支架腿8可收缩折叠。伸缩杆4的端部铰链连接有多个伸缩臂1,伸缩臂1上设计有铰链,通过伸缩臂支撑钩2与伸缩杆上的钩鼻3挂接连接,伸缩杆4上的钩鼻3在伸缩杆4上的不同位置有多个,用于调节伸缩臂1倾角。伸缩臂1为套筒式伸缩结构,可伸长,扩大晾衣空间。伸缩臂1可以伸展为水平,也可以向上抬起。伸缩臂1上按常规设计有便于悬挂衣物的挂钩或挂钩槽。”可以理解,其不仅增大了晾晒空间,而且可折叠。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241360.7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伸缩晾衣架,其说明书记载了“需要晾晒衣物时,转动摇把即可将伸展杆展开;不需晾晒衣物时,反向转动摇把即可将伸展杆收合,节约空间。本发明的机构运动灵活,能够实现安全、简便、快捷的晾晒衣物。”以及,其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均解释了该伸缩晾衣架收纳后节约空间,而且使用起来便捷。
但是,显而易见,现有技术的晾衣架依然存在着共性缺陷:在增大晾晒空间的基础上,折叠功能较差,即便折叠后,体积也较为庞大,导致占据空间较大,因而也不便于运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晾衣架,其能够在增加晾晒空间的基础上,改善折叠功能,当晾衣架折叠之后,体积较小,占据空间小,便于携带,也便于运输。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晾衣架,包括伸缩组件和第一晾晒杆;伸缩组件包括容纳筒和第一伸缩杆;所述容纳筒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沿所述容纳筒的顶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容纳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杆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收缩状态和伸出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伸缩杆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一晾晒杆包括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一弯折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伸出至第一伸缩杆外,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一伸缩杆锁止于所述容纳筒,且所述第一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一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一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对第一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对第一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一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第一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一支撑部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一晾晒杆跟随第一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杆体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滑动套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滑动套滑动连接所述容纳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套与所述容纳筒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孔,另一者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二行程限位孔卡接;当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二行程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孔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套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向沿第一滑动套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受力板,所述第一受力板与第一杆体抵接;所述容纳筒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一导向肋,所述第一导向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滑动套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肋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环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所述第一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且所述第一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所述第一套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且所述第一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晾晒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杆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收缩状态与伸出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二伸缩杆开设有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铰接孔与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晾晒杆包括第二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第二弯折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二弯折部插设于第二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伸出至第二伸缩杆外,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伸缩杆锁止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二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二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二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对第二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铰接孔对第二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二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第二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二支撑部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二晾晒杆跟随第二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杆体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滑动套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滑动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壁;所述第二滑动套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孔,另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三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三行程限位孔卡接,当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三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三行程限位孔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套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向沿第二滑动套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二受力板,所述第二受力板与第二杆体抵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二导向肋,所述第二导向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杆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滑动套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肋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套环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二套环,且所述第二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第二套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二套环,且所述第二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开设有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位于第三铰接孔与让位槽之间,且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依次连通;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所述第三晾晒杆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三弯折部插设于第三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伸出至第二伸缩杆外,所述第三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伸缩杆锁止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三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三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对第三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三铰接孔对第三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三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三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从第三限位槽进入让位槽,且所述第三弯折部相对于第三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跟随第二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还包括端盖,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的位置处,所述端盖适于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均设于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多次弯折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挂钩环,且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环的开环端口朝下或朝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开设有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位于第三铰接孔与让位槽之间,且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依次连通;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所述第三晾晒杆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三弯折部插设于第三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伸出至第一伸缩杆外,所述第三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一伸缩杆锁止于所述容纳筒,且所述第三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三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对第三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三铰接孔对第三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三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三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从第三限位槽进入让位槽,且所述第三弯折部相对于第三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跟随第一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一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端盖,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的位置处,所述端盖适于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均设于所述端盖。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晾衣架的多个第一晾晒杆能够环绕第一伸缩杆呈放射状布置,大大增加了晾晒空间。
2、该晾衣架通过容纳筒的容纳腔对第一伸缩杆进行收容,以及能够将第一伸缩杆上连接的第一晾晒杆也收容在容纳筒的容纳腔内,从而使该晾衣架折叠后体积更小(即占据的更少的空间),而且晾衣架折叠后呈筒状结构,结构简洁,便于携带、存放、大量装车并运输。
3、通过第一伸缩杆的第一铰接孔与第一限位槽分别匹配第一晾晒杆的第一弯折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第一晾晒杆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当第一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不需要采用其他倾斜方向的杆件进行辅助支撑,展开和收拢的过程都更加便利。
4、更进一步地,由于第一交接孔与第一限位槽均设于第一伸缩杆,使得第一晾晒杆跟随第一伸缩杆运动,使用过程中,只要紧握第一伸缩杆便可顺利地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晾晒杆从容纳筒的容纳腔取出或放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处于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晾衣架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晾衣架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晾衣架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的第一套环与第一晾晒杆装配后(处于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的第二套环与第二晾晒杆装配后(处于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的端盖与第三晾晒杆连接(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晾衣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支撑架另一视角(处于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支撑架另一视角(处于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容纳筒;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行程限位孔;12、第一伸缩杆;121、第一杆体;1211、第一导向肋;1212、第一弧形凸条;122、第一滑动套;1221、第二行程限位凸起;1222、第一受力板;1233、第一弧形凹槽;123、第一套环;1231、第一铰接孔;1232、第一限位槽;124、第二容纳腔;125、第三行程限位孔;13、第二伸缩杆;1311、第二弧形凸条;1321、第三行程限位凸起;1322、第二受力板;131、第二杆体;132、第二滑动套;133、第二套环;1331、第二铰接孔;1332、第二限位槽;1333、第二弧形凹槽;134、端盖;1341、第三铰接孔;1342、第三限位槽;1343、让位槽;2、第一晾晒杆;21、第一弯折部;22、第一支撑部;3、第二晾晒杆;31、第二弯折部;32、第二支撑部;4、第三晾晒杆;41、第三弯折部;42、第三支撑部;421、挂钩环;5、支撑架;51、固定座;511、第一行程限位孔;512、第四行程限位孔;513、容置腔;514、套筒;515、限位环;516、卡槽;52、支撑脚;521、脚本体;522、限位盖;5211、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2、第一铰接柱;5221、第二铰接柱;53、连接件;5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图3示出了晾衣架,包括伸缩组件和第一晾晒杆2。伸缩组件包括容纳筒11和第一伸缩杆12。容纳筒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参见图2),第一伸缩杆12的底端沿容纳筒11的顶端伸入至第一容纳腔111内;第一伸缩杆12与容纳筒11滑动连接,且第一伸缩杆12能够在收容于第一容纳腔111内的收缩状态和伸出至第一容纳腔111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伸缩杆12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231和第一限位槽1232(参见图1、图4和图6),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连通。第一晾晒杆2包括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弯折部21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2(参见图1、图4和图6),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支撑部22之间呈夹角布置(其中,为了便于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支撑部22分别匹配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参见图6),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的之间呈夹角布置,且该夹角与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支撑部22之间的夹角相等。而至于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支撑部22之间的夹角值可以为任意值,优选为90°)。第一弯折部21插设于第一铰接孔1231并枢转连接第一铰接孔1231,第一支撑部22通过第一限位槽1232伸出至第一伸缩杆12外,第一支撑部22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第一伸缩杆12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一伸缩杆12锁止于容纳筒11,且第一晾晒杆2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伸缩杆12可以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锁止于容纳筒11,如采用落地扇的立柱升降管固定螺母螺丝,或者通过其他的常规技术手段固定即可。
当第一晾晒杆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2与第一限位槽1232的一侧接触(参见图6),并通过第一限位槽1232对第一支撑部22进行支撑;以及通过第一铰接孔1231对第一弯折部21进行限位(参见图6),使第一支撑部22保持展开形态(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的位置关系多种多样,而且第一限位槽1232的形状也可以多种多样,只要第一限位槽1232能够对第一支撑部22进行支撑,以及能够不干涉第一支撑部22旋转并向第一伸缩杆12靠拢即可。)。当第一晾晒杆2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第一弯折部21相对于第一铰接孔1231转动,并使第一支撑部22向上转动至与第一伸缩杆12平行,以便于第一晾晒杆2跟随第一伸缩杆12下降并收容在第一容纳腔111内,使第一伸缩杆12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显然,该晾衣架的多个第一晾晒杆2能够环绕第一伸缩杆12呈放射状布置(参见图1),大大增加了晾晒空间。更具体地,该晾衣架通过容纳筒11的容纳腔对第一伸缩杆12进行收容,以及能够将第一伸缩杆12上连接的第一晾晒杆2也收容在容纳筒11的容纳腔内,从而使该晾衣架折叠后体积更小(即占据的更少的空间),而且晾衣架折叠后呈筒状结构,结构简洁,便于携带、存放、大量装车并运输。并且,通过第一伸缩杆12的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分别匹配第一晾晒杆2的第一弯折部21与第一支撑部22,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第一晾晒杆2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当第一晾晒杆2处于展开状态时,不需要采用其他倾斜方向的杆件进行辅助支撑,展开和收拢的过程都更加便利。更进一步地,由于第一交接孔与第一限位槽1232均设于第一伸缩杆12,使得第一晾晒杆2跟随第一伸缩杆12运动,使用过程中,只要紧握第一伸缩杆12便可顺利地将第一伸缩杆12和第一晾晒杆2从容纳筒11的容纳腔取出或放回。
更进一步地,晾衣架还包括支撑架5(参见图1、图9、图10和图11)。支撑架5固定于容纳筒1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优选地固定在容纳筒11的底端),支撑架5包括固定座51和若干支撑脚52。各支撑脚52均能够相对于固定座51进行转动,使各支撑脚52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参见图10,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一行程限位孔511,另一者设有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当支撑脚5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与第一行程限位孔511卡接。当支撑脚52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支撑脚52相对于固定座51转动,并使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与第一行程限位孔511分离。
顾名思义,当支撑脚52处于展开状态时,各支撑脚52均向外展开以抵触地面并实现支撑功能,当支撑脚52处于收拢状态时,各支撑脚52相互靠拢至近似相互平行。
显然,该支撑架5通过以固定座51为中心,而各支撑脚52均能够相对于固定座51转动(参见图9),以使支撑架5能够展开和折叠;并通过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与第一行程限孔的卡接,使得支撑脚52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架5能够在承受一定负载的情况下,支撑脚52也不会轻易地被迫折叠起来,固定方式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支撑脚52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支撑脚52折叠后减小了支撑架5的体积(即减小占地面积),便于支撑架5的携带、存放、大量装车并运输。
显而易见,通过将该支撑架5运用至所述晾衣架后,使得晾衣架的支撑架5固定可靠。并且,由于该晾衣架折叠后处于筒状结构,与支撑架5折叠后近似杆状(或条状)结构匹配,使得在提高晾衣架使用便利性(即自带支撑架5)的基础上维持晾衣架便于展开和折叠、占地面积小、便于携带、存放以及便于大量装车并运输等优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晾衣架特别适用于晾晒儿童衣物,儿童衣物质量轻,该晾衣架晾晒空间大,可以晾晒大量的儿童衣物而且负载较轻,因而该支撑架5在儿童衣物的重力作用下,仅通过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与第一行程限孔的卡接能够稳定保持支撑脚52的展开状态。
优选地,参见图1-图4,第一伸缩杆12包括第一杆体121和第一滑动套122(其中,第一伸缩杆12可以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分体成型制造),第一杆体121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套122(例如,通过焊接、卡接、螺接等常规方式),第一滑动套122位于第一容纳腔111内(参见图2),且第一滑动套122滑动连接容纳筒11的内壁。第一滑动套122与容纳筒11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孔112(参见图2、图4),另一者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凸起1221;当第一伸缩杆12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二行程限位凸起1221与第二行程限位孔112卡接(从而将第一伸缩杆12锁止于容纳筒11);当第一伸缩杆12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二行程限位凸起1221与第二行程限位孔112分离(此时,第一伸缩杆12下降并能够完全收容在容纳腔内)。显然,通过第二行程限位凸起1221与第二行程限位孔112卡接或分离的方式来控制第一伸缩杆12与容纳筒11的锁止或解锁,使得第一伸缩杆12在伸展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更加容易、方便,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优选地,第一滑动套122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沿第一滑动套122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受力板1222(参见图4),第一受力板1222与第一杆体121抵接;从而使得第一杆体121与第一滑动套122连接更加牢靠;可以理解,作为折叠式晾衣架,需要经常折叠与展开,通过增设第一受力板1222配合第一杆体121,可以提高第一伸缩杆12的寿命。容纳筒11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一导向肋1211(参见图4),第一导向肋1211的延伸方向与容纳筒11的轴线平行,第一滑动套122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导向槽与第一导向肋1211适配;从而使得第一杆体121与容纳筒11的滑动连接更加平稳、牢靠,以提高晾衣架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伸缩杆12还包括第一套环123(参见图1、图3和图4),第一套环123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优选地,第一伸缩杆12还包括第一套环123,第一套环123套接第一杆体121,第一杆体121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233,第一套环123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1212,第一弧形凸条1212与第一弧形凹槽1233适配;第一铰接孔1231和第一限位槽1232均设于第一套环123,且第一套环123位于靠近第一杆体121的底端的位置处。
方式二:请详细参见图1、图3和图4,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采用方式二。第一伸缩杆12还包括第一套环123,第一套环123套接第一杆体121,第一杆体121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1212,第一套环123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233,第一弧形凸条1212与第一弧形凹槽1233适配(参见图2、图4);第一铰接孔1231和第一限位槽1232均设于第一套环123(请先参见图6,再参见图4),且第一套环123位于靠近第一杆体121的底端的位置处(参见图1)。
显然,通过将第一铰接孔1231和第一限位槽1232均设于第一套环123(参见图6),可以便于第一伸缩杆12的制造;而通过第一弧形凸条1212与第一弧形凹槽1233的配合(参见图2、图4),使得第一套环123能够相对于第一杆体121旋转。由于第一套环123的第一铰接孔1231和第一限位槽1232分别匹配第一晾晒杆2的第一铰接孔1231与第一限位槽1232(参见图6),因而第一晾晒杆2跟随第一套环123旋转,使得晾晒在第一晾衣杆上的衣服能够在晾衣架上旋转,不仅便于晾晒衣物,而且便于将衣物从晾衣架上取下。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环123也可以固定套接第一杆体121。而且,第一弧形凸条1212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是间断式延续,也可以是连续式。
优选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杆13和第二晾晒杆3(参见图1、图2),第一伸缩杆12具有第二容纳腔124(参见图2、图4),第二伸缩杆13的底部沿第一伸缩杆12的顶端伸入至第二容纳腔124内(参见图2、图4);第二伸缩杆13与第一伸缩杆12滑动连接,且第二伸缩杆13能够在收容于第二容纳腔124内的收缩状态与伸出至第二容纳腔124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参见图7,第二伸缩杆13开设有第二铰接孔1331和第二限位槽1332(参见图1、图7),第二铰接孔1331与第二限位槽1332连通,第二晾晒杆3包括第二弯折部31、与第二弯折部31连接的第二支撑部32,第二弯折部31与第二支撑部32之间呈夹角布置(设置方式与第一伸缩杆12和第一晾晒杆2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二弯折部31插设于第二铰接孔1331并枢转连接第二铰接孔1331,第二支撑部32通过第二限位槽1332伸出至第二伸缩杆13外,第二支撑部32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第二伸缩杆13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二伸缩杆13锁止于第一伸缩杆12(参见图1),且第二晾晒杆3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第二晾晒杆3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支撑部32与第二限位槽1332的一侧接触,并通过第二限位槽1332对第二支撑部32进行支撑(参见图7),以及通过第二铰接孔1331对第二弯折部31进行限位,使第二支撑部32保持展开形态。当第二晾晒杆3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第二弯折部31相对于第二铰接孔1331转动,并使第二支撑部32向上转动至与第二伸缩杆13平行,以便于第二晾晒杆3跟随第二伸缩杆13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124内,使第二伸缩杆13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可以理解,参见图1,通过在第一伸缩杆12的基础上,增设第二伸缩杆13,然后在第二伸缩杆13的外围增设第二晾晒杆3,而且第二晾晒杆3与第一晾晒杆2在不同的高度中,不仅增加了晾晒空间,而且第二伸缩杆13和第二晾晒杆3还能够退缩至第二容纳腔124内,实现了在进一步增大晾晒空间的基础上,避免晾衣架占据过大的空间。并且,第二晾晒杆3的支撑原理和收纳原理与第一晾晒杆2的相同,因而使用起来也更加便利。
优选地,第二伸缩杆13包括第二杆体131和第二滑动套132(参见图1、参见图5),第二杆体131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套132,第二滑动套132位于第二容纳腔124内(参见图1、图5),且第二滑动套132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2的内壁。第二滑动套132与第一伸缩杆12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孔125(参见图2、图5),另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凸起1321。当第二伸缩杆13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三行程限位凸起1321与第三行程限位孔125卡接,当第二伸缩杆13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三行程限位凸起1321与第三行程限位孔125分离。可以理解,第二杆体131与第二滑动套132的设置方式和设置原理与第一杆体121和第一滑动套122的设置方式和设置原理相同(参见图4),并达到使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优选地,第二滑动套132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沿第二滑动套132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二受力板1322(参见图5),第二受力板1322与第二杆体131抵接;可以理解,作为折叠式晾衣架,需要经常折叠与展开,通过增设第二受力板1322配合第二杆体131,可以提高第二伸缩杆13的寿命。第二杆体131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二导向肋(图中未示出),第二导向肋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杆体131的轴线平行,第二滑动套132开设有第二导向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导向槽与第二导向肋适配;从而使得第二杆体131与第一伸缩杆12的滑动连接更加平稳、牢靠,以提高晾衣架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二伸缩杆13还包括第二套环133,第二套环133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三:优选地,第二伸缩杆13包括第二套环133,第二套环133套接第二杆体131,第二杆体131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1333,第二套环133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1311,第二弧形凸条1311与第二弧形凹槽1333适配。第二铰接孔1331和第二限位槽1332均设于第二套环133,且第二套环133位于靠近第二杆体131的底端的位置处。
方式四:参见图1、图3和图5,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采用方式四。第二伸缩杆13包括第二套环133,第二套环133套接第二杆体131,第二杆体131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1311,第二套环133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1333,第二弧形凸条1311与第二弧形凹槽1333适配。第二铰接孔1331和第二限位槽1332均设于第二套环133,且第二套环133位于靠近第二杆体131的底端的位置处。
显然,通过将第二铰接孔1331和第二限位槽1332均设于第二套环133(参见图1、图5和图7),可以便于第二伸缩杆13的制造;而通过第二弧形凸条1311与第二弧形凹槽1333的配合(参见图2、图5),使得第二套环133能够相对于第二杆体131旋转。由于第二套环133的第二铰接孔1331和第二限位槽1332分别匹配第二晾晒杆3的第二铰接孔1331与第二限位槽1332(参见图1、图7),因而第二晾晒杆3跟随第二套环133旋转,使得晾晒在第二晾衣杆上的衣服能够在晾衣架上旋转,不仅便于晾晒衣物,而且便于将衣物从晾衣架上取下。另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环133也可以固定套接第二杆体131。而且,第二弧形凸条1311沿自身长度方向可以是间断式延续,也可以是连续式。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扩大所述晾衣架的晾晒空间;第二伸缩杆13开设有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参见图1、图8),第三限位槽1342位于第三铰接孔1341与让位槽1343之间,且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依次连通。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4(参见图1),第三晾晒杆4包括第三弯折部41和第三支撑部42(参见图8),第三弯折部41与第三支撑部42之间呈夹角布置。第三弯折部41插设于第三铰接孔1341并枢转连接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支撑部42通过第三限位槽1342伸出至第二伸缩杆13外,第三支撑部42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第二伸缩杆13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二伸缩杆13锁止于第一伸缩杆12,且第三晾晒杆4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二伸缩杆13也可以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锁止于第一伸缩杆12,如采用落地扇的立柱升降管固定螺母螺丝,或者通过其他的常规技术手段固定即可。
参见图8,当第三晾晒杆4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支撑部42与第三限位槽1342的一侧接触,并通过第三限位槽1342对第三支撑部42进行支撑,以及通过第三铰接孔1341对第三弯折部41进行限位,使第三支撑部42保持展开形态(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让位槽1343三者的位置关系多种多样,而且第三限位槽1342、让位槽1343的形状也可以多种多样,因此,只要第三限位槽1342能够对第三支撑部42进行支撑,以及能够不干涉第三支撑部42移动并进入让位槽1343内,且让位槽1343能够不干涉第三支撑部42向第二伸缩杆13靠拢即可。可以理解,为了确保第三支撑部42能够相对于第三铰接孔1341转动,因而需要第三弯折部41铰接第三铰接孔1341;而为了确保第三支撑部42能够正常地展开并保持展开形态,需要第三限位槽1342对第三支撑部42进行支撑;而为了确保第三支撑部42能够向第二伸缩杆13靠拢并与之平行,需要保证第三限位槽1342连通让位槽1343,且第三支撑部42移动能够进入让位槽1343中。)。当第三晾晒杆4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第三支撑部42从第三限位槽1342进入让位槽1343,且第三弯折部41相对于第三铰接孔1341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42向下转动至与第二伸缩杆13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4跟随第二伸缩杆13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124内;使第二伸缩杆13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三支撑部42能够在进入让位槽1343后,向下转动至与第二伸缩杆13平行,从而使得第三晾晒杆4的第三支撑部42与第二晾晒杆3的第二支撑部32均收容在第二容纳腔124内。
显然,晾衣架在增设第三晾晒杆4的基础上扩大了晾晒空间,而且,第三晾晒杆4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晾晒杆3的转动方向相反(参见图1)。可以理解,第二晾晒杆3向上转动以靠拢第二伸缩杆13,而第三晾晒杆4向下转动以靠拢第二伸缩杆13;相比之下,增设第三晾晒杆4的基础上,不仅不需要增高晾衣架的高度,防止晾衣架的重心过高;而且,使得第三晾晒杆4能够与第二晾晒杆3一起收容在第二容纳腔124内,使得晾衣架的结构更加紧凑,在进一步扩大晾晒空间的基础上不会增大晾衣架的体积,也不会增加晾衣架完全展开后的高度。
优选地,第二伸缩杆13还包括端盖134(参见图8),第二伸缩杆13固定连接端盖134,端盖134固定套接第二伸缩杆13,并位于靠近第二伸缩杆13的顶端的位置处(使得第三晾晒杆4与第二晾晒杆3之间间隔更大的高度距离,增大晾晒空间),端盖134适于封盖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24。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均设于端盖134。可以理解,通过将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均设于端盖134,不仅便于第二伸缩杆13的制造,而且,通过端盖134封盖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24,可以防止杂物落入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24;而且,也使得使用晾衣架时,只要握持端盖134便可将第一伸缩杆12、第二伸缩杆13拉出,操作更加简便。
优选地,第三支撑部42沿自身长度方向多次弯折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挂钩环421,且当第三晾晒杆4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环421的开环端口朝下或朝上。可以理解,挂钩环421用于便于供普通的衣架挂靠;而且也可以直接在挂钩环421的开环端夹持儿童衣物,不需要使用衣架,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和方便。
参见图1、图9-图11,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5,使用起来灵活、适用性广。
优选地,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四行程限位孔512,第四行程限位孔512与第一行程限位孔511设于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两者中的同一者(即第四行程限位孔512与第一行程限位孔511同时设在支撑脚52上,或同时设在固定座51上),当支撑脚52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卡接第四行程限位孔512;从而使得支撑脚52在收拢状态时,也能够被固定地稳固而不晃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采用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卡接第四行程限位孔512的方式之外,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的接触面也可以通过覆盖摩擦系数较高的涂层,或采用弹性塑胶制造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以提高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的接触力,从而依靠大摩擦力保证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不会轻易相对晃动即可。
优选地,第一行程限位孔511、第四行程限位孔512和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均设有两个,每一个第一行程限位凸起5211匹配一个第一行程限位孔511和一个第四行程限位孔512;从而使得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和可靠。
优选地,支撑架5还包括若干连接件53(参见图11),各连接件53穿设于固定座51和其中一支撑脚52,并用于阻止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沿连接件53的轴向移动(其中,各支撑脚52均相对于固定座51以连接件53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转动,使各支撑脚52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增设连接件53只是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常规技术手段进行限制,如凸起与凹槽的配合进行卡接即可。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53进行限位,以阻止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沿连接件53的轴向移动;连接件53不仅固定可靠,而且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件53可以是螺栓与螺母、螺钉与螺母、顶丝、销轴、螺柱与螺母等常规的紧固件。
更优地,支撑架5还包括弹簧54(参见图11),弹簧54的两端分别抵接至固定座51和支撑架5,并用于提供使固定座51与支撑脚52相互远离的弹性力。由于弹簧54的两端分别抵接至固定座51和支撑架5,而连接件53又限制了固定座51与支撑脚52相互远离,因而导致固定座51与支撑脚52之间的挤压力为弹簧54的压缩力,使得而弹簧54的压缩力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即使得固定座51与支撑脚52之间的摩擦力较低,刚好适用于支撑脚52的转动,使得转动过程平稳可靠,而且转动起来轻松。
参见图11,优选地,支撑脚52包括脚本体521和限位盖522,脚本体521设有第一铰接柱5212,固定座51开设有通孔,第一铰接柱5212穿设于通孔并枢转连接通孔,第一铰接柱5212为空心结构,连接件53穿设于第一铰接柱5212的内孔并固定连接限位盖522,使固定座51被限位在脚本体521与限位盖522之间;这样设置,不仅使得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连接更加可靠,而且便于支撑脚52的分体制造和安装。限位盖522设有第二铰接柱5221,第二铰接柱5221穿设于第一铰接柱5212的内孔,且第二铰接柱5221开设有螺纹孔,连接件53螺纹连接螺纹孔;从而使得支撑脚52与固定座51连接更加可靠。
优选地,固定座51开设有容置腔513,弹簧54设于容置腔513内,限位盖522适于盖合容置腔513,弹簧54的两端分别抵接至限位盖522和固定座51的内壁。这样设置,使得弹簧54的作用在于提供使限位盖522与固定座51相互远离的弹簧54力,而连接件53将限位盖522与脚本体521固定在一起,使得弹簧54的弹簧54力最终促使脚本体521与固定座51紧密贴合,从而由弹簧54提供的力产生脚本体521与固定座51之间的摩擦力,即使得该摩擦力的值取决于弹簧54的压缩量,不仅便于设计制造较佳的范围值,而且连接可靠。
优选地,固定座51在通孔的位置处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凸起形成套筒514,套筒514位于所容置腔513内,且弹簧54套接套筒514并位于套筒514的外围;从而使得弹簧54被安装地牢靠,不会错位。参见图10,固定座51在容置腔513内还设有限位环515,限位环515与套筒514同轴,且围设于套筒514的外围,并与套筒514之间间隔形成卡槽516,弹簧54的一端位于卡槽516内;从而进一步使得弹簧54安装后固定可靠,故障率低。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包括实施例1的晾衣架,其不同于实施例1的结构在于:参见图1,实施例2的晾衣架不包括第二伸缩杆13,且第二伸缩杆13上的部分结构设于第一伸缩杆12的顶端(但是,该部分结构的设置方式与设置原理,与设在第二伸缩杆13时的设置方式和设置原理相同)。具体如下:
第一伸缩杆12开设有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参见图1和图8),第三限位槽1342位于第三铰接孔1341与让位槽1343之间,且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依次连通;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4,第三晾晒杆4包括第三弯折部41和第三支撑部42,第三弯折部41与第三支撑部42之间呈夹角布置;第三弯折部41插设于第三铰接孔1341并枢转连接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支撑部42通过第三限位槽1342伸出至第一伸缩杆12外,第三支撑部42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第一伸缩杆12切换至伸展状态后,第一伸缩杆12锁止于容纳筒11,且第三晾晒杆4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第三晾晒杆4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支撑部42与第三限位槽1342的一侧接触,并通过第三限位槽1342对第三支撑部42进行支撑,以及通过第三铰接孔1341对第三弯折部41进行限位,使第三支撑部42保持展开形态。当第三晾晒杆4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第三支撑部42从第三限位槽1342进入让位槽1343,且第三弯折部41相对于第三铰接孔1341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42向下转动至与第一伸缩杆12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4跟随第一伸缩杆12下降并收容在第一容纳腔111内;使第一伸缩杆12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也即,实施例2提供的晾衣架在于省略了第二支撑杆,虽然缩减了第二晾晒杆3,减小了晾晒空间。但是,也使得晾衣架的最高的高度降低了,从而降低了晾衣架的重心。更重要的是,该设置方式中,第一晾晒杆2和第三晾晒杆4均容置在容纳筒11的第一容纳腔111内,使得第一晾晒杆2、第三晾晒杆4展开和收拢时更快(即不需要展开和收拢第二伸缩杆13和第二晾晒杆3),即完成了整个晾衣架的展开和折叠。
优选地,第一伸缩杆12还包括端盖134,第一伸缩杆12固定连接端盖134,端盖134固定套接第一伸缩杆12,并位于靠近第一伸缩杆12的顶端的位置处(使得第三晾晒杆4与第一晾晒杆2之间间隔更大的高度距离,增大晾晒空间),端盖134适于封盖第一容纳腔111;第三铰接孔1341、第三限位槽1342和让位槽1343均设于端盖134。由于此时端盖134设置于第一伸缩杆12的方式同理于端盖134设置于第二伸缩杆13,因而此处不对其进行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组件和第一晾晒杆;伸缩组件包括容纳筒和第一伸缩杆;所述容纳筒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沿所述容纳筒的顶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容纳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杆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收缩状态和伸出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伸缩杆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一晾晒杆包括第一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一弯折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伸出至第一伸缩杆外,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一伸缩杆锁止于所述容纳筒,且所述第一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一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一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对第一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对第一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一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第一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一支撑部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一晾晒杆跟随第一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杆体固定连接第一滑动套,所述第一滑动套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滑动套滑动连接所述容纳筒的内壁;所述第一滑动套与所述容纳筒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孔,另一者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二行程限位孔卡接;当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二行程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行程限位孔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套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向沿第一滑动套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一受力板,所述第一受力板与第一杆体抵接;所述容纳筒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一导向肋,所述第一导向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滑动套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导向肋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环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所述第一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且所述第一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接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一弧形凸条,所述第一套环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一套环,且所述第一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晾晒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伸缩杆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收缩状态与伸出至所述第二容纳腔外的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二伸缩杆开设有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铰接孔与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第二晾晒杆包括第二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的第二支撑部,第二弯折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二弯折部插设于第二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伸出至第二伸缩杆外,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伸缩杆锁止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二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二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二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槽对第二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铰接孔对第二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二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第二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二支撑部向上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二晾晒杆跟随第二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杆体和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杆体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二滑动套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滑动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壁;所述第二滑动套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孔,另一者开设有第三行程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三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三行程限位孔卡接,当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三行程限位凸起与第三行程限位孔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套在其内孔的底部的位置处向沿第二滑动套的径向向内凸起形成第二受力板,所述第二受力板与第二杆体抵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内壁凸起形成第二导向肋,所述第二导向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杆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滑动套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肋适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套环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二套环,且所述第二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套接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沿自身周向开设有第二弧形凸条,所述第二套环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凸条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限位槽均设于所述第二套环,且所述第二套环位于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的位置处。
11.如权利要求6或9或10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开设有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位于第三铰接孔与让位槽之间,且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依次连通;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所述第三晾晒杆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三弯折部插设于第三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伸出至第二伸缩杆外,所述第三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二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二伸缩杆锁止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三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三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对第三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三铰接孔对第三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三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三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从第三限位槽进入让位槽,且所述第三弯折部相对于第三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跟随第二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二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二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还包括端盖,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的位置处,所述端盖适于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均设于所述端盖。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多次弯折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挂钩环,且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环的开环端口朝下或朝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开设有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位于第三铰接孔与让位槽之间,且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依次连通;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第三晾晒杆,所述第三晾晒杆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支撑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三弯折部插设于第三铰接孔并枢转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孔,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伸出至第一伸缩杆外,所述第三支撑部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
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切换至伸展状态后,所述第一伸缩杆锁止于所述容纳筒,且所述第三晾晒杆能够在展开状态与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第三晾晒杆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与第三限位槽的一侧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三限位槽对第三支撑部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所述第三铰接孔对第三弯折部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三支撑部保持展开形态;当所述第三晾晒杆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部从第三限位槽进入让位槽,且所述第三弯折部相对于第三铰接孔转动,并使第三支撑部向下转动至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平行,以便于第三晾晒杆跟随第一伸缩杆下降并收容在第一容纳腔内;使所述第一伸缩杆从伸展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还包括端盖,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的位置处,所述端盖适于封盖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三铰接孔、第三限位槽和让位槽均设于所述端盖。
CN201910471031.8A 2019-05-31 2019-05-31 晾衣架 Pending CN110093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031.8A CN110093755A (zh) 2019-05-31 2019-05-31 晾衣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031.8A CN110093755A (zh) 2019-05-31 2019-05-31 晾衣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3755A true CN110093755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4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031.8A Pending CN110093755A (zh) 2019-05-31 2019-05-31 晾衣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37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279A (zh) * 2019-09-06 2019-12-03 浙江贝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旋转衣架
CN110629473A (zh) * 2019-11-13 2019-12-31 陈晓芳 可折叠晾衣架
CN111118843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日汐(厦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内缩式可支撑装置及晾晒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4348A1 (en) * 2002-03-04 2003-09-04 Swei-Ing Seng Portable clothes dryer
CN2591077Y (zh) * 2002-11-25 2003-12-10 蓝晶 多功能阳台晾衣架
CN1614125A (zh) * 2003-11-07 2005-05-11 奇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收合晒衣架
CN202576949U (zh) * 2012-05-25 2012-12-05 唐艳芹 伸缩晾衣架
KR20130003962U (ko) * 2011-12-22 2013-07-02 강병수 접이식 빨래건조대
CN205350773U (zh) * 2016-02-05 2016-06-29 李小宁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用支架
CN108175205A (zh) * 2017-12-28 2018-06-19 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晾衣架的板凳及其装配方法
CN210194252U (zh) * 2019-05-31 2020-03-27 史普芹 晾衣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4348A1 (en) * 2002-03-04 2003-09-04 Swei-Ing Seng Portable clothes dryer
CN2591077Y (zh) * 2002-11-25 2003-12-10 蓝晶 多功能阳台晾衣架
CN1614125A (zh) * 2003-11-07 2005-05-11 奇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收合晒衣架
KR20130003962U (ko) * 2011-12-22 2013-07-02 강병수 접이식 빨래건조대
CN202576949U (zh) * 2012-05-25 2012-12-05 唐艳芹 伸缩晾衣架
CN205350773U (zh) * 2016-02-05 2016-06-29 李小宁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用支架
CN108175205A (zh) * 2017-12-28 2018-06-19 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晾衣架的板凳及其装配方法
CN210194252U (zh) * 2019-05-31 2020-03-27 史普芹 晾衣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279A (zh) * 2019-09-06 2019-12-03 浙江贝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旋转衣架
CN110629473A (zh) * 2019-11-13 2019-12-31 陈晓芳 可折叠晾衣架
CN110629473B (zh) * 2019-11-13 2021-04-16 浙江贝莱氏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晾衣架
CN111118843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日汐(厦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内缩式可支撑装置及晾晒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3755A (zh) 晾衣架
US20120291831A1 (en) Tent
CN108697235A (zh) 桌椅装置
CN103727403A (zh) 便携式灯具
US20220034118A1 (en) Folding canopy with eave structure
KR20090051409A (ko) 파라솔 지주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CN210194253U (zh) 晾衣架
CN210194252U (zh) 晾衣架
CN218474340U (zh) 折叠椅
CN215636607U (zh) 一种折叠式户内外led工作灯
CN213487908U (zh) 一种折叠椅快速收折结构
KR20080002625U (ko) 텐트 혹은 파라솔의 상단지지부 구조
CN217013514U (zh) 一种便携式挂架
CN209106874U (zh) 一种采用旋转挂钩的折叠衣架
CN213097120U (zh) 一种可折叠支撑架及包含其的折叠装置
CN215986847U (zh) 一种转动折叠机构及折叠柔光箱
CN208540991U (zh) 一种方便折叠的婴儿床骨架
CN111118843A (zh) 一种收纳内缩式可支撑装置及晾晒架
CN107489912B (zh) 一种便携落地灯
CN109882067A (zh) 伸缩套管及梯子伸缩脚
CN212117807U (zh) 一种能实现多方位翻折收纳的壁挂式衣架
CN210194254U (zh) 支撑架及晾衣架
CN220224676U (zh) 电暖器
CN220643561U (zh) 具有铰接伸缩机构的可扩展晾杆组件
KR102153227B1 (ko) 포터블 스탠드형 행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