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9284U -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9284U
CN212579284U CN202020818120.3U CN202020818120U CN212579284U CN 212579284 U CN212579284 U CN 212579284U CN 202020818120 U CN202020818120 U CN 202020818120U CN 212579284 U CN212579284 U CN 212579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sealing
piece
negative pressure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81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初祥
欧海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dal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81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9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9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9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该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第一支撑件围绕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第一密封件围绕第一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二支撑件围绕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第二密封件围绕第二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该成型模具组件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成型腔中。使用包括该模具组件的负压成型装置对产品进行负压成型,能够有效减少成型过程中进入成型装置内部的杂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率。

Description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曲面产品由于具有出色的外观性能而受到了研究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曲面产品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曲面产品的发展将电子设备的外观等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厂家在产品设计中更加倾向于使用曲面产品来作为其产品的保护盖板。
尽管曲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为很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曲面产品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传统的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得到的曲面产品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在成型之后,曲面产品的曲面处会存在较多的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曲面产品的品质,导致曲面产品的生产良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组件。通过所述成型模具组件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成型过程中进入成型装置内部的杂质。当加工曲面产品时,所述成型模具组件能够有效减少成型后曲面产品的曲面处的杂质。通过所述成型模具组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生产良率。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负压成型装置。所述负压成型装置包括所述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抽气机构。通过所述负压成型装置对产品进行负压成型,能够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装置内部。当加工曲面产品时,所述负压成型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杂质对曲面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密封面;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围绕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密封面;
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成型件与所述第二成型件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密封面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凸出于所述第一成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面凸出于所述第二成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成型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成型装置。所述负压成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抽气机构;
所述第一成型件和/或所述第二成型件具有多孔结构,所述抽气机构用于对所述成型腔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成型腔中形成负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件上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件上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上述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第一支撑件围绕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第一密封件围绕第一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一支撑件用于与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第一密封件用于与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密封面。第二支撑件围绕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第二密封件围绕第二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二支撑件用于与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二密封件用于与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上述成型模具组件,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防止外界灰尘、粉尘等杂质进入成型腔中。一旦有杂质进入成型腔中,在产品成型的过程中,杂质会附着在产品上,导致在成型后的产品中出现杂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降低产品的良率。尤其在在曲面产品成型时,进入成型腔中的杂质会主要附着在曲面产品的曲面处,而后续对曲面产品的曲面处的抛光难度很大,难以将曲面处的杂质除去,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曲面产品报废。通过上述成型模具组件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成型过程中进入成型装置内部的杂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生产良率。
上述负压成型装置包括上述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抽气装置,通过上述负压成型装置对产品进行负压成型,能够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装置内部。当加工曲面产品时,上述负压成型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杂质对曲面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负压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负压成型装置;11、第一模具;1101、第一成型件;1102、第一支撑面;1103、第一密封面;1104、第一盲孔;12、第二模具;1201、第二成型件;1202、第二支撑面;1203、第二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负压成型装置10,该负压成型装置10包括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抽气机构。其中,第一成型件1101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具有多孔结构,抽气机构用于对成型腔进行抽气以使成型腔中形成负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成型件1101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具有多孔结构,当待成型产品位于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配合形成的成型腔中时,待成型产品不会从具有多孔结构的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中渗出,同时抽气机构能够通过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的多孔结构对成型腔进行抽气,在成型腔中形成负压环境。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第一石墨成型件;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第二石墨成型件。抽气机构能够通过石墨的多孔结构对成型腔进行抽气,在成型腔中形成负压环境。使得待成型产品在成型腔中通过负压成型,有利于提高成型效率,并且负压成型有利于排出成型过程中待成型产品中产生的气泡,提高成型产品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均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石墨成型件,在产品成型过程中,能够在成型腔中形成稳定的负压环境,有利于使待成型产品稳定成型。
具体地,请再次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配合使待成型产品成型。
其中,第一模具11包括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第一支撑件围绕第一成型件1101的外缘设置,第一密封件围绕第一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一支撑件用于与第二模具12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1102,第一密封件用于与第二模具12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密封面1103。
第二模具12包括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第二支撑件围绕第二成型件1201的外缘设置,第二密封件围绕第二支撑件的外缘设置,第二支撑件用于与第一模具11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1202,第二密封件用于与第一模具11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密封面1203。
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第一成型件1101与第二成型件1201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
在产品的负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成型腔内形成负压环境,设备上存在的灰尘、粉尘等杂质容易因为成型腔内外存在压差的作用而进入成型腔中。一旦有杂质进入成型腔中,在产品成型的过程中,杂质会附着在产品上,使得成型后的产品中出现杂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降低产品的良率。尤其是在曲面产品成型时,进入成型腔中的杂质会主要附着在曲面产品的曲面处,而后续对曲面产品的曲面处的抛光难度很大,更加难以将曲面处的杂质除去,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曲面产品报废。因此,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外观性能,并导致产品的均匀性下降,继而导致产品的综合性能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产品直接报废。为了去除成型后的产品中的这些杂质,在生产上会通过抛光的方式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处理,以去除产品表层的杂质。这时候抛光属于一种救济的后处理手段,通过抛光处理能够使部分产品满足接收条件,或者满足让步接收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杂质对产品的影响。但是,抛光又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还会导致产品的损失。当产品量产过程中,通过抛光来对产品进行处理以使产品满足接收条件或让步接收条件显然无法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尤其是在曲面产品(比如曲面玻璃)中,在成型过程中,这些杂质很容易聚集在曲面产品的曲面处,这样就会导致曲面处存在大量的杂质。然而对于曲面部分的抛光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并且通过抛光也难以很好地解决曲面杂质积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合模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有效防止了外界杂质进入成型腔中。通过该成型模具组件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成型过程中进入成型装置内部的杂质,进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率。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多个第一密封面1103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密封面1203平行设置。多个第一密封面1103平行设置表现为:以水平面为基准,多个第一密封面1103呈现阶梯状分布,即当每个第一密封面1103均位于水平面之上时,每个第一密封面1103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不同。多个第二密封面1203平行设置表现为:以水平面为基准,多个第二密封面1203呈现阶梯状分布,即当每个第二密封面1203均位于水平面之上时,每个第二密封面1203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不同。此时,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密封面1103和第二密封面1203能够有效提高密封腔的气密性,保证在负压成型过程中,外界的灰尘、粉尘等杂质不会从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之间的间隙进入成型腔。
优选地,第一密封面1103的数量为2个~4个。第一密封面1103数量太少难以起到良好密封的作用,第一密封面1103数量太多则会使得成型模具组件设计和制造变得复杂,会提高成型模具组件的制造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成型模具组件的使用和推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1103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第二密封面1203的数量为2个~4个。第二密封面1203数量太少难以起到良好密封的作用,第二密封面1203数量太多则会使得成型模具组件设计和制造变得复杂,会提高成型模具组件的制造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成型模具组件的使用和推广。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面1203的数量为2个,第二密封面1203与第一密封面1103相匹配。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面1103与第二密封面1203的数量、形状以及面积均设置为相同,在合模的过程中,每个第一密封面1103与对应的第二密封面1203抵接以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配合形成密封腔。
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具11为凹模,第二模具12为与第一模具11对应的凸模。即在形状表现上,当第一模具11水平放置于水平面之上且凹面向上时,第一成型件1101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当第二模具12水平放置于水平面之上且凸面向下时,第二成型件1201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面1202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同时,第一成型件1101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面1102通过圆弧连接,第二成型件1201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面1202通过圆弧连接。此时,第一成型件1101为待成型产品的承载台,待成型产品放置在第一成型件1101上;第二成型件1201为待成型产品的施压件,第二成型件1201将待成型产品压在第一成型件1101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成型件1101与第二成型件1201配合形成曲面产品的形状,适用于加工曲面产品。比如,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负压成型装置10加工曲面玻璃。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负压成型装置10还适用于加工曲面金属产品、曲面塑料产品等。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凸出于第一密封面1103。第一成型件1101凸出于第一密封面1103,有利于提高密封腔的气密性,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支撑面1102凸出于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面1102凸出于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件能够对杂质起到进一步的阻碍作用,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密封面1203凸出于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密封面1203凸出于第二成型件1201,有利于提高密封腔的气密性,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成型件1201凸出于第二支撑面1202。第二成型件1201凸出于第二支撑面1202,表现为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配合能够对杂质起到很好的阻碍作用,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凸出于第一密封面1103,第一支撑面1102凸出于第一成型件1101,第二密封面1203凸出于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成型件1201凸出于第二支撑面1202。即在第一模具11中,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支撑面1102、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密封面1103;在第二模具12中,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二支撑面1202、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密封面1203。通过对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件、第一密封件、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的形状进行设计,使得在成型腔中形成负压之前,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就配合形成密封腔,防止在成型过程中,杂质因为负压的作用而被吸入到成型腔中。同时,通过这样的形状设计,使得杂质进入成型腔的路径变长,且需要跨过多个台阶状的阻碍。此时,杂质更加难以进入成型腔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性能以及成型腔中的洁净度和稳定的真空度。
优选地,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二成型件1201、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减小各部件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腔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同时,一体成型的设计能够提高成型腔中负压的稳定性,使得产品能够在成型腔中稳定成型,提高产品的均匀性。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成型件1101上设有第一盲孔1104,第一盲孔1104的开口远离第一支撑面1102;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上设有第二盲孔(图中未示出),第二盲孔的开口远离第二支撑面1202。抽气机构通过第一成型件1101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的多孔结构进行抽气,以使成型腔中形成负压。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具有满足要求的强度,可能会将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的厚度设置在一个较大的范围。此时,由于第一成型件1101和第二成型件1201的厚度较大,抽气件需要提供更大的功率来实现成型腔的负压环境,这样可能会增大设备的能耗。因此,在第一成型件1101和/或第二成型件1201上分别开设第一盲孔1104和第二盲孔,并且使得第一盲孔1104的开口远离第一支撑面1102,第二盲孔的开口远离第二支撑面1202,这样可以提高抽气效率,降低设备的能耗。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成型件1101上设置第一盲孔1104,在第二成型件1201上不设置第二盲孔。抽气机构通过第一成型件1101上的第一盲孔1104来提高抽气效率,降低设备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成型方法。该负压成型方法采用上述负压成型装置10,负压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调整第一模具11与第二模具12的相对位置,使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配合形成密封腔,待成型产品位于第一成型件1101与第二成型件1201配合形成的成型腔中,通过抽气机构对成型腔进行抽气以使成型腔中形成负压。
本实施例负压成型的方法中,在成型腔中形成负压之前,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配合形成密封腔,使得在负压成型过程中,杂质不会因为负压的作用而进入成型腔中,能够有效防止杂质进入成型腔中,进而减少产品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成型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一成型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围绕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密封面;
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成型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围绕所述第二成型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围绕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模具配合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密封面;
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成型件与所述第二成型件能够配合形成成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密封面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密封面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凸出于所述第一成型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面凸出于所述第二成型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件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面。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成型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8.一种负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模具组件以及抽气机构;
所述第一成型件和/或所述第二成型件具有多孔结构,所述抽气机构用于对所述成型腔进行抽气以使所述成型腔中形成负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件上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件上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
CN202020818120.3U 2020-05-15 2020-05-15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Active CN212579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120.3U CN212579284U (zh) 2020-05-15 2020-05-15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8120.3U CN212579284U (zh) 2020-05-15 2020-05-15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9284U true CN212579284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4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8120.3U Active CN212579284U (zh) 2020-05-15 2020-05-15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9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65153A1 (en) Mol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rbed glass plate
CN104853549A (zh) 一种移动电子产品金属中框及其加工工艺
CN104661478A (zh)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7406A (zh) 一种成型手机导光板的模具及制造手机导光板的工艺
CN212579284U (zh)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
CN112853819A (zh) 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的无转移模具
CN111590952A (zh) 成型模具组件、负压成型装置以及负压成型方法
CN208684759U (zh) 曲面玻璃面板热压成型用石墨模具
CN207267333U (zh) 一种便于清洁模具
CN113150481A (zh) 一种亚克力浇注丝网屏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4425860U (zh)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
CN110561695A (zh) 一种防飞边型的注塑模具
CN207271957U (zh) 一种轿车顶盖的成型模具用压边圈及成型模具
CN212472269U (zh) 一种塑胶模具特殊排气结构
CN208796966U (zh) 一种用于多引脚混合集成电路外壳的烧结模具
CN212581749U (zh) 负压成型装置
CN217677279U (zh) 一种玻璃产品的成型模具
CN206814621U (zh) 一种防损伤的弧形微晶玻璃的塑形模具
CN214773497U (zh) 发泡模具的气路结构及发泡模具
CN215627579U (zh) 一种通过模具压制的防眩光显示玻璃
CN218614957U (zh) 一种分体式模具
CN216914632U (zh) 一种led支架封装模具
CN216134460U (zh) 一种变壁厚拉伸谐振器
CN211389732U (zh) 一种易脱模橡胶模具
CN216801680U (zh) 粉末冶金点火开关锁舌成型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Xi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Xi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4

Address after: 437300 Zhonghuo Guanggu Industrial Heng'er Road, Chibi City,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Vidal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Xi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