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4043U -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4043U
CN212574043U CN202021113506.0U CN202021113506U CN212574043U CN 212574043 U CN212574043 U CN 212574043U CN 202021113506 U CN202021113506 U CN 202021113506U CN 212574043 U CN212574043 U CN 212574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lack pine
wheat
casing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35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耀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ning Sanshanchuan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ning Sanshanchuan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ning Sanshanchuan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ning Sanshanchuan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35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4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4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4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松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侧壁上设有投料窗口,壳体下端成漏斗状,且壳体下端开设出料口,壳体上端设有端盖;端盖螺栓连接在壳体的上端口,端盖的上盖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壳体内,并与壳体内设有的转动轴上端固接;转动轴的下部分外圈设有绞龙叶片,且绞龙叶片外圈贴附壳体下端,通过转动轴带动绞龙叶片旋转,将壳体内的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轮旋向上搅动翻滚,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均匀混合,同时气囊内的气体经加热箱加热后通入壳体内,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在均匀混合的同时,黑松茶叶与小麦表面可以充分与干燥的热空气接触,从而黑松茶叶与小麦翻炒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松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生活消费需求,目前市场的茶饮料已逐渐从满足大众的低水平需求向追求高质量营养健康型转变,尤其是对健康茶饮料的需求越来越高。
黑松茶与小麦泡饮有促进消化、减肥和降胆固醇作用,而现有的技术中在对黑松茶叶和小麦配料过程中,依然使用人工翻炒,而人工翻炒会影响到黑松茶叶与小麦的翻炒均匀度,影黑松茶的饮用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通过绞龙叶片螺旋搅动翻炒,同时通入干燥的热空气对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翻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投料窗口,壳体的下端成漏斗状,且壳体的下端开设出料口,壳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螺栓连接在壳体的上端口,端盖的上盖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螺栓连接在端盖上端面,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壳体内,并与壳体内设有的转动轴上端固接;所述转动轴的下部分外圈设有绞龙叶片,且绞龙叶片的外圈贴附壳体下端。
优选的,所述绞龙叶片上方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上,凸轮的横切面成正方形,且凸轮的外圈四个直角处倒有圆角;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囊,每个气囊在壳体内的水平高度与凸轮的水平高度齐平,每个气囊上设有出气管,且出气管贯穿壳体外侧壁并伸入壳体内部,且出气管的出气口指向绞龙叶片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空气加热的加热箱,且加热箱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出气管贯穿加热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凸轮的上方设有用于排气的扇叶;所述扇叶的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端盖上均匀开设的多个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出口处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出料口处,挡板的下板面设有辅助推杆。
优选的,每个所述排气口内各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动轴带动绞龙叶片旋转,将壳体内的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轮旋向上搅动翻滚,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均匀混合,同时气囊内的气体经加热箱加热后通入壳体内,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在均匀混合的同时,黑松茶叶与小麦表面可以充分与干燥的热空气接触,从而黑松茶叶与小麦翻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的等轴测视图;
图中:壳体1、投料窗口11、出料口12、挡板121、辅助推杆122、转动轴13、绞龙叶片131、凸轮132、气囊14、出气管141、加热箱15、加热电阻丝151扇叶16、端盖2、电机21、排气口22、过滤网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3,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有投料窗口11,壳体1下端成漏斗状,且壳体1下端开设出料口12,壳体1上端设有端盖2;所述端盖2螺栓连接在壳体1的上端口,端盖2的上盖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螺栓连接在端盖2上端面,电机21的输出轴伸出壳体1内,并与壳体1内设有的转动轴13上端固接;所述转动轴13的下部分外圈设有绞龙叶片131,且绞龙叶片131外圈贴附壳体1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绞龙叶片131上方设有凸轮132;所述凸轮132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13上,凸轮132的横切面成正方形,且凸轮132的外圈四个直角处倒有圆角;所述壳体1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囊14,每个气囊14在壳体1内的水平高度与凸轮132的水平高度齐平,每个气囊14上设有出气管141,且出气管141贯穿壳体1外侧壁并伸入壳体1内部,且出气管141的出气口指向绞龙叶片131的下端
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空气加热的加热箱15,且加热箱15内设有加热电阻丝151;所述出气管141贯穿加热箱15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轮132的上方设有用于排气的扇叶16;所述扇叶16的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13上;所述端盖2上均匀开设的多个排气口22;工作时,首先将黑松茶和小麦一齐通过投料窗口11投入壳体1内,然后启动电机21正转,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13转动,同时转动轴13带动绞龙叶片131旋转,并将壳体1内的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轮旋向上搅动翻滚,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均匀混合,同时转动轴13带动凸轮132转动,然后凸轮132上的圆角处间接性挤压壳体1内壁上气囊14,然后气囊14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141冲击在壳体1内的黑松茶与小麦上,由于出气管141的出气口指向绞龙叶片131,因此出气管141排出的气体将壳体1内边角的黑松茶和小麦吹到绞龙叶片131上,避免壳体1内边角处的黑松茶与小麦未能参与搅拌混合现象的发生;同时加热箱15内的加热电阻丝151通电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管带到壳体1内,对壳体1内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烘干处理,以及转动轴13带动扇叶16转动,并将黑松茶叶和小麦烘干时产的水分抽到壳体1外,实现对黑松茶叶和小麦的翻炒混合去水分处理;与通过人工在翻炒锅内翻炒混合相比,绞龙叶片131的轮旋上升烘干,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在均匀混合的同时,黑松茶叶与小麦表面可以充分与干燥的热空气接触,而通过翻炒锅混合翻炒时,黑松茶叶与小麦局部区域与翻炒锅上加热区域接触,致使黑松茶叶和小麦翻炒均匀度低,影响黑松茶的饮用口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料口12的出口处设有圆形的挡板121;所述挡板121铰接在出料口12处,挡板121的下板面设有辅助推杆122;工作时,待壳体1内黑松茶叶与小麦混合翻炒结束后,手拉辅助推杆122,使得辅助推杆122牵引挡板121绕其铰接点转动,然后出料口12被打开,同时启动电机21反转,转动轴13电动绞龙叶片131反转,并将壳体1内的黑松茶和小麦的混合物螺旋向下推倒出料口12处,同时气囊14内排出的气体将混合物吹到绞龙叶片131上,使得壳体1内的混合物彻底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排气口22内各设有过滤网221;工作时,黑松茶叶与小麦混合翻炒时,黑松茶叶和小麦会产碎渣,而这些碎渣会随气体一起通过排气口22排到壳体1外部,这将影响装置的工作环境,为此通过在排气口22处安置过滤网221,过滤网221将碎渣隔离在壳体1内,待电机21反向转动时,风扇将碎渣吸引到壳体1内底部,一齐从出料口12处排出,避免碎渣的浪费。
工作原理:电机21带动转动轴13转动,转动轴13调动绞龙叶片131转动,然后绞龙叶片131将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搅动混合,同时转动轴13带动凸轮132转动,凸轮132间接性挤压气囊14,气囊14将加热箱15内加热电阻丝151产生的热量排入到壳体1内,并对壳体1内的黑松茶叶和小麦进行烘干处理,以及转动轴13带动扇叶16转动,扇叶16将黑松茶叶和小麦烘干时产生的水分一齐抽到壳体1的外部,避免水分粘附在壳体1内壁上,导致黑松茶叶和小麦粘附在壳体1内侧壁上,与通过人工在翻炒锅内翻炒混合相比,绞龙叶片131的轮旋上升烘干,使得黑松茶叶与小麦在均匀混合的同时,黑松茶叶与小麦表面可以充分与干燥的热空气接触,而通过翻炒锅混合翻炒时,黑松茶叶与小麦局部区域与翻炒锅上加热区域接触,致使黑松茶叶和小麦翻炒均匀度低,影响黑松茶的饮用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投料窗口,壳体的下端成漏斗状,且壳体的下端开设出料口,壳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螺栓连接在壳体的上端口,端盖的上盖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螺栓连接在端盖的上端面,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壳体内,并与壳体内设有的转动轴上端固接;所述转动轴的下部分外圈设有绞龙叶片,且绞龙叶片外圈贴附壳体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叶片上方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上,凸轮的横切面成正方形,且凸轮的外圈四个直角处倒有圆角;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气囊,每个气囊在壳体内的水平高度与凸轮的水平高度齐平,每个气囊上设有出气管,且出气管贯穿壳体外侧壁并伸入壳体内部,且出气管的出气口指向绞龙叶片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空气加热的加热箱,且加热箱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出气管贯穿加热箱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上方设有用于排气的扇叶;所述扇叶的中心位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端盖上均匀开设的多个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出口处设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铰接在出料口处,挡板的下板面设有辅助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气口内各设有过滤网。
CN202021113506.0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Active CN212574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3506.0U CN212574043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3506.0U CN212574043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4043U true CN212574043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3506.0U Active CN212574043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40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900A (zh) * 2021-08-04 2021-11-05 湖州博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干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900A (zh) * 2021-08-04 2021-11-05 湖州博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干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8274B (zh) 烹饪脱水粉末食物的器具和方法
CN100443027C (zh) 自动烹制菜肴的设备及自动烹制方法
CN212574043U (zh) 一种黑松茶配料装置
CN207307730U (zh) 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高效搅拌机
CN107349811A (zh) 食堂用白汤制备设备
CN109224931A (zh) 一种间歇性进料的肉末调味搅动混合装置
CN203723870U (zh) 带搅拌功能的饭煲
CN206963921U (zh) 一种智能化的用于谷类粮食加工的浸泡装置
CN207707750U (zh) 夹层锅
CN209937290U (zh) 一种防止出料口堵塞的建筑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14103100U (zh) 一种酱油生产用蒸煮设备
CN207070828U (zh) 一种肉类的加工系统
CN209171309U (zh) 一种便于操控的粮食烘干机
CN208463863U (zh) 一种打蛋搅拌装置
CN206746411U (zh) 一种龙虾仁打浆机
CN113040626A (zh) 料理机的制浆方法及料理机
CN214854119U (zh) 一种瓜子花生类产物加工用蒸煮装置
CN211435947U (zh) 一种用于炒货类食品的混料锅
CN220274834U (zh) 一种米粉加工浸泡机
CN216498859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面粉搅拌装置
CN213078351U (zh) 一种高效节能豆辣蒜用搅拌装置
CN214233600U (zh) 一种猪饲料搅拌结构
CN217527280U (zh) 一种烧麸制备用的切割混合搅拌机
CN218049350U (zh) 一种自动洗粉机
CN211133833U (zh) 一种蒸汽加热搅拌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