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0658U - 环形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环形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0658U
CN212570658U CN202021141669.XU CN202021141669U CN212570658U CN 212570658 U CN212570658 U CN 212570658U CN 202021141669 U CN202021141669 U CN 202021141669U CN 212570658 U CN212570658 U CN 212570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annular magnetic
base
toroidal inducto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16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健明
潘立总
黄巧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iming Yun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iming Yun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iming Yun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iming Yun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16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0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0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0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电感器,能够提高环形电感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环形磁芯、L型固定柱以及线圈绕组:底座设有用于承载环形磁芯的L型固定柱具有固定连接的竖部和横部,竖部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横部抵接于环形磁芯的内环上,具体地,横部的下端面与环形磁芯内环向上的内侧面相抵接;线圈绕组绕制在环形磁芯上。本实用新型利用L型固定柱可对环形磁芯进行限位,在环形磁芯放置于弧形凹槽后,利用L型固定柱,可限制环形磁芯的底部置于弧形凹槽内,防止环形磁芯会上下移动,在将环形磁芯取下时,则可拆卸L型固定柱,环形磁芯即可取出,故采用可拆卸的L型固定柱,可稳定环形磁芯与底座之间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环形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环形电感器。
背景技术
在电感器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磁芯截面积利用率,通常会使用两个切割好的半圆环,再加上提前绕好的扁线线圈进行拼装,然后点胶固定磁芯,这样子的生产作业方式效率低,而且磁芯接缝处紧密度无法保证,导致磁芯的感量稳定性较差,同时磁芯与底座之间未能有效地固定,在使用过程中,线包容易出现位移,造成线圈与底座上的引脚出现脱离的情况,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形电感器,能够提高环形电感器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电感器,包括底座、环形磁芯、L型固定柱以及线圈绕组:所述底座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环形磁芯底部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所述L型固定柱具有固定连接的竖部和横部,所述竖部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横部抵接于所述环形磁芯的内环上;所述线圈绕组绕制在所述环形磁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电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可拆卸的L型固定柱,可对环形磁芯进行限位,在环形磁芯放置于弧形凹槽后,利用L型固定柱,可限制环形磁芯的底部置于弧形凹槽内,防止环形磁芯会上下移动,在需要将环形磁芯取下时,则可拆卸L型固定柱,环形磁芯即可方便取出,故采用可拆卸的L型固定柱,可稳定环形磁芯与底座之间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凹槽的中部还设有第一平面,所述环形磁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匹配的第二平面。利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可在放置环形磁芯时,便于环形磁芯与底座之间进行定位,同时利用两个平面,可使环形磁芯保持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安装孔以及L型引脚针,所述L型引脚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L型引脚针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线圈绕组对应的引脚线固定连接。利用L型引脚针,可便于线圈绕组引脚线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部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或第一卡柱,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二卡柱或与所述第一卡柱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柱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上或所述第二卡柱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上,使所述L型固定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利用卡接方式的,可便于L型固定柱的拆卸和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加强筋。利用加强筋可以提高底座的可靠性,使底座不易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呈米字型。利用米字型的加强筋,可同时提高底座的四个边及四个角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四周设有固定槽。设置固定槽,可在自动化生产中,实现对底座进行定位固定,从而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磁芯为一体成型。采用环形磁芯不仅可以使磁芯的感量稳定性提高,而且在相同尺寸下,可使磁芯横截面积最大化,使额定电流下的偏置感量有效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绕组为扁平线圈。采用偏平线圈,可以提高线圈绕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示出的A-A所示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L型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L型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L型引脚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示出的环形电感器的底座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底座100、弧形凹槽110、第一平面111、安装孔120、第二卡柱130、固定槽140、灌胶凹槽150、竖直槽160、加强筋170、环形磁芯200、第二平面210、L型固定柱300、竖部310、第一卡槽311、横部320、线圈绕组400、L型引脚针5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电感器,包括底座100、环形磁芯200、L型固定柱300以及线圈绕组400:所述底座100设有弧形凹槽110;所述环形磁芯200底部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10内;所述L型固定柱300具有固定连接的竖部310和横部320,所述竖部310与所述底座100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横部320抵接于所述环形磁芯200的内环上,具体地,横部320的下端面与环形磁芯200内环向上的内侧面相抵接;所述线圈绕组400绕制在所述环形磁芯200上。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110的中部还设有第一平面111,所述环形磁芯20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111匹配的第二平面210。当环形凹槽置于弧形凹槽110时,第二平面210会与第一平面111相抵接且重合,利用第一平面111和第二平面210,可在放置环形磁芯200时,便于环形磁芯200与底座100之间进行定位,同时利用两个平面,可使环形磁芯200保持稳定。
具体地,弧形凹槽110沿左右的方向延伸,第一平面111处于弧形凹槽110的中部,且也是沿左右的方向延伸,第二平面210也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弧形凹槽110、第一平面111以及第二平面210的方向可按照环形磁芯200的摆放位置来确定,其中,当第一平面111、第二平面210以及环形磁芯200需位于同一平面内时,可进一步提高环形磁芯200的稳定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磁芯200的横截面呈圆形,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环形磁芯200,可以提高磁芯的感量,在相同尺寸下,可使磁芯横截面积的最大化,使额定电流下的偏置感量有效地提高。
参照图3至图5,可以想到的是,若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环形磁芯200,则其边缘均为弧形状,因此利用第二平面210,可以使环形磁芯200置于弧形凹槽110内时,环形磁芯200的边缘与弧形凹槽110内表面相贴合,同时第一平面111与第二平面210重合,配合L型固定柱300,则可使环形磁芯200直立置于底座100上,同时保持稳定。可以想到的是,为了方便环形磁芯200的定位,可绕着环形磁芯200最边缘处,设置一环形的第一平面111,当环形磁芯200任一边缘置于最低端时,环形磁芯200与第一平面111接触的面均为第一平面1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磁芯200为一体成型。采用环形磁芯200不仅可以使磁芯的感量稳定性提高,而且在相同尺寸下,可使磁芯横截面积最大化,使额定电流下的偏置感量有效提高。
参照图1、图4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的两侧设有安装孔120以及L型引脚针500,所述L型引脚针50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120内,所述L型引脚针500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底座100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线圈绕组400对应的引脚线固定连接。利用L型引脚针500,可便于线圈绕组400引脚线的固定。
可以想到的是,L型引脚针500的一端与安装孔120为固定连接,可以使安装孔120的尺寸略小于L型引脚针500的宽度或直径,从而使L型引脚针500可卡设于安装孔120内,也可通过点胶的方式,使L型引脚针500与安装孔120之间保持固定。L型引脚针500的一端的横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为了提高固定的效果,安装孔120与L型引脚针500的一端的外形可保持一致。
可以想到的是,安装孔120和L型引脚针500的数量可以根据线圈绕组400的引脚数量来设定,当线圈绕组400只有一组时,则线圈绕组400具有两个引脚线,故安装孔120和L型引脚针500也分别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底座100的两侧;当线圈绕组400为两组时,则线圈绕组400具有四个引脚线,则安装孔120和L型引脚针500也分别具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底座10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线圈绕组400设有一组,安装孔120和L型引脚针500则分别设有两个。
参照图1、图3、图4以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部310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卡槽311,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311匹配的第二卡柱130,所述第二卡柱130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311上,使所述L型固定柱300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利用卡接方式的,可便于L型固定柱300的拆卸和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3、图4以及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的侧面上设有与竖部310匹配的竖直槽160,其中,第二卡柱130设于竖直槽160内,当第二卡柱130与第一卡槽311卡接时,竖部310则置于竖直槽160内,利用竖直槽160,可防止L型固定柱300因碰撞而脱离第二卡柱130,进一步提高了环形电感器的可靠性。
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竖部310的底部上可以设有第一卡柱,所述底座1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柱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柱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上,使所述L型固定柱300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利用卡接方式的,可便于L型固定柱300的拆卸和固定连接。
可以想到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可通过在L型固定柱300与底座100和环形磁芯200之间通过点胶进行加固。
参照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的底部设有加强筋170。利用加强筋170可以提高底座100的可靠性,使底座100不易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170呈米字型。利用米字型的加强筋170,可同时提高底座100的四个边及四个角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
可以想到的是,根据需要,加强筋170的形状还可以是一字型、十字型或X字型,根据底座100尺寸大小,可以选择相应形状的加强筋170,从而适应不同的加强效果。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0的四周设有固定槽140。设置固定槽140,可在自动化生产中,实现对底座100进行定位固定,从而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具体地,在加工位上,配合适配的定位治具或机械手,即可对底座100进行固定,从而可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并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的两侧设有灌胶凹槽150,利用灌胶凹槽150可在自动化生产中实现自动定位点胶,同时可防止胶体外流的情况。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绕组400为扁平线圈。采用偏平线圈,可以提高线圈绕组400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电感器,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利用可拆卸的L型固定柱300,可对环形磁芯200进行限位,在环形磁芯200放置于弧形凹槽110后,利用L型固定柱300,可限制环形磁芯200的底部置于弧形凹槽110内,防止环形磁芯200会上下移动,但需要将环形磁芯200取下,则将L型固定柱300拆卸,环形磁芯200即可方便取出。故采用可拆卸的L型固定柱300,可稳定环形磁芯200与底座100之间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有弧形凹槽;
环形磁芯,底部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L型固定柱,具有固定连接的竖部和横部,所述竖部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横部抵接于所述环形磁芯的内环上;
线圈绕组,绕制在所述环形磁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中部还设有第一平面,所述环形磁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平面匹配的第二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安装孔以及L型引脚针,所述L型引脚针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L型引脚针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线圈绕组对应的引脚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部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或第一卡柱,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二卡柱或与所述第一卡柱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柱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上或所述第二卡柱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上,使所述L型固定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米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灌胶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四周设有固定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磁芯为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形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为扁平线圈。
CN202021141669.XU 2020-06-18 2020-06-18 环形电感器 Active CN212570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1669.XU CN212570658U (zh) 2020-06-18 2020-06-18 环形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1669.XU CN212570658U (zh) 2020-06-18 2020-06-18 环形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0658U true CN21257065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1669.XU Active CN212570658U (zh) 2020-06-18 2020-06-18 环形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0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714A (zh) * 2021-04-28 2021-08-20 安登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压高电流扁平线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4714A (zh) * 2021-04-28 2021-08-20 安登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低电压高电流扁平线变压器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8715U (zh) 线圈部件
KR101096957B1 (ko) 전자기 코일 수단
CN212570658U (zh) 环形电感器
US8547194B2 (en) Inductance module and base holder thereof
CN206834375U (zh) 接线端子、安装座组件和用于接线端子的电阻焊焊机
CN212967301U (zh) 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感器
CN108831673A (zh) 电磁线圈
CN210606872U (zh) 环形电感器
CN107393681B (zh) 一种大功率工业控制变压器
KR101133294B1 (ko) 트랜스포머
CN210668045U (zh) 一种电感
CN213459370U (zh) 新型ee13立式变压器骨架
CN210091853U (zh) 一种易装配共模电感
CN107830223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阀体与线圈定位结构
CN205845671U (zh) 网络变压器芯片
CN110867307A (zh) 一种电感的制备方法及电感
CN207039311U (zh) 电机定子
CN218038814U (zh) 一种llc磁集成变压器
CN218274207U (zh) 骨架及变压器
CN21518339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一体化磁环电感
CN217544324U (zh) 一种闭磁式功率电感
CN107222055B (zh) 用于电机的接线安装座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8731844U (zh) 一种端子组及连接器
CN203536147U (zh) 化油器电磁阀线圈架
CN204633484U (zh) 电机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