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3440U - 散热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3440U
CN212563440U CN202021198260.1U CN202021198260U CN212563440U CN 212563440 U CN212563440 U CN 212563440U CN 202021198260 U CN202021198260 U CN 202021198260U CN 212563440 U CN212563440 U CN 212563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baffle
plate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82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侯成
何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82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3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3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3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和车辆,应用于车辆中,车辆包括安装仓体、发动机和散热器,散热系统、发动机、散热器安装在安装仓体内,便于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处理,其中,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安装在散热器两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共同设置在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将安装仓体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之间是相互独立密封的空间,以此防止第二腔体的空气回流第一腔体中。通过将安装仓体隔离成两个独立密封的腔体,实现了冷风、热风分区,防止热风区空气回流到冷风区,导致冷风区的气温升高,影响发动机的降温。

Description

散热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散热系统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总成及管路、发动机风扇组成。空气通过散热器后温度上升,同时经过风扇抽吸后压力提高,因而热空气容易向前端低压处回流。热风回流现象的产生需要增大散热器散热面积或增大冷却风扇才能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这不但对于整车设计成本来说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由于车辆结构日益紧凑,留给中冷器、散热器和风扇等的空间有限,这使得对冷却系统的寿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散热系统,用于车辆,车辆包括安装仓体、发动机和散热器,散热系统、发动机和散热器均安装于安装仓体内,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设置于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位于散热器的一侧;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设置于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位于散热器的另一侧;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安装仓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散热器的进风口位于第一腔体内,散热器的出风口位于第二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应用于车辆中,车辆具体包括安装仓体、发动机和散热器,散热系统、发动机、散热器设置于安装仓体内。具体地,散热系统、发动机、散热器安装在安装仓体内,便于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处理,其中,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对称安装在散热器两侧,起到安装稳定的作用,同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共同设置在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将安装仓体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之间是相互独立密封的空间,以此防止第二腔体的空气回流第一腔体中。
具体地,第一腔体为冷风区,第二腔体为热风区,散热器的进风口位于第一腔体,即位于冷风区,散热器的出风口位于第二腔体,位于热风区内,这样在散热器工作时,保证了散热器进风口吸入的是冷风,经过散热器给发动机降温后,散热器的出风口排出的是热风,吸入的冷风能够有效的为发动机降温,提高散热效果,排出的热风存留在第二腔体,不会回流到第一腔体内。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安装仓体分成两个独立密封的腔体,实现了冷风、热风分区,防止热风区空气回流到冷风区,导致冷风区的气温升高,不利于发动机的降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风回流,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散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一密封条设置于第一挡板与安装仓体之间;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设置于第二挡板与安装仓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挡板和安装仓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条,以及在第二挡板和安装仓体之间设置第二密封条,实现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安装仓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进而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实现对热风区和冷风区之间的封闭隔离,更有效地避免了热风区的热风进行回流至冷风区,进而提升了散热器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同时密封条材质轻,易于操作安装,造价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密封条材质柔软,贴合性高,密封效果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橡胶板,第一橡胶板与第一挡板的下侧相连接,第一橡胶板位于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第二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与第二挡板的下侧相连接,第二橡胶板位于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橡胶板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下侧,并设置在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以及将第二橡胶板连接在第二挡板的下侧,并设置在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通过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方设置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可以进一步地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行隔离及密封;进一步地,通过选择用橡胶材质的橡胶板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侧,位于散热器和安装仓体之间,充分利用了橡胶材质具有一定柔韧性,进而可以实现对散热器和安装仓体更好地贴合,进而实现更好的密封作用,使得安装仓体被隔离成两个独立的密封空间,进而将冷风区和热风区分开,从而防止热风回流,提升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橡胶板通过压板和螺栓安装于第一挡板上;第二橡胶板通过压板和螺栓安装于第二挡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压板和螺栓将第一橡胶板安装固定在第一挡板上,以及通过压板和螺栓将第二橡胶板安装固定在第二挡板上,实现了用压板将橡胶板和挡板连接,密封性更高,有效的提升了整体密封效果,同时由于压板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容易操作,有效的降低了安装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海绵体,第一海绵体安装于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海绵体安装在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并设置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实现了第一海绵体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安装仓体之间间隙的密封,因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散热器的表面及安装仓体之间构成的区域,较难进行装配工作,进而通过利用第一海绵体的可压缩性对其间隙的填补,装配和维修均比较方便,易操作,并且海绵体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进一步地实现了对该区域的密封作用,进而可以将安装仓体完全隔离成两个独立密封的腔体,将冷风区和热风区分开,防止热风回流,有效的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海绵体,第二海绵体安装于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第一挡板的下方;第三海绵体,第三海绵体安装于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第二挡板的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海绵体和第三海绵体,通过将第二海绵体安装在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并位于第一挡板的下方,以及将第三海绵体安装在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并位于第二挡板的下方,实现了对散热器的两侧与安装仓体之间空隙进行密封,并且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结构上形成整体密封挡板,从而使安装仓体被完全隔离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并使两个空间之间完全处于密封状态,有效的防止热风回流,从而提升散热器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同时海绵体原材料来源广泛,容易获得,加工成本低,并且材质柔软,贴合性能高,密封性强,更换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海绵体,第四海绵体安装于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散热器的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系统还包括第四海绵体,通过将第四海绵体安装在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并位于散热器的下方,实现了对散热器的底部与安装仓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填补密封,第四海绵体材质柔软,贴合性能高,密封性强,易于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可靠,通过将第四海绵体安装于散热器的表面和安装仓体之间,能使被隔离的安装仓体各自独立空间密封性更好,从而起到防止热风回流,有效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安装孔,设置于第一挡板上,散热器的进气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设置于第二挡板上,散热器的出气管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和散热器的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安装孔和散热器的出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且散热器的进气管从第一安装孔中穿过,散热器的出气管从第二安装孔中穿过,并且散热器的进气管和第一安装孔之间,以及散热器的出气管和第二安装孔之间都设置有密封圈,实现了散热器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便于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此设置简单,易于加工,且加工成本低,安装和拆卸容易进行操作,同时密封圈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密封圈具有隔热、耐高温性能,并能够批量生产或购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风通过孔间隙进行回流,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第一侧板,第一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侧板上;第二侧板,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侧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器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成左右对称分布,通过将第一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侧板上,以及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侧板上,实现了挡板与侧板的安装连接,连接紧固,不容易松动,并且操作简单,节省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安装空间,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顶侧平齐,能够很好的密封在安装仓体的底面上,从而将安装仓体隔离成独立的密封空间,有效的防止热风回流,并且结构简单,安装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驾驶室,驾驶室设置于车架上,驾驶室和车架之间围成安装仓体;发动机,设置于安装仓体内;散热器,散热器设置于仓体内,散热器用于为发动机进行散热;以及散热系统,散热系统设置于安装仓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中包括车架和驾驶室,通过将驾驶室安装在于车架上,并且驾驶室和车架组成了安装仓体,实现了将发动机和散热器以及散热系统都安装仓体中,有利于散热器便于为发动机进行散热,同时,有利于散热系统对安装仓体进行隔离,进而将冷风区和热风区分开,从而防止热风回流,提升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系统和车辆,通过将安装舱体隔离成独立空间,进行完全密封,从而为车辆发动机提供降温散热,其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密封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热风回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散热系统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散热系统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散热系统主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辆;
10散热系统,20安装仓体,30发动机,40散热器,50车架,60驾驶室;
102第一挡板,104第二挡板,106第一密封条,108第二密封条,110第一橡胶板,112第二橡胶板,114第一海绵体,116第二海绵体,118第三海绵体,120第四海绵体,122第一安装孔,124第二安装孔,126压板,128螺栓,130密封圈;
202第一腔体,204第二腔体;
402进风口,404出风口,406进气管,408出气管,410第一侧板,412第二侧板,414散热器侧板角座,416散热器上盖板;
602驾驶室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散热系统10。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10,用于车辆1,车辆1包括安装仓体20、发动机30和散热器40,散热系统10、发动机30和散热器40均安装于安装仓体20内。
其中,如图2至图4所示,散热系统10包括: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第一挡板102设置于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位于散热器40的一侧;第二挡板104设置于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位于散热器40的另一侧;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将安装仓体20分隔成第一腔体202和第二腔体204,散热器40的进风口402位于第一腔体202内,散热器40的出风口404位于第二腔体204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系统10,应用于车辆1中,车辆1具体包括安装仓体20、发动机30和散热器40,其中,安装仓体20内包括散热系统10、发动机30、散热器40,进一步地,散热系统10、发动机30、散热器40共同安装在安装仓体20内,便于散热器40对发动机30进行降温处理。
其中,散热系统10包括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分别对称安装在散热器40两侧,起到安装稳定的作用,同时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共同设置在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将安装仓体20分割成第一腔体202和第二腔体204,两个腔体之间是相互独立密封的空间,以此防止第二腔体204的空气回流第一腔体202中。
具体地,第一腔体202为冷风区,第二腔体204为热风区,散热器40的进风口402设置于第一腔体202的冷风区,散热器40的出风口404设置于第二腔体204的热风区内,在散热器40工作时,保证了散热器40进风口402吸入的是冷风,通过散热器40给发动机30降温后,散热器的出风口404排出的是热风,这样,吸入的冷风能够有效的为发动机30降温,提高散热效果,排出的热风存留在第二腔体204,由于第一腔体202与第二腔体204之间密封,使得散热器40的出风口404导出的热风大部分无法回流到进风口40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器40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动机30产生“开锅”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密封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风回流,进而提高散热器40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10,包括:第一挡板102、第二挡板104、第一密封条106和第二密封条108。
其中,第一挡板102设置于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位于散热器40的一侧,第一密封条106设置于第一挡板102与安装仓体20之间;第二挡板104设置于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位于散热器40的另一侧,第二密封条108设置于第二挡板104与安装仓体20之间;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将安装仓体20分隔成第一腔体202和第二腔体204,散热器的40进风口402位于第一腔体202内,散热器40的出风口404位于第二腔体204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挡板102和安装仓体2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条106,以及在第二挡板104和安装仓体2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条108,实现对第一挡板102、第二挡板104与安装仓体20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密封,进而通过第一密封条106和第二密封条108实现对热风区和冷风区之间的封闭隔离,更有效地避免了热风区的热风进行回流至冷风区,进而提升了对发动机30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和外侧边缘形状与安装仓体20中的驾驶室底板602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这样能更有效的进行密封,驾驶室底板602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进一步地,将第一密封条106安装在第一挡板102的顶侧和外侧边缘上,将第二密封条108安装在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和外侧边缘上,通过压缩第一密封条106和第二密封条108,实现将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与驾驶室底板60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条材质柔软,易于安装,解决了有限空间内安装困难的问题,并且通过密封,可以将安装仓体20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密封空间,从而起到防止热风回流作用。
其中,第一密封条106和第二密封条108的为橡胶条,具有15mm至20mm的压缩量,即使驾驶底板振动,也不会影响驾驶室底板602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还能避免因驾驶室底板602振动,造成驾驶室底板602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之间干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橡胶板110连接在第一挡板102的下侧,位于安装仓体20和散热器40之间;第二橡胶板112连接在第二挡板104的下侧,位于散热器40和安装仓体20之间。
具体地,第一橡胶板110安装在第一挡板102的下边缘,进一步地,第一橡胶板110的下边缘和内边缘与车架50和散热器侧板角座414形状相适应,同理,第二橡胶板112对称安装在第二挡板104的下边缘,并且第二橡胶板112的下边缘和内边缘与车架50和散热器侧板角座414形状相适应,这样,会使密封效果更好,进而将冷风区和热风区分开,从而防止热风回流,提高散热器40的散热效果。
其中,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厚度均为5mm,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另外,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材质具有柔韧性,可以进行折弯翻边,这样,便于通电线路通过,同时还能防止因车体振动导致零件之间互相干涉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第一橡胶板110通过压板126和螺栓128安装于第一挡板102上;第二橡胶板112通过压板126和螺栓128安装于第二挡板104上。通过压板126和螺栓128连接橡胶板和挡板,实现了第一橡胶板110在使用过程中,拆卸方便,易于安装,并且压板126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同时橡胶板与挡板连接之后密封效果好,有效的阻挡了散热器40排风口排出的热风由第二腔体204回流到第一腔体202中,从而防止热风回流,提升散热器40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海绵体114,第一海绵体114安装于散热器40的表面和安装仓体20之间,以及位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之间。
具体地,第一海绵体114设置在散热器上盖板416与驾驶室底板602之间的空隙,第一海绵体114的上表面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平齐,第一海绵体114粘贴在散热器上盖板416上。通过设置第一海绵体114的上表面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平齐,这样在整体安装时,由于海绵体和密封条具有压缩量,可以填补间隙,能够将挡板与驾驶室底板602之间的间隙完全密封,进而将安装仓体20完全分离成两个独立密封的腔体,防止热风回流,同时,可以很好地防止驾驶底板602振动导致驾驶室底板602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干涉,并且第一海绵体114材质柔软,贴合性能高,密封效果好,容易安装和拆卸,造价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二海绵体116,第二海绵体116安装于散热器40的表面和安装仓体20之间,以及位于第一挡板102的下方;第三海绵体118,第三海绵体118安装于散热器40的表面和安装仓体20之间,以及位于第二挡板104的下方。
具体地,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用于填充于散热器40两侧与车架50之间的空隙,其中,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粘贴在车架50内表面,这样可以防止散热器40吊起时,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与车架50的顶面干涉,从而导致散热器40不能顺利取出,同时对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造成破坏。通过设置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填补了安装仓体20中车架50与散热器40之间的间隙,能使被分隔的安装仓体20空间密封性更好,并且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材质柔软,贴合性能高,易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安装、拆卸,同时将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分别安装于车架50上,起到在拆卸散热器40时与车架50间不发生干涉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四海绵体120,安装于散热器40的表面和安装仓体20之间,以及位于散热器40的下方。
具体地,第四海绵体120填充于散热器40的底部与车架50的之间的空隙,并且,第四海绵体120粘贴至散热器40的底部。通过将第四海绵体120安装于散热器40的表面和安装仓体20之间,能使被分隔的安装仓体20各自独立空间密封性更好,从而起到防止热风回流,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并且第四海绵体120材质柔软,密封性能好,容易安装和拆卸,造价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2还包括:第一安装孔122,设置于第一挡板102上,散热器40的进气管406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22;第二挡板104还包括:第二安装孔124,设置于第二挡板104上,散热器40的出气管408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24,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24与进气管406和出气管40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24,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24可以为圆孔,散热器40的进气管406从第一挡板102的圆孔穿过,散热器40的出气管408从第二挡板104的圆孔穿过,挡板开孔与散热器40进气管406和出气管408之间的间隙由密封圈130密封,密封圈130材质为耐高温的硅橡胶,材质柔软,密封性能强。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24,方便进气管406和出气管408通过,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并且在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设置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24,加工成本低,容易生产加工,同时间隙由橡胶密封圈130密封,能够阻挡大部分热风回流,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器40包括: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12,第一挡板102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侧板410上,第二挡板104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侧板412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10与第二侧板412左右分布在散热器40上,第一挡板102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侧板410上,第二挡板104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侧板412上,整体结构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易于安装,并且把合牢固,不容易松动,通过挡风板与侧板的安装连接,使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平齐,能够很好的密封在安装仓体20的底面上,从而将安装仓体20隔离成独立的密封空间,有效的防止热风回流,并且结构简单,安装稳固。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1,车辆1包括发动机30、散热器40、驾驶室60以及车架50,其中,驾驶室60安装在车架50上,驾驶室60和车架50围成安装仓体20,散热系统10设置在散热器40与驾驶室底板602及车架50之间,将安装仓体20分成独立的冷风区和热风区,散热器40的进风口402在冷风区,散热器的出风口404在热风区。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系统10包括对称安装在散热器40侧板两侧的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其中,第一挡板102由螺栓安装在散热器40第一侧板410,第二挡板104由螺栓安装在散热器40第二侧板412。第一挡板102以及第二挡板104为3mm厚的钢板。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开有圆孔,供散热器40的进气管406和散热器40的出气管408穿过,挡板上开孔与散热器40的进气管406和散热器40的出气管408之间的间隙由密封圈130密封,密封圈130材质为耐高温的硅橡胶。本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并通过密封圈130将其良好的密封,使挡板两侧空气不能互相流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和外侧边缘形状与驾驶室底板602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驾驶室底板602与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顶侧和外侧边缘安装有第一密封条106和第二密封条108,用于填补该间隙。其中,密封条为橡胶材质,具有15至20mm的压缩量,可以很好地防止驾驶室底板602振动导致驾驶室底板602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发生干涉。通过设置密封条结构,使驾驶室底板602与挡板之间的间隙有效的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热风回流,影响散热效果,同时还能避免驾驶室底板602振动与挡板进行干涉。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下侧边缘分别与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相连接,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通过螺栓128及压板126安装在挡板的下边缘,第一橡胶板110和第二橡胶板112的下边缘和内边缘与车架50和散热器侧板角座414形状相适应。
具体地,压板126为3mm厚的钢板,橡胶板厚度5mm,可以根据该处布置情况对橡胶板进行折弯翻边,也可以避免车架50振动导致车架50的上表面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下侧边缘干涉。
进一步地,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海绵体114,第一海绵体114设置在散热器上盖板416与驾驶室底板602之间,第一海绵体114的上表面与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4的顶侧平齐,第一海绵体114粘贴在散热器上盖板416。
进一步地,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用于填充散热器40两侧与车架50之间的空隙,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粘贴至车架50内表面,可以防止散热器40吊起时,第二海绵体116和第三海绵体118与车架50的顶面干涉。
进一步地,散热系统10还包括第四海绵体120,用于填充散热器40底部与车架50前防护栅之间的空隙,第四海绵体120粘贴至散热器40底部。通过设置第四海绵体120,起到将散热器40的底部与车架50的前防护栅之间的空隙密封的作用。
通过该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10实现了将散热器40的进风口402和出风口404隔离在两个几乎独立的空间,使得散热器40的出风口404导出的热风大部分无法回流到进风口40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热器40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动机30产生“开锅”现象。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密封效果好,能够阻挡大部分热风回流;以及在系统散热性能达标的前提下,降低设计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安装仓体、发动机和散热器,所述散热系统、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散热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仓体内,所述散热系统包括:
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
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安装仓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散热器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散热器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安装仓体之间;
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安装仓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侧相连接,所述第一橡胶板位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
第二橡胶板,所述第二橡胶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橡胶板位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橡胶板通过压板和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挡板上;
所述第二橡胶板通过压板和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二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海绵体,所述第一海绵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表面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海绵体,所述第二海绵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表面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
第三海绵体,所述第三海绵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表面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海绵体,所述第四海绵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表面和所述安装仓体之间,以及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散热器的进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散热器的出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散热器的进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散热器的出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安装仓体内;
车架;
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驾驶室和所述车架之间围成所述安装仓体;
发动机,设置于所述安装仓体内;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仓体内,所述散热器用于为所述发动机进行散热。
CN202021198260.1U 2020-06-24 2020-06-24 散热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2563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260.1U CN212563440U (zh) 2020-06-24 2020-06-24 散热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8260.1U CN212563440U (zh) 2020-06-24 2020-06-24 散热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3440U true CN212563440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8260.1U Active CN212563440U (zh) 2020-06-24 2020-06-24 散热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34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806A (zh) * 2021-11-10 2021-12-07 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806A (zh) * 2021-11-10 2021-12-07 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632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2563440U (zh) 散热系统和车辆
CN106672246B (zh) 一种直升机动力舱后部封严结构
US11624514B2 (en) Window air conditioner with water receiving pan and filter screen support
CN20314793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8679809B (zh) 一种改进的空调器电控盒
CN213272923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09820217U (zh) 一种风冷自吸式高效换热器
CN208128738U (zh) 电动汽车元件散热处理系统
CN215361338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用于地铁的电热送风装置
CN1847041A (zh) 一体式机车空调
CN111152645A (zh) 一种冷却模块总成及车辆
CN105828584A (zh) 一种高效通风式智能控制器散热结构
CN205902295U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散热结构及其应用的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09904697U (zh) 一种密封隔离效果好的汽车底板
CN202091026U (zh) 发动机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工程车辆
CN203612062U (zh) 一种顶盖散热结构及车辆
CN107905885B (zh) 一种冷却模块总成
CN110173770A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283415U (zh) 烟机密封结构及制冷吸油烟机
CN220288295U (zh) 一种具有多层散热管的汽车散热器
CN213020422U (zh) 一种框架式结构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外壳
CN216588876U (zh) 一种egr冷却器的进气隔热片
CN215904489U (zh)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单元及轨道车辆
CN217051527U (zh) 一种叉车液压油冷却装置及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