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8691U -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8691U
CN212558691U CN202020843081.2U CN202020843081U CN212558691U CN 212558691 U CN212558691 U CN 212558691U CN 202020843081 U CN202020843081 U CN 202020843081U CN 212558691 U CN212558691 U CN 212558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installation pole
belt
braid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30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代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i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i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i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i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30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8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8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8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相对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左侧的传动杆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杆用于对第二安装杆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杆用于对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电机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配合用于对传送带进行固定,通过电机、夹持装置和传送带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编织带的连续输送,同时解决了现有编织带在转移时通过机械手臂编织带断裂则无法拿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带,又称锭织,是将纱线经络筒、卷纬形成纬线管后,插在编织机的固定齿座上,纬纱管沿8字形轨道回转移动,以牵引纱线相互交叉编织,织带分为三大类工艺技术:机织、编结、针织,其中编织带按编织方法分为平纹、斜纹、缎纹与杂纹几大类。
现有的编织带在生产完成后的转移过程中都是通过机械手臂进行拿取的,若编织带断裂则无法拿取,从而不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具备能够对编织带进行连续转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编织带在转移时断裂则无法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相对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左侧的传动杆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第一安装杆右侧的传动杆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所述底座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第一安装杆之间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杆,所述第三安装杆相对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两个传送带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槽、弹簧和挤压杆,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经安装槽贯穿至安装座的内部,所述挤压杆的底部且位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安装槽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挤压杆的两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杆左侧传动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传动杆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杆用于对第二安装杆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杆用于对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电机用于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配合用于对传送带进行固定,通过电机、夹持装置和传送带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编织带的连续输送,同时解决了现有编织带在转移时通过机械手臂编织带断裂则无法拿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与第三安装杆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编织带的限位,防止编织带在转移时发生偏移从而导致编织带掉落,同时在编织带进入传送带内部时对编织带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编织带能够被夹持装置固定,通过设置安装槽用于对挤压杆进行收纳,通过设置弹簧用于对挤压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对编织带进行固定,防止在移动时编织带与挤压杆脱离,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挤压杆的限位,防止挤压杆与安装座脱落,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配合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和夹持装置转动,实现对编织带的连续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夹持装置;301、安装座;302、安装槽;303、弹簧;304、挤压杆;4、主动轮;5、限位板;6、传送带;7、第一安装杆;8、从动轮;9、传动杆;10、第二安装杆;11、第三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杆7,第一安装杆7相对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杆10,第二安装杆10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9,第一安装杆7左侧的传动杆9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4,第一安装杆7右侧的传动杆9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8,从动轮8和主动轮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6,主动轮4与从动轮8通过传送带6转动连接,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3,底座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杆7用于对第二安装杆10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杆10用于对主动轮4和从动轮8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电机2用于带动主动轮4转动,通过主动轮4和从动轮8之间的配合用于对传送带6进行固定,通过电机2、夹持装置3和传送带6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编织带的连续输送,底座1顶部的第一安装杆7之间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杆11,第三安装杆11相对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位于两个传送带6的内部,通过限位板5与第三安装杆11之间的配合实现对编织带的限位,防止编织带在转移时发生偏移从而导致编织带掉落,同时在编织带进入传送带6内部时对编织带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编织带能够被夹持装置3固定,夹持装置3包括安装座301、安装槽302、弹簧303和挤压杆304,传送带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座301,安装座3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302,安装座301的顶部设置有挤压杆304,挤压杆304经安装槽302贯穿至安装座301的内部,挤压杆304的底部且位于安装槽3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303,弹簧303的底部与安装槽302的底部接触,通过设置安装槽302用于对挤压杆304进行收纳,通过设置弹簧303用于对挤压杆30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对编织带进行固定,防止在移动时编织带与挤压杆304脱离,安装座30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挤压杆304的两侧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挤压杆304的限位,防止挤压杆304与安装座301脱落,第一安装杆7左侧传动杆9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传动杆9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电机2传动连接,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配合带动主动轮4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6和夹持装置3转动,实现对编织带的连续转移。
使用时,将电机2打开,在皮带与皮带盘之间的配合下使得主动轮4、从动轮8和传送带6转动,将加工好的编织带送至传送带6之间并通过限位板5进行限位,通过挤压杆304之间的配合对编织带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对编织带进行连续的输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杆(7),所述第一安装杆(7)相对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安装杆(10),所述第二安装杆(10)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9),所述第一安装杆(7)左侧的传动杆(9)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轮(4),所述第一安装杆(7)右侧的传动杆(9)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8),所述从动轮(8)和主动轮(4)的表面设置有传送带(6),所述主动轮(4)与从动轮(8)通过传送带(6)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3),所述底座(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第一安装杆(7)之间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杆(11),所述第三安装杆(11)相对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位于两个传送带(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安装座(301)、安装槽(302)、弹簧(303)和挤压杆(304),所述传送带(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座(301),所述安装座(3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302),所述安装座(301)的顶部设置有挤压杆(304),所述挤压杆(304)经安装槽(302)贯穿至安装座(301)的内部,所述挤压杆(304)的底部且位于安装槽(3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303),所述弹簧(303)的底部与安装槽(302)的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0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挤压杆(304)的两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杆(7)左侧传动杆(9)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传动杆(9)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电机(2)传动连接。
CN202020843081.2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Active CN212558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3081.2U CN21255869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3081.2U CN21255869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8691U true CN212558691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3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3081.2U Active CN212558691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86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446A (zh) * 2021-06-23 2021-09-28 合肥恒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反光膜贴附设备
CN115193657A (zh) * 2022-08-04 2022-10-18 鲍致文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生产线自动涂胶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2446A (zh) * 2021-06-23 2021-09-28 合肥恒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反光膜贴附设备
CN113442446B (zh) * 2021-06-23 2023-01-31 合肥恒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反光膜贴附设备
CN115193657A (zh) * 2022-08-04 2022-10-18 鲍致文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生产线自动涂胶设备
CN115193657B (zh) * 2022-08-04 2023-08-22 上海乾浩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生产线自动涂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8691U (zh) 一种编织带连续输送装置
CN109436700A (zh) 一种细纱管输送装置
CN110733934B (zh) 一种纺织用自动调控卷线机
CN109518321A (zh) 一种细纱管自动上下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69084B (zh) 一种电机轴输送线
CN114104803A (zh) 一种适用于卷材穿芯轴的自动装卸机及自动装卸装置
CN211282511U (zh) 一种具有定位防倾倒功能的皮带传输装置
CN216582328U (zh) 一种电熔合成砂生产用皮带机
CN212374588U (zh) 一种具有防止纺织绕线紊乱的装置
CN216471232U (zh) 一种适用于卷材穿芯轴的自动装卸机及自动装卸装置
CN215666122U (zh) 一种人造革用收卷机节能加热装置
CN213707317U (zh)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分类绕线装置
CN216971164U (zh) 一种纬编底布送料机构
CN212983210U (zh) 一种纺线输送架
CN211444351U (zh) 卧式非晶料带加工设备
CN218088342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输送装置
CN218370937U (zh) 一种汽车电线生产用多参数可调整导线打圈机
CN215797523U (zh) 一种拉浆极带侧边胶带分离机构
CN205500128U (zh) 一种滚镀机的运输装置
CN114960001B (zh) 一种薄膜纺织机
CN219342025U (zh) 新型玻璃纤维拉丝机
CN212475580U (zh) 一种电缆收线机的疏线装置
CN220009012U (zh) 一种糊底机的输送装置
CN218621310U (zh) 一种鱼竿表面碳纤维编织机
CN213203599U (zh) 一种抗菌针织布剪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