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5495U - 一种撒粉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撒粉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5495U
CN212555495U CN202021009114.XU CN202021009114U CN212555495U CN 212555495 U CN212555495 U CN 212555495U CN 202021009114 U CN202021009114 U CN 202021009114U CN 212555495 U CN212555495 U CN 212555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suction pipe
powder
powder feeding
plastic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91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彪
安澜
刘劲松
姚淑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Xinwoke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Shenzhen Bao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oxing Mart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Xinwoke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Shenzhen Bao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oxing Mart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Xinwoke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Shenzhen Baoli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oxing Mart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Xinwoke Garment Accessor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5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5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41F23/06Powdering devices, e.g. for preventing set-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撒粉烘干机,属于对具有渐进运动的制品进行表面处理的机械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输送带、上粉槽、除粉机构、后输送带和恒温控制机构,前输送带、上粉槽、除粉机构、后输送带顺次设置,所述前输送带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一;上粉槽为带孔槽,配合设置有促使热熔粉掉落的上粉刷。将本申请作为上粉装置以及烘干装置使用,具有图案清晰、不卷边、受热均匀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撒粉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撒粉烘干机,属于对具有渐进运动的制品进行表面处理的机械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等上的文字和图案多采用热转印方式进行附着,由此衍生出转印纸等制品,在上述过程中,先将文字和图案制成热转印纸供使用。而在热转印纸加工过程中,主要包括印刷/涂胶、撒粉、烘干、分切等步骤,其中撒粉容易出现热熔胶粉分布不匀、非图案文字部分散粉残余较多;而烘干多采用烘箱完成烘干操作,将烘箱内部整体空间的温度统一加热并保持在烘干温度,但实际上转印纸品的烘干只利用了其中的小部分空间,不仅存在烘干效果差、资源浪费严重的缺陷,在加热过程中,还会存在卷曲现象,影响图案的成型效果,卷曲虽然可以通过附加平整装置进行平整,但易出现花型边缘模糊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图案(包括图形、文字)清晰、不卷边、受热均匀的撒粉烘干机。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撒粉烘干机,包括前输送带(可采用带孔吸辊)、上粉槽、后输送带(可采用带孔吸辊)和恒温控制机构,前输送带、上粉槽和后输送带顺次设置,所述前输送带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一,上粉槽为带孔槽,配合设置有促使热熔粉掉落的上粉刷,后输送带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和加热热熔粉使之融化的恒温控制机构;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吸风机启动,抽吸管一与前输送带之间形成负压(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前输送带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一与孔形成的抽吸回路赋予前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前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形成负压,此时,前输送带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抽吸管二、抽吸管三与后输送带之间形成负压(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后输送带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二、抽吸管三与孔形成的抽吸回路赋予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形成负压,此时,后输送带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经过的塑膜与前输送带、后输送带瞬时相吸。
本申请以输送带配合抽吸管形成负压的形式,将待处理塑膜在对应输送带上完成平整和固定,实现了输送过程的塑膜平整,并避免了加热造成的塑膜卷曲,成型效果更佳;而设置的恒温控制机构与上粉槽、上粉刷配合,后者将热熔粉均匀分布到经过上粉槽的塑膜上,前者则对有热熔粉的塑膜进行加热、熔融,确保热熔粉在塑膜上均匀充分与图案(文字、图形)融合。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我们对上粉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确定较为优选的设置如下:所述上粉槽与上粉刷形状匹配,上粉刷与上粉槽配合,对经过其下方的待处理塑膜上热熔粉。更优选的,所述上粉槽为弧形槽,上粉刷为圆柱形。弧形槽设置扩大了上粉槽的覆盖面,确保塑膜上的图案均能覆盖到热熔粉。所述上粉槽下方设置有积粉槽,用于容纳掉落的热熔粉。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我们还设置有除粉机构,所述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位于上粉槽与后输送带之间,用于施力于上粉完毕经过的塑膜背侧,以抖落塑膜上未粘附的热熔粉,转盘包括盘体和位于盘体上的转条,盘体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盘体转动带动转条随之转动,转条转动方向与塑膜运行路径交叉;或者,所述转盘包括一组盘体和位于一组盘体之间的多个转条,盘体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盘体转动带动转条随之转动,转条转动方向与塑膜运行路径交叉,盘体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盘体转动带动转条随之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与经过的塑膜背侧碰撞,塑膜受力抖动,将其未打印表面附着的散热熔粉掉落。常规热熔粉添加后,会在塑膜未打印表面大量附着,这些附着的热熔粉在后续加热熔融中,图案上的会正常融合,而图案以外的则会形成疵点,影响加工效果;本方案与上粉槽配合设置转盘,转盘转动时,不同转条对经过的塑膜进行间隔敲打,使掉落在塑膜上未与图案粘合的热熔粉脱落,当进入加热阶段时,只有图案上有热熔粉,而图案以外则不会有热熔粉,避免因热熔粉添加不当造成的疵点现象。
所述前输送带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前输送辊之间,抽吸管一位于一组前输送辊之间的前输送带回路内;后输送带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后输送辊之间,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分布于一组后输送辊之间的后输送带回路内。抽吸管一的抽吸作用,将前输送带与经过的塑膜之间抽至低压或负压,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则将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塑膜之间抽至低压或负压,借助于低压或负压,可以快速将塑膜吸附,不仅避免了塑膜的受热卷曲,还有效提高了塑膜表面的平整度,当进行输送或加热、融合时,热熔粉与图案的结合效果更均匀,图案清晰度和边界线更明确。更优选的,所述抽吸管一朝向前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抽吸管二、抽吸管三朝向后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抽吸孔的设置,使吸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抽吸不匀造成塑膜褶皱。
作为一个具体案例,上述方案还可以设置如下:一种撒粉烘干机,包括前输送带(可采用带孔吸辊)、上粉槽、除粉机构和后输送带(可采用带孔吸辊)、恒温控制机构,前输送带、上粉槽、转盘和后输送带顺次设置,前输送带、后输送带均为有孔闭合回路带,所述前输送带的回路中设置有抽吸管一;上粉槽内设置有上粉刷,上粉刷与上粉槽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上;除粉机构包括转盘,转盘由电机驱动,转盘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行进路径交叉;后输送带的回路内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回路外则设置有加热经过的塑膜的恒温控制机构;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吸风机启动:抽吸管一工作,经前输送带上的孔,将前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抽吸并赋予负压;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工作,经后输送带上的孔,将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抽吸并赋予负压。
作为一个具体案例,上述方案还可以设置如下:一种撒粉烘干机,包括导入辊、前输送带、上粉槽、除粉机构、后输送带和导出辊,所述前输送带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一;上粉槽内设置有上粉刷,上粉刷与上粉槽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上;除粉机构包括有转盘,转盘由电机驱动,转盘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行进路径交叉;后输送带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和加热待处理塑膜的恒温控制机构;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吸风机启动:抽吸管一工作,赋予前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以负压;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工作,赋予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以负压;待处理塑膜经导入辊送至前输送带上,经上粉槽添加热熔粉、转盘抖落多余热熔粉后,送至后输送带处,经恒温控制机构加热、热熔粉融合后,经导出辊送出。在该方案中,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前输送带、后输送带均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一、抽吸管二与抽吸管三分别同对应输送带上的孔形成抽吸回路,赋予前输送带、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前输送带、后输送带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分别形成负压,此时,前输送带、后输送带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视角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使用状态立体图(单侧箱盖拆除);
图6为本申请侧面结构示意图(单侧箱盖拆除)。
图中标号:A.打印机;B.塑膜;1.导入辊;2.前输送带;21.前输送辊;3.上粉槽;31.上粉刷;32.盖板一;4.转盘;41.导粉板;42.盖板二;43.盘体;44.转条;5.积粉槽;6.后输送带;61.后输送辊;611.电机;62.恒温控制机构;621.加热管;63.盖板三;64.盖板四;7.导出辊;8.控制台;81.抽吸管一;82.抽吸管二;83.抽吸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撒粉烘干机,结合图2~图3,包括前输送带2(采用带孔吸辊结构)、上粉槽3和后输送带6(采用带孔吸辊结构),前输送带2、上粉槽3和后输送带6顺次设置,前输送带2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一81,上粉槽3为带孔槽,配合设置有促使热熔粉掉落的上粉刷31,后输送带6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以及加热热熔粉使之融化的恒温控制机构62;抽吸管一81、抽吸管二82和抽吸管三83分别与大功率吸风机连接,经控制台8操控吸风机(图中未显示,可采用常规风机)启动,抽吸管一81与前输送带2之间形成负压(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前输送带2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一81与前输送带2上的孔形成的抽吸回路,赋予前输送带2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前输送带2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形成负压,此时,前输送带2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与后输送带6之间形成负压(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后输送带6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72与后输送带6上的孔形成的抽吸回路,赋予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形成负压,此时,后输送带6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待处理塑膜经过前输送带、后输送带时与之瞬时相吸。
本申请以输送带配合抽吸管形成负压的形式,结合图1,待处理塑膜B经打印机A打印图案后,送入该装置,在对应输送带上完成平整和固定,实现了输送过程的塑膜平整,并避免了加热造成的塑膜卷曲,成型效果更佳;而设置的恒温控制机构62与上粉槽3、上粉刷31配合,后者将热熔粉均匀分布到经过上粉槽3的塑膜B上,前者则对有热熔粉的塑膜B进行加热、熔融,确保热熔粉在塑膜B上均匀充分与图案(文字、图形)融合。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上述方案可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上粉槽3与上粉刷31形状匹配,上粉刷31与上粉槽3配合,对经过其下方的待处理塑膜上热熔粉。更优选的,结合图3和图4,上粉槽3为弧形槽,上粉刷31为圆柱形,上粉刷31位于弧形槽内。弧形槽设置扩大了上粉槽3的覆盖面,确保塑膜B上的图案均能覆盖到热熔粉。上粉槽3下方还可设置有积粉槽5,用于容纳掉落的热熔粉。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上述方案可按照如下方式设置:上粉槽3与后输送带6之间设置有除粉机构,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的转盘4,转盘转动,并施力于上粉完毕经过的塑膜B的背侧,以抖落塑膜B上未粘附的热熔粉。转盘4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以下给出两种:
方式一:转盘4包括盘体43位于盘体43上的转条44,盘体43由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其转动,盘体43转动带动转条44随之转动,转条44转动方向与塑膜B运行路径交叉,并在转动过程中与经过的塑膜B背侧碰撞,塑膜B受力抖动,将其表面附着的散热熔粉去掉。
方式二:结合图4,转盘4包括一对盘体43和多个转条44,转条44设置于一对盘体43之间,并与塑膜B运行路径交叉,盘体43由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其转动,盘体43转动带动转条44随之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与经过的塑膜B背侧碰撞,塑膜B受力抖动,将其表面附着的散热熔粉去掉。
常规热熔粉添加后,会在塑膜表面大量附着,这些附着的热熔粉在后续加热熔融中,图案上的会正常融合,而图案以外的则会形成疵点,影响加工效果;上述两种形式的转盘4,当盘体43转动时,不同转条44对经过的塑膜B进行间隔敲打,使掉落在塑膜B上未与图案粘合的热熔粉脱落塑膜,实现除粉目的,当进入加热阶段时,只有图案上有热熔粉,而图案以外则不会有热熔粉,避免因热熔粉添加不当造成的疵点现象。
作为一种替换方案,上述方案可按照如下方式设置:结合图3~图6,前输送带2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前输送辊21之间,前输送辊21由电机(图中未标注)驱动其转动,以带动前输送带2回路运转,抽吸管一81位于一组前输送辊21之间的前输送带2回路内;后输送带6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后输送辊61之间,后输送辊61由电机611驱动器转动,以带动后输送带6回路转动,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分布于一组后输送辊61之间的后输送带6回路内。抽吸管一81的抽吸作用,将前输送带2与经过的塑膜B之间抽至低压或负压,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则将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塑膜B之间抽至低压或负压,借助于低压或负压,可以快速将塑膜B吸附,不仅避免了塑膜B的受热卷曲,还有效提高了塑膜B表面的平整度,当进行输送或加热、融合时,热熔粉与图案的结合效果更均匀,图案清晰度和边界线更明确。
优选的,抽吸管一81朝向前输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朝向后输送带6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抽吸孔的设置,使吸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抽吸不匀造成塑膜褶皱。
在上述方案中,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均设置为带孔网带(如本申请附图所示),经抽吸管一81、抽吸管二82与抽吸管三83分别同对应输送带上的孔形成抽吸回路,赋予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在图中未有体现),使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之间分别形成负压,此时,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
在上述主案例和替换案例实施中:
(1)前输送带2处理的环境为常温,后输送带6处理的是将热熔粉熔融的加热工艺,因此,前输送带2可以采用普通输送带,后输送带6则需要采用耐热、耐高温输送带。
(2)为避免操作环境对上述各器械造成干扰,在上粉槽3的上方设置可开启式的盖板一32,方便加料(热熔粉)和查看上粉槽3工作状态;在转盘4上方设置可开启的盖板二42,并根据需要在转盘4侧边与积粉槽5之间设置导粉板41,将多余热熔粉转入积粉槽5;在后输送带6入口附近设置盖板三63,恒温控制机构62上方设置盖板四64,防止烫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2~图6,本实施例的撒粉烘干机包括前输送带2(采用带孔吸辊结构)、上粉槽3、除粉机构和后输送带6(采用带孔吸辊结构),前输送带2、上粉槽3、除粉机构和后输送带6顺次设置,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均为有孔闭合回路带,前输送带2的回路中设置有抽吸管一81;上粉槽3内设置有上粉刷31,上粉刷31与上粉槽3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3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上;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的转盘4,转盘4的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行进路径交叉;后输送带6的回路内设置有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回路外则设置有加热经过的塑膜B的恒温控制机构62;抽吸管一81、抽吸管二82和抽吸管三83分别与吸风机(图中未显示)连接,选择控制器8上的开启键,吸风机启动:抽吸管一81工作,经前输送带2上的孔,将前输送带2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抽吸并赋予负压;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工作,经后输送带6上的孔,将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抽吸并赋予负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2~图6,本实施例的撒粉烘干机包括导入辊1、前输送带2(采用带孔吸辊结构)、上粉槽3、除粉机构、后输送带6(采用带孔吸辊结构)和导出辊7,前输送带6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一81;上粉槽3内设置有上粉刷31,上粉刷31与上粉槽3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3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上;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图中未显示)驱动的转盘4,转盘4的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行进路径交叉;后输送带6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和加热待处理塑膜B的恒温控制机构62;抽吸管一81、抽吸管二82和抽吸管三83分别与吸风机连接,吸风机启动:抽吸管一81工作,赋予前输送带2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以负压;抽吸管二82、抽吸管三83工作,赋予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以负压。待处理塑膜B经导入辊1送至前输送带2,经上粉槽3添加热熔粉、转盘4抖落多余热熔粉(抖落的热熔粉由积粉槽5收集并回用)后,送至后输送带6处,经恒温控制机构62加热、热熔粉融合后,经导出辊7送出。
在该方案中,负压的产生方式很多,可将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均设置为带孔网带,经抽吸管一81、抽吸管二82与抽吸管三83分别同对应输送带上的孔形成抽吸回路,赋予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以负压;也可以采用侧吸方式,使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B之间分别形成负压,此时,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6是否为有孔网带并不影响。

Claims (10)

1.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带、上粉槽、后输送带和恒温控制机构,前输送带、上粉槽和后输送带顺次设置,
所述前输送带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一;
上粉槽为带孔槽,配合设置有上粉刷;
后输送带对应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和恒温控制机构;
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
待处理塑膜经前输送带、上粉槽、后输送带依次完成输送、上粉、热熔与自然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槽与上粉刷形状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槽为弧形槽,上粉刷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槽下方设置有积粉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粉槽与后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除粉机构,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转动方向与塑膜运行路径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盘体和位于盘体上的转条,盘体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盘体转动带动转条随之转动,转条转动方向与塑膜运行路径交叉;或者,所述转盘包括一组盘体和位于一组盘体之间的多个转条,盘体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盘体转动带动转条随之转动,转条转动方向与塑膜运行路径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输送带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前输送辊之间,抽吸管一位于一组前输送辊之间的前输送带回路内;后输送带为闭合回路,套装于一组后输送辊之间,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分布于一组后输送辊之间的后输送带回路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一朝向前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抽吸管二、抽吸管三朝向后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抽吸孔。
9.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送带、上粉槽、转盘、后输送带和恒温控制机构,前输送带、上粉槽、除粉机构和后输送带顺次设置,前输送带、后输送带均为有孔闭合回路带,
所述前输送带的回路中设置有抽吸管一;
上粉槽内设置有上粉刷,上粉刷与上粉槽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上;
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行进路径交叉;
后输送带的回路内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回路外则设置有使热熔粉熔融的恒温控制机构;
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
10.一种撒粉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辊、前输送带、上粉槽、除粉机构、后输送带、恒温控制机构和导出辊,
所述前输送带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一;
上粉槽内设置有上粉刷,上粉刷与上粉槽配合,热熔粉由上粉槽转移至经过的待处理塑膜上;
除粉机构包括有由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转动方向与经过的待处理塑膜行进路径交叉;
后输送带配合设置有抽吸管二、抽吸管三和加热待处理塑膜的恒温控制机构;
抽吸管一、抽吸管二和抽吸管三分别与吸风机连接。
CN202021009114.XU 2020-03-23 2020-06-04 一种撒粉烘干机 Active CN2125554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8235 2020-03-23
CN2020203782355 2020-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5495U true CN21255549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245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8738.0A Pending CN111674154A (zh) 2020-03-23 2020-06-04 一种撒粉烘干机
CN202021009114.XU Active CN212555495U (zh) 2020-03-23 2020-06-04 一种撒粉烘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8738.0A Pending CN111674154A (zh) 2020-03-23 2020-06-04 一种撒粉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6741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139B (zh) * 2021-03-08 2023-03-28 广州市周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铺盖热熔胶粉的烫画机
CN115519895B (zh) * 2022-09-30 2023-11-10 长兴钦氏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纺织面料高效印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73239U (zh) * 2012-05-15 2012-12-05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标签制作设备
CN102717584A (zh) * 2012-07-13 2012-10-10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标签制作设备
CN103434265B (zh) * 2013-09-06 2016-06-22 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机及其干燥装置
CN203496446U (zh) * 2013-09-11 2014-03-26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用撒粉机
CN207667909U (zh) * 2017-12-14 2018-07-31 佛山希望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喷胶干粉机的隔离系统
CN207857292U (zh) * 2018-01-26 2018-09-14 瑞安市茂丰机械有限公司 热熔胶散粉上胶机
CN208646241U (zh) * 2018-07-20 2019-03-26 上海大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热熔胶撒粉复合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4154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5495U (zh) 一种撒粉烘干机
US6855205B2 (en) Apparatus for placing particles in a pattern onto a substrate
KR100896038B1 (ko) 정전인쇄장치 및 정전인쇄방법
CN207670011U (zh) 一种纸板自动翻转装置及其组成的纸板双面喷印系统
US4414913A (en) Thermo-engraving machine for printing in relief
CN105216445B (zh) 一种输液袋膜材uv连续印刷装置
JP2014040010A (ja) 液滴噴射装置
KR100464136B1 (ko) 플록을 직물지에 식모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67248A (zh) 一种用于喷涂印刷循环烤干装置
CN111038085B (zh) 一种纸杯印刷的印刷系统
CN219583802U (zh) 抖粉机
CN217455333U (zh) 笔身自动印刷流水线
CN214873686U (zh) 一种具有烘干效果的喷墨印刷设备
US20070199206A1 (en) Drying system for image forming machine
JPS5919273Y2 (ja) 乾燥装置
US2557561A (en) Plate powdering machine
CN214821855U (zh) 一种食品包装纸加工用印刷烘干机
WO2007065274A1 (en) Apparatus applying liquid to a substrate
CN219467299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印刷机
CN220720611U (zh) 一种纸箱印刷机
CN213322250U (zh) 一种油印包装设备的烘干机构
CN215921093U (zh) 一种热循环式人造皮革发泡炉
CN211710349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烘干装置
US2906240A (en) Machine for applying powders to printed sheets
CN219264866U (zh) 一种纸张干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