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8864U -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8864U
CN212548864U CN202021167892.1U CN202021167892U CN212548864U CN 212548864 U CN212548864 U CN 212548864U CN 202021167892 U CN202021167892 U CN 202021167892U CN 212548864 U CN212548864 U CN 212548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ipeline
guide
section
guid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78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禹
折小军
史佩
赵鹏飞
滕云霄
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Energy Group Shaanxi Fup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Energy Group Shaanxi Fup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Energy Group Shaanxi Fup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Energy Group Shaanxi Fuping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78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8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8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8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vention Of Fou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该除尘装置适用于对物料储存仓进行除尘处理。除尘装置包括分离仓和第一导流管路,物料储存仓通过第一导流管路与分离仓连通;分离仓包括壳体和喷淋组件,壳体具有内腔、第二导流管路和第三导流管路,第一导流管路、第二导流管路和第三导流管路均与内腔连通;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导流管路的进口、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和第三导流管路的进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壳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拦挡部,拦挡部罩设于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并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供粉尘气流通过的缺口区;拦挡部与喷淋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原煤仓存在的粉尘逸散问题。

Description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输煤系统包括有原煤仓,原煤仓用于对原煤、煤泥等颗粒性物料进行储存。原煤仓具有落煤口,物料可通过落煤口落入到原煤仓内,而在此过程中,原煤仓内会产生大量粉尘,且由于原煤仓为半封闭式罩壳式结构,粉尘会通过落煤口等开口区域产生大量逸散,进而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为了对原煤仓进行除尘处理,通常是在原煤仓内安装脉冲布袋式除尘器,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脉冲布袋式除尘器就会出现板结、堵塞现象,而产生布袋破损、设备停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以解决目前原煤仓存在的粉尘逸散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装置,适用于对物料储存仓进行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分离仓和第一导流管路,所述物料储存仓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路与所述分离仓连通;
所述分离仓包括壳体和喷淋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内腔、第二导流管路和第三导流管路,所述第一导流管路、所述第二导流管路和所述第三导流管路均与所述内腔连通;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所述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位于所述所述第二导流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三导流管路的进口之间;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喷淋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之上;所述壳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拦挡部,所述拦挡部罩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供粉尘气流通过的缺口区;所述拦挡部与所述喷淋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包括物料储存仓以及前述的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拦挡部,拦挡部罩设于第一导流管路的出口处,因此粉尘气流在逸散过程中会与拦挡部产生撞击,拦挡部会对粉尘气流形成阻碍作用,使得粉尘气流逸散速度衰减,动能减小后部分大颗粒粉尘会与气流分离而通过缺口区掉落至第三导流管路;其次,该除尘装置还包括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可对分离仓内的粉尘气流进行喷淋处理,使得细小颗粒粉尘也被喷淋介质带落至第三导流管路;再者,拦挡部与喷淋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如此,喷淋介质会被拦挡部所阻挡,进而避免喷淋介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而进入到物料储存仓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除尘装置通过拦挡部和喷淋组件对粉尘气流进行了双重处理,无疑具备较佳的除尘效果;同时,拦挡部还能够阻挡喷淋介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进入到物料储存仓,对物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安装框架和粉尘吸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物料储存仓、110-安装框架、120-物料进口、130-防尘滤网、140-粉尘吸附件、
200-分离仓、210-壳体、211-内腔、212-第二导流管路、213-第三导流管路、214-拦挡部、215-导向斜面、220-喷淋组件、
300-第一导流管路、310-第一子管段、320-弯头段、330-第二子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除尘装置,其适用于对物料储存仓100进行除尘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储存仓100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举例来说物料储存仓100可以为原煤仓,或者为用于制作只皮衣的绒布、羊毛等材料的储存仓,本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物料储存仓100通常具有物料进口120,物料可通过物料进口120而投放在物料储存仓100内部。由于物料在投放过程中,物料与物料储存仓100的仓壁之间、物料与物料之间均会发成碰撞,因此会使得粉尘在空气中漂浮。同时,物料储存仓100通常还具有排气口,由于物料在投放至物料储存仓100内部时,物料会对仓内的空气产生压迫,因此会使得仓内的气压改变,为了确保物料能够顺畅地投放进仓内,因此会在物料储存仓100上开设排气口来进行排气以实现气压平衡。结合前述,在物料投放至物料储存仓100内的过程中,粉尘会和仓内流动的空气产生混合的粉尘气流,而粉尘气流通过排气口排出后就会使得粉尘逸散至外部空气,进而造成空气污染。在本实施例中,该除尘装置即可防止粉尘的逸散,且能够达到比现有的除尘设备更有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除尘装置包括分离仓200和第一导流管路300,物料储存仓100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与分离仓200连通,也即是说,在物料储存仓100中产生的粉尘气流可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进入到分离仓200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分离仓200可对粉尘气流进行分离,并分离为粉尘颗粒和空气气流,分离之后该除尘设备再分别对它们进行导流处理。
具体而言,分离仓200包括壳体210和喷淋组件220。其中,壳体210即是分离仓200的主体构件,也是分离仓200其他结构的安装支撑基础;壳体210的内部形成有内腔211,内腔211是粉尘气流分离为粉尘颗粒和空气气流的场所。结合前述,第一导流管路300与分离仓200连通,也即,第一导流管路300与内腔211连通。
同时,壳体210具有第二导流管路212和第三导流管路213,第二导流管路212和第三导流管路213均与内腔211连通。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分离仓200就具有两个排出通道,如前所述,物料储存仓100具有排气口,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管路212可相当于排气口;同时,分离仓200还具有粉尘排出口,第三导流管路213可相当于粉尘排出口。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粉尘气流在内腔211中被分离为粉尘颗粒和空气气流之后,空气气流可通过第二导流管路212被引导排出,粉尘颗粒可从第三导流管路213被引导排出。
在竖直方向上,第二导流管路212的进口、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和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粉尘气流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进入到内腔211后,粉尘气流会汇集在第二导流管路212的进口和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之间;在粉尘气流被分离为粉尘颗粒和空气气流之后,由于部分大颗粒粉尘的质量较大,会直接掉落至位于相对下侧的第三导流管路213内,并由第三导流管路213排出;同时,由于第二导流管路212用于排出空气气流,通常处于常开状态,因此第二导流管路212的气压较低,则在内腔211中被分离出的空气气流会上升而进入到第二导流管路212中被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除尘装置对粉尘气流采取了双重除尘手段。
壳体210的内壁还设置有拦挡部214,拦挡部214罩设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也即,拦挡部214在垂直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平面的投影至少部分投影在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内,如此,粉尘气流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时,会与拦挡部214产生撞击,运动中的粉尘气流会被拦挡部214所阻挡,在粉尘气流运动速度衰减的情况下其动能会下降,粉尘气流会逐渐分离为大颗粒粉尘和小颗粒粉尘气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拦挡部214设置在内腔211中,实际上拦挡部214对粉尘气流的除尘处理已经处于内腔211中。
同时,拦挡部214与壳体210之间形成有供粉尘气流通过的缺口区,缺口区即是大颗粒粉尘和小颗粒粉尘气流从第一导流管路300进入到内腔211的通孔结构。进一步地,缺口区可与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相对设置,如此设置下,从缺口区进入到内腔211中的大颗粒粉尘可直接落入至第三导流管路213。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拦挡部214的具体类型有多种,例如拦挡部214的截面为倾斜平面构型等。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拦挡部214的截面可以为弧状曲面构型,且拦挡部214的凹面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相对,拦挡部214凸面背离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粉尘气流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时,会与拦挡部214的凹面产生撞击,粉尘气流会在拦挡部214的凹面处产生涡流,首先粉尘气流的动能会下降,粉尘气流会分离为大颗粒粉尘和小颗粒粉尘气流,以方便大颗粒粉尘落入至第三导流管路213;其次,由于涡流是围绕轴线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大颗粒粉尘和小颗粒粉尘气流在回转之后更容易运动至缺口区,进而更便于它们完全进入内腔211中,因此会提升该除尘装置的整体除尘效率。
喷淋组件220设置于壳体210的内壁上,在竖直方向上,喷淋组件220位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之上。应理解的是,由于小颗粒粉尘气流的质量接近空气气流,小颗粒粉尘气流也会在由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进入到内腔211之后而上升运动,此时由于喷淋组件220位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之上,喷淋组件220可输出呈雾状或流体状的喷淋介质,喷淋介质能够对小颗粒粉尘气流中的小颗粒粉尘起到碰撞、拦截和凝聚作用,如此,小颗粒粉尘会与喷淋介质混合后呈流体掉落至第三导流管路213中而排出,而被除去小颗粒粉尘之后的干净空气气流就可通过第二导流管路212排出至该除尘装置之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喷淋介质可选用自来水,也可以选用石灰水,可基于抛弃法对含硫污染物的粉尘气流进行湿法脱硫。
在本实施例中,拦挡部214与喷淋组件220的输出端相对设置。如此设置下,喷淋组件220输出的喷淋介质在对小颗粒粉尘气流进行除尘处理后,会被拦挡部214所阻挡,进而阻止喷淋介质进入到第一导流管路300中,最终防止喷淋介质进入到物料储存仓100中,而避免物料储存仓100内的物料被破坏。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210的内壁设置有拦挡部214,拦挡部214罩设于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处,因此粉尘气流在逸散过程中会与拦挡部214产生撞击,拦挡部214会对粉尘气流形成阻碍作用,使得粉尘气流逸散速度衰减,动能减小后部分大颗粒粉尘会与气流分离而通过缺口区掉落至第三导流管路213;其次,该除尘装置还包括喷淋组件220,喷淋组件220可对分离仓200内的粉尘气流进行喷淋处理,使得细小颗粒粉尘也被喷淋介质带落至第三导流管路213;再者,拦挡部214与喷淋组件220的输出端相对设置,如此,喷淋介质会被拦挡部214所阻挡,进而避免喷淋介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而进入到物料储存仓100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除尘装置通过拦挡部214和喷淋组件220对粉尘气流进行了双重处理,无疑具备较佳的除尘效果;同时,拦挡部214还能够阻挡喷淋介质通过第一导流管路300进入到物料储存仓100,对物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导流管路300可以为直线型管道,当然,第一导流管路300可根据除尘装置的整体布局进行结构调整。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管路300可以包括第一子管段310、弯头段320和第二子管段330,第一子管段310的一端与物料储存仓100连通,第一子管段310的另一端与弯头段320连通,弯头段320的另一端折弯延伸至第二子管段330的一端,第二子管段330的另一端与分离仓200连通。
应理解的是,粉尘气流在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了第一子管段310、弯头段320和第二子管段330,由于弯头段320属于折弯结构,因此粉尘气流在运动至弯头段320时会与弯头段320的内壁产生碰撞,粉尘气流的运动速度会有所衰减,粉尘气流的动能会被初步降低,如此有利于后续在拦挡部214处将大颗粒粉尘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子管段310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弯头段320呈90°折弯,第二子管段330沿水平方向设置。如前所述,粉尘气流会与弯头段320的内壁产生碰撞,部分大颗粒粉尘会从粉尘气流中被分离出来,此时这些大颗粒粉尘可直接通过第一子管段310掉落回物料储存仓100中,减少进入到除尘装置中的粉尘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未限制弯头段320的折弯角度,其也可以呈120°、60°等角度进行折弯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组件220的具体构型可以有多种,例如喷淋组件220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设的多个喷淋元件,如此设置下,粉尘气流即使运动至一个喷淋元件之上,仍然会受到更上方的喷淋元件的喷淋除尘作用。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喷淋组件220可以包括多个在壳体210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布设的喷淋元件。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喷淋组件220输出的喷淋介质的作用范围将会更大,且在喷淋范围内喷淋介质的分布较为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区域喷淋介质较少的问题,因此对扩大了喷淋组件220对粉尘气流的除尘覆盖面,且喷淋除尘效果更佳。
如图1所示,喷淋组件220可以布设在第二导流管路212的内壁上。喷淋元件可选用广角喷头,以覆盖较大喷淋范围;喷淋元件的水压可为0.6-10.Mpa,当然具体可根据实际工况来确定。
如前所示,空气气流通过第二导流管路212排出,而为了使得空气气流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第二导流管路212中,在可选的方案中,除尘装置还可以包括负压组件,负压组件与第二导流管路212相连,以使得第二导流管路212内处于负压状态。
具体而言,第二导流管路212设置有连接端口,负压组件通过连接端口与第二导流管路212连通。在具体工作时,通过启动负压组件,以将第二导流管路212中的气体抽出,使得第二导流管路212处于负压状态;此时由于第二导流管路212中的气压明显小于内腔211的气压,因此,粉尘气流再被拦挡部214和喷淋组件220处理后,分离而出的较为干净的空气气流会被吸附仅第二导流管路212中。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该实施方式无疑能够使得空气气流更为顺畅地进入到第二导流管路212中,且也提升了除尘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负压组件可以有多种类型,举例来说负压组件可以为真空泵、真空发生器等,本实施例不限制负压组件的具体类型。
为了使得粉尘颗粒和粉尘混合流体更为便捷地进入到第三导流管路213中,以及防止它们在内腔211中积聚,在可选的方案中,壳体210可以包括有导向斜面215,导向斜面215的一端与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相连,导向斜面215的另一端朝向内腔211之外延伸。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粉尘颗粒和粉尘混合流体落在导向斜面215上时,基于它们自身的重力原因,会顺着导向斜面215朝向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运动,即导向斜面215对粉尘颗粒和粉尘混合流体起到了引导作用。由上述内容可知,导向斜面215无疑能够提升除尘装置整体的除尘效率。
基于前述的除尘装置,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包括物料储存仓100以及前述的除尘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物料输送系统的类型有多种,其可以为输煤系统,相应地,物料储存仓100即为原煤仓,此时可通过犁煤器将原煤等送入到物料储存仓100中。
如前所述,物料储存仓100具有物料进口120;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储存仓100可以设置有安装框架110,安装框架110设有物料进口120,同时,安装框架110设置有防尘滤网130,且防尘滤网130覆盖物料进口120。在物料通过物料进口120落入到物料储存仓100内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气流,而在物料进口120处,粉尘气流可被防尘滤网130所阻拦,防止粉尘逸散到物料储存仓100的外部环境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防尘滤网130的防尘效果更佳,如图1所示,防尘滤网130可以为堆叠设置的三层;当然,本实施例未限制防尘滤网130的具体层数。需要说明的是,被防尘滤网130阻挡过滤的粉尘颗粒体积都较大,因此通常都会直接掉落回物料储存仓100内。
请参考图2,安装框架110还可以设置有粉尘吸附件140,粉尘吸附件140可对粉尘气流中分小颗粒粉尘进行吸附,以进一步对粉尘气流进行除尘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粉尘吸附件140可选为氟橡胶元件,其质软、吸附性较好,当然,粉尘吸附件140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件,例如活性炭元件、静电吸附结构等。应理解的是,当粉尘吸附件140上吸附的小颗粒粉尘逐渐聚集后,会变为大颗粒粉尘,当大颗粒粉尘的质量达到限值时则会掉落回物料储存仓100内。
进一步地,粉尘吸附件140可选为绳状元件,如此就可以方便地将粉尘吸附件140缠绕在安装框架110上,安装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尘装置,适用于对物料储存仓(100)进行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分离仓(200)和第一导流管路(300),所述物料储存仓(100)通过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与所述分离仓(200)连通;
所述分离仓(200)包括壳体(210)和喷淋组件(220),所述壳体(210)具有内腔(211)、第二导流管路(212)和第三导流管路(213),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所述第二导流管路(212)和所述第三导流管路(213)均与所述内腔(211)连通;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二导流管路(212)的进口、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和所述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布;
所述喷淋组件(220)设置于所述壳体(210)的内壁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喷淋组件(220)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之上;所述壳体(210)的内壁还设置有拦挡部(214),所述拦挡部(214)罩设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并与所述壳体(210)之间形成有供粉尘气流通过的缺口区;所述拦挡部(214)与所述喷淋组件(220)的输出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挡部(214)的截面为弧状曲面构型,且所述拦挡部(214)的凹面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相对,所述拦挡部(214)凸面背离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路(300)包括第一子管段(310)、弯头段(320)和第二子管段(330),所述第一子管段(310)的一端与物料储存仓(100)连通,所述第一子管段(310)的另一端与弯头段(320)连通,所述弯头段(320)的另一端折弯延伸至所述第二子管段(330)的一端,所述第二子管段(330)的另一端与所述分离仓(20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管段(31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头段(320)呈90°折弯,所述第二子管段(330)沿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220)包括多个在所述壳体(210)的内壁周向上均匀布设的喷淋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第二导流管路(212)相连,以使得所述第二导流管路(212)内处于负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0)包括有导向斜面(215),所述导向斜面(2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流管路(213)的进口相连,所述导向斜面(215)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内腔(211)之外延伸。
8.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物料储存仓(100)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储存仓(100)设置有安装框架(110),所述安装框架(110)设有物料进口(120),所述安装框架(110)设置有防尘滤网(130),且所述防尘滤网(130)覆盖所述物料进口(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10)还设置有粉尘吸附件(140)。
CN202021167892.1U 2020-06-22 2020-06-22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Active CN212548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7892.1U CN212548864U (zh) 2020-06-22 2020-06-22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7892.1U CN212548864U (zh) 2020-06-22 2020-06-22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8864U true CN212548864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7892.1U Active CN212548864U (zh) 2020-06-22 2020-06-22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8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7401A (zh) 分离装置和清洁设备
KR101694655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 장치
KR101998316B1 (ko) 여과집진기 분진 재비산 방지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집진 장치
WO2003084642A1 (en) Dust collector
CN203170138U (zh) 移动式焊接打磨一体机
CN101244356B (zh) 一种组合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7596840A (zh) 一种粮食粉尘负压除尘系统
CN212548864U (zh)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102512901B (zh) 一种烟气增湿复合型除尘、协同脱硫脱硝装置
CN108479198A (zh) 除尘器及除尘设备
JP2013078747A (ja) 集塵機
CN107670448B (zh) 除尘装置和制砂生产线
CN207928934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尾气烟尘处理装置
CN210021608U (zh) 一种喷涂吸附漆雾净化装置
CN213507047U (zh) 一种转炉除尘装置
CN106984120A (zh) 一种用于铣床的烟气净化器
CN110116056B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1001437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CN210425159U (zh) 一种多重油烟处理的非压损型烟机出风系统
CN108619794B (zh) 除尘器及除尘设备
CN112246064A (zh) 一种四工位抛光机的净化装置
CN207081013U (zh) 一种卸灰库吹灰装置
CN105903276A (zh) 一种降尘装置
CN110917800A (zh) 一种新型锅炉除尘装置
CN221207276U (zh) 一种组合式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