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4373U -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4373U
CN210014373U CN201920709791.3U CN201920709791U CN210014373U CN 210014373 U CN210014373 U CN 210014373U CN 201920709791 U CN201920709791 U CN 201920709791U CN 210014373 U CN210014373 U CN 210014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dust
pipe
fa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97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97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4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4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4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包括出灰管、吸尘机构、除尘机构、箱体、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上固定有筛网,箱体和第二收集箱上方固定有振动机,吸尘机构包括吸灰管和第一风机,吸灰管两端分别连接有出灰管和第一风机,除尘机构包括进灰管和第三收集箱,进灰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风机和第三收集箱,第三收集箱两端固定安装有风扇和集尘袋,第三收集箱内固定安装有进风筒、导流筒和出风筒,进风筒和导流筒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出风筒套接在导流筒的底部,出风筒的筒壁上开设有通孔,第一收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第二收集箱上开设有出渣口;本实用新型的排灰装置可以高效地将垃圾焚烧后的粉尘收集干净。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用品对于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生活用品的不断增多,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会随之增多,因而垃圾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收集后的垃圾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但由于垃圾焚烧后所产生的灰渣中仍含有多种成分,如粉尘、颗粒、金属及无法完全烧掉的垃圾,金属垃圾中的金属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而粉尘、颗粒和无法完全烧掉的垃圾依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需要进行分类收集,这样即可以回收金属垃圾,又可以将其他燃烧后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目前市场所有的排灰装置仅可以将金属垃圾分类出并进行收集,并不能很好地将粉尘、颗粒及没有完全燃烧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如专利号CN201721502741.5公开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仅公开采用筛板和固定吸块将金属和灰烬分开,但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能解决对粉尘收集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出现粉尘污染环境,还会出现振动机和筛板堵塞现象,致使无法对金属和灰烬进行分离,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收集粉尘,也可以将粉尘、颗粒、金属及无法完全烧掉的垃圾进行分类的排灰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将垃圾焚烧后灰烬中粉尘完全收集干净,还可以提高粉尘收集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包括出灰管、与所述出灰管活动连接的吸尘机构、与吸尘机构固定连接的除尘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一收集箱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上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箱体和第二收集箱上方固定连接有振动机,所述筛网两侧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有振动机,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灰管和第一风机,所述吸灰管的一端和出灰管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进灰管和第三收集箱,所述进灰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风机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收集箱,所述第三收集箱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扇,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袋,所述第三收集箱内固定安装有进风筒、导流筒和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筒内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流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出风筒套接在导流筒的底部,所述出风筒的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收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罩,所述进灰管、出灰罩和筛网的轴线处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收集箱上开设有出渣口。
优选的,所述导流筒和出风筒为锥形结构,所述出风筒的筒体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灰罩为倾斜安装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出灰罩的底部和筛网的顶部平行。
优选的,所述出灰管的出灰端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吸灰管的进口处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活动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和第一环槽相扣合。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间形成锥形空间。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弧形结构或螺旋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吸板,所述吸板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灰装置通过在第三收集箱内分别安装有风扇、进风筒、导流筒、出风筒和集尘袋,同时在进风筒和导流筒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粉尘完全收集干净,还可以提高粉尘的收集效率,为了保证出灰罩中不进入粉尘,在第一收集箱底部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风向相对,这样便会形成对流,使得粉尘不会由出灰罩掉落,最终保证了排灰装置对粉尘的收集,且提高了排灰装置收集粉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出灰管内安装密封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出灰管和吸灰管配合的截面图;
其中1-出灰管;2-吸灰管;3-第一风机;4-进灰管;5-第三收集箱;6-风扇;7-集尘袋;8-出灰罩;9-振动机;10-筛网;11-第一收集箱;12-第二收集箱;13-吸板;14-箱体;15-第一环槽;16-密封环;17-第二环槽;18-进风筒;19-导流筒;20-出风筒;21-导流板;22-导流槽;23-出渣口;24-通孔;25-挡流板;26-连接板;27-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包括出灰管1、与出灰管1活动连接的吸尘机构、与吸尘机构固定连接的除尘机构、固定连接在除尘机构下方的箱体14、固定连接在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一收集箱11和固定连接在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二收集箱12,第一收集箱11上固定连接有筛网10,箱体14和第二收集箱12上方固定连接有振动机9,筛网10两侧通过连接板26活动连接有振动机9,吸尘机构包括吸灰管2和第一风机3,其中吸灰管2的一端和出灰管1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3,当焚烧炉中焚烧后的垃圾流至出灰管1时,启动第一风机3,垃圾焚烧后的灰烬便会经过吸灰管2吸出,以便进行下一步的除尘处理;除尘机构包括进灰管4和第三收集箱5,进灰管4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风机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收集箱5,第三收集箱5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扇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袋7,第三收集箱5内固定安装有进风筒18、导流筒19和出风筒20,进风筒18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1,导流筒19内开设有导流槽22,导流槽22的流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1,出风筒20套接在导流筒19的底部,出风筒20的筒壁上开设有通孔24,第三收集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罩8,垃圾焚烧后的灰烬包括粉尘、颗粒、金属及未完全烧掉的垃圾渣块,为了不仅可以保证所排出的灰烬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还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首先采用第三收集箱5将粉尘进行收集,由于粉尘是漂浮物,其会直接落在颗粒、金属或未完全烧完的垃圾上,这样当这些灰烬残渣在被倒出时,粉尘便会直接漂浮在空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其次如果不将粉尘处理的话,粉尘便会落在振动机9及筛网10上,久而久之,振动机9便会由于粉尘多的缘故造成堵塞进而无法运转,则需要进行多次清洗或需要频繁对其更换,从而增加了成本;进灰管4、出灰罩8和筛网10处在同一中心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垃圾焚烧后的灰烬顺利进入到除尘机构、第二收集箱12和第三收集箱5;第一收集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27,第二风机27和第一风机3所吹风的风向相对,这样便可以形成对流,保证粉尘不会流至出灰罩8内;第二收集箱12上开设有出渣口23;首先将焚烧后的垃圾灰烬由出灰管1中吸出,然后被吸出的灰烬便会由进灰管4进入至第三收集箱5内,此时风扇6便会发生转动,使得垃圾灰烬中的粉尘依次顺着进风筒18、导流筒19和出风筒20流动,最终进入至集尘袋7中,为了提高粉尘收集的效率,使得即使是再细小的粉尘也可以被完全处理,在进风筒18和导流筒19中安装有导流板21,这样由风扇6进入的风会顺着导流板21进行流动,会将筒壁上及导流板21上的粉尘一起沿着导流板21吹至集尘袋7中,为了使得进风筒18和导流筒19之间可以衔接更好,在导流筒19的进风端开设有导流槽22,使得进风筒18中的带有粉尘的风可以顺利进入至导流槽22内,然后在导流槽22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1,这样不仅可以将风顺利衔接至导流筒19中,还可以使得导流筒19中的粉尘被完全处理掉,最后含有粉尘的风会沿着导流筒19的筒壁由通孔24吹至集尘袋7中,其中从导流筒19中吹出的部分纯净风,则会直接经出风筒20的内筒和集尘袋7吹出至空气中,而通过筛网10振动下的小颗粒状灰烬直接落至第一收集箱11内,未烧掉的较大垃圾则由出渣口23直接流至第二收集箱12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完成以上工作过程中高效且完全将焚烧后垃圾灰烬中的粉尘收集到集尘袋7中,将导流筒19和出风筒20设置为锥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大风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将筒壁及导流板21上的粉尘完全吹至集尘袋7中,且将出风筒20的筒体设置为弧形结构,通过出风筒20的弧形设计再配合导流筒19,才可以使得粉尘始终是沿着筒壁进行流动,直至流至集尘袋7中,如果没有出风筒20的结构,那么带有粉尘的风流至导流筒19的筒底端时,便会出现分散的现象,这样会使得风力变小,造成部分粉尘会出现积落的可能,使得除尘效率变低;为了加大由导流筒19中流出风的流速及集尘袋7中所集灰尘的量,在通孔24的孔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流板25,且使得挡流板25间形成锥形空间,这样当带有粉尘的风通过通孔24后仍会是一股聚集在一起的气流,这样使得粉尘可以直接且集中地落至在集尘袋7中,不会出现粉尘分散到其他地方的现象;同样是为了保证以上工作过程中风的流动方向,将导流板21设置为弧形结构,这样可以使得风在吹动的过程中有一个旋转的流动,可以将筒壁上所有的细小粉尘均吹出流至集尘袋7中。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垃圾灰烬可以精准地落至筛网10上,将出灰罩8设置为倾斜筒状结构,且出灰罩8的底部和筛网10的顶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防止由出灰管1中吸出的灰烬出现泄露的可能,在出灰管1的出灰端开设有第二环槽17,在吸灰管2的进口处开设有第一环槽15,且在第二环槽17内活动安装有密封环16,同时密封环16还和第一环槽15相扣合,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更换密封环16,还可以保证出灰管1和吸灰管2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漏灰现象。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将焚烧后垃圾灰烬中的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在连接板26上固定连接有吸板13,且将吸板13设置为弧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大金属放置的空间,不会出现频繁换吸板13的状况,保证了整个灰烬收集的工作效率。
工作时,首先将焚烧后的垃圾灰烬由出灰管1中吸出,然后在第三收集箱5中进行粉尘收集工作,当粉尘收集工作进行的同时,不含粉尘的垃圾灰烬便会通过出灰罩8流至筛网10上,启动两个振动机9,筛网10便会随之振动,此时,含有小颗粒的垃圾灰烬会直接通过筛网10落至第一收集箱11中,而金属垃圾灰烬则会被吸附在吸板13上,其他未烧掉的较大垃圾灰烬则由出渣口23落至第二收集箱12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不仅可以将垃圾焚烧后灰烬中粉尘进行单独高效地收集,还可以将粉尘、颗粒、金属及无法完全烧掉的垃圾灰渣进行分类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包括出灰管(1)、与所述出灰管(1)活动连接的吸尘机构、与吸尘机构固定连接的除尘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箱体(14)、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一收集箱(1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除尘机构下方的第二收集箱(12),所述第一收集箱(11)上固定连接有筛网(10),所述箱体(14)和第二收集箱(12)上方固定连接有振动机(9),所述筛网(10)两侧通过连接板(26)活动连接有振动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灰管(2)和第一风机(3),所述吸灰管(2)的一端和出灰管(1)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3),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进灰管(4)和第三收集箱(5),所述进灰管(4)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风机(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收集箱(5),所述第三收集箱(5)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扇(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袋(7),所述第三收集箱(5)内固定安装有进风筒(18)、导流筒(19)和出风筒(20),所述进风筒(18)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1),所述导流筒(19)内开设有导流槽(22),所述导流槽(22)的流出端固定安装有导流板(21),所述出风筒(20)套接在导流筒(19)的底部,所述出风筒(20)的筒壁上开设有通孔(24),所述第三收集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灰罩(8),所述进灰管(4)、出灰罩(8)和筛网(10)的轴线处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收集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27),所述第二收集箱(12)上开设有出渣口(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9)和出风筒(20)为锥形结构,所述出风筒(20)的筒体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罩(8)为倾斜安装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出灰罩(8)的底部和筛网(10)的顶部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管(1)的出灰端开设有第二环槽(17),所述吸灰管(2)的进口处开设有第一环槽(15),所述第二环槽(17)内活动安装有密封环(16),所述密封环(16)和第一环槽(15)相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4)的孔壁上固定安装有挡流板(25),所述挡流板(25)间形成锥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1)为弧形结构或螺旋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6)上固定连接有吸板(13),所述吸板(13)为弧形结构。
CN201920709791.3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Active CN210014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9791.3U CN210014373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9791.3U CN210014373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4373U true CN210014373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9791.3U Active CN210014373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4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860A (zh) * 2020-05-12 2020-09-22 李建华 一种垃圾焚烧用废渣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6860A (zh) * 2020-05-12 2020-09-22 李建华 一种垃圾焚烧用废渣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86860B (zh) * 2020-05-12 2021-09-17 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用废渣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7401A (zh) 分离装置和清洁设备
CN101157089A (zh) 集尘装置
KR20180010451A (ko) 비산쓰레기와 먼지를 필터링하는 집진장치
CN109724091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管壁清理装置
CN109663802A (zh) 一种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CN210014373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CN207422228U (zh) 一种环保型废物焚烧装置
CN206935553U (zh) 一种建筑垃圾清理用防尘装置
CN208852615U (zh) 一种用于熔炼炉的烟粉尘集尘设备
CN21533635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排灰装置
CN213408124U (zh) 一种烘干机用除尘器
CN214415956U (zh) 气旋湿式除尘器
CN209646096U (zh) 自清洁除尘过滤器
CN210934367U (zh) 一种固体垃圾堆放用废气收集装置
CN105064252B (zh) 一种自洗式无尘料水箱装置
CN209317345U (zh) 一种阻力低的除尘器
CN211384352U (zh) 一种高效环保除尘设备
CN209271027U (zh)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N219745435U (zh) 一种锅炉煤灰自动收集装置
CN105903276A (zh) 一种降尘装置
KR20040042448A (ko) 회전 스크린 및 싸이크론 세정탑을 이용한 분진 및 악취제거장치
CN205360949U (zh) 一种改进了清灰功能的多级除尘装置
CN212548864U (zh) 除尘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214287182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过滤除尘设备
CN214249598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sh discharge device of Inciner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Pledgee: Dingxing County Rural Credit Union Co.,Ltd.

Pledgor: BAODING NORTH CHIN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875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