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6282U - 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46282U CN212546282U CN202020824400.5U CN202020824400U CN212546282U CN 212546282 U CN212546282 U CN 212546282U CN 202020824400 U CN202020824400 U CN 202020824400U CN 212546282 U CN212546282 U CN 2125462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ub
- bar
- backrest
-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面部;扶手部,其连接到椅面部并且位于椅面部的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靠背部,可枢转地连接到扶手部,靠背部包括横跨宽度方向的靠背横杆,靠背部能够相对于扶手部在第一靠背位置和第二靠背位置之间枢转。在第一靠背位置,靠背横杆靠近椅面部的第三侧。在第二靠背位置,靠背横杆靠近椅面部的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在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反。该座椅能够允许使用者朝向不同的方位就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轮椅式座椅。
背景技术
人们通常期望座椅,尤其是轮椅式座椅,能够被灵活的变形,以实现多种使用需求。例如,期望座椅能够允许使用者朝向不同的方位就坐,而不需要搬动座椅。还例如,期望座椅能够被折叠以被收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面部;扶手部,其连接到椅面部并且位于椅面部的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靠背部,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扶手部,所述靠背部包括横跨所述宽度方向的靠背横杆。所述靠背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扶手部在第一靠背位置和第二靠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所述靠背横杆靠近所述椅面部的第三侧。在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所述靠背横杆靠近所述椅面部的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在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反。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相比于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时,当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时,所述靠背横杆更远离所述椅面部。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部包括具有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一扶手侧杆和具有第二子杆部分的第二扶手侧杆。所述靠背部包括第一靠背侧杆和第二靠背侧杆,所述靠背横杆连接所述第一靠背侧杆和所述第二靠背侧杆。所述第一靠背侧杆和所述第二靠背侧杆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均在所述第四侧从所述椅面部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三侧延伸。当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时,所述靠背部被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支撑。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腿部和脚踏部,所述腿部从所述椅面部向下延伸以支撑所述座椅。所述脚踏部包括第一脚踏侧杆、第二脚踏侧杆以及U形的脚踏横杆。所述脚踏横杆包括第一脚踏侧部和第二脚踏侧部,所述第一脚踏侧部和所述第二脚踏侧部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脚踏侧杆和所述第二脚踏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脚踏侧杆和所述第二脚踏侧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腿部,使得所述脚踏部能够被折叠成所述第一脚踏侧杆、所述第一脚踏侧部和所述腿部重叠,并且所述第二脚踏侧杆、所述第二脚踏侧部和所述腿部重叠。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椅面部包括四边形框架和在所述第四侧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的翻折部,当所述翻折部枢转成与所述四边形框架处于同一平面中时,所述四边形框架围绕所述翻折部,所述翻折部用作椅面。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椅面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四边形框架下方的柔性置物袋,所述柔性置物袋具有面向所述椅面部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周边连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所述翻折部配置为遮盖所述开口。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椅布,其一端在所述第四侧连接到所述椅面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靠背横杆,配置为用作椅面和椅背,所述座椅布设置有拉链,用于将座椅布分离为椅面布和椅背布。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椅布,所述座椅布包括椅面布和椅背布。所述椅面布从所述椅面部的第四侧延伸到所述椅面部的第三侧,所述椅背布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椅面布的中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靠背横杆,所述靠背部设置有拉链,用于将所述椅背布分离为两段。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扶手侧杆还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三子杆部分,所述第二扶手侧杆还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子杆部分的第四子杆部分。所述座椅还包括腿部,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所述腿部包括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一脚、连接到第二子杆部分的第二脚、连接到第三子杆部分的第三脚和固定连接到第四子杆部分的第四脚。所述四边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的第三椅面杆、第四椅面杆、第二椅面杆和第一椅面杆。所述第三椅面杆包括第五子杆部分和第六子杆部分,所述第五子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五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所述第六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子杆部分。所述第四椅面杆包括第七子杆部分和第八子杆部分,所述第七子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七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子杆部分,所述第八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子杆部分。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能够在使用位置和折起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座椅从所述使用位置转换到所述折起位置时,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三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四子杆部分彼此枢转并且靠近,所述第五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七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彼此枢转并且靠近。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五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七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成 180°。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为轮椅,所述座椅还包括从所述椅面部向下延伸以支撑所述座椅的腿部和连接到所述腿部的多个轮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
图1B示出了图1A中圆圈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处于第一靠背位置并且座椅的脚踏部被部分地折叠起来;
图3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二靠背位置并且座椅的脚踏部被完全地折叠起来;
图4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处于第一靠背位置并且座椅的翻折部被掀开;
图5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处于第二靠背位置并且座椅的翻折部被掀开;
图6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处于折起位置;
图7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布被移除;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翻折部被掀起;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
图12示出了图11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二靠背位置;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又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
图14示出了图13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二靠背位置;
图15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枢转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15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枢转连接件的另一透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第一椅面杆 11 第一脚 41
第二椅面杆 12 第二脚 42
第三椅面杆 13 第三脚 43
第五子杆部分 131 第四脚 44
第六子杆部分 132 第一脚踏侧杆 51
第四椅面杆 14 第二脚踏侧杆 52
第七子杆部分 141 脚踏横杆 53
第八子杆部分 142 第一脚踏侧部 531
翻折部 15 第二脚踏侧部 532
U形框架 151 角支撑杆 54
第一带状件 152 第一枢转连接件 55
第三枢转连接件 16 柔性置物袋 61
第一枢转部分 161 托架 62
第二枢转部分 162 椅面布 71
销部分 163 椅背布 72,72b
手柄部分 164 缝线 73
第一子杆部分 21 拉链 74b
第二子杆部分 22 刹车部 81
第三子杆部分 23 第一弹性件 91
第四子杆部分 24 第三弹性件 93
止挡突起 25
插入件 26
第一靠背侧杆 31
第二靠背侧杆 32
靠背横杆 33
第二带状件 33a
横梁 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座椅。为使本实用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结合附图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定义,否则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形式。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具有”、等在本文中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
另外,即使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的术语可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并且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A-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
如图1A-图7所示,座椅包括椅面部、扶手部、靠背部、腿部和脚踏部。
为了方便描述,定义宽度方向和大致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其中,将座椅的具有脚踏部的一侧定位为前方,将于前方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但是,这并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座椅为轮椅,其还包括多个轮子,用于支撑和使座椅便于被移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座椅可以不具有轮子;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座椅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轮子旋转或转向的驱动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轮子为四个,其中两个为较小的前轮,另外两个为较大的后轮。例如,前轮可以为万向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轮子,或者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轮子的大小。
如图所示,可选地,座椅还可以具有设置在靠背部的刹车部81,其通过刹车线连接到轮子,例如后轮。
如图1A-图7所示,椅面部包括四边形框架,该四边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前侧(第四侧)、后侧(第三侧)、左侧(第一侧)和右侧(第二侧)的第一椅面杆11、第二椅面杆12、第三椅面杆13和第四椅面杆14。
扶手部包括分别连接到椅面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一扶手侧杆和第二扶手侧杆。第一扶手侧杆包括彼此可枢转连接的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三子杆部分23,第二扶手侧杆包括彼此可枢转连接的第二子杆部分22和第四子杆部分24。该第一子杆部分21和该第二子杆部分22均在前侧从椅面部向上并朝向后侧延伸。该第三子杆部分23和该第四子杆部分24均在后侧从椅面部向上竖直地延伸。
靠背部包括第一靠背侧杆31、第二靠背侧杆32和连接第一靠背侧杆31 和第二靠背侧杆32的靠背横杆33。第一靠背侧杆31和第二靠背侧杆32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二子杆部分22。
腿部包括从椅面部向下竖直延伸以支撑座椅的第一脚41、第二脚42、第三脚43和第四脚44,例如,其分别连接四个轮子。第一脚41、第二脚42、第三脚43和第四脚44还分别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21、第二子杆部分22、第三子杆部分23和第四子杆部分24。例如,第一脚41、第二脚42、第三脚 43和第四脚44可以分别与第一子杆部分21、第二子杆部分22、第三子杆部分23和第四子杆部分24成一体。
脚踏部包括第一脚踏侧杆51、第二脚踏侧杆52以及连接第一脚踏侧杆 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的脚踏横杆53。该脚踏横杆53为U形形状,并且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脚踏侧部531和第二脚踏侧部532以及脚踏横部,该第一脚踏侧部531和该第二脚踏侧部532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该第一脚踏侧杆51 和该第二脚踏侧杆52的一端。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脚41和第二脚42。
如图1A、图2和图3所示,脚踏部能够被折叠成第一脚踏侧杆51、第一脚踏侧部531和腿部的第一脚41重叠,并且第二脚踏侧杆52、第二脚踏侧部532和腿部的第二脚42重叠。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脚踏部展开或折起,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当被按压,例如被踩踏时,U形的脚踏横杆53可以相对于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枢转运动。例如,如图1A所示,脚踏横杆53可以从实线位置枢转运动到虚线位置。如图1B所示,第一弹性件91的一端联接到脚踏横杆53的第二脚踏侧部532的相对于枢转点的远离脚踏横部的位置处,另一端在第二脚踏侧杆52的下方连接到腿部的第二脚42,以对脚踏横杆53施加在第一旋转方向(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上的扭矩,从而抵抗脚踏横杆53因为被踩踏而受到的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上的扭矩。因此,脚踏横杆53在一定阈值范围内的踩踏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在虚线位置附近,而不会塌陷。例如,该第一弹性件91 可以为拉簧。
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分别通过第一枢转连接件55连接到第一脚41和第二脚42。以第二脚踏侧杆52和第二脚42为例,该第一枢转连接件55具有使第二脚42穿过并固定的通孔和垂直于通孔的延伸方向突出的三个凸缘。枢转轴连接在三个凸缘中两个相对的侧凸缘之间,该枢转轴穿过第二脚踏侧杆52的端部处的通孔以将第二脚踏侧杆52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脚42。三个凸缘中的横向凸缘位于下侧,用于止挡第二脚踏侧杆52的枢转。因此,通过第一枢转连接件55,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 只能向下枢转到如图1A所示的特定位置。
此外,如图1A所示,角支撑杆54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脚踏侧杆52,其可以被用户用手放置成支撑在第二脚踏侧杆52和第二脚踏侧杆52上方的第二脚42之间,以在第二脚踏侧杆52和第二脚42之间形成角支撑,从而阻止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意外地向上枢转。
如上所述,靠背部通过第一靠背侧杆31和第二靠背侧杆32可枢转地连接到扶手部。如图1A和图3所示,靠背部能够相对于扶手部在第一靠背位置和第二靠背位置之间枢转。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座椅朝向的方向,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如图1A所示,在第一靠背位置,靠背部的第一靠背侧杆31被固定到第一扶手侧杆的止挡突起25止挡并且抵靠该止挡突起25,靠背横杆33靠近后侧。这样,用户可以面朝前侧就座在座椅上,其中,用户的背部倚靠靠近后侧的靠背横杆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靠背横杆33和第二靠背横杆33均远离椅面向上并且向后侧延伸,以形成弧形。为了固定第一靠背位置,可以提供插入件26。在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时,设置在第一靠背侧杆31的插入孔和设置在第一扶手侧杆的第一子杆部分21中的配合插入孔对齐,该插入件26穿过该插入孔以插入到配合插入孔中,以固定该第一靠背位置。插入件26可以为销,并且可以设置第二弹性件(未示出)以将插入件26从外侧连接到第一靠背侧杆31并且朝向第一靠背侧杆31偏压,以避免插入件丢失以及保证插入件26可靠地插入到配合插入孔中。
可以将插入件26拔出配合插入孔,然后将靠背部相对于扶手部向下(逆时针)枢转,以使靠背部从第一靠背位置转换到第二靠背位置。如图3所示,在第二靠背位置,靠背部被扶手部的第一扶手侧杆和第二扶手侧杆止挡和支撑,靠背横杆33靠近前侧。例如,靠背部的靠背横杆33被第一子杆部分21 和第二子杆部分22止挡和支撑。这样,用户可以面朝后侧就座在座椅上,其中,用户的背部倚靠靠近前侧的靠背横杆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二子杆部分22均在前侧从椅面部向上并朝向后侧延伸,以形成弧形。
图4和图5示出了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的翻折部15均被掀开。在图4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在图5中,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二靠背位置。如图1A、图4和图5所示,椅面部包括具有第一椅面杆11、第二椅面杆12、第三椅面杆13和第四椅面杆14的四边形框架以及连接到椅面部的前侧的翻折部15。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翻折部15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椅面杆11。
如图1A所示,可选地,座椅还包括柔性置物袋61,该柔性置物袋61 例如由诸如帆布的织物等制作而成,以具有柔性,以便于在座椅被折起时也被折起。柔性置物袋61具有面向椅面部的开口,并且开口的周边连接到四边形框架。此外,座椅还可以设置有托架62,用于在柔性置物袋61展开时从下方脱离柔性置物袋61。如上所述的翻折部15用于遮盖柔性置物袋61 的开口。柔性置物袋61增加了座椅的实用性,可以被掀起的翻折部15有助于方便用户从柔性置物袋61拿取物品。
此外,如图1A-5所示,座椅还包括座椅布,其具有椅面布71和椅背布 72。椅面布71的一端连接到位于前侧的第一椅面杆11,另一端连接到位于后侧的第二椅面杆12,椅背布72的一端连接到椅面布71的中间(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椅面杆11和第二椅面杆12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到所述椅面部),椅背布72的另一端连接到靠背横杆33。例如,座椅布可以通过绕过相应的部位缝线而连接到该部位。此外,例如,椅面布71和椅背布72可以通过缝线73连接。椅面布71和椅背布72可以分别用作椅面和椅背以支撑坐在座椅上的用户。
图7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布被移除,以清楚地示出靠背横杆33和翻折部15。如图7所示,翻折部15包括U形框架151 和连接在U形框架151的两个侧部之间的第一带状件152,该第一带状件152 例如为织物,用于支撑座椅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省略座椅布,而仅用第一带状件152和靠背横杆33来支撑坐在座椅上的用户。
此外,如图7所清楚地示出,座椅还包括第三弹性件93,其一端联接到第二脚42,另一端连接到翻折部15的U形框架151的一个侧部。当翻折部 15在与四边形框架基本位于同一平面的闭合位置(例如,如图1A所示)和完全掀起位置(例如,如图5所示)之间转换时,该第三弹性件93越过极限拉伸点,并将翻折部15保持在该闭合位置和完全掀起位置。例如,该第三弹性件93可以为拉簧。
图6示出了图1A的座椅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座椅处于折起位置。如上所述,第一扶手侧杆的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三子杆部分23可枢转地连接,第二扶手侧杆的第二子杆部分22和第四子杆部分24可枢转地连接。此外,如图2所示,第三椅面杆13包括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132,第四椅面杆14包括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八子杆部分142。第五子杆部分131 的一端和第六子杆部分132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第五子杆部分131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21,并且第六子杆部分13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子杆部分23。第七子杆部分141的一端和第八子杆部分142 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第七子杆部分141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子杆部分22,第八子杆部分14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四子杆部分24。
因此,如图1A-图6所示,座椅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折起位置之间转换。该使用位置可以包括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如图1A和图2所示,在第一使用位置,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如图3所示,在第二使用位置,座椅的靠背部处于第二靠背位置。在使用位置,第五子杆部分131 和第六子杆部分132以及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八子杆部分142均成180°。首先,将靠背部向下朝向扶手部枢转来将从第一使用位置转换到第二使用位置。然后,将脚踏部折叠起来,然后将翻折部15向上掀起。最后通过将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三子杆部分23彼此枢转并靠近,将第二子杆部分22和第四子杆部分24彼此枢转并且靠近,将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 132彼此枢转并且靠近以及将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八子杆部分142彼此枢转并且靠近,来将座椅从使用位置转换为折起位置。在将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132彼此枢转并且靠近以及将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八子杆部分142彼此枢转并且靠近的同时,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五子杆部分131、第三子杆部分23和第六子杆部分132、第二子杆部分22和第七子杆部分141 以及第四子杆部分24和第八子杆部分142将彼此枢转并靠近。如图6所示,当座椅处于折起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一脚踏侧杆51和第二脚踏侧杆52来支撑座椅站立。
由于座椅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折起位置之间转换,因此,座椅在不被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被方便的收纳和运输。由于多个部件之间可以彼此枢转,相对于传统的折叠轮椅,当座椅被折起时,其可以占用更小的空间。
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三子杆部分23、第二子杆部分22和第四子杆部分 24、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一子杆部分21、第六子杆部分132和第三子杆部分23、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二子杆部分22以及第八子杆部分142和第四子杆部分24可以使用第二枢转连接件连接。以第一子杆部分21和第三子杆部分23为例,该第二枢转连接件具有使第三子杆部分23穿过并固定的通孔和垂直于通孔的延伸方向突出并且彼此相对的两个凸缘。枢转轴连接在该两个凸缘之间,该枢转轴穿过第一子杆部分21的端部处的通孔以将第一子杆部分21枢转地连接到第三子杆部分23。
此外,可以使用第三枢转连接件16连接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132以及第七子杆部分141和第八子杆部分142。图15A和图15B示出了第三枢转连接件16的透视图。如图15A和图15B所示,第三枢转连接件 16包括彼此通过枢转轴枢转连接的第一枢转部分161和第二枢转部分162、销部分163以及手柄部分164。销部分163穿过第一枢转部分161中的第一定位孔,其为通孔,并且手柄部分164连接到销部分163,以操作销部分163 在该第一定位孔中伸缩。第二枢转部分162中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当第一枢转部分161和第二枢转部分162被枢转到使得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对齐时,销部分163穿过第一定位孔插入到第二定位孔中,以锁定第一枢转部分 161和第二枢转部分162的相对位置。操作手柄部分164以使销部分163退出第二定位孔,以释放第一枢转部分161以及第二枢转部分162之间的位置锁定。以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132为例,第五子杆部分131固定连接到第一枢转部分161,第六子杆部分132固定连接到第二枢转部分162,从而使第五子杆部分131和第六子杆部分132被可选地枢转和固定。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与图1A-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8所示的座椅的靠背部包括三根第二带状件33a,其联接在第一靠背侧杆31和第二靠背侧杆32之间,以支撑坐在座椅上的用户的背部。此外,在图8所示的座椅中,第二带状件33a用作靠背横杆。
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与图1A- 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9和图10所示的座椅的椅背布72b设置有拉链74b,以将椅背布72b分离为两段。因此,当靠背部处于第一靠背位置时,椅背布72b不会干扰翻折部15b的掀起。
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如图1A- 图7所示的座椅中,靠背部还包括连接第一靠背侧杆31和第二靠背侧杆32 的端部的横梁34,刹车部81设置在横梁上。与图1A-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8和图10所示的座椅不包括这样的横梁,刹车部81c设置在第一靠背侧杆31c和第二靠背侧杆32c的自由端部。此外,与图1A-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8和图10所示的座椅的第一靠背侧杆31c和第二靠背侧杆32c呈大致C形。
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再又一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与图 1A-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13和图14所示的座椅不包括上述横梁,刹车部81d设置在第一靠背侧杆31d和第二靠背侧杆32d的自由端部,并且第一靠背侧杆31d和第二靠背侧杆32d呈大致C形。此外,与图1A-图7所示的座椅不同的是,图8和图10所示的座椅的第一靠背侧杆31d和第二靠背侧杆32d分别通过类似于如上所述的第三枢转连接件16的枢转连接件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21d和第二子杆部分22d。
本公开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椅面部;
扶手部,其连接到椅面部并且位于椅面部的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
靠背部,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扶手部,所述靠背部包括横跨所述宽度方向的靠背横杆,所述靠背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扶手部在第一靠背位置和第二靠背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所述靠背横杆靠近所述椅面部的第三侧,在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所述靠背横杆靠近所述椅面部的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在垂直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时,当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时,所述靠背横杆更远离所述椅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部包括具有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一扶手侧杆和具有第二子杆部分的第二扶手侧杆,
所述靠背部包括第一靠背侧杆和第二靠背侧杆,所述靠背横杆连接所述第一靠背侧杆和所述第二靠背侧杆,并且
所述第一靠背侧杆和所述第二靠背侧杆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均在所述第四侧从所述椅面部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三侧延伸,并且
当所述靠背部处于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时,所述靠背部被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二子杆部分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还包括腿部和脚踏部,所述腿部从所述椅面部向下延伸以支撑所述座椅,所述脚踏部包括第一脚踏侧杆、第二脚踏侧杆以及U形的脚踏横杆,所述脚踏横杆包括第一脚踏侧部和第二脚踏侧部,所述第一脚踏侧部和所述第二脚踏侧部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脚踏侧杆和所述第二脚踏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脚踏侧杆和所述第二脚踏侧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腿部,使得所述脚踏部能够被折叠成所述第一脚踏侧杆、所述第一脚踏侧部和所述腿部重叠,并且所述第二脚踏侧杆、所述第二脚踏侧部和所述腿部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面部包括四边形框架和在所述第四侧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的翻折部,当所述翻折部枢转成与所述四边形框架处于同一平面中时,所述四边形框架围绕所述翻折部,所述翻折部用作椅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面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四边形框架下方的柔性置物袋,所述柔性置物袋具有面向所述椅面部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周边连接到所述四边形框架,所述翻折部配置为遮盖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椅布,其一端在所述第四侧连接到所述椅面部,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靠背横杆,配置为用作椅面和椅背,所述座椅布设置有拉链,用于将座椅布分离为椅面布和椅背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椅布,所述座椅布包括椅面布和椅背布,
所述椅面布从所述椅面部的第四侧延伸到所述椅面部的第三侧,所述椅背布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椅面布的中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靠背横杆,所述靠背部设置有拉链,用于将所述椅背布分离为两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扶手侧杆还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三子杆部分,所述第二扶手侧杆还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子杆部分的第四子杆部分,
所述座椅还包括腿部,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所述腿部包括连接到第一子杆部分的第一脚、连接到第二子杆部分的第二脚、连接到第三子杆部分的第三脚和固定连接到第四子杆部分的第四脚,
所述四边形框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的第三椅面杆、第四椅面杆、第二椅面杆和第一椅面杆,
所述第三椅面杆包括第五子杆部分和第六子杆部分,所述第五子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五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杆部分,所述第六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子杆部分,
所述第四椅面杆包括第七子杆部分和第八子杆部分,所述第七子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的一端彼此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七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子杆部分,所述第八子杆部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子杆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能够在使用位置和折起位置之间转换,当所述座椅从所述使用位置转换到所述折起位置时,所述第一子杆部分和所述第三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四子杆部分彼此枢转并且靠近,所述第五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七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彼此枢转并且靠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座椅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五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六子杆部分以及所述第七子杆部分和所述第八子杆部分成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为轮椅,
所述座椅还包括从所述椅面部向下延伸以支撑所述座椅的腿部和连接到所述腿部的多个轮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4400.5U CN212546282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4400.5U CN212546282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46282U true CN212546282U (zh) | 2021-02-19 |
Family
ID=7462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244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46282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46282U (zh)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20824400.5U patent/CN2125462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64271B1 (en) | Adjustably reclinable folding chair | |
US6666473B2 (en) | Foldable stroller with passenger support base | |
US20070194609A1 (en) | Foldable chair | |
US12037037B2 (en) | Wagon for carrying children | |
JPS59501782A (ja) | 折りたたみ式椅子枠 | |
JP2004249109A (ja) | 折り畳みシート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シートを含む乗物 | |
KR100883189B1 (ko) | 의자의 등받이 장치 | |
US6880850B2 (en) | Stroller suitable for seating and reclining of a baby | |
US6877761B2 (en) | Stroller suitable for seating and reclining of a baby | |
US20020093177A1 (en) | Stroller capable of carrying a baby basket | |
JP4019456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 |
US5899525A (en) | Foldable chair frame | |
JP2007098995A (ja) | ベビーカー | |
KR100364558B1 (ko) | 쇼핑 카트와 같은 형태를 가지는 노인차 | |
CN212546282U (zh) | 座椅 | |
KR101435542B1 (ko) | 유모차 | |
KR20200007134A (ko) | 가방형 의자 | |
JP4250453B2 (ja) | 折り畳み椅子 | |
GB2091171A (en) | Folding baby-carriages or push-chairs | |
US11751699B2 (en) | Booster seat for children | |
CN220937377U (zh) | 具有伸缩脚垫的座椅 | |
JP3784006B2 (ja) | 跳上げシートの構造 | |
WO2024013941A1 (ja) | 乳母車 | |
JP3297280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オットマン装置 | |
JP3106591U (ja) | 浴室用折たたみ式い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