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5562U -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5562U
CN212545562U CN202021513576.5U CN202021513576U CN212545562U CN 212545562 U CN212545562 U CN 212545562U CN 202021513576 U CN202021513576 U CN 202021513576U CN 212545562 U CN212545562 U CN 212545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atomizing core
liquid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35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雪琴
肖从文
陈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35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5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5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5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连接。雾化芯包括发热体,发热体用于产生热量。电极体,电极体与发热体电性连接。及基体,基体用于缓存液体并具有安装面和与安装面间隔设置的发热面,电极体设置在安装面上,发热体设置在发热面上,发热面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并能够将液体雾化。如此可以防止电极体和发热体均位于同一个发热面上,保证发热面维持足够能对液体进行雾化的有效雾化区域,提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面对液体的雾化量。并且,还可以防止电极体因吸收发热面的热量而导致的连接失效,提高雾化芯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发热面的热量损失以提高发热面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致癌物质,例如焦油会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而且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周围的人群吸入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大多数公共场合都明令禁止吸烟。而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与普通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口感,但通常不含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因此电子雾化装置普遍用作香烟的替代品。
电子雾化装置通常采用雾化芯对液体进行雾化,从而形成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烟雾),雾化芯与电源之间通过引线或顶针实现电性连接,但是,为了确保引线或顶针跟雾化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压缩整个发热面的总面积,从而导致发热面利用率低,不利于发热体在发热面上的布局,最终影响整个雾化芯的雾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雾化芯的雾化效果。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产生热量;
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及
基体,所述基体用于缓存液体并具有安装面和与所述安装面间隔设置的发热面,所述电极体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发热面上,所述发热面吸收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并能够将液体雾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发热面两者朝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体,所述基体内开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的通孔,所述连接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极体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还包括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液面,所述吸液面连接在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之间,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吸液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基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发热体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上还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同时贯穿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孔的口径为0.05mm至5.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朝所述发热面凹陷设定深度的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包括基础部和凸台部,所述基础部具有台阶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基础部上并与所述台阶面朝向相反,所述凸台部与所述台阶面连接并相对所述台阶面凸出,所述发热面位于所述凸台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发热面两者为相互平行的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体为片状结构,所述电极体直接附着在所述发热面上,或者所述安装面上凹陷形成有沉槽,所述电极体嵌设在所述沉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条形片状结构,所述发热体的厚度为0.01mm至2.00mm,所述发热体的宽度为0.05mm至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发热体为金属发热体或合金发热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直接附着在所述发热面上,或者所述发热面上凹陷形成有沉槽,所述发热体嵌设在所述沉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与所述发热体两者一体成型。
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吸嘴内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气流通道贯穿所述吸嘴的表面而形成用于抽吸烟雾的吸嘴口,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吸嘴口设置,所述安装面背向所述吸嘴口设置。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和上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极体电性连接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所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发热体设置在发热面上,并将电极体设置在安装面上,即将发热体和电极体设置在基体的不同表面上,防止电极体和发热体均位于同一个发热面上。这样能够避免电极体侵占发热面的部分区域,从而保证发热面维持足够能对液体进行雾化的有效雾化区域,提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面对液体的雾化量,提高烟雾的浓度;也提高发热面产生烟雾的速度,进而提高雾化芯对抽吸响应的灵敏度。并且,还可以防止电极体因吸收发热面的热量而导致的连接失效,提高雾化芯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发热面的热量损失以提高发热面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中第一示例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雾化芯去除基体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雾化芯中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雾化器中第二示例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雾化芯去除基体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雾化芯中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雾化器中第三示例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雾化器中第四示例雾化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雾化芯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10和电源,雾化器10包括吸嘴20和雾化芯30,吸嘴20内开设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21和气流通道22,储液腔21用于存储液体。雾化芯30位于该气流通道22中,雾化芯30吸收以缓存储液腔21中的液体,并对液体进行雾化而形成可抽吸的烟雾,该烟雾实质为一种气溶胶。气流通道22贯穿吸嘴20的表面(上端面)而形成吸嘴口22c,当液体通过雾化芯30雾化形成排放至气流通道22中的烟雾时,用户可以接触该吸嘴口22c而对气流通道22中的烟雾进行抽吸。电源包括导电体40,导电体40可以为柱状结构的导电柱,导电体40与雾化芯30电性连接,使得电源通过导电体40对整个雾化芯30供电,雾化芯30将电能转化为液体雾化所需的热能。
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30包括基体100、发热体200、电极体300和连接体400。基体可为多孔玻璃、多孔陶瓷、蜂窝陶瓷等制成,本实施例中基体100为多孔陶瓷体,即基体100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例如基体100可以采用氧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硅酸盐或碳化硅等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使得基体100内存在大量的微孔而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孔隙率定义为物体中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该基体100的孔隙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0%~80%,例如孔隙率的具体取值可以为20%、40%、50%或80%等。基体100中微孔的平均孔径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0μm~55μm,例如孔径的具体取值为20μm、30μm、45μm或55μm等。基体100可以采用注浆成型或粉体压制成型等工艺进行成型,基体10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或棱柱状等,同时参阅图5、图6和图7,当基体100为棱柱状时,基体100可以为长方体状。
当基体100与储液腔21中的液体接触时,基体100因微孔的存在而形成毛细作用,液体通过该毛细作用可以逐渐渗透至基体100内部,使得基体100对液体具有一定的缓存功能。液体在基体100内渗透时的流动阻力跟孔隙率和微孔的平均孔径均成反比,基体100的孔隙率和微孔的平均孔径越高时,液体在基体100中的流动阻力越小。并且多孔陶瓷材料制成的基体10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防止缓存于基体100中的液体在高温条件下与基体100产生化学反应,使得液体因不参与不必要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浪费,同时避免化学反应附带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
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0具有发热面110和安装面120,发热面110能够吸收热量而升温,从而对液体进行雾化,安装面120则无法对液体进行雾化,故发热面110和安装面120为两个不相同的表面。发热面110和安装面120沿气流通道22的延伸方向(即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使得发热面110与安装面120两者的朝向刚好相反,此时,发热面110朝向吸嘴口22c而背向电源设置,即发热面110朝上设置;而安装面120背向吸嘴口22c而朝向电源设置,即安装面120朝下设置。通俗而言,发热面110为基体100的上表面,安装面120为基体100的下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参阅图8,发热面110依然朝上设置,安装面120位于发热面110的下方,安装面120与发热面110朝向相同,两者均朝上设置。当然两者还可以均朝下设置。
发热体200可以为金属发热体或合金发热体,即发热体20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合金材料可以选择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铁铬镍合金、铬镍合金、钛合金、不锈钢合金或卡玛合金等。发热体200可以采用模具冲压、铸造、机械编织、化学蚀刻或丝网印刷等工艺制作成型。基体100可以与发热体200一体成型,例如两者通过排胶和烧结的方式获得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基体100和发热体200也可以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例如先成型基体100,再通过丝网印刷方式,排胶和烧结使得发热体200与基体100连接。
发热体200可以为长条形的片状结构,发热体200能够弯曲形成各种规则或非规则图形,例如发热体200为S型等。发热体200设置在发热面110上,例如发热体200直接贴附在发热面110上,使得发热体200凸出发热面110一定的高度,又如,发热面110上可以开设沉槽,该沉槽由发热面110的一部分凹陷设定深度形成,发热体200则嵌设在该凹槽111,可以使得发热体200的上表面凸出发热面110一定高度,也可以使得发热体200的上表面与发热面110刚好平齐。发热体20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1mm至2.00mm,例如厚度的具体取值可以为0.01mm、0.03mm、0.1mm或2.00mm等。发热体200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05mm至3mm,例如宽度的具体取值可以为0.05mm、0.06mm、0.25mm或30mm等。
电极体300与发热体200电性连接,同时电极体300也与导电体40电性连接,电源依次通过导电体40和电极体300对发热体200供电。电极体300的电阻率显著小于发热体200的电阻率,使得电极体300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电极体300可以片状结构,电极体300设置在安装面120上,例如发热体200直接贴附在发热面110上,使得发热体200凸出发热面110一定的高度,又如,安装面120上可以开设沉槽,该沉槽由安装面120的一部分凹陷设定深度形成,电极体300则嵌设在该凹槽111,可以使得电极体300的上表面凸出安装面120一定高度,也可以使得电极体300的上表面与安装面120刚好平齐。电极体3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电极体300作为正极使用,另外一个电极体300作为负极使用。
由于发热体200与电极体300串联连接,电极体300的电阻率显著小于发热体200的电阻率,当电源对发热体200供电时,发热体200产生大量的热量,发热面110吸收发热体200产生的热量而升温,该温度足以能够对液体进行雾化。而电极体300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故安装面120无法产生能够对液体进行雾化的高温。
假如将发热体200和电极体300同时设置在发热面110上,一方面使得电极体300占用发热面110的部分区域,导致发热面110上能够对液体进行雾化的有效雾化区域减少,即对有效雾化区域进行压缩,从而减少单位时间内发热面110对液体的雾化量,减少烟雾的浓度;也导致发热面110产生烟雾的速度较慢,从而影响雾化芯30对抽吸响应的灵敏度。另一方面使得电极体300和导电柱能吸收发热面110上的热量,导致电极体300和导电体40因高温而引发连接失效现象,影响雾化芯30的使用寿命;也导致发热面110存在大量的热损失,从而影响发热面110的热效率。
而上述实施例将发热体200设置在发热面110上,并将电极体300设置在安装面120上,即将发热体200和电极体300设置在基体100的不同表面上,防止电极体300和发热体200均位于同一个发热面110上。这样能够避免电极体300侵占发热面110的部分区域,从而保证发热面110维持足够能对液体进行雾化的有效雾化区域,提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面110对液体的雾化量,提高烟雾的浓度;也提高发热面110产生烟雾的速度,进而提高雾化芯30对抽吸响应的灵敏度。并且,还可以防止电极体300和导电柱因吸收发热面110的热量而导致的连接失效,提高雾化芯30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发热面110的热量损失以提高发热面110的热效率。
同时参阅图4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0还包括吸液面131,吸液面131连接在发热面110和安装面120之间,当发热面110为基体100的上表面且安装面120为基体100的下表面时,吸液面131实际为基体100的侧表面130的一部分。参阅图1,吸液面131用于与储液腔21中的液体接触,与吸液面131接触的液体可以在毛细作用下渗透至基体100的内部。
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4,连接体400连接在电极体300和发热体200之间,连接体4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体400的上端与发热体200的一端电性连接且其下端与其中一个电极体300电性连接,另外一个连接体400的上端与发热体20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且其下端与另外一个电极体300电性连接。连接体400可以与发热体200采用相同的材料,两者还可以一体成型。基体100上还开设有通孔101,该通孔101沿设置方向延伸并同时贯穿发热面110和安装面120,连接体400则与安装通孔101配合,使得整个连接体400穿设在基体100的内部。
由于连接体400穿设在基体100的内部,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体400安装的稳定性,可以使得发热体200牢牢固定在发热面110上;也可以提高连接体400与电极体300之间的连接强度,确保连接体400、电极体300两者在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两方面上的稳定可靠性。另一方面当连接体400通电时,连接体400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对基体100起到一定的预热作用,缓存在基体100中的液体因吸收热量而粘度降低,进而改善液体在基体100内部的流动性,即降低液体的流动阻力,使得液体能够从吸液面131经基体100内部快速抵达至发热面110雾化,避免产生干烧现象,确保整个雾化芯30能够满足对高粘度液体的雾化要求。
进一步地,连接体400与吸液面131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体400与基体100的几何中心之间的间距,通俗而言,连接体400更加靠近吸液面131设置。此时,使得基体100靠近吸液面131的区域能快速吸收热量以改善液体的流动性,确保液体从储液腔21经吸液面131快速进入基体100内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体400与发热体200也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材料,参阅图8,连接体400还可以不穿设在基体100内部,而是直接附着在基体100的外表面上。
参阅图1,假如将发热面110背向吸嘴口22c而朝向电源设置,此时,整个雾化芯30将气流通道22分隔为两部分,气流通道22位于雾化芯30上方的部分记为上方通道22a,气流通道22位于雾化芯30下方的部分记为下方通道22b。并且,导电体40也位于下方通道22b中。当发热体200工作时,发热面110上产生的烟雾将首先进入下方通道22b中,然后经过气流通道22位于雾化芯30和吸嘴20之间的部分以进入上方通道22a,最终使得烟雾由吸嘴口22c被用户吸收。该设计模式可以简称为“向下雾化模式”。
上述“向下雾化模式”会至少存在以下四个缺陷:一是由于烟雾首先排放至下方通道22b中,而导电体40占用下方通道22b中的部分空间,使得下方通道22b的总空间被压缩而减少,导致不利于液体的充分雾化。二是排放至下方通道22b中的烟雾将与导电体40接触,导电体40会对烟雾的流通和传输产生阻碍作用,影响烟雾的在气流通道22中的传输速度。三是发热面110上产生的烟雾抵达至吸嘴口22c所流经的路径较长,使得烟雾在气流通道22中凝结形成大颗粒液滴的概率增大,从而因烟雾损耗而导致浓度降低,也会导致大颗粒液滴堵塞气流通道22或泄漏至电源以对其构成侵蚀。如需减少烟雾凝固,则在整个气流通道22的结构设计上将存在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四是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易于趋向聚集在发热面110上,在液体自身粘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导致聚集在发热面110上的液体滴落而脱离雾化芯30,从而引发液体的泄漏。
参阅图1,而在上述实施例中,发热面110朝向吸嘴口22c设置(即朝上设置)、且安装面120背向吸嘴口22c而朝向电源设置(即朝下设置),将使得导电体40位于安装面120所处的一侧,即导电体40位于下方通道22b中。当发热体200工作时,发热面110上产生的烟雾直接进入上方通道22a中,而不是排放至下方通道22b。该设计模式可以简称为“向上雾化模式”。
上述“向上雾化模式”至少存在如下四个有益效果:一是烟雾直接排放至上方通道22a中,位于下方通道22b中的导电体40显然不会占用上方通道22a的空间,使得上方通道22a的空间足够大而有利于液体的充分雾化。二是烟雾直接排放至上方通道22a中,位于下方通道22b中的导电体40显然不会与上方通道22a中的烟雾形成接触,有效避免导电体40对烟雾的阻碍,提高烟雾在气流通道22中的流通速度。三是发热面110上产生烟雾直接经上方通道22a抵达至吸嘴口22c以被用户吸收,消除了烟雾从下方通道22b抵达至上方通道22a的流动路径,从而减少烟雾抵达至吸嘴口22c所流经的路径长度,使得烟雾在气流通道22中凝结形成大颗粒液滴的概率降低,防止因烟雾损耗而导致浓度降低,也有效避免大颗粒液滴堵塞气流通道22或泄漏至电源以对其构成侵蚀。同时可以适当降低气流通道22在结构设计上的要求,从而降低整个电子雾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四是液体克服重力向上聚集至发热面110,从而减少液体滴落脱离雾化芯30而引发泄漏的可能。
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0上还开设有导气孔102,该导气孔102同时贯穿安装面120和发热面110。当用户在吸嘴口22c抽吸时,气体可以从下方通道22b经该导气孔102进入上方通道22a中,以便气体携带烟雾抵达吸嘴口22c。导气孔102的口径的取值范围为0.05mm至5.00mm,例如导气孔102的口径的具体取值可以为0.05mm、1mm、4mm或5mm等。导气孔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导气孔102可以为圆孔、椭圆孔或正多边形孔等。安装面120和发热面110可以为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当然,安装面120和发热面110还可以且曲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面120上开设有凹槽111,该凹槽111朝发热面110凹陷设定深度。通过设置该凹槽111,既可以减轻雾化芯30的总重量,也可以降低液体在基体100内的流动阻力,可以使得液体从吸液面131快速抵达至发热面110。
同时参阅图9和图10,基体100还可以包括基础部140和凸台部150,基础部140具有台阶面141,安装面120位于基础部140上,安装面120与台阶面141两者朝向相反,即台阶面141朝上设置,安装面120朝下设置。凸台部150与台阶面141连接,凸台部150相对台阶面141凸出一定的高度,发热面110位于凸台部150上,使得发热面110朝上设置。当基体100安装在吸嘴20上时,台阶面141和凸台部150可以对整个基体100提供良好的限位作用,提高雾化芯30安装的稳定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和电源两者可拆卸连接。当雾化器10为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时,可以很方便地将使用完毕的雾化器10从电源上卸载并单独丢弃,电源可以与新的雾化器10搭配使用而实现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用于产生热量;
电极体,所述电极体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及
基体,所述基体用于缓存液体并具有安装面和与所述安装面间隔设置的发热面,所述电极体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发热面上,所述发热面吸收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并能够将液体雾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发热面两者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体,所述基体内开设有同时贯穿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的通孔,所述连接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极体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用于吸收液体的吸液面,所述吸液面连接在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之间,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吸液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基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发热体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同时贯穿所述安装面和所述发热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的口径为0.05mm至5.0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朝所述发热面凹陷设定深度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基础部和凸台部,所述基础部具有台阶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基础部上并与所述台阶面朝向相反,所述凸台部与所述台阶面连接并相对所述台阶面凸出,所述发热面位于所述凸台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发热面两者为相互平行的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为片状结构,所述电极体直接附着在所述发热面上,或者所述安装面上凹陷形成有沉槽,所述电极体嵌设在所述沉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条形片状结构,所述发热体的厚度为0.01mm至2.00mm,所述发热体的宽度为0.05mm至3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多孔陶瓷体,所述发热体为金属发热体或合金发热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直接附着在所述发热面上,或者所述发热面上凹陷形成有沉槽,所述发热体嵌设在所述沉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发热体两者一体成型。
16.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和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吸嘴内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气流通道贯穿所述吸嘴的表面而形成用于抽吸烟雾的吸嘴口,所述发热面朝向所述吸嘴口设置,所述安装面背向所述吸嘴口设置。
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极体电性连接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所处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源可拆卸连接。
CN202021513576.5U 2020-07-28 2020-07-28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2545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3576.5U CN212545562U (zh) 2020-07-28 2020-07-28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3576.5U CN212545562U (zh) 2020-07-28 2020-07-28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5562U true CN21254556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3576.5U Active CN212545562U (zh) 2020-07-28 2020-07-28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5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69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690A1 (zh) * 2021-03-19 2022-09-22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0104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343877B (zh) 雾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10731544A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5810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发热组件
EP4042886A1 (en) Ultrasonic atomizer
CN212545562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09584U (zh) 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US20230148668A1 (en) Atomization core, atomizer, and atomization device
CN211185865U (zh) 雾化元件和电子烟
CN218104905U (zh) 雾化组件及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7592032U (zh) 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1672461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015964U (zh) 导液发热结构、雾化仓和雾化器
CN215189437U (zh) 雾化装置
CN21608884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WO2022161014A1 (zh) 具有开放式雾化腔的雾化芯
CN211861795U (zh) 一种导油陶瓷及超声波雾化器
WO2022161033A1 (zh) 具有底部雾化腔的雾化芯
CN211241760U (zh) 一种陶瓷导油体及雾化器
CN112089109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06344U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20109140U (zh) 雾化芯、加热体阵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962631U (zh) 雾化装置
CN22045859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37488U (zh) 陶瓷雾化芯及电子烟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