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4393U -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4393U
CN212544393U CN202021543863.0U CN202021543863U CN212544393U CN 212544393 U CN212544393 U CN 212544393U CN 202021543863 U CN202021543863 U CN 202021543863U CN 212544393 U CN212544393 U CN 212544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bottom plate
fins
nov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38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仁乐
张野
卢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oji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oji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oji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ojing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38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4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4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4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涉及电子元件散热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鳍片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通过穿透鳍片底端以及底板下端面的气孔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连通。本新型在鳍片内部开设空腔,通过气孔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直接接通,使鳍片本身由二次传导热量变为直接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导热,增加了直接导热的散热面积,促使散热效率提高。另外,在鳍片顶部设有扇叶,扇叶的随风旋转可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新型还在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了溜槽,可将灰尘杂物滑到散热片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散热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子元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就会降低电子元件的效能,减少使用寿命。
目前电子产品散热主要是依靠散热片,其中鳍片散热片是主要的散热片形式,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鳍片加大散热面积,通过设置通风通道来提高热传导的速率。
然而,现有的鳍片散热片由于受到设计思路的局限,存在着散热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该散热片设若干具有空腔结构的鳍片,且空腔结构与电子元件散热区通过气孔连通,在鳍片的顶部还设有扇叶,可明显改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鳍片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通过穿透鳍片底端以及底板下端面的气孔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鳍片为扁平形状,并在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
优选的,矩阵分布的鳍片之间构成若干可供气流串行的横向、纵向、及斜向气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的鳍片顶端还设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的扇叶通过竖轴与鳍片顶端的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横向和/或纵向气流通道的下方设有可供灰尘杂物下滑的溜槽,所述的溜槽的低端贯通底板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的鳍片的外表面均设有波浪纹。
优选的,所述的鳍片的外表面涂布有纳米碳材料。
本新型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的有益效果为:
现有技术的鳍片通常固定于底板的外表面,其通过热传导将底板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二次传导散热,而本新型直接在鳍片内部开设空腔,将空腔直接通过气孔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直接接通,这样就使鳍片本身由二次传导热量变为直接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导热,同时也增加了直接导热的散热面积,促使散热效率提高。另外,本新型在鳍片顶部设有扇叶,扇叶的随风旋转可加速鳍片顶端的气流热量交换,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新型还在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了溜槽,可将灰尘杂物滑到散热片外,避免了散热片使用久了积尘影响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新型的俯视图;
1:底板,2:气孔,3:鳍片,4:安装孔,5:空腔,6:轴承,7:竖轴,8: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1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3,所述的鳍片3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鳍片3内部设有空腔5,所述的空腔5通过穿透鳍片底端以及底板下端面的气孔2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连通;
所述的鳍片3为扁平形状,并在底板1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
矩阵分布的鳍片3之间构成若干可供气流串行的横向、纵向、及斜向气流通道;
所述的鳍片3顶端还设有扇叶8;
所述的扇叶8通过竖轴7与鳍片3顶端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的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横向或纵向气流通道的下方设有可供灰尘杂物下滑的溜槽,所述的溜槽的低端贯通底板1的端部;
所述的鳍片3的外表面均设有波浪纹;
所述的鳍片3的外表面涂布有纳米碳材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改进,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的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横向和纵向气流通道的下方设有可供灰尘杂物下滑的溜槽。
本新型的使用原理:
现有技术的鳍片通常固定于底板1的外表面,其通过热传导将底板1传导过来的热量进行二次传导散热,而本新型直接在鳍片3内部开设空腔5,将空腔5直接通过气孔2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直接接通,这样就使鳍片本身由二次传导热量变为直接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导热,同时也增加了直接导热的散热面积,促使散热效率提高。
进一步的,本新型在鳍片3顶部设有扇叶8,扇叶8的随风旋转可加速鳍片3顶端的气流热量交换,使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本新型还在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了溜槽,可将灰尘杂物滑到散热片外,避免了散热片使用久了积尘影响散热性能。

Claims (8)

1.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鳍片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通过穿透鳍片底端以及底板下端面的气孔与电子元件的散热区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鳍片为扁平形状,并在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矩阵分布的鳍片之间构成若干可供气流串行的横向、纵向、及斜向气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鳍片顶端还设有扇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扇叶通过竖轴与鳍片顶端的中部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横向和/或纵向气流通道的下方设有可供灰尘杂物下滑的溜槽,所述的溜槽的低端贯通底板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鳍片的外表面均设有波浪纹。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鳍片的外表面涂布有纳米碳材料。
CN202021543863.0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Active CN212544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3863.0U CN212544393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3863.0U CN212544393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4393U true CN21254439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7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3863.0U Active CN212544393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4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44393U (zh) 一种新型空腔鳍片散热片
CN100587331C (zh) 一种led泛光灯散热系统及其风工作方法
CN201278625Y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散热装置
CN217691149U (zh) 一种基于特斯拉阀结构的芯片散热装置
CN213126913U (zh) 镂空倾斜式结构散热片组
CN211174366U (zh) 气缸以及发动机
CN20802805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子产品用散热片
CN212850080U (zh) 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2544401U (zh) 一种带风管的空腔鳍片散热片
CN212544392U (zh) 一种新型导管式空腔鳍片散热片
CN210900175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111121169A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风扇电机散热结构
CN210840508U (zh) 一种带有通风孔的鳍片散热片
CN2938721Y (zh) 改进的散热模组固定座
CN212544400U (zh) 一种带风管的鳍片散热片
CN215496953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动力锂电池
CN2772104Y (zh) 一种吊扇马达外壳
CN217770765U (zh) 一种可实现高效散热的散热片结构
CN219436800U (zh) 一种通风散热型发电机励磁机支架结构
CN212851565U (zh) 一种机载电台的散热装置
CN219499146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高能效充电桩空调电机
CN213694662U (zh) 一种自散热的电源
CN213270386U (zh)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CN210470128U (zh)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装置
CN214092200U (zh) 一种带有金属散热风扇的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