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0386U -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0386U
CN213270386U CN202022111031.8U CN202022111031U CN213270386U CN 213270386 U CN213270386 U CN 213270386U CN 202022111031 U CN202022111031 U CN 202022111031U CN 213270386 U CN213270386 U CN 213270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pump
casing
insulated
hea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110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晨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Tianch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Tian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Tianc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Tian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110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0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0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0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旋涡气泵,旨在解决旋涡气泵内部热量散发慢,会造成旋涡气泵的温度快速升高,致使旋涡气泵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部的驱动件以及套设在驱动件外侧的壳体,壳体呈中空设置,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板,相邻散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散热板的容纳腔,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供散热板滑动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能够增加旋涡气泵的散热效果,防止旋涡气泵内的热量散不出去而使得驱动件损坏,保证旋涡气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脚动气泵。电动气泵。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而直连式旋涡气泵的电机旋转轴与叶轮轴的同轴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机的尺寸、旋涡气泵的尺寸、安装底座上表面的水平度等,均会影响到电机的旋转轴与叶轮轴联轴的同轴度,而这些因素大多难以控制,因此给直连式旋涡气泵的安装带来了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68702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直连式旋涡气泵,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安装有电机和旋涡气泵,电机的旋转轴与旋涡气泵的叶轮轴联轴,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调整平台,调整平台包括架空的顶板,电机包括底脚,底脚设于顶板上表面,底脚与顶板之间设有垫板,底脚、垫板、顶板通过螺栓贯穿连接,顶板上设有用于顶起垫板的定位件。
上述方案的旋涡气泵的电机的旋转轴与叶轮轴的同轴度较高且可调,运行噪音较低,使用寿命较长。而旋涡气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在电机持续地驱动旋涡气泵的叶轮轴持续地转动时,热量会持续地产生,而上述方案的旋涡气泵在工作过程中如若处于狭小的空间件,会使得热量散不出去,而旋涡气泵内部热量散发慢,会造成旋涡气泵的温度快速升高,致使旋涡气泵损坏,从而影响了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壳体内的散热板来调节在驱动件和本体内部的热量的问题,使得壳体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板散出去,保证旋涡气泵的散热效果,防止旋涡气泵因热量太高而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部的驱动件以及套设在驱动件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板,相邻所述散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散热板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供散热板滑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的驱动件为电机和转动轴,驱动件能够驱动旋涡气泵开始工作,在旋涡气泵正常工作时旋涡气泵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若热量散不出去会导致驱动件损坏,从而会影响旋涡气泵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在驱动件产生热量时,套设在驱动件外的壳体能够对驱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且因壳体呈中空设置使得壳体内形成一个散热腔,壳体外壁上呈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孔能够对壳体内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出至壳体外,同时散热板能够对热量进行吸收并能够在散热板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散出,增加壳体的散热效果,而散热板采用导热系数较好的铜制成,铜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比热容,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散热板的散热效果,且壳体采用导热系数好的铝制成,保证壳体的吸热和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板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散热孔对应的第二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板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散热板上的第二散热孔能够与第一散热孔相通,而散热板位于容纳腔内时,第二散热孔能够增加壳体内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和环形槽的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万向滚珠,若干所述万向滚珠与散热板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板在环形槽和容纳腔内滑动时能够与若干万向滚珠相接触,从而能够带动万向滚珠开始滚动,滚动的万向滚珠能够增加散热板的滑动效率,使得散热板在滑动时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环形槽相通的环形滑槽,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散热板在壳体内滑动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支撑杆在环形滑槽内滑动来带动散热板的滑动,而壳体上开设的供支撑杆滑动的环形滑槽能够限制散热板的滑动轨迹,增加散热板滑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滑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支撑杆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滑动散热板时能够驱动支撑杆,使得散热板向环形槽内滑动,同时支撑杆在环形滑槽内滑动,且在散热板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支撑杆会卡在卡槽中实现固定,而在散热板滑动至容纳腔内时支撑杆也能够卡于环形滑槽另一端的卡槽中固定,方便了对散热板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与容纳腔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散热件包括筒体以及滑动连接在筒体内的散热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散热鳍片从筒体内部拉出,使得散热鳍片伸出筒体外部并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此时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容纳腔传导至筒体,再通过散热鳍片散发至壳体外,从而能将热量快速排出,避免热量积聚,有效保证旋涡气泵的使用效果,使得旋涡气泵的驱动件不会因热量堆积而导致损坏,从而大大延长了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条,若干所述散热条均呈中空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散热条的设置能够增加泵体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泵体外侧的散热面积,且散热条呈中空状设置,能够提高泵体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上设置有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涡气泵工作时,泵体上的风扇能够对旋涡气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出,增加旋涡气泵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壳体内的散热板来调节在驱动件和本体内部的热量的问题,使得壳体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板散出去,保证旋涡气泵的散热效果,防止旋涡气泵因热量太高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风扇;3、壳体;4、散热条;5、筒体;6、散热鳍片;7、第一散热孔;8、第二散热孔;9、散热板;10、连接杆;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参照图1以及图2,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1内部的驱动件以及套设在驱动件外侧的壳体3,壳体3呈中空设置,壳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板9,相邻散热板9之间焊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与散热板9一体成型,壳体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散热板9的容纳腔,壳体3的内部开设有供散热板9滑动的环形槽,且环形槽与容纳腔相通,环形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孔7,而壳体3上开设有与环形槽相通的环形滑槽,连接杆10上焊接有在环形滑槽内滑动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与连接杆10一体成型,且环形滑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支撑杆11卡入的卡槽。
而散热板9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散热孔7对应的第二散热孔8,在散热板9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散热板9上的第二散热孔8能够与第一散热孔7相通,且散热板9位于容纳腔内时,第二散热孔8能够增加壳体3内的散热效果;在容纳腔和环形槽的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万向滚珠,若干万向滚珠与散热板9相贴合,当散热板9在环形槽和容纳腔内滑动时能够与若干万向滚珠相接触,从而能够带动万向滚珠开始滚动,使得滚动的万向滚珠能够增加散热板9的滑动效率,同时散热板9在滑动时能够更为顺畅;且壳体3的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件,而散热件设置于与容纳腔对应的位置上,散热件包括筒体5以及滑动连接在筒体5内的散热鳍片6,散热鳍片6采用钨铜合金制成,钨铜合金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比热容,从而有效保证散热鳍片6的散热效果,同时增加泵体1的散热效果,使得工作人员可将散热鳍片6从筒体5内部拉出,使散热鳍片6伸出筒体5外部并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此时壳体3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容纳腔传导至筒体5处,再通过散热鳍片6散发至壳体3外,从而能将热量快速排出,避免热量积聚,有效保证旋涡气泵的使用效果,使得旋涡气泵的驱动件不会因热量堆积而导致损坏,从而大大延长了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
泵体1的外侧焊接有若干散热条4,且若干散热条4均呈中空状设置,若干散热条4能够增加泵体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泵体1外侧的散热面积,且散热条4能够提高泵体1的散热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而在旋涡气泵工作时,泵体1上的风扇2能够对旋涡气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出,增加旋涡气泵的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泵体1的驱动件为电机和转动轴,驱动件能够驱动旋涡气泵工作,而在旋涡气泵正常工作时旋涡气泵的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若热量散不出去会导致泵体1内的驱动件损坏,从而会影响旋涡气泵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在驱动件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套设在驱动件外的壳体3能够对驱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且因壳体3呈中空设置使得壳体3内形成一个散热腔,而壳体3外壁上的第一散热孔7能够对壳体3内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出壳体3外,而散热板9能够对热量进行吸收并能够在散热板9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散出,增加壳体3的散热效果,而在若干散热板9从容纳腔内滑动至环形槽内时不会分离开,且散热板9是通过连接杆10连接在一起,保证散热板9滑动时的稳定性,散热板9采用导热系数较好的铜制成,铜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比热容,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散热板9的散热效果,且壳体3采用导热系数好的铝制成,保证壳体3的吸热和散热的效果。
当驱动散热板9在壳体3内滑动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支撑杆11在环形滑槽内滑动来带动散热板9的滑动,而壳体3上开设有供支撑杆11滑动的环形滑槽,环形滑槽能够限制散热板9的滑动轨迹,增加散热板9滑动时的稳定性;而在工作人员滑动散热板9时能够驱动支撑杆11,使得散热板9向环形槽内滑动,同时支撑杆11在环形滑槽内滑动,且在散热板9滑动至环形槽内时,支撑杆11会卡在卡槽中实现固定,而在散热板9滑动至容纳腔内时支撑杆11也能够卡于环形滑槽另一端的卡槽中固定,方便了对散热板9的滑动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包括泵体(1)、设置在泵体(1)内部的驱动件以及套设在驱动件外侧的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板(9),相邻所述散热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壳体(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散热板(9)的容纳腔,所述壳体(3)的内部开设有供散热板(9)滑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散热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9)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散热孔(7)对应的第二散热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和环形槽的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若干万向滚珠,若干所述万向滚珠与散热板(9)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开设有与环形槽相通的环形滑槽,所述连接杆(10)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支撑杆(11)卡入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与容纳腔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散热件包括筒体(5)以及滑动连接在筒体(5)内的散热鳍片(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条(4),若干所述散热条(4)均呈中空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旋涡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上设置有风扇(2)。
CN202022111031.8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Active CN213270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1031.8U CN21327038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11031.8U CN21327038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0386U true CN213270386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11031.8U Active CN213270386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0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132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干式变压器冷却机构
CN108024489A (zh) 线路板风冷散热装置
CN212626806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箱的散热装置
CN213270386U (zh) 一种隔热旋涡气泵
CN218526172U (zh) 具有双重散热的直线电机
CN214170735U (zh) —种散热效果好的风力发电塔筒结构
CN212435573U (zh) 一种电力机车用可快速散热逆变器
CN211557082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电机
CN220235291U (zh) 一种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散热器
CN215071929U (zh) 一种冷却电机
CN215774069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云服务器散热架
CN218472079U (zh) 一种电池过热保护装置
CN214479717U (zh) 多功能便携式快充充电器
CN219107182U (zh) 一种具有冷却机壳结构的直流电机
CN211181802U (zh) 一种具有加速电阻冷却功能的电阻柜
CN214125831U (zh) 一种用于显示器快速散热器
CN217590455U (zh) 一种电机壳体
CN21479919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摩托车带电源回充的中置电机
CN219513193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箱结构
CN216414100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电机
CN219979655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自散热组件
CN217176975U (zh) 一种专业ap泳池泵
CN218276237U (zh) 一种电机转子
CN213547269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减速起动机
CN213072157U (zh) 一种超薄的pd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