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2290U -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 Google Patents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2290U
CN212532290U CN202021142430.4U CN202021142430U CN212532290U CN 212532290 U CN212532290 U CN 212532290U CN 202021142430 U CN202021142430 U CN 202021142430U CN 212532290 U CN212532290 U CN 212532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gas
valve sea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24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德欣
王振中
赵雯晴
丁莉丽
贾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1424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2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2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2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枪技术领域,公开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以及加油机,加油枪包括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位于阀座的径向相对的两侧;第一阀部限定出第一阀腔,包括第一膜片和连接于第一膜片与阀座的第一阀部弹簧;第二阀部限定出第二阀腔,第二膜片和连接于第二膜片与阀座的第二阀部弹簧;阀座有第一阀座通孔、节流通孔和第二阀座通孔且内部有阀座气路,第一阀座通孔和节流通孔分别连通阀座气路与第一阀腔,第二阀座通孔连通阀座气路与第二阀腔,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分别封堵第一阀座通孔和第二阀座通孔;加油枪内形成有前气路和后气路,第一阀腔前端与前气路连通,第二阀腔的后端与后气路连通。

Description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枪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背景技术
2016年12月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即国六标准发布,为适应标准要求,国内销售车辆自2020年起需升级车载油气回收(ORVR)系统。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油气回收效率高达98%以上,一旦大规模推广,将取代二次油气回收设备。
但是,目前国内加油站安装的大都是以前设置的二次油气回收系统,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大致包括油气回收型加油枪、同轴胶管、油气分离器、油气回收真空泵等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油气回收真空泵将加油过程中油箱口溢出的油气直接抽回埋地油罐。
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则是通过对汽车油箱进行改造,使加油过程形成液封,油气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车载油气回收活性炭罐,阻止油气从油箱口排到大气中。
从现有的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替换到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逐步推广,推广进程可能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随着国六标准的推行,未来安装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数量将逐年上升,因此,必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存在车载油气回收系统与传统的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并存,甚至未来也有可能是两种技术一直并存。但是,车载油气回收系统与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因设计和运行参数有一定差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油气回收型加油枪在加油过程中只能保持固定的气液比,用于给车载油气回收系统汽车加油会出现一定的不兼容性,出现的问题包括加油过程油气回收真空泵无法抽取油气导致压力过大而停机,或过量空气被抽回地下储油罐,造成PV阀的逸散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以及具有所述加油枪的加油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包括加油枪枪体和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中,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包括阀座、第一阀部和第二阀部,所述第一阀部和所述第二阀部位于所述阀座的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阀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阀盖,以在所述阀座和所述第一阀盖之间限定出第一阀腔,所述第一阀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一阀盖之间的第一膜片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与所述阀座的第一阀部弹簧;所述第二阀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上的第二阀盖,以在所述阀座和所述第二阀盖之间限定出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与所述第二阀盖之间的第二膜片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膜片与所述阀座的第二阀部弹簧;所述阀座包括阀座壳体和形成于所述阀座壳体内部的阀座气路,所述阀座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阀座通孔、节流通孔和第二阀座通孔,所述第一阀座通孔和所述节流通孔分别连通所述阀座气路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第二阀座通孔连通所述阀座气路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一膜片和所述第二膜片设置为受到足够压力时能够分别封堵所述第一阀座通孔和所述第二阀座通孔;所述加油枪内形成有前气路和后气路,所述第一阀腔的前端与所述前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腔的后端与所述后气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还包括加油枪枪头和集气罩,所述加油枪枪头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的前端,所述集气罩套设在所述加油枪枪头上并且后端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的出口处,所述集气罩内形成有集气罩气路,所述加油枪枪体内形成有加油枪枪体气路,所述前气路为所述集气罩气路,所述后气路为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
优选地,所述阀座壳体内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圆柱形通道,所述阀座包括与所述圆柱形通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圆柱形通道内的阀座芯体,所述阀座芯体具有圆柱形外轮廓并且外径小于所述圆柱形通道的内径,以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和所述阀座芯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阀座气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座通孔朝向所述第一膜片的中央,所述第二阀座通孔朝向所述第二膜片的中央,所述节流通孔朝向所述第一膜片的边缘并且所述节流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阀座通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上设置有气液比微调螺钉,以用于调节通过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中的气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集气罩包括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上形成有补气孔,以连接外界和所述集气罩气路。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枪头在与所述集气罩的前端开口对应处形成有挂枪锁扣,所述挂枪锁扣形成为从所述加油枪枪头的外壁径向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沿所述加油枪枪头周向延伸或者沿所述加油枪枪头周向形成多个所述凸块。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枪体内部还形成有彼此相连的加油枪枪体油路和油压腔,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和所述油压腔之间形成有挡边,所述加油枪还包括主阀组件和加油枪档把,所述主阀组件包括轴套、自控轴、阀芯组件和阀芯弹簧,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自控轴上并固定设置,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自控轴的后端,所述阀芯组件的后端与所述阀芯弹簧相抵,并且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在所述阀芯弹簧弹簧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挡边以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和油压腔的连通,所述加油枪档把与所述自控轴相连以能够移动所述自控轴沿所述轴套运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小阀芯和大阀芯,所述大阀芯位于所述小阀芯前方,所述大阀芯的前端面能够与所述挡边相抵,所述大阀芯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小阀芯能够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阀芯组件设置为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和油压腔时,所述自控轴向后移动,所述自控轴先推动所述小阀芯向后运动一定距离后再与所述大阀芯接触并推动所述大阀芯向后运动。
优选地,所述自控轴在后端从后到前依次包括小外径段和大外径段,所述小外径段的后端穿过所述大阀芯上的通孔连接于所述小阀芯,所述大阀芯的通孔内侧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不与所述小外径段接触,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和油压腔时,所述大外径段位于所述凸起的前方,所述自控轴向后移动一定距离,所述大外径段与所述凸起相抵。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枪头中设置有气管以在所述气管中限定有回气管路,所述加油枪枪头的壳体与所述气管之间限定有枪头油路,所述加油枪枪头的壳体与所述集气罩之间限定有所述集气罩气路;在所述加油枪枪头的后端和所述加油枪枪体的前端,所述集气罩气路、所述气管和所述加油枪枪头的壳体同轴延伸。
优选地,所述集气罩包括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在后侧安装有推动件,所述加油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中并能够封堵所述回气管路的阀芯轴,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阀芯轴以能够带动所述阀芯轴运动,并设置为当实施波纹管段压缩时,推动所述阀芯轴至封堵所述回气管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加油机,该加油机包括所述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
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中,通过两级结构的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可避免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感应功能受到真空泵的影响,通过膜片和弹簧的组合感压结构可以敏锐地感应油箱口的压力,并对气路进行开度调节,给未装配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可保持1-1.2的气液比进行油气回收,在给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气液比可降低至0.2-0.8。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对加油机进行改造,只需要更换加油枪而无需对其它加油机部分进行改造,就可以将现有加油机改造成同时适用车载油气回收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沿图1中线A-A剖切所得的剖面图;
图3显示出图1中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显示出图3中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沿图3中线B-B剖切所得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的后半部分的放大图,重点示出了加油枪枪体的主阀组件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气罩;2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3加油枪枪头;4加油枪枪体;5加油枪档把;6波纹管段;7回气管路;8副阀;9加油枪枪体油路;10加油枪枪体气路;11无压自封组件;12自控膜组件;13轴套;14自控轴;15集气罩气路;16补气孔;17挂枪锁扣;18推板;19顶杆;20阀芯轴;21自控轴弹簧;22大阀芯;23小阀芯;24阀芯弹簧;25油压腔;26气管;27姿态阀;28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第三通孔;31第四通孔;32第五通孔; 33滚针;34气液比微调螺钉;35枪头油路;36凸起;37小外径段;38大外径段;
201阀座;202第一阀部;203第二阀部;204节流通孔;205第一膜片; 206第一阀部弹簧;207第一阀盖;208第二膜片;209第二阀部弹簧;210 第二阀盖;211阀座气路;212第一阀座通孔;213第二阀座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背离”、“朝向”、“周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也与实际使用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相对应;“前、后”是以加油枪的前、后方向而言,具体加油枪的枪头所指为前方、枪体所在为后方;“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包括加油枪枪体4和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中,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包括阀座201、第一阀部202和第二阀部203,所述第一阀部202和所述第二阀部203位于所述阀座201的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阀部202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201上的第一阀盖207,以在所述阀座201和所述第一阀盖207之间限定出第一阀腔,所述第一阀部202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201与所述第一阀盖207之间的第一膜片205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205与所述阀座201的第一阀部弹簧206;所述第二阀部203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201上的第二阀盖210,以在所述阀座201和所述第二阀盖210之间限定出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部203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201与所述第二阀盖210之间的第二膜片208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膜片208与所述阀座201的第二阀部弹簧209;所述阀座201包括阀座壳体和形成于所述阀座壳体内部的阀座气路211,所述阀座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阀座通孔212、节流通孔204和第二阀座通孔213,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和所述节流通孔204分别连通所述阀座气路211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连通所述阀座气路211 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一膜片205和所述第二膜片208设置为受到足够压力时能够分别封堵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和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所述加油枪内形成有前气路和后气路,所述第一阀腔的前端与所述前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腔的后端与所述后气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中,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为两级阀,包括第一阀部202和第二阀部203。如果给未设置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车辆加油过程中,油箱口有油气溢出,第一阀部202和第二阀部203的气体空间(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均为正压,第一阀部202和第二阀部203均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一阀部202中的第一膜片205在第一阀部弹簧206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贴靠在第一阀盖207上,同时第二阀部203中的第二膜片208在第二阀部弹簧209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贴靠在第二阀盖210上,第一阀座通孔212和第二阀座通孔213都不会受到遮挡,回收的油气经过前气路进入第一阀部202,再通过第一阀座通孔212和节流通孔204到达阀座气路211中,然后再经过第二阀座通孔213进入第二阀部 203的第二阀腔中,再进入后起路,此时油气回收整个气路阻力较小,气液比保持在较高值;如果给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车辆加油的过程中,油箱口没有油气溢出,此时第一阀部202的气体空间(第一阀腔)为负压,第一膜片205会在负压作用下压缩第一阀部弹簧206,并将第一阀座通孔212完全堵住,油气只能通过节流通孔204进入阀座气路211中,此时油气回收气路阻力较大,第二阀部203受真空泵吸力影响处于半开启状态,即第二阀部 203中的第二膜片208在负压作用下持续或者间断性地靠近或者贴靠在第二阀座通孔213上,以使得第二阀座通孔213部分地或者间断地开启,气液比保持在较低值。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通过上述两级结构的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可避免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感应功能受到真空泵的影响,可以敏锐地感应油箱口的压力,并自动调整气液比例至适合的范围(相当于自动识别车型并调整至适合车型的气液比),以适应不同的车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对加油机进行改造,只需要更换加油枪而无需对其它加油机部分进行改造,就可以将现有加油机改造成同时适用车载油气回收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以避免气液比与车型不适合而导致的油气逸散,改善站内的安全条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加油枪所包括的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为纯机械结构,寿命较长、不易损坏。
一般情况下,通过设计,使得所述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在给未装配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与普通加油枪一样,可保持1-1.2的气液比进行油气回收,在给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气液比可降低至0.2-0.8。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部弹簧206设置为发生最大变形所需提供的压力为100Pa-1000Pa 之间,所述第二阀部弹簧209设置为发生最大变形所需提供的压力为1000Pa-18000Pa之间,以在适应不同车型时将气液比调整至合适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加油枪可以包括加油枪枪头3和集气罩1,所述加油枪枪头3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前端,所述集气罩1套设在所述加油枪枪头 3上并且后端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膜片205靠近加油枪的枪口(前)侧,主要用于检测油箱口处的真空度;第二膜片208在靠近油气回收真空泵(后)侧,加油过程中油气回收真空泵启动,导致加油枪内部气路出现真空,第二阀部 203此时具有一定的气阻作用,可避免真空泵的运行导致第一阀部202关闭。
优选地,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出口处,所述集气罩1内形成有集气罩气路15,所述加油枪枪体4内形成有加油枪枪体气路10,所述前气路为所述集气罩气路15,所述后气路为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将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设置于靠近加油枪枪头3,可以使得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对油箱口的压力感应更加敏锐。
其中,所述第一膜片205的外周边缘和第二膜片208的外周边缘分别贴合在所述阀座201的朝向第一阀盖207的外壁和所述阀座201的朝向第二阀盖210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述阀座壳体内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圆柱形通道,所述阀座201包括与所述圆柱形通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圆柱形通道内的阀座芯体,所述阀座芯体具有圆柱形外轮廓并且外径小于所述圆柱形通道的内径,以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和所述阀座芯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阀座气路211。
具体地,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中,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朝向所述第一膜片205的中央,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朝向所述第二膜片208的中央,以能够更好地在压力作用下封堵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和半关闭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所述节流通孔204朝向所述第一膜片205的边缘并且所述节流通孔20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上设置有气液比微调螺钉34,以用于调节通过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中的气体流量,气液比微调螺钉34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手动调节。加油过程中油气回收真空泵使加油机气路产生真空,油气从集气罩气路15进入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再进入加油枪枪体气路 10,气液比微调螺钉34可以例如通过插入加油枪枪体气路10的深度来控制加油枪枪体气路10的流通截面积,从而影响气阻,调节气液比。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气罩1包括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6,所述波纹管段6上形成有补气孔16,以连接外界和所述集气罩气路15。集气罩1的波纹管段6处的补气孔16用于补充油气回收过程中油气量不足时的补气或溢出油气回收中多余油气的排出。以本实施方式为例,当气液比为1.1 时,给未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油箱内溢出的油气等于加油体积,此时回气量不足,外界空气通过补气孔16进入集气罩1内,这样可以避免集气罩1内真空过大,导致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的第一阀部202 关闭,或导致触发自控膜组件12动作跳枪,因此,这种情况下,为集气罩1 设置补气结构,可以减少给未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车辆加油过程中油箱口真空度过高引起跳枪的问题;而当气液比为0.8,给未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油箱内溢出的油气等于加油体积,油气无法全部通过加油枪回收,此时会有部分油气通过补气孔16排放到外界;而当气液比为0.3,给装配有车载油气回收系统的汽车加油时,油箱内完全没有油气溢出,此时回气量不足,外界空气通过补气孔16进入集气罩1内,此时补气孔16可以避免真空泵前端完全堵死,造成憋泵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枪枪头3在与所述集气罩1的前端开口对应处形成有挂枪锁扣17,所述挂枪锁扣17形成为从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外壁径向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沿所述加油枪枪头3周向延伸aaqa或者沿所述加油枪枪头3周向形成多个所述凸块。由此,在加油过程中集气罩1与加油口压紧并密封,挂枪锁扣17与标准的油箱口适配,挂枪锁扣17挂紧时,集气罩1 受到挤压与所述凸块一起作用而使得加油枪口被固定,操作人员无需再手动握持加油枪,因此挂枪锁扣17避免了加油枪使用过程中加油员需要手持压紧集气罩。
此外,参加图1,所述加油枪枪体4内部还形成有彼此相连的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所述油压腔25之间形成有挡边,所述加油枪还包括主阀组件和加油枪档把5,所述主阀组件包括轴套 13、自控轴14、阀芯组件和阀芯弹簧24,所述轴套13套设在所述自控轴14 上并固定设置,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自控轴14的后端,所述阀芯组件的后端与所述阀芯弹簧24相抵,并且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在所述阀芯弹簧24弹簧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挡边以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的连通,所述加油枪档把5与所述自控轴14相连以能够移动所述自控轴14沿所述轴套13运动;优选地,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小阀芯23和大阀芯22,所述大阀芯22位于所述小阀芯23前方,所述大阀芯22的前端面能够与所述挡边相抵,所述大阀芯22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小阀芯23能够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阀芯组件设置为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 9和油压腔25时,所述自控轴14向后移动,所述自控轴14先推动所述小阀芯23向后运动一定距离后再与所述大阀芯22接触并推动所述大阀芯22向后运动。
在这种优化的实施方式在中,阀芯组件设计为双阀芯的形式,自控轴14 与阀芯组件接触部位设置为两级台阶形式,自控轴14沿图1中向右方向移动会先顶开小阀芯23,继续运动一定距离,才会与大阀芯22接触继而顶开大阀芯22。加油操作开始时,首先加油机的油泵启动,油压腔25内有压力,大阀芯22抵靠在所述挡边处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操作人员扣动加油枪档把5,向自控轴14施加作用力使其沿轴套13向后运动(沿图1中向右的方向运动),此时小阀芯23两侧压差相对较小,自控轴 14向后移动,自控轴14的后端首先顶开小阀芯23,此时油压腔25中的燃油从小阀芯23与大阀芯22之间的缝隙以及大阀芯22上的所述通孔向前流动进入加油枪枪体油路9中,继而导致大阀芯22两端的压差减小,然后自控轴14再继续向后运动顶开大阀芯22,就变得更省力,因此,这种优化的实施方式使加油枪油路更加容易开启,减小了扣动扳机过程的劳动强度,使开启油枪更加轻松。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自控轴14在后端从后到前依次包括小外径段37和大外径段38,所述小外径段37的后端穿过所述大阀芯22上的通孔连接于所述小阀芯23,所述大阀芯22的通孔内侧形成有凸起36,所述凸起36不与所述小外径段37接触,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时,所述大外径段38位于所述凸起36的前方,所述自控轴14向后移动一定距离,所述大外径段38与所述凸起36相抵,由此自控轴14继续向后运动时,通过大外径段38顶着凸起36可以将大阀芯22向后推动。
另外,参见图1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油枪枪头3中设置有气管26以在所述气管26中限定出回气管路7,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壳体与所述气管26之间限定出枪头油路35,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壳体与所述集气罩1之间限定出所述集气罩气路15;在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后端和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前端,所述集气罩气路15、所述气管26和所述加油枪枪头3 的壳体同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罩1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6上,在后侧安装有推动件,所述加油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中并能够封堵所述回气管路7的阀芯轴20,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阀芯轴20以能够带动所述阀芯轴20 运动,并设置为当实施波纹管段6压缩时,推动所述阀芯轴20至封堵所述回气管路7的状态。其中,所述推动件包括推板18和顶杆19,波纹管段6 处安装有推板18,推板18与顶杆19相连,顶杆19能够带动阀芯轴20往复运动,集气罩1被压缩时会带动推板18和顶杆19向后运动,此时顶杆19 推动阀芯轴20堵住回气管路7。
所述的回气管路7可以通过(包括):气管26、姿态阀27、第一通孔 28、第二通孔29、第三通孔30、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32。气管26的后端安装有姿态阀27,与姿态阀27相连;加油枪枪头3的尾部设置有副阀8,所述回气管路7通过第一通孔28与副阀8相连;所述回气管路7受阀芯轴 20控制而开启或关闭;加油枪枪体4顶部设有无压自封组件11和自控膜组件12,所述回气管路7通过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32与自控膜组件12相连。回气管路7通畅(开启)时,加油枪可正常加油,回气管路7关闭时加油枪无法正常加油。
其中,第三通孔30的开启和关闭受阀芯轴20的控制,当集气罩1处于正常位置时阀芯轴20使回气管路7关闭,加油枪无法加油;集气罩1受到挤压时,推板18后移,阀芯轴20不再阻断回气管路7,回气管路7通畅,加油枪可正常加油。
其中,姿态阀27内设置有一密封钢球,阀座为锥形,加油枪枪口向下正常加油时,钢球离开锥形面,姿态阀27打开,回气管路7通畅;加油枪枪口向上加油时,钢球进入锥形面,姿态阀27关闭,将回气管路7封住,回气管路7内形成真空,真空通过第四通孔31和第五通孔32作用于自控膜组件12上,自控膜克服弹簧压力向上运动,导致滚针33向上移出自控轴14 的卡槽,自控轴14在自控轴弹簧21作用下左移,加油枪油路将断开,该结构保障了加油枪枪口向上时无法加油,防止加油误操作。
并且,副阀8的阀座为文丘里结构,加油过程中,当燃油流经副阀8时,产生一定的负压,此时加油枪枪口处的气体顺着回气管路7,通过气管26、经过姿态阀27、再经过第二通孔29、经过第三通孔30、再经过第一通孔28 进入副阀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油机,该加油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加油枪,所述加油枪能够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所述加油枪包括加油枪枪体(4)和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包括阀座(201)、第一阀部(202)和第二阀部(203),所述第一阀部(202)和所述第二阀部(203)位于所述阀座(201)的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阀部(202)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201)上的第一阀盖(207),以在所述阀座(201)和所述第一阀盖(207)之间限定出第一阀腔,所述第一阀部(202)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201)与所述第一阀盖(207)之间的第一膜片(205)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205)与所述阀座(201)的第一阀部弹簧(206);所述第二阀部(203)包括安装于所述阀座(201)上的第二阀盖(210),以在所述阀座(201)和所述第二阀盖(210)之间限定出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部(203)还包括位于所述阀座(201)与所述第二阀盖(210)之间的第二膜片(208)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膜片(208)与所述阀座(201)的第二阀部弹簧(209);所述阀座(201)包括阀座壳体和形成于所述阀座壳体内部的阀座气路(211),所述阀座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阀座通孔(212)、节流通孔(204)和第二阀座通孔(213),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和所述节流通孔(204)分别连通所述阀座气路(211)与所述第一阀腔,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连通所述阀座气路(211)与所述第二阀腔,所述第一膜片(205)和所述第二膜片(208)设置为受到足够压力时能够分别封堵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和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所述加油枪内形成有前气路和后气路,所述第一阀腔的前端与所述前气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腔的后端与所述后气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枪还包括加油枪枪头(3)和集气罩(1),所述加油枪枪头(3)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前端,所述集气罩(1)套设在所述加油枪枪头(3)上并且后端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所述车载油气回收感应阀(2)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出口处,所述集气罩(1)内形成有集气罩气路(15),所述加油枪枪体(4)内形成有加油枪枪体气路(10),所述前气路为所述集气罩气路(15),所述后气路为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上设置有气液比微调螺钉(34),以用于调节通过所述加油枪枪体气路(10)中的气体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包括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6),所述波纹管段(6)上形成有补气孔(16),以连接外界和所述集气罩气路(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壳体内部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圆柱形通道,所述阀座(201)包括与所述圆柱形通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圆柱形通道内的阀座芯体,所述阀座芯体具有圆柱形外轮廓并且外径小于所述圆柱形通道的内径,以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和所述阀座芯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阀座气路(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朝向所述第一膜片(205)的中央,所述第二阀座通孔(213)朝向所述第二膜片(208)的中央,所述节流通孔(204)朝向所述第一膜片(205)的边缘并且所述节流通孔(20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阀座通孔(212)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枪还包括加油枪枪头(3)和集气罩(1),所述加油枪枪头(3)在与所述集气罩(1)的前端开口对应处形成有挂枪锁扣(17),所述挂枪锁扣(17)形成为从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外壁径向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沿所述加油枪枪头(3)周向延伸或者沿所述加油枪枪头(3)周向形成多个所述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内部还形成有彼此相连的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所述油压腔(25)之间形成有挡边,所述加油枪还包括主阀组件和加油枪档把(5),所述主阀组件包括轴套(13)、自控轴(14)、阀芯组件和阀芯弹簧(24),所述轴套(13)套设在所述自控轴(14)上并固定设置,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自控轴(14)的后端,所述阀芯组件的后端与所述阀芯弹簧(24)相抵,并且所述阀芯组件的前端在所述阀芯弹簧(24)弹簧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所述挡边以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的连通,所述加油枪档把(5)与所述自控轴(14)相连以能够移动所述自控轴(14)沿所述轴套(13)运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小阀芯(23)和大阀芯(22),所述大阀芯(22)位于所述小阀芯(23)前方,所述大阀芯(22)的前端面能够与所述挡边相抵,所述大阀芯(22)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小阀芯(23)能够封堵所述通孔,所述阀芯组件设置为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时,所述自控轴(14)向后移动,所述自控轴(14)先推动所述小阀芯(23)向后运动一定距离后再与所述大阀芯(22)接触并推动所述大阀芯(22)向后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轴(14)在后端从后到前依次包括小外径段(37)和大外径段(38),所述小外径段(37)的后端穿过所述大阀芯(22)上的通孔连接于所述小阀芯(23),所述大阀芯(22)的通孔内侧形成有凸起(36),所述凸起(36)不与所述小外径段(37)接触,当所述阀芯组件隔断所述加油枪枪体油路(9)和油压腔(25)时,所述大外径段(38)位于所述凸起(36)的前方,所述自控轴(14)向后移动一定距离,所述大外径段(38)与所述凸起(36)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枪还包括加油枪枪头(3)和集气罩(1),所述加油枪枪头(3)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前端,所述集气罩(1)套设在所述加油枪枪头(3)上并且后端连接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所述加油枪枪头(3)中设置有气管(26)以在所述气管(26)中限定有回气管路(7),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壳体与所述气管(26)之间限定有枪头油路(35),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壳体与所述集气罩(1)之间限定有集气罩气路(15);在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后端和所述加油枪枪体(4)的前端,所述集气罩气路(15)、所述气管(26)和所述加油枪枪头(3)的壳体同轴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包括位于前侧的波纹管段(6),所述波纹管段(6)在后侧安装有推动件,所述加油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油枪枪体(4)中并能够封堵所述回气管路(7)的阀芯轴(20),所述推动件连接于所述阀芯轴(20)以能够带动所述阀芯轴(20)运动,并设置为当实施波纹管段(6)压缩时,推动所述阀芯轴(20)至封堵所述回气管路(7)的状态。
12.一种加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油枪。
CN202021142430.4U 2020-06-18 2020-06-18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Active CN212532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2430.4U CN21253229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2430.4U CN21253229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2290U true CN212532290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2430.4U Active CN212532290U (zh) 2020-06-18 2020-06-18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2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4172A (en) Vapor recovery systems
AU2017210599B2 (en) Non-pressurized fluid level shutoff for fuel tank
US9151256B2 (en) Overfill prevention valve
US7913671B2 (en) Device for the venting circuit of a liquid tank and valve incorporating said device
EP0691233A2 (en) Fuel tank filler pipe arrangement
US20030131888A1 (en) Non tank pressurizing fast fill receiver and system for vehicles
CN113816328A (zh) 兼顾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CN212532290U (zh) 加油枪以及加油机
CN106460732A (zh) 具有一体式过压和补给空气阀的燃料箱气液识别器
CA2956828C (en) Breather check valve
CN206570023U (zh) 轻型环保油气回收自封加油枪
JP5193352B2 (ja) 自動車用燃料タンク
CN211770278U (zh) 一种油气回收加油枪
CN105000527B (zh) 一种带有油气回收结构的加油枪
US20200360839A1 (en) Venting device for venting a motor vehicle tank
US20200361312A1 (en) Capless closure assembly for fuel-tank filler pipe
EP1488947A2 (en) Fuel tank vent system with liquid fuel filter
CN216278224U (zh) 一种带多功能翻车阀的燃油泵总成
CN220201430U (zh) 一种带油气回收功能的加油枪
CN214119121U (zh) 一种用于燃油箱的油量控制阀
CN211946247U (zh) 加油枪用集气罩
CN220956956U (zh) 一种orvr阀
CN219839467U (zh) 一种适用于orvr和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枪
CN117401639A (zh) 一种orvr加油管
CN118082495A (zh) 加油返气总成、储能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