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1559U -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1559U
CN212531559U CN202021076049.2U CN202021076049U CN212531559U CN 212531559 U CN212531559 U CN 212531559U CN 202021076049 U CN202021076049 U CN 202021076049U CN 212531559 U CN212531559 U CN 212531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dsorption
conveying mechanism
convey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60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新
王明飞
王明道
王明广
孙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ail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ail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ail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ail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60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1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1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1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安装有输送机构、吸附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压板机构,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吸附机构和压板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板件输入到吸附机构上,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上,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带动压板机构前后移动,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用于吸附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的板件,升降机构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下方,用于带动吸附机构上下移动,压板机构用于将进入到吸附机构上的板件压平。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将线路板铺平,防止线路板折损,提高线路板的质量且还适用各种规格的线路板,适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是日益增多,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电子产品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就是线路板,线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线路板的保护问题。
在线路板生产的过程中,线路板经过粘尘机处理过后,需要输送到待机械手抓取的工作台上,以便机械手过来抓取。现有的工作台在线路板输送过来的时候,有些线路板呈不平整的状态,以至于在机械手过来抓取时容易折损线路板,造成线路板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现有的工作台只能适用一种规格的线路板,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指出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能够很好的将线路板铺平,防止线路板折损,提高线路板的质量且还能适用各种规格的线路板,适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输送机构、吸附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压板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吸附机构和所述压板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板件输入到所述吸附机构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压板机构前后移动,
所述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用于吸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的板件,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附机构的下方,用于带动所述吸附机构上下移动,所述压板机构用于将进入到所述吸附机构上的板件压平。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底架、升降气缸、顶板以及导杆,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架上,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上,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面。
优选地,所述顶板底面还设有限位垫柱,所述限位垫柱用于限定所述顶板下降距离。
优选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面板、底盖板、吸附风口以及吸附孔,所述吸附面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底盖板设置在所述吸附面板底面,所述吸附面板与所述底盖板之间形成吸附腔,所述吸附风口设置在所述底盖板上,所述吸附孔设置在所述吸附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吸附腔并列设置有三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电机、传动轴安装架、传动轴、输送带轮以及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和所述传动轴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传动轴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安装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输送带轮之间通过所述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电机与所述传动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用于隔开所述输送带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导轨安装板、导轨、滑块、连接板、固定板、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轴、齿压板以及第二输送电机,所述导轨安装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安装架的两侧上,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导轨安装板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可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导轨安装板的两端,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并列,所述第二输送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同步带轮连接,所述连接轴与靠近所述第二输送电机一端的所述同步带轮连接,所述齿压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并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导轨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压辊安装架、气缸、导柱固定块、导柱、弹簧、轴承座、压辊以及防尘罩,所述压辊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吸附机构上方,所述压辊安装架的两端外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导柱固定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压辊安装架两端内侧,所述导柱固定块位于所述气缸下方,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导柱固定块上,所述弹簧与所述轴承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轴承座下方,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压辊安装架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压辊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末端还设置有对射感应器,所述对射感应器用于感应板件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附机构与压板机构相配合作业,吸附风口可以连接风机,在吸附面板上设置吸附孔,当线路板输送到吸附面板上的时候,压板机构的压辊将线路板压平在吸附面板上,在利用吸附孔将线路板稳定吸附在吸附面板上,方便机械手的抓取和防止了线路板的折损;吸附机构的吸附腔设置有三个,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线路板选择性使用,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零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部件/零件上,它可以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零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零件。当部件/零件被称为“连接/联接”至另一个部件/零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联接至另一个部件/零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零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连接/联接”可以包括电气和/或机械物理连接/联接。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指特征、步骤或部件/零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或部件/零件的存在或添加。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阅图1所示,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上安装有输送机构2、吸附机构3、升降机构4以及压板机构5,输送机构2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吸附机构3和压板机构5设置在输送机构2的上方,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输送机构21和第二输送机构22,第一输送机构21用于将板件输入到吸附机构3上,第二输送机构22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21上,第二输送机构22用于带动压板机构5前后移动,吸附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21上,用于吸附第一输送机构21输入的板件,升降机构4设置在吸附机构3的下方,用于带动吸附机构3上下移动,压板机构5用于将进入到吸附机构3上的板件压平。第一输送机构21的末端还设置有对射感应器8,对射感应器8用于感应板件的位置。
参阅图8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支撑底架41、升降气缸42、顶板43以及导杆44,升降气缸42设置在支撑底架41上,顶板43设置在升降气缸42上,导杆44设置在顶板43底面,优选升降气缸42有四个,顶板43有两块,每两个升降气缸42分别与顶板43的两端连接,顶板43底面还设有限位垫柱6,优选限位垫柱6有两个以上,限位垫柱6用于限定顶板43下降距离。
参阅图5-7所示,吸附机构3包括吸附面板31、底盖板32、吸附腔33、吸附风口34以及吸附孔35,吸附面板31设置在顶板43上,底盖板32设置在吸附面板31底面,吸附面板31与底盖板32之间形成吸附腔33,吸附风口34设置在底盖板32上,吸附孔35设置在吸附面板31上。吸附腔33并列设置有三个,分别为小区域吸附腔、中区域吸附腔、大区域吸附腔,每个区域吸附腔都有一个吸附风口34,可以根据输送进入到吸附面板31上的不同大小的线路板进行选择性开启各区域的吸附腔。
参阅图3所示,第一输送机构21包括第一输送电机211、传动轴安装架212、传动轴213、输送带轮214以及输送带215,第一输送电机211和传动轴安装架212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传动轴213对称设置在传动轴安装架212的两端,若干个输送带轮214设置在传动轴213上,输送带轮214之间通过输送带215连接,,第一输送电机211与传动轴213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轴213上还设置有隔套7,隔套7用于隔开输送带轮214。
参阅图4所示,第二输送机构22包括导轨安装板222、导轨223、滑块224、连接板225、固定板226、同步带轮227、同步带228、连接轴229、齿压板2210以及第二输送电机221,导轨安装板222对称设置在传动轴安装架212的两侧上,导轨223安装在导轨安装板222上,滑块224设置在导轨223上且可沿导轨223移动,连接板225设置在滑块224上,固定板226设置在导轨安装板222的两端,同步带轮227设置在固定板226上,同步带228连接同步带轮227,第二输送电机221设置在安装支架上1并与第一输送电机211并列,第二输送电机221通过皮带与同步带轮227连接,连接轴229与靠近第二输送电机221一端的同步带轮227连接,齿压板2210设置在连接板225的侧面并与同步带228固定连接,同步带228用于带动连接板225沿着导轨223前后移动。
参阅图9所示,压板机构5包括压辊安装架51、气缸52、导柱固定块53、导柱54、弹簧55、轴承座56、压辊57以及防尘罩58,压辊安装架51设置在吸附机构3上方,压辊安装架51的两端外侧与连接板225连接,气缸52和导柱固定块53对称设置在压辊安装架51两端内侧,导柱固定块53位于气缸52下方,导柱54设置在导柱固定块53上,弹簧55与轴承座56套设在导柱54上,弹簧55位于轴承座56下方,压辊57设置在轴承座56上,防尘罩58设置在压辊安装架51上,气缸52用于带动压辊57上下移动。
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吸附机构3的吸附面板31的高度比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带215表面低,当板件从粘尘机中输送出来后,会进入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带215上,第一输送电机211带动输送带215将板件输送到吸附机构的吸附面板31上方,在第一输送机构21的末端设置对射感应器8,感应到板件之后,第一输送电机211停止运转,随后升降机构4带动吸附机构3上升,使吸附面板31的高度与输送带215的高度齐平,此时吸附机构3通过吸附孔35将板件吸附,同时压板机构的气缸52推动压辊57下降与板件接触且第二输送机构22的第二输送电机221带动同步带228运转并带动压板机构5先从中部走向末端,在从末端走到前端,使板件平铺在吸附面板31上,防止在机械手抓取的时候折损板件,第二输送机构22带动压板机构5走到前端后,压辊57升起回到原本的高度,随后第二输送机构22再带动压板机构5回到吸附面板31的中部上方,等待下一板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附机构与压板机构相配合作业,吸附风口可以连接风机,在吸附面板上设置吸附孔,当线路板输送到吸附面板上的时候,压板机构的压辊将线路板压平在吸附面板上,在利用吸附孔将线路板稳定吸附在吸附面板上,方便机械手的抓取和防止了线路板的折损;吸附机构的吸附腔设置有三个,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线路板选择性使用,提高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输送机构、吸附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压板机构,输送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压板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
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板件输入到所述吸附机构上,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压板机构前后移动,
吸附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用于吸附第一输送机构输入的板件,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下方,用于带动吸附机构上下移动,所述压板机构用于将进入到吸附机构上的板件压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底架、升降气缸、顶板以及导杆,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架上,所述顶板设置在升降气缸上,所述导杆设置在顶板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面还设有限位垫柱,所述限位垫柱用于限定顶板下降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面板、底盖板、吸附风口以及吸附孔,吸附面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上,底盖板设置在所述吸附面板底面,吸附面板与底盖板之间形成吸附腔,所述吸附风口设置在底盖板上,所述吸附孔设置在吸附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并列设置有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电机、传动轴安装架、传动轴、输送带轮以及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和传动轴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传动轴对称设置在传动轴安装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轮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输送带轮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电机与传动轴通过皮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用于隔开所述输送带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导轨安装板、导轨、滑块、连接板、固定板、同步带轮、同步带、连接轴、齿压板以及第二输送电机,所述导轨安装板对称设置在传动轴安装架的两侧,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安装板上,所述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可沿导轨移动,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滑块上,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导轨安装板的两端,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同步带连接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输送电机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与第一输送电机并列,所述第二输送电机通过皮带与同步带轮连接,所述连接轴与靠近第二输送电机一端的同步带轮连接,所述齿压板设置在连接板的侧面并与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用于带动连接板沿着导轨前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包括压辊安装架、气缸、导柱固定块、导柱、弹簧、轴承座、压辊以及防尘罩,所述压辊安装架设置在吸附机构上方,所述压辊安装架的两端外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气缸和导柱固定块对称设置在压辊安装架两端内侧,所述导柱固定块位于气缸下方,所述导柱设置在导柱固定块上,所述弹簧与轴承座套设在所述导柱上,所述弹簧位于轴承座下方,所述压辊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压辊安装架上,所述气缸用于带动压辊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末端还设置有对射感应器,所述对射感应器用于感应板件的位置。
CN202021076049.2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Active CN212531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6049.2U CN212531559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6049.2U CN212531559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1559U true CN21253155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6049.2U Active CN212531559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15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893A (zh) * 2022-12-26 2023-03-28 广东京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输送带的划膜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893A (zh) * 2022-12-26 2023-03-28 广东京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输送带的划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3455B (zh) 一种二合一联动贴膜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13084717U (zh) 一种板材上料装置及输送线
CN212531559U (zh) 一种线路板吸附装置
CN213469993U (zh) 一种大面积基板压平吸着定位装置
CN110789259B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材表面压印装置
CN109065344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变压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13484556B (zh) 高压电感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
CN111957601B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的压力检测装置
CN217071406U (zh) 一种传感器内衬套压配工装
CN209870889U (zh) 一种旋转移料机构
CN216264003U (zh) 一种太阳能叠瓦组件用汇流焊接装置
CN215146408U (zh) 双齿轮组装设备
CN210480168U (zh) 带夹隔纸功能的放板机
CN212860748U (zh) 无机石台面板制备装置
CN210893648U (zh) 一种薄膜开关性能检测设备
CN113843491A (zh) 一种太阳能叠瓦组件用汇流焊接装置
CN112249668A (zh) 一种板材分料输送装置
CN221680065U (zh) 用于安置暖边隔条的玻璃移位装置及中空玻璃立式生产线
CN219226267U (zh) 一种高精度光伏排版机
CN216930430U (zh) 一种pcb软板量测分离式压板机构
CN220664204U (zh) 一种收料机以及铆钉设备
CN221758776U (zh) 一种用于板材生产线的智能出库装置
CN221960665U (zh) 一种对位预压一体机装置
CN217147771U (zh) 一种整料顶升机构
CN219994098U (zh) 一种电脑屏幕生产用压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