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184U -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184U
CN212529184U CN202021127494.7U CN202021127494U CN212529184U CN 212529184 U CN212529184 U CN 212529184U CN 202021127494 U CN202021127494 U CN 202021127494U CN 212529184 U CN212529184 U CN 212529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ole
hub
holes
suppo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74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274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由外胎、支撑构件结构、轮毂连接构成,所述支撑构件结构为一整体圆圈构造,位于所述外胎与所述轮毂之间,起到连接为一体免充气车轮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构件结构沿车轮圆周轴向设有N个通孔Ⅰ和N个通孔Ⅱ,该N个通孔Ⅰ和N个通孔Ⅱ起到车轮行驶中回弹和减震功能作用;所述外胎的内底弧沟面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圆圈弧面之间相对应部还设有至少一处粘贴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其整体性好、荷重支撑坚固、回弹减震性能好、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方便、性能优越、稳定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亦称轮胎,是各种机动车辆或可移动的机械必须装配的接地移动的圆环形橡胶制品,目前,可分为充气式轮胎或免充气式轮胎,但由于现有技术中其结构不同,又可细分为子午线轮胎、斜纹轮胎及实心轮胎等种类,而乘用车及非特种车辆一般都使用子午线轮胎,即为比较通用的充气轮胎。而这种充气式轮胎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步骤较多,在行驶中容易被外物扎刺和冲击破损而影响轮胎正常运转,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容易出现爆胎而引发交通事故,且生产成本高。
基于此,免充气轮胎便应运而生,从目前所看到的传统的免充气轮胎太多数为橡胶实心胎,聚氨酯发泡胎或橡胶发泡填充式轮胎,这种实心轮胎虽然有载负荷大,抗耐磨性好,但减震效果差,自重量大,回弹力较弱,缓冲作用不佳,乘用车使用缺乏舒适性,加之成本过高而难以推广使用。就非充气轮胎而言,近年来国内外创新发明的多种结构形态的专利申请较多,如采用数层U型钉的多个支撑构件支撑轮胎的负荷技术,弹性材料制造的胎体和圆周方向延伸型胎冠及延伸型胎侧构成技术,蜂巢形态的缓冲部实现缓冲技术压力非充气轮胎,网状辐条结构朝向轮胎旋转方向开放构造免充气轮胎技术,还有最近公开的韩国在中国专利申请的免充气轮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1137069A,其网状辐条沿着轮胎的旋转方向形成封闭型网状辐条,该专利技术是在网状辐条内部的连接部形成元结构,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对各种冲击力的柔性吸收和免充气轮胎对荷重的支撑力。但是,这一技术对于免充气轮胎的加工制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模具制造和脱模等都有潜在的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好、荷重支撑坚固、回弹减震性能好、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较低的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由外胎、支撑构件结构、轮毂连接构成,所述支撑构件结构为一整体圆圈构造,位于所述外胎与所述轮毂之间,起到连接为一体免充气车轮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沿车轮圆周轴向设有N个通孔Ⅰ和N个通孔Ⅱ,该N个通孔Ⅰ和N个通孔Ⅱ起到车轮行驶中回弹和减震功能作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胎的内底弧沟面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圆圈弧面之间相对应部还设有至少一处粘贴层。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粘贴层为尼龙子母扣构造,或为可耐磨材质的子母扣构造。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经模压构形结构,或采用能耐高温、耐高寒低温的超强度轻质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Ⅰ和所述通孔Ⅱ的内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其通孔形状为圆形构造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棱形或为多边形或为椭圆形构造。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Ⅰ和所述通孔Ⅱ的排列个数和分布密度是依据设计结构性能要求可以是有规则均布排列或无规则均布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或由至少二个拼装件单元连接组合成一整体圆圈状构造,所述每个拼装件单元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Ⅰ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Ⅱ。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拼装件单元之间是通过胶粘结构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与所述外胎和轮毂配合装配的连接构件:压紧圈、支撑圈、固定板镶件以及轮毂固定螺钉孔、外胎固定螺钉孔、轮毂装配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其支撑构件结构所采用的原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三元乙丙的主要聚合物链是完全饱和的。这个特性使得三元乙丙可以抵抗热,光,氧气,尤其是臭氧。三元乙丙本质上是无极性的,对极性溶液和化学物具有抗性,吸水率低,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在三元乙丙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三单体的数量,乙烯丙烯比,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硫化的方法可以调整其特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现有的充气轮胎改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填充物作支撑构件结构,或采用有关新型超级材料作支撑构件结构,使车轮胎底部的强度提高,这样能够确保坚固的荷重的支撑力和车轮行驶的稳定性。
2、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撑构件结构沿车轮圆周轴向设置有N个通孔Ⅰ和N个通孔Ⅱ,上述两种大小不一的通孔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车轮装配到车辆后,在行驶中遇到硬物时能起到回弹和减震功能作用,不会引起爆胎等交通事故。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构件结构设计的本体是采用橡胶填充物经模压而成,在行驶过程中即使被钉子刺扎损坏也不会影响轮胎的正常运转行驶,而且此支撑构件结构设计相比现有技术的免充气轮胎更能确保诱导稳定适当的接地面积,对多种突然其来的外来冲击能轻柔吸收,使得该装配式车轮具有突出的耐久性,从而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能和乘车舒适感。
4、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外胎、支撑构件结构、轮毂三者通过支撑圈、压紧圈、固定板镶件与装配螺钉的配合使其紧密结合为一体,实现了无间隙吻合连接,更提高了对车轮行驶的操控性和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能及噪音的减少量,符合空气动力学方面具有的优点,其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性能优越,适应于民用和军用以及移动工程机械等不同类型车辆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截面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胎剖截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支撑构件结构单元剖截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构件结构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拼装件单元结构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多个拼装件单元组合成整体结构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轮毂单元剖截面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支撑构件结构与外胎无粘贴层结构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图中,1-外胎、2-粘贴层、3-支撑构件结构、4-通孔Ⅰ、5-装配螺钉Ⅰ、6-压紧圈、7-装配螺钉Ⅱ、8-支撑圈、9-装配螺钉Ⅲ、10-固定板镶件、11-装配螺钉Ⅳ、12-轮毂、13-轮毂固定螺钉孔、14-外胎固定螺钉孔、15-通孔Ⅱ、16-拼装件单元、17-轮毂装配螺钉孔、18-胶粘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描述中展示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采用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部分或所有部分来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其他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那些已知的结构,而不会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
实施例1
见图1-图5、图8,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结构3为整体圆圈状构造。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由外胎1、支撑构件结构3、轮毂12连接构成,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为一整体圆圈构造,位于所述外胎1与所述轮毂12之间,起到连接为一体免充气车轮的支撑作用。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沿车轮圆周轴向设有N个通孔Ⅰ4和N个通孔Ⅱ15,该N个通孔Ⅰ4和N个通孔Ⅱ15起到车轮行驶中回弹和减震功能作用。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外胎1的内底弧沟面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圆圈弧面之间相对应部还设有至少一处粘贴层2。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2为尼龙子母扣构造,或为可耐磨材质的子母扣构造。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经模压构形结构,或采用能耐高温、耐高寒低温的超强度轻质复合材料。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Ⅰ4和所述通孔Ⅱ15的内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其通孔形状为圆形构造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棱形或为多边形或为椭圆形构造。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Ⅰ4和所述通孔Ⅱ15的排列个数和分布密度是依据设计结构性能要求可以是有规则均布排列或无规则均布排列设置。
实施例2
见图6-图7,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结构3为多个拼装件单元16组合构造。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或由至少二个拼装件单元16连接组合成一整体圆圈状构造,所述每个拼装件单元16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Ⅰ4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Ⅱ15。
更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拼装件单元16之间是通过胶粘结构18连接为一体。
实施例3
见图9,本实施例中,其支撑构件结构3与外胎1之间无粘贴层连接,其他构造均与实施例1相同,装配时,无须在支撑构件结构3圆圈外弧面上粘贴尼龙子母扣粘贴层18,外胎1内底部也不粘贴连接尼龙子母扣的粘贴层18,直接让支撑构件结构3套入外胎1圆圈内自然连接即可,亦可达到正常行驶。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胎1、支撑构件结构3、轮毂12、压紧圈6、支撑圈8、固定板镶件10,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为一整体圆圈构造或为至少二个拼装件单元16组合形成一整体圆圈状构造,位于所述外胎1与所述轮毂12之间,起到连接为一体免充气车轮的支撑作用,其包括下列装配步骤:
步骤1:将整体圆圈构造的支撑构件结构3通过支撑圈8装配成组件,然后围绕轮毂12外圈面套装,用装配螺钉Ⅱ7、装配螺钉Ⅲ9,通过固定板镶件10配合依次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的内圆圈面紧固连接,使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的内圆圈面与轮毂12的外圆圈面吻合一起;在此步骤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可采用由至少二个拼装件单元16粘合连接形成的整体圆圈状构造;
步骤2:将粘贴层2为尼龙子母扣结构其中一块的背面用万能快干胶液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胎1内底部上,用尼龙子母扣结构其中另一块的背面用万能快干胶液对应外胎内底部上的尼龙子母扣部位固定连接在支撑构件结构3的外圆圈面上;
步骤3:将连接有所述轮毂12的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外圆圈面上的尼龙子母扣对应所述外胎1内底部上的尼龙子母扣套装连接,使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与所述外胎1的内底部紧密吻合固定连接为一体,便于免充气车轮行驶运转时稳定性好,内外无间隙松动;
步骤4:将所述外胎1的内圈边扣接在所述轮毂12法兰上,然后通过压紧圈6用装配螺钉5和装配螺钉11配合将所述外胎1与所述轮毂12固定连接,使之达到外胎1与轮毂12结合装配为一体,便于保证车轮行驶途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是优选三元乙丙橡胶作为支撑体填充物,该三元乙丙橡胶的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二氯苯作为溶剂在高温下(150℃)测量而得。分子量分布通常被称为是重量平均分子量与数量平均分子量的比例。根据普通和高度支化的结构,这个值在2到5之间变化。由于有分键,含有DCPD的三元乙丙橡胶更宽的分子量分布。通过增加三元乙丙的分子量,正面影响有:更高的拉伸和撕裂强度,在高温情况下更高的生坯强度,能够吸收更多的油和填料(低成本)。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加,正面的影响有:增加的混炼和碾磨加工性。但是,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可以改进硫化速度,硫化状态以及注塑行为。
应特别提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在装配到乘用小车上试验试用了近五年时间,行驶里程近千公里,尤其是进行超负荷载重行驶试验测试、铁钉扎刺试验、高速公里100公里超高速试验测试等检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免充气车轮操控平稳性好,连续扎刺不爆胎,能安全行驶,在高低不平的石砂障碍物路段行驶回弹和减震效果良好,乘车舒适感好,符合空气动力学具有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结合不同优选实施例说明,应该理解可以在其上进行不同的修改以及改变,如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在权利要求中提出的范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具有公知的多种材料替代/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由外胎(1)、支撑构件结构(3)、轮毂(12)连接构成,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为一整体圆圈构造,位于所述外胎(1)与所述轮毂(12)之间,起到连接为一体免充气车轮的支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沿车轮圆周轴向设有N个通孔Ⅰ(4)和N个通孔Ⅱ(15),该N个通孔Ⅰ(4)和N个通孔Ⅱ(15)起到车轮行驶中回弹和减震功能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1)的内底弧沟面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圆圈弧面之间相对应部还设有至少一处粘贴层(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2)为尼龙子母扣构造,或为可耐磨材质的子母扣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是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经模压构形结构,或采用能耐高温、耐高寒低温的超强度轻质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Ⅰ(4)和所述通孔Ⅱ(15)的内径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其通孔形状为圆形构造或为方形或为三角形或为棱形或为多边形或为椭圆形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Ⅰ(4)和所述通孔Ⅱ(15)的排列个数和分布密度是依据设计结构性能要求可以是有规则均布排列或无规则均布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或由至少二个拼装件单元(16)连接组合成一整体圆圈状构造,所述每个拼装件单元(16)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Ⅰ(4)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通孔Ⅱ(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件单元(16)之间是通过胶粘结构(18)连接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支撑构件结构(3)与所述外胎(1)和轮毂(12)配合装配的连接构件:压紧圈(6)、支撑圈(8)、固定板镶件(10)以及轮毂固定螺钉孔(13)、外胎固定螺钉孔(14)、轮毂装配螺钉(17)。
CN202021127494.7U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Active CN212529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7494.7U CN212529184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7494.7U CN212529184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184U true CN212529184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7494.7U Active CN212529184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223B (zh) 无气轮胎及汽车
CN106042766B (zh) 无气轮胎及汽车
EP2658733A2 (en) Semi-pneumatic tire (intire)
KR101053915B1 (ko) 비공기식 자동차용 타이어
CN102582365A (zh) 一种刚柔结构非充气轮胎
CN102874044A (zh) 一种非充气防弹安全轮胎的车轮总成及其制造方法
CN207617439U (zh) 嵌胶式模块化金属弹性轮胎
JP363900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82005B (zh) 一种安全车轮
CN212529184U (zh)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Sandberg The airless tire: will this revolutionary concept be the tire of the future?
US11571932B2 (en) Non-pneumatic tire
CN113799536A (zh) 一种装配式免充气车轮
CN115257227A (zh) 一种仿生羊角轮辐式非充气车轮
KR20120065690A (ko) 비공기압 타이어
CN210416103U (zh) 一种内支撑式结构充气防爆轮胎
CN213441931U (zh) 一种免充气实心轮胎
US10889148B1 (en) Airless tire
CN220363176U (zh) 一种基于三维凹角晶格结构的非充气轮胎
KR20040053778A (ko) 휠과 튜브리스 타이어 조립체
CN214727968U (zh) 一种新型防漏气轮胎
CN216101357U (zh) 一种非充气轮胎及车辆
CN215793006U (zh) 一种耐载舒适型非充气轮胎
JPH03148303A (ja) スポンジ付チューブ
CN211138931U (zh) 一种免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