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2895U - 一种深度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度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2895U
CN212512895U CN202021677097.7U CN202021677097U CN212512895U CN 212512895 U CN212512895 U CN 212512895U CN 202021677097 U CN202021677097 U CN 202021677097U CN 212512895 U CN212512895 U CN 212512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ensing module
depth camera
mainboar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70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振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70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2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2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2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其包括: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和主板;所述3D感测模组和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3D感测模组设置在前壳体内部,且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部,且后壳体上设置有与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本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由于利用设置在主板上的处理器对3D感测模组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实现了将三级避障,体积测量,将避障,体积测量等功能分布到了边缘端,使用相机即可完成,提高了深度相机关键功能的独立性,优化了后期维护效率,降低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深度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深度相机。
背景技术
深度相机由于可以采集到相机镜头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在各行各业受到很大的重视。在AGV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避障过程中,需要使用深度相机采集前方对象距离AGV小车的三维空间信息,提供给AGV小车主控系统来判断前方是否是比较大的障碍物,是需要绕开还是停车。
在体积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深度相机采集被测物体的高度,宽度,根据高度,宽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但是,现有的深度相机其避障和体积测量等功能均在上位机,且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上位机设计成本增加,多种算法在上位机,同时给后期维护带来困难,降低了维护效率。人力成本更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相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处理的过程由上位机完成,导致成本高和后期维护困难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方案如下:
一种深度相机,其中,包括:
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和主板;所述3D感测模组和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3D感测模组包括: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3D感测模组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器;
所述相机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
所述3D感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部;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部,且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且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可选的,所述3D感测模组与主板之间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相机壳体上连接有一外置天线,所述外置天线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SMA接口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均呈开口状凹槽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前壳体包括前端面和连接在所述前端面侧边上且与所述前端面相互垂直的侧壁,以及贴附在所述前端面上的盖板,一个或多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可选的,所述盖板和所述前端面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取景孔,且所述前端面对应的取景孔上设置有保护垫。
可选的,所述后壳体上的连接端子为RJ45网线接口、USB接口和电源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相机壳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可选的,所述深度相机还包括: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主板上。
可选的,所述的深度相机,其中,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天线安装孔,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天线安装孔与所述主板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其包括: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和主板;所述3D感测模组和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3D感测模组包括: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3D感测模组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所述相机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3D感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面,且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且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本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由于利用设置在主板上的处理器对3D感测模组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实现了将三级避障,体积测量,将避障,体积测量等功能分布到了边缘端,使用相机即可完成,提高了深度相机关键功能的独立性,优化了后期维护效率,降低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前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深度相机的3D测感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前壳体;20、外置天线;30、散热孔;40、USB接口;50、RJ45网线接口;60、电源接口;101、盖板;102、保护垫;103、前端面;104、3D感测模组;105、后壳体;106、主板;1041、红外发射器;1042、摄像头;1043、红外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由于现有技术中结构光模组,TOF模组等3D感测设备,可以获取目标的深度信息,借此实现3D测距、场景建模及手势交互等功能,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深度相机其避障和体积测量等功能均需要利用上位机处理完成,且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上位机设计成本增加,多种算法在上位机,同时给后期维护带来困难,降低了维护效率,人力成本更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度相机,通过在其内部设置安装有处理器的主板,将3D感测模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通过处理器对3D感测模组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克服了深度相机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需要依赖上位机完成,需要花费人力对上位机进行后期维护等问题,提高了深度相机的智能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做进一步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包括:
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104和主板106;所述3D感测模组104和所述主板106电连接。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深度相机的整体形状为立方体形,设置在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104用于采集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与其相连接的主板,主板对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在深度相机的相机壳体上安装有外置天线20,该外置天线20用于将主板106处理完成的图像信息发出。
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所述3D感测模组104包括:红外发射器1041、摄像头1042和红外接收器1043。具体的,红外发射器1041用于发出红外光线,所述摄像头1042用于采集相机视角范围内的彩色数据信息。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视角范围内目标物体反射的红外编码图像。3D感测模组104根据红外发射器1041发射的红外线和红外接收器1403接收到的红外图像确定所述待拍摄物体的深度数据信息。
结合图1、图4至图6所示,所述相机壳体包括前壳体10和后壳体105;所述前壳体10和后壳体10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前壳体10和后壳体105均呈开口状凹槽形结构。前壳体10属于深度相机的前端,所述3D感测模组104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0内部。所述主板106设置在后壳体105内部,且所述后壳体105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用于建立外部电子设备与主板之间的电连接,实现外部电子设备与主板之间信息的通信。
具体的,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主板接收3D感测模组发送的图像信息仅供处理器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后,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为了便于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各个取景孔分别与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的发射端或镜头所在位置相对应。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前壳体上的所述盖板101和前端面103上的取景孔对应设置,且各个所述取景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前壳体的中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取景孔的个数为三个,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所在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前端面对应的取景孔上设置有保护垫102,保护垫102用于对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进行保护。具体的,所述保护垫的材料为泡棉材料,由于其柔软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深度相机发生跌落时摔坏。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10包括前端面103和连接在所述前端面103侧边上且与所述前端面相互垂直的侧壁,以及贴附在所述前端面103上的盖板101,一个或多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3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分别在前壳体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散热孔,每个侧壁设置一到两个,用于散发主板因为进行图像处理所产生的热量。结合图2、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中,分别在前壳体的四个侧壁中的位于两侧和位于底部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2个对称设置的散热孔,在位于顶部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散热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其包括相机主体以及相机内部的3D感测模组,主板。相机主体的前壳体的前端面是指深度相机的探测面;探测深度信息的3D感测模组包括:一个红外发射器,一个摄像头和一个红外接收器;在所述3D感测模组中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依次从左到右设置。
进一步的,结合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相机壳体上安装的外置天线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标准SMA接口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外置天线20与主板106之间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射频电缆与主板106连接的一端连接接口为IPEX接口,射频电缆与外置天线20连接的另外一端的连接接口是SMA接口。所述后壳体105上设置有天线安装孔,所述射频电缆穿过所述天线安装孔分别与外置天线和所述主板相连接。所述天线安装孔设置在后壳体105的上端部。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5所示,所述后壳体上的连接端子为RJ45网线接口50、USB接口40和电源接口6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RJ45网线接口50、USB接口40和电源接口60可以选择凤凰端子状的接口。
具体的,结合图3、图5和图6所示,深度相机的后壳体上分别设置RJ45网线接口,凤凰端子状的USB接口,凤凰端子状的电源接口。RJ45网线接口,凤凰端子状的USB接口,凤凰端子状的电源接口均位于后壳体105的后表面上,也即是深度相机的背面,用于向上位机传输经处理过的数据信息。主板与3D感测模组通过USB线连接,用于处理3D感测模组视角范围内物体的深度数据,用于三级避障,体积测量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度相机,由于主板处理了深度信息,用于三级避障,体积测量,将避障,体积测量等功能分布到了边缘端,使用相机即可完成,因此提高了关键功能的独立性,优化了后期维护效率,降低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深度相机的使用寿命,以及更好的保护相机壳体内的各个部件,所述相机壳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可以想到的是,为了减轻深度相机的重量,相机壳体的材料还可以选择塑料材料或其他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深度相机还包括: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主板上。可以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利用电源模块为各个部件提供工作电压,保持深度相机的正常使用。所述电源模块可以为可以充电的电源模块也可以为不可以充电的锂电池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其包括: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和主板;所述3D感测模组和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3D感测模组包括: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3D感测模组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所述相机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3D感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部,且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部,且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本实施例提供的深度相机由于利用设置在主板上的处理器对3D感测模组中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实现了将三级避障,体积测量,将避障,体积测量等功能分布到了边缘端,使用相机即可完成,提高了深度相机关键功能的独立性,优化了后期维护效率,降低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机壳体、设置在所述相机壳体内的3D感测模组和主板;所述3D感测模组和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3D感测模组包括: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3D感测模组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处理器;
所述相机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
所述3D感测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部;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部,且所述前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红外发射器、摄像头和红外接收器对应的取景孔;所述主板设置在后壳体内,且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感测模组与主板之间通过USB接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壳体上连接有一外置天线,所述外置天线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SMA连接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均呈开口状凹槽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包括前端面和连接在所述前端面侧边上且与所述前端面相互垂直的侧壁,以及贴附在所述前端面上的盖板,一个或多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前端面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取景孔,且所述盖板和所述前端面对应的取景孔上设置有保护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上的连接端子为RJ45网线接口、USB接口和电源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壳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相机还包括: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主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天线安装孔,所述外置天线通过所述天线安装孔与所述主板连接。
CN202021677097.7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深度相机 Active CN212512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097.7U CN2125128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深度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097.7U CN2125128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深度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2895U true CN21251289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4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7097.7U Active CN2125128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深度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2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8494B (zh) 电子装置
WO2020038068A1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325772A (zh) 实现增大的向下视角的具有成角度线缆附接件的安全相机
WO2020052289A1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6797144B (zh) 无线功率发射/接收设备
CN212512895U (zh) 一种深度相机
CN110024502B (zh) 侦听机
JP6954311B2 (ja) 電子機器
CN210867879U (zh) 人脸识别模组及智能门锁
CN108989507B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设备
WO2020038057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180877U (zh) 毫米波雷达及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CN113093192A (zh) 毫米波雷达及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KR20190118777A (ko) 안테나 모듈과 결합된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6751911U (zh) 深度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118363U (zh)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
CN207249425U (zh) 一种飞行管理模块及含其的无人飞行器
CN220873010U (zh) 嵌入式扫码装置
CN209845088U (zh) 轨迹记录设备及农用机械设备组件
CN220893369U (zh) 一种算力盒和深度成像系统
CN214069997U (zh) 摄像头模组
CN212460578U (zh) 外挂式生物辨识影像撷取装置
CN218103227U (zh) 深度摄像头及摄像设备
CN213338041U (zh) 激光雷达设备
CN110290304A (zh) 深度相机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