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7830U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07830U CN212507830U CN201922124916.9U CN201922124916U CN212507830U CN 212507830 U CN212507830 U CN 212507830U CN 201922124916 U CN201922124916 U CN 201922124916U CN 212507830 U CN212507830 U CN 212507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rocker arm
- opening
- arm
- paw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门锁,包括:一板状的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锁体,沿其顶面和底面安设用于配合外开和外锁止的多个机械零部件,所述多个机械零部件包括:锁体、壳体、盖板、外开摇臂、内开摇臂、锁止推杆、外锁止摇臂、锁止联动块、内锁止摇臂、还包括电机、蜗杆、双联齿轮,内开内锁止以及外开外锁止功能最终均是通过棘轮和棘爪的相互啮合作用实现的;另外还包括棘轮信号微动开关,可实现车门状态信息的信号传递;与内锁止摇臂接触的微动开关,可实现车门锁锁止与解锁状态信号的传递以便于实现整车车门锁的中控功能。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锁为一体化结构,具有结构紧凑、防尘防水优、传动效率高、控制性能更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锁体制造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锁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车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一般的车门锁体结构包括分体式结构,其锁止或解锁止是通过电动执行器的拉杆与锁体机械部分联接传动实现的,执行器与锁体的相对安装位置如发生偏差或零件变形,会造成反馈信号不稳定,影响用户使用,且各锁体零件间结构排布不紧凑、并且该电动的形式的锁体很怕遇到水,会锁死或者断短路,造成传动效率不稳定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具有价格成本优势的,结构紧凑、防尘防水优、传动效率高的一体式车门锁。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车门锁,其包括:一板状的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锁体,沿其顶面和底面安设用于配合外开和外锁止的多个机械零部件,所述多个机械零部件包括:
棘轮轴和棘爪轴,其间隔设置,所述棘轮轴、所述棘爪轴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设出所述锁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棘轮轴位于所述锁体的底面的一端可旋转穿设有一棘轮,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底面的一端穿设有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互卡合;
当棘轮与棘爪相互卡合时,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棘轮与棘爪不互相卡合时,车门打开;
所述棘轮具有可卡合车门锁扣的锁扣开口,所述棘轮与锁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棘轮回位簧;
所述棘爪靠近所述棘轮的一端形成第一干涉部,该第一干涉部正对所述棘轮并与其接触时限制所述棘轮沿逆时针转动;
外开摇臂,呈板状,所述外开摇臂的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外开摇臂包括一端伸出所述锁体外并与车门把手通过拉丝连接、以及远离伸出锁体外的一端的位置沿板身贯穿形成U型槽;
锁止联动摇臂,其为不规则的类三角形状,其中一个角延伸形成球形端、与该角对应的边设置一贯穿的安装槽,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套设置棘轮轴上;
锁止推杆,其为长方板状,且一端活动安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U型槽内、另一端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外开摇臂的U型槽相适配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穿设在U型槽内;
所述棘爪远离第一干涉部的顶面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止推杆的连接块与该凸起形成干涉,当拉动车门外开把手时,使外开摇臂转动,带动锁止推杆推动棘爪的凸起进而使棘爪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进而打开车门。
优选地,包括,
外锁止摇臂,其一端伸出锁体外通过锁芯控制其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套设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上方的棘轮轴上,所述锁止推杆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一端内陷形成凹槽,所述外锁止摇臂贴合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当外锁止摇臂转动使锁止推杆到达解锁位置时,锁止推杆位于外开摇臂U型槽一端的凸起部分与棘爪对应凸起相抵,当拉动车门把手时,使外开摇臂转动,带动锁止推杆推动棘爪的凸起进而使棘爪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进而打开车门。
优选地,还包括一与所述锁体的顶面相垂直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锁体顶面的一端面上布设若干垂直于该壳体的连接部,用于连接电动锁止各个部件,其包括:
竖向设置在壳体一侧的电机,其输出端朝下且连接一竖直的蜗杆;
双联齿轮,其包括同轴心且相互贴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一侧与所述蜗杆啮合联动;所述小齿轮远离蜗杆的一端与所述内锁止摇臂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摇臂包括一侧具有弧面朝外的圆弧结构,且该圆弧外侧设置一圈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外齿,所述内锁止摇臂还包括一卡槽端,其上设有卡槽,该卡槽卡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球形端上,所述内锁止摇臂还包括靠近内开摇臂的凸出结构与内开摇臂相抵。
优选地,还包括内锁止按钮,其固定设置在车门内,且通过拉索与所述内锁止摇臂连接,通过拨动该内锁止按钮拉动拉索以带动所述内锁止摇臂转动并使其卡槽端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推动或者拉动锁止推杆,使锁止推杆位于外开摇臂的U型端的部分滑动或远离至解锁位置,以达到解锁或锁止功能。
优选地,还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内锁止摇臂相平行位置的内开摇臂,所述内开摇臂包括一弧形部,以及一竖直部,该弧形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为一体,该弧形部的外弧面朝向内锁止摇臂侧,且沿外弧面靠近壳体的一面形成弧形的突出部,所述内锁止摇臂的靠近所述内开摇臂的一侧相抵于所述突出部,所述竖直部远离弧形部的相交的一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壳体上;
内开从动臂,其中部可转动地同轴安设在所述内开摇臂上方,内开从动臂的两端其一端沿其板身贯穿开设一方条状的通孔,另一端向下形成弯折的连接部并相抵于所述外开摇臂的一侧,并可推动外开摇臂发生转动;
儿童锁拔杆,弯钩板状,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伸出壳体位于车体内形成控制端,另一端靠近壳体侧向下形成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伸入所述内开从动臂的板身上的通孔内,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一端相抵于所述儿童锁拔杆位于通孔内的第二凸块上;
其中,可通过转动控制端来使第二凸块在方条状的通孔内移动,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一端时,该形成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干涉端;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另一端时,则与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一端互不干涉;
当拉动把手带动内开摇臂转动时,其弧形的突出部相抵于所述内锁止摇臂的一端,并推动内锁止摇臂发生转动,且内锁止摇臂的卡槽端推动锁止联动臂转动,进而推动锁止推杆滑动到解锁位置,此时,松开车门内把手,内开摇臂复位,然后二次拉动车门内把手带动内开摇臂旋转,使内开摇臂相抵于第二凸块形成推力,推动内开从动臂的通孔端并使其转动,进而使内开从动臂远离通孔端推动外开摇臂,使其转动,进而使棘爪让位,打开车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外开摇臂和内开联动臂,所述第二外开摇臂为板状,其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顶面的一端,其一端伸出锁体外部、以及远离伸出锁体外的一端的位置形成U型卡槽,所述内开联动臂为片状,其饶棘爪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内开联动臂靠近棘爪轴一端向上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一外凸部,相抵于内开从动臂的一端,其远离棘爪轴一端向下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二外凸部,位于棘爪顺时针转动的轨迹上;
当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内开摇臂旋转,推动内开从动臂转动,且所述内开从动臂推动内开联动臂的第一外凸部使该内开联动臂的第二外凸部推动棘爪让位,棘轮打开,进而打开车门。
优选地,还包括微动开关,其用于门灯信号输出以及锁止信号输出,其包括:
顶片和底片,且顶片和底片的一端弹性连接形成V型连接片,可通过按压远离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的一端当中的任意一部分使其贴合,所述底片靠近所述顶片的一面设置有微动按压开关;
其中,所述棘轮远离所述棘爪的一端形成外缘部,该外缘部的转动轨迹刚好与所述顶片的按压方向相一致,当棘爪让位、棘轮打开时,棘轮发生转动使其外缘部朝顶片方向按压,此时顶片靠近底片对微动开关施加压力,微动开关打开,实现门灯信号输出功能;
其中,所述内锁止摇臂靠近所述内开摇臂的一端刚好设置在所述底片至顶片的按压轨迹位置处,当内锁止摇臂转动到解锁或者锁止位置时,内开摇臂按压所述底片朝顶片方向接触,进而对底片上的微动开关施加压力,以实现锁止信号功能。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稳定,该锁体是一体式(平台化)锁体,其执行器与锁体是整体的,通过内部齿轮蜗杆传动的,能有效避免以下问题:如果是分体式结构,其锁止或解锁止是通过电动执行器的拉杆与锁体机械部分联接传动实现的,执行器与锁体的相对安装位置如发生偏差或零件变形,会造成反馈信号不稳定,影响用户使用。
2、结构紧凑、防尘防水优、传动效率高,通过机械化零部件相组合,形成紧密的传动结构,开关门时,反馈较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锁体的正面零部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式车门锁锁体的正面零部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锁体的零部件配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锁体的零部件配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的壳盖的盖板上的零部件配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的儿童锁拔杆的零部件配合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的应急旋钮的位置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的应急旋钮与各零部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车门锁的电机、蜗杆、双联齿轮、内锁止摇臂等零部件相互配合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锁体,2、盖板,3、棘轮,4、棘爪,5、连接板,6、壳体, 7、壳盖,8、导电板,9、锁止信号开关,10、门灯信号开关,11、电机,12、双联齿轮, 13、内锁止摇臂,14、蜗杆,15、锁止扭簧,16、棘爪回位簧,17、棘轮回位簧,18、锁止减震垫,19、外开回位簧,20、棘轮减震垫,21、外锁止摇臂,22、锁止联动臂,23、盘头自攻钉,24、棘轮轴,25、锁扣减震垫,26、锁止推杆,27、外开摇臂,28、应急旋钮,29、棘爪轴,30、内开摇臂,31、内开从动臂,32、儿童锁拨杆,33、棘爪减震垫, 34、沉头自攻钉,35、锁止推杆回位簧,36、微动开关,100、接触面一,101、接触面二,102、接触面三,103、接触面四,104、接触面五,105、接触面六,106、接触面七,107、接触面八,108,接触面9,109,接触面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车门锁,包括:一板状的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锁体1,沿其顶面和底面安设用于配合外开和外锁止的多个机械零部件,所述多个机械零部件包括:
棘轮3轴和棘爪4轴,其间隔设置,所述棘轮3轴、所述棘爪4轴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设出所述锁体1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棘轮3轴位于所述锁体1的底面的一端可旋转穿设有一棘轮3,所述棘爪4轴位于所述锁体1的底面的一端穿设有棘爪4,所述棘轮3与所述棘爪4相互卡合;
当棘轮3与棘爪4相互卡合时,车门处于锁止状态,当棘轮3与棘爪4不互相卡合时,车门打开;
所述棘轮3具有可卡合车门锁扣的锁扣开口,所述棘轮3与锁体1之间还固定设置有棘轮回位簧;
所述棘爪4靠近所述棘轮3的一端形成第一干涉部,该第一干涉部正对所述棘轮3并与其接触时限制所述棘轮3沿逆时针转动;
外开摇臂27,呈板状,所述外开摇臂27的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4轴位于所述锁体1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外开摇臂27包括一端伸出所述锁体1外并与车门把手连接、以及远离伸出锁体1外的一端的位置沿板身贯穿形成U型槽;
锁止联动摇臂,其为不规则的类三角形状,其中一个角延伸形成球形端、与该角对应的边设置一贯穿的安装槽,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套设置棘轮3轴上;
锁止推杆26,其为长方板状,且一端活动安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U型槽内、另一端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外开摇臂27的U型槽相适配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穿设在U型槽内;
所述棘爪4远离第一干涉部的顶面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止推杆26的连接块与该凸起形成干涉,当拉动车门把手时,使外开摇臂27转动,带动锁止推杆26推动棘爪4的凸起进而使棘爪4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3,进而打开车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开功能是由车门外把手和锁体1外开摇臂27通过拉索连接实现的:
外开开启时,拉动车门外把手带动外开摇臂27旋转,外开摇臂27推动嵌在其上的锁止推杆26运动,锁止推杆26的另一面推动棘爪4让位,此时,棘轮3打开,车门开启,其中,棘轮3与棘爪4设置在同一水平且相互配合,棘爪4的一端形成内凹面并相抵于棘轮3的转动轨迹上,可通过使棘爪4转动让位,进而使棘轮3转动达到开门的目的,其中,棘爪4以及棘轮3轴的转动轨迹背面分别都设置有回位弹簧,当棘爪4或者棘轮3通过外力使其发生转动时,会暂时推动回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减小,回位弹簧发生回弹使得棘爪4或者棘轮3归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包括,
外锁止摇臂21,其一端伸出锁体1外通过锁芯控制其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套设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上方的棘轮3轴上,所述锁止推杆26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一端内陷形成凹槽,所述外锁止摇臂21贴合与所述锁止推杆26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当外锁止摇臂21转动使锁止推杆26到达解锁位置时,锁止推杆26位于外开摇臂27的U型槽一端的凸起部分与棘爪3对应凸起相抵,当拉动车门把手时,使外开摇臂27转动,带动锁止推杆推动棘爪的凸起进而使棘爪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3,进而打开车门。
外锁止功能是由车门锁芯与锁体1外锁止摇臂21通过拉杆连接实现的:
操作锁芯带动外锁止摇臂21来回摆动,从而带动锁止联动臂22来回摆动,这样与锁止联动臂22连接的锁止推杆26来回滑动达到锁止与解锁的目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与所述锁体1的顶面相垂直的壳体6,所述壳体6朝向锁体1顶面的一端面上布设若干垂直于该壳体6的连接部,用于连接电动锁止各个部件,其包括:
竖向设置在壳体6一侧的电机11,其输出端朝下且连接一竖直的蜗杆14;
双联齿轮12,其包括同轴心且相互贴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一侧与所述蜗杆 14啮合联动;所述小齿轮远离蜗杆14的一端与所述内锁止摇臂13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摇臂13包括一侧具有弧面朝外的圆弧结构,且该圆弧外侧设置一圈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外齿,所述内锁止摇臂13还包括一卡槽端,其上设有卡槽,该卡槽卡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球形端上,所述内锁止摇臂13还包括靠近内开摇臂的凸出结构与内开摇臂相抵。
电机11通电带动电机11轴上的蜗杆14旋转,则与蜗杆14啮合的双联齿轮12旋转,内锁止摇臂13上设有齿形与双联齿轮12啮合,从而带动内锁止摇臂13来回摆动,使得与内锁止摇臂13连接的锁止联动臂22来回摆动达到锁止与解锁的功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内锁止按钮,其固定设置在车门内,且通过拉索与所述内锁止摇臂13连接,通过拨动该内锁止按钮拉动拉索以带动所述内锁止摇臂13转动并使其卡槽端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推动或者拉动锁止推杆26,使锁止推杆26位于外开摇臂27的U型端的部分滑动或远离至解锁位置,以达到解锁或锁止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内锁止功能是由车门内锁止按钮与13内锁止摇臂13通过硬钢丝拉索连接实现的:
拨动车门内锁止按钮带动内锁止摇臂13来回摆动,从而带动锁止联动臂22来回摆动达到锁止与解锁的功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6上与所述内锁止摇臂13相平行位置的内开摇臂30,所述内开摇臂30包括一弧形部,以及一竖直部,该弧形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为一体,该弧形部的外弧面朝向内锁止摇臂13侧,且沿外弧面靠近壳体6的一面形成弧形的突出部,所述内锁止摇臂13的靠近所述内开摇臂30的一侧相抵于所述突出部,所述竖直部远离弧形部的相交的一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壳体6上;
内开从动臂31,其中部可转动地同轴安设在所述内开摇臂30上方,内开从动臂31的两端其一端沿其板身贯穿开设一方条状的通孔,另一端向下形成弯折的连接部并相抵于所述棘爪4的一侧,并可推动外开摇臂27发生转动;
儿童锁拔杆32,弯钩板状,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壳体6上并伸出壳体6位于车体内,另一端靠近壳体6侧向下形成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伸入所述内开从动臂31的板身上的通孔内,所述内开摇臂30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31的一端相抵于所述儿童锁拔杆 32位于通孔内的第二凸块上;
其中,可通过转动控制端来使第二凸块在方条状的通孔内移动,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一端时,该形成所述内开摇臂30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31的干涉端;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另一端时,则与所述内开摇臂30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31的一端互不干涉;
当拉动把手带动内开摇臂30转动时,其弧形的突出部相抵于所述内锁止摇臂13的一端,并推动内锁止摇臂13发生转动,且内锁止摇臂13的卡槽端推动锁止联动臂22转动,进而推动锁止推杆26滑动到解锁位置,此时,松开车门内把手,内开摇臂30复位,然后二次拉动车门内把手带动内开摇臂30旋转,使内开摇臂30相抵于第二凸块形成推力,推动内开从动臂的通孔端并使其转动,进而使内开从动臂远离通孔端推动外开摇臂,使其转动,进而使棘爪让位,打开车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开双拉开启功能是由车门内把手与锁体1内开摇臂30通过拉索连接实现的:
当门锁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次拉动车门内把手带动内开摇臂30旋转,内开摇臂30 远离旋转中心的一端设置有L型翻边凸起结构与内锁止摇臂13的一端接触,并推动内锁止摇臂13旋转,从而带动与内锁止摇臂13另一端连接的锁止联动臂22旋转,使得与锁止联动臂22连接的锁止推杆26滑动到解锁位置。此时松开车门内把手,内开摇臂30复位,然后第二次拉动车门内把手带动内开摇臂30旋转,内开摇臂30的另一端设有凸出形状与儿童锁拨杆圆弧末端插入内开从动臂31长圆孔内的凸起结构相抵,带动内开从动臂31旋转,内开从动臂31通过外开摇臂27上的弯折结构推动外开摇臂27转动,外开摇臂 27推动嵌在其上的锁止推杆26运动,锁止推杆26的另一面推动棘爪4让位,此时,棘轮3打开,车门开启。
其中,儿童锁功能是通过拨动儿童锁拨杆实现的:
拨动儿童锁拨杆上远离圆弧的一端凸起结构,使儿童锁拨杆嵌入内开从动臂31长圆孔中的凸起结构沿着长圆孔来回移动达到锁止与解锁的位置,拨动到锁止位置时,32儿童锁拨杆圆弧端凸起结构不与30内开摇臂30接触,拉动车门内把手时30内开摇臂30无法推动31内开动臂,从而无法开门,内开功能被屏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外开摇臂27和内开联动臂,所述第二外开摇臂27 为板状,其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4轴位于所述锁体1的顶面的一端,其一端伸出锁体1外部、以及远离伸出锁体1外的一端的位置形成U型卡槽,所述内开联动臂为片状,其饶棘爪4轴可转动连接,其靠近棘爪4轴一端向上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一外凸部,相抵于内开从动臂31的一端,其远离棘爪4轴一端向下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二外凸部,位于棘爪4顺时针转动的轨迹上;
当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内开摇臂30旋转,推动内开从动臂转动,且所述内开从动臂31推动内开联动臂的第一外凸部使该内开联动臂的第二外凸部推动棘爪4让位,棘轮3 打开,进而打开车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外开摇臂27替换成两个零件:外开摇臂27二和内开联动臂,此时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内开摇臂30旋转通过内开从动臂31带动内开联动臂旋转,内开联动臂推动棘爪4让位,此时,棘轮3打开,车门开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微动开关,其用于门灯信号输出以及锁止信号输出,其包括:
顶片和底片,且顶片和底片的一端弹性连接形成V型连接片,可通过按压远离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的一端当中的任意一部分使其贴合,所述底片靠近所述顶片的一面设置有微动按压开关;
其中,所述棘轮3远离所述棘爪4的一端形成外缘部,该外缘部的转动轨迹刚好与所述顶片的按压方向相一致,当棘爪4让位、棘轮3打开时,棘轮3发生转动使其外缘部朝顶片方向按压,此时顶片靠近底片对微动开关施加压力,微动开关打开,实现门灯信号输出功能;
其中,所述内锁止摇臂13靠近所述内开摇臂30的一端刚好设置在所述底片至顶片的按压轨迹位置处,当内锁止摇臂13转动到解锁或者锁止位置时,内开摇臂30按压所述底片朝顶片方向接触,进而对底片上的微动开关施加压力,以实现锁止信号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门锁处于锁止和解锁状态时,锁止信号开关9能分别给出不同的信号。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应急锁功能:
当车辆电子系统发生故障断电的时候,需要将车门锁止后离开,此时可以通过钥匙插入应急旋钮28上的方孔中旋转到限位位置(角度33°)即可实现车门锁止,应急旋钮 28只能将车门锁止,没有解锁的功能。
实施例一:
将棘轮轴24穿过盖板2并铆接,将棘轮减震垫20、锁扣减震垫25、棘爪减震垫33、棘爪4、棘爪回位簧分16、棘轮回位簧17别安装在锁体1上的对应卡槽内,将棘轮3套在棘轮轴24上,将棘爪轴29依次穿过锁体1、盖板2并铆接,并用内六角花型盘头自攻钉23拧紧;将外开回位簧19安装在锁体1上的对应卡槽内,将外开摇臂27套在棘爪轴 29上,然后将连接板5套在棘轮轴24和棘爪轴29上并铆接;将锁止推杆回位簧35、锁止推杆26安装在锁止联动臂22上的对应卡槽内,并将锁止推杆回位簧3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锁止推杆26和锁止联动臂22上,将锁止扭簧15装入锁体1对应卡槽内,然后将锁止推杆26、锁止联动臂22、锁止推杆回位簧35组成的分总成装入锁体1上对应卡槽内,并使锁止扭簧15的另一端插入锁止联动臂22上的对应孔,其中锁止推杆26的另一端卡入外开摇臂27的对应槽内;将外锁止摇臂21装入锁止联动臂22对应卡槽内,将应急旋钮28安装在锁体1上的对应卡槽内;将壳体6对齐后扣在锁体1上,并用内六角花型沉头自攻钉34拧紧;将锁止信号开关9和门灯信号开关10分别装入导电板9对应卡槽内并灌胶干燥后装入壳体6对应卡槽内;将蜗杆14套电机11上,然后将电机11装入壳体6 对应卡槽内,依次将双联齿轮12、内锁止摇臂13装入壳体6对应卡槽内,依次将内开摇臂30、内开从动臂31、儿童锁拨杆装入壳体6对应卡槽内,最后将壳盖7对齐后装到壳体6上,用内六角花型盘头自攻钉23拧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外开门功能是由车门外把手组件和锁体上的外开摇臂通过拉索连接实现的。当通过外力拉动车门外把手时,其通过拉索拉动带动外开摇臂27绕着棘爪轴转动,带动卡合于其U型缺口中的锁止推杆26一端也跟着转动(接触面一100),而锁止推杆26 一端的下端部凸出于外开摇臂27下方(接触面二101),并与棘爪4向上延伸的凸起相抵,从而锁止推杆26转动推动棘爪4绕着棘爪轴转动,给棘轮3让位,从而棘轮转动,使得卡合于棘轮锁扣开口中的锁扣脱离棘轮而出,如此车门就可开启。当松开车门外把手组件时,在外开回位簧的作用下,外开摇臂自动回位。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外锁止和解锁功能是由车门锁芯组件和锁体上的外锁止摇臂通过拉杆连接实现的。当通过钥匙转动锁芯组件时,锁止联动摇臂22和外锁止摇臂21是依次套设于锁体上向上垂直延伸出的固定轴上的,拉杆带动外锁止摇臂21绕着固定轴转动,外锁止摇臂21带动锁止联动摇臂22转动(接触面三102),锁止联动摇臂22是套设于棘爪轴29 上的,位于外锁止摇臂21的下方,锁止联动摇臂22上向下具有可插入锁止推杆26另一端的卡槽(接触面四103),锁止推杆26两端设置好后为水平状态,锁止联动摇臂22转动时,推动锁止推杆沿其所在的平面来回滑动,当远离外开摇臂27的U型缺口时,接触面二101脱开,其与棘爪3相互不干涉,因此外开摇臂27无法带动棘爪转动,从而达到锁止的目的;当靠近外开摇臂27的U型缺口时,其与棘爪相互相抵,因此外开摇臂可带动棘爪转动让位,棘轮转动开门,从而达到解锁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内开门功能是由车门内把手组件与锁体上的内开摇臂通过拉索连接实现的。当通过外力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其通过拉索拉动带动内开摇臂30绕着内开摇臂轴转动,内开摇臂30另一端朝下从左方抵住开启摇臂向上延伸的凸起(接触面五104),从而推动开启摇臂转动,开启摇臂的另一端向下圆弧翻边凸起推动棘爪3绕着棘爪轴转动(接触面六105),给棘轮4让位,从而棘轮转动,使得卡合于棘轮锁扣开口中的锁扣脱离棘轮而出,如此车门就可开启。同时L型内开摇臂的另一头端部有翻边凸起与内锁止摇臂 13接触,推动内锁止摇臂13转动(接触面七106),使其卡槽端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22拉动锁止推杆26,使其设置有滑块的一端滑动到刚好可以与棘爪3的凸起相抵的位置(接触面二101)达到解锁的目的,此过程称为内开强开功能。当松开车门内把手组件时,在内开回位簧的作用下,内开摇臂30、开启摇臂自动回位。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双拉功能是通过车身内把组件与锁体上的内开摇臂30连接实现的。门锁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次拉动内把,通过内开拉索拉动内开摇臂30,使其绕轴旋转,通过接触面五104推动外开摇臂27,外开摇臂27带动锁止推杆26绕棘爪轴旋转,移动到棘爪的端面,当内开摇臂30运动到与内锁止摇臂13接触时(接触面七106),带动内锁止摇臂13旋转,内锁止摇臂13带动锁止联动摇臂22转动,锁止联动摇臂22带动锁止推杆27作直线运动,因锁止推杆27移动到棘爪的端面,导致无法作直线运动产生接触面二101,当内开摇臂30带动内锁止摇臂13到限位面1时,内锁止摇臂13处于解锁止位置,这时释放内把后,内开摇臂30、外开摇臂27通过外开回位簧19复位,外开摇臂27 带动锁止推杆26回到锁止位置,这时锁止推杆26会被锁止推杆回位簧35带动,到解锁止位置,当第二次拉动内把时,这时可以正常开启门锁。实现双拉功能。
实施例六:
如图5所示,内开功能加内锁止功能是通过车身内把组件与锁体上的内开摇臂30和内锁止摇臂13连接实现的。门锁处于锁止状态时,需拨动内把上内锁止按钮,按钮与锁体上的内锁止摇臂13通过硬钢丝拉索连接带动内锁止摇臂13来回旋转实现解锁与锁止。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外力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其通过拉索带动内开摇臂30转动,内开摇臂30通过接触5推动外开摇臂27转动,外开摇臂27转动带动卡合于其U型缺口中的锁止推杆26一端也跟着转动(接触面一100),而锁止推杆26一端的下端部凸出于外开摇臂27下方(接触面二101),并与棘爪3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相抵,从而锁止推杆26 转动推动棘爪3绕着棘爪轴转动,给棘轮4让位,从而棘轮转动,使得卡合于棘轮锁扣开口中的锁扣脱离棘轮而出,如此车门就可开启。当松开车门内把手组件时,在外开回位簧的作用下,内开摇臂、外开摇臂自动回位。
实施例七:
如图6和图7所示,儿童保险锁功能是通过锁体上伸出拨杆到车门上供手动操作拨杆实现将内开启锁止与解锁的功能。儿童锁拨杆32呈半圆弧状,其一端设有圆柱状第一凸起插入内开从动臂31的长圆孔中,当儿童保险所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凸起处于内开从动臂31的长圆孔中远离内开从动臂31旋转中心的一端,内开摇臂30与内开从动臂31依次套设在壳体6对应的旋转轴上,内开摇臂30的一端设有与旋转轴同心的弧形结构,弧形的端部宽度刚好与插入内开从动臂31的长圆孔中的儿童锁拨杆32的第一凸起相抵(接触面八107),通过外力拉动车门内把手时,通过拉索带动内开摇臂30旋转,通过接触8 与儿童锁拨杆带动内开从动臂31旋转,内开从动臂31通过接触9带动外开摇臂27旋转,从而打开车门。反之,操作儿童锁拨杆32另一头伸出锁体外的凸起部分,使其第一凸起沿着内开从动臂31的长圆孔向旋转中心运动,远离内开摇臂30的弧形结构,接触8脱离,则此时不能通过车门内把手打开车门。
实施例八:
如图8和图9所示,当车辆电子系统发生故障断电的时候,需要将车门锁止后离开,此时可以通过钥匙插入应急旋钮28上的方孔中沿零件上标识的箭头方向旋转到限位位置(角度33°),通过接触面十109推动锁止联动摇臂22到锁止位置,由于接触面十109只能单向传递运动(即只能由应急旋钮28推动锁止联动摇臂22),所以应急旋钮28只能将车门锁止,没有解锁的功能。
实施例九:
如图10所示,电机11正向通电,电机轴上的蜗杆14旋转,则与蜗杆14啮合的双联齿轮12旋转,通过双联齿轮12上的直齿部分与内锁止摇臂13对应齿形啮合传动,带动内锁止摇臂13转动,从而使锁止联动摇臂22旋转,锁止联动摇臂22带动锁止推杆26作直线运动,使接触面二101脱离棘爪3,从而达到电动解锁的功能。电机11反向通电,电机轴上的蜗杆14旋转,则与蜗杆14啮合的双联齿轮12上的直齿部分与内锁止摇臂13对应齿形啮合传动,带动内锁止摇臂13转动,从而使锁止联动摇臂22旋转,锁止联动摇臂 22带动锁止推杆26作直线运动,使锁止推杆26与棘爪3结合,产生接触面二101,从而达到电动闭锁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特定的运动逻辑、力学原理、空间环境、使用功能要求而实现的外观修改、部分形变和实质不变的改动都被认为是技术等同(侵权)。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板状的具有多个安装槽的锁体,沿其顶面和底面安设用于配合外开和外锁止的多个机械零部件,所述多个机械零部件包括:
棘轮轴和棘爪轴,其间隔设置,所述棘轮轴、所述棘爪轴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设出所述锁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棘轮轴位于所述锁体的底面的一端可旋转穿设有一棘轮,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底面的一端穿设有棘爪,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互卡合;
当棘轮与棘爪相互卡合时,车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棘轮与棘爪不互相卡合时,车门打开;
所述棘轮具有可卡合车门锁扣的锁扣开口,所述棘轮与锁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棘轮回位簧;
所述棘爪靠近所述棘轮的一端形成第一干涉部,该第一干涉部正对所述棘轮并与其接触时限制所述棘轮沿逆时针转动;
外开摇臂,呈板状,所述外开摇臂的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外开摇臂包括一端伸出所述锁体外并与车门把手通过拉丝连接、以及远离伸出锁体外的一端的位置沿板身贯穿形成U型槽;
锁止联动摇臂,其为不规则的类三角形状,其中一个角延伸形成球形端、与该角对应的边设置一贯穿的安装槽,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套设置棘轮轴上;
锁止推杆,其为长方板状,且一端活动安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U型槽内、另一端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外开摇臂的U型槽相适配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穿设在U型槽内;
所述棘爪远离第一干涉部的顶面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锁止推杆的连接块与该凸起形成干涉,当拉动车门外开把手时,使外开摇臂转动,带动锁止推杆推动棘爪的凸起进而使棘爪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进而打开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锁止摇臂,其一端伸出锁体外通过锁芯控制其转动,另一端可转动套设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上方的棘轮轴上,所述锁止推杆位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一端内陷形成凹槽,所述外锁止摇臂贴合与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凹槽内;
当外锁止摇臂转动使锁止推杆到达解锁位置时,锁止推杆位于外开摇臂U型槽一端的凸起部分与棘爪对应凸起相抵,当拉动车门把手时,使外开摇臂转动,带动锁止推杆推动棘爪的凸起进而使棘爪转动,以使第一干涉部离开所述棘轮,进而打开车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锁体的顶面相垂直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锁体顶面的一端面上布设若干垂直于该壳体的连接部,用于连接电动锁止各个部件,其包括:
竖向设置在壳体一侧的电机,其输出端朝下且连接一竖直的蜗杆;
双联齿轮,其包括同轴心且相互贴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一侧与所述蜗杆啮合联动;所述小齿轮远离蜗杆的一端与一内锁止摇臂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摇臂包括一侧具有弧面朝外的圆弧结构,且该圆弧外侧设置一圈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的外齿,所述内锁止摇臂还包括一卡槽端,其上设有卡槽,该卡槽卡设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的球形端上,所述内锁止摇臂还包括靠近内开摇臂的凸出结构与内开摇臂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锁止按钮,其固定设置在车门内,且通过拉索与所述内锁止摇臂连接,通过拨动该内锁止按钮拉动拉索以带动所述内锁止摇臂转动并使其卡槽端发生位移进而带动所述锁止联动摇臂推动或者拉动锁止推杆,使锁止推杆位于外开摇臂的U型端的部分滑动或远离至解锁位置,以达到解锁或锁止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内锁止摇臂相平行位置的内开摇臂,所述内开摇臂包括一弧形部,以及一竖直部,该弧形部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为一体,该弧形部的外弧面朝向内锁止摇臂侧,且沿外弧面靠近壳体的一面形成弧形的突出部,所述内锁止摇臂的靠近所述内开摇臂的一侧相抵于所述突出部,所述竖直部远离弧形部的相交的一端可转动套设在所述壳体上;
内开从动臂,其中部可转动地同轴安设在所述内开摇臂上方,内开从动臂的两端其一端沿其板身贯穿开设一方条状的通孔,另一端向下形成弯折的连接部并相抵于所述外开摇臂的一侧,并可推动外开摇臂发生转动;
儿童锁拔杆,弯钩板状,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伸出壳体位于车体内形成控制端,另一端靠近壳体侧向下形成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伸入所述内开从动臂的板身上的通孔内,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一端相抵于所述儿童锁拔杆位于通孔内的第二凸块上;
其中,可通过转动控制端来使第二凸块在方条状的通孔内移动,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一端时,该形成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干涉端;当第二凸块移动至方条状通孔内另一端时,则与所述内开摇臂靠近所述内开从动臂的一端互不干涉;
当拉动把手带动内开摇臂转动时,其弧形的突出部相抵于所述内锁止摇臂的一端,并推动内锁止摇臂发生转动,且内锁止摇臂的卡槽端推动锁止联动臂转动,进而推动锁止推杆滑动到解锁位置,此时,松开车门内把手,内开摇臂复位,然后二次拉动车门内把手带动内开摇臂旋转,使内开摇臂相抵于第二凸块形成推力,推动内开从动臂的通孔端并使其转动,进而使内开从动臂远离通孔端推动外开摇臂,使其转动,进而使棘爪让位,打开车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外开摇臂和内开联动臂,所述第二外开摇臂为板状,其中部可转动套设在所述棘爪轴位于所述锁体的顶面的一端,其一端伸出锁体外部、以及远离伸出锁体外的一端的位置形成U型卡槽,所述内开联动臂为片状,其饶棘爪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内开联动臂靠近棘爪轴一端向上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一外凸部,相抵于内开从动臂的一端,其远离棘爪轴一端向下形成垂直与其片身的第二外凸部,位于棘爪顺时针转动的轨迹上;
当拉动车门内把手时,内开摇臂旋转,推动内开从动臂转动,且所述内开从动臂推动内开联动臂的第一外凸部使该内开联动臂的第二外凸部推动棘爪让位,棘轮打开,进而打开车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车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其用于门灯信号输出以及锁止信号输出,其包括:
顶片和底片,且顶片和底片的一端弹性连接形成V型连接片,可通过按压远离所述顶片和所述底片的一端当中的任意一部分使其贴合,所述底片靠近所述顶片的一面设置有微动按压开关;
其中,所述棘轮远离所述棘爪的一端形成外缘部,该外缘部的转动轨迹刚好与所述顶片的按压方向相一致,当棘爪让位、棘轮打开时,棘轮发生转动使其外缘部朝顶片方向按压,此时顶片靠近底片对微动开关施加压力,微动开关打开,实现门灯信号输出功能;
其中,所述内锁止摇臂靠近所述内开摇臂的一端刚好设置在所述底片至顶片的按压轨迹位置处,当内锁止摇臂转动到解锁或者锁止位置时,内开摇臂按压所述底片朝顶片方向接触,进而对底片上的微动开关施加压力,以实现锁止信号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4916.9U CN212507830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24916.9U CN212507830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07830U true CN212507830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38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24916.9U Active CN212507830U (zh) | 2019-12-02 | 2019-12-02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07830U (zh) |
-
2019
- 2019-12-02 CN CN201922124916.9U patent/CN2125078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24760A (zh)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
CN103184820B (zh) | 旋转式棘爪闩锁 | |
WO2019006806A1 (zh) | 一种汽车电动吸合电动开启背门锁 | |
CN108019101A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的一体式车门锁 | |
CN106536842B (zh) | 门锁用致动器 | |
CN101871284A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 |
CN108590386A (zh) | 自吸式汽车电动门锁 | |
CN111809984B (zh) | 多功能汽车中控锁 | |
CN216665298U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一体式车门锁 | |
CN110924761A (zh) | 一种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的一体式车门锁 | |
CN111691771A (zh) | 一体式车门锁 | |
CN201687287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 |
CN108661465A (zh) | 汽车门锁 | |
CN212507830U (zh) |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一体式车门锁 | |
CN208486707U (zh) | 汽车门锁 | |
CN207776635U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的一体式车门锁 | |
CN210858329U (zh) | 电吸锁 | |
CN110265240B (zh) |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216665299U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一体式车门锁 | |
CN216277402U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电动开启机构 | |
CN113982385B (zh) | 一种汽车门锁的电动开启机构 | |
CN110593676B (zh) | 一种汽车门锁电动开启结构 | |
CN114197974A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一体式车门锁 | |
CN113107291B (zh) | 一种一体式车门锁 | |
CN114150945A (zh) | 用于重卡轻卡商用车上一体式车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430012 No.16, Hanhuang Road, Jiang'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Jia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2 No. 16 Huang Han Road, Daishan street, Jiang'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GART SALOON PARTS & ACCESSORIE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