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5907U -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5907U
CN212505907U CN201922280951.XU CN201922280951U CN212505907U CN 212505907 U CN212505907 U CN 212505907U CN 201922280951 U CN201922280951 U CN 201922280951U CN 212505907 U CN212505907 U CN 212505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island
absorbing
road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09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书明
杨福宇
刘思源
亢寒晶
邓宝
王新
杨周妮
龚帅
张文豪
马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09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5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5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5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岛头、道路过街岛。所述吸能岛头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或吸能肋板、或吸能盒子或组合形式,所述钢板外壳包覆在道路过街岛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与路基锚固,所述钢板外壳与道路过街岛通过连接螺栓锚固,所述钢板外壳或与路基锚固,所述吸能岛头和道路过街岛设置在路面上或部分设置在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防撞吸能结构同时具有安全防撞能力及缓冲吸能作用,对过街岛行人及事故车辆具有极佳的防护及拦截作用;多孔泡沫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结构简单,拆装施工方便,节省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过街岛交通安全设施防护领域防撞吸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建设的飞跃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方便了居民的交通出行,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交通事故,其中与城市道路交通防护设施有关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根据交通事故统计,其中道路行人二次过街岛和三角过街岛属于较为危险的位置,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高,且车辆冲上过街岛冲入人群的事故性质极度恶劣,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
现阶段过街岛使用的大部分防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往往刚度过大,在拦截事故车辆的同时,刚性结构对车辆反作用力较大,车辆变形严重,严重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存空间,极易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同时,还有少部分过街岛采用钢板结构,钢板框架为半刚性结构,车辆撞击后可通过自身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但是现有结构强度较弱,车辆撞击后变形太大,极易导致车辆飞跃过街岛后冲撞行人。
通过合理设计物理结构,过街岛防撞吸能结构应结合混凝土护栏的拦截效果和型钢结构的变形吸能优势,其应在受到碰撞时可通过结构变形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同时将失控车辆拦截在过街岛位置或平稳导出的目的,减少事故中乘员及过街岛人群受到的伤害。
通过合理设计,将型钢结构和泡沫构造物的可压缩或拉伸性能融入结构中,可达到缓冲吸能的效果。泡沫构造物一是种新型材料构造,材料中含有丰富的泡沫气孔,当泡沫承受压力时,气孔塌陷使受力面积增加和材料硬化,使得泡沫构造物具有优异缓冲性能。若通过结构和材料研究,将这种材料应用在防撞缓冲结构中,可对事故车辆形成良好的缓冲保护效果。且泡沫材料容重小,结构轻便,可减轻结构重量且便于运输。除了金属泡沫材料,对于具有类似含有丰富的泡沫气孔的新型材料,例如泡沫混凝土、高分子泡沫材料等均可进行研究应用。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在对城市道路过街岛交通防护设施设置情况和事故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道路对行人安全防护、事故车辆缓冲和景观需求,拆除现阶段过街岛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在充分利用原结构的同时结合相关材料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城市道路过街岛防撞吸能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以弥补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岛头、道路过街岛,所述吸能岛头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或吸能肋板、或吸能盒子,所述钢板外壳、吸能肋板、吸能盒子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包覆在道路过街岛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为混凝土结构或型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与路基锚固,所述钢板外壳与道路过街岛通过连接螺栓锚固,所述钢板外壳与路基或通过底部锚固螺栓或嵌固槽锚固,所述吸能岛头和道路过街岛设置在路面上或部分设置在路面上,所述道路过街岛顶部设置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泡沫结构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与钢板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或直接嵌固连接,所述吸能肋板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或连续蛇形板、或十字形板,所述吸能肋板与钢板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吸能盒子截面形式包括圆形、或矩形、或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吸能盒子与钢板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道路过街岛为已建结构或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包括半圆形结构、或半椭圆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或凸字半圆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可通过凿除部分改变整体形状,所述道路过街岛通过嵌固或底部锚固螺栓与路基锚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岛头中的钢板外壳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半椭圆形结构、矩形与半圆形、矩形与半椭圆形结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栓、底部锚固螺栓8通过预埋方式或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外壳、吸能肋板和吸能盒子材质为碳素钢、或合金钢、或高分子化合物、或橡胶材料,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或高分子、或混凝土、或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构件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合理设计的型钢结构和泡沫构造物结构形成的防撞吸能结构同时具有安全防撞能力及缓冲吸能作用,对过街岛行人及事故车辆具有极佳的防护及拦截作用;
(2)多孔泡沫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通过填充吸能泡沫,可以与钢结构组成一个具有良好效果的吸能装置,有效的将车辆撞击力缓冲化解,可以迅速降低车速,减轻事故的严重性;
(3)本发明结构直接包裹在过街岛外部,结构简单,拆装施工方便;
(4)利用本发明结构将节省极大建设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道路过街岛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钢板外壳安装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多孔泡沫结构填充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道路过街岛凿除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道路过街岛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道路过街岛凿除结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三角过街岛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应用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撞击效果示意图。
图中:1、吸能岛头;2、多孔泡沫结构;3、吸能肋板;4、钢板外壳;5、道路过街岛;6、构件;7、连接螺栓;8、底部锚固螺栓;9、路面;10、路基;11、吸能盒子;12、车辆;13、嵌固槽;14、凿除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高分子、混凝土、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嵌固在路基10内,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吸能岛头1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顶部设置构件6。
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直接嵌入钢板外壳4内。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如图3-4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吸能肋板3,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嵌固在路基10内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路基10通过底部锚固螺栓8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底部锚固螺栓8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路基10内部,所述吸能岛头1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
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焊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为半圆形结构。
如图5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3平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和吸能肋板3的组合形式,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高分子、混凝土、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嵌固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钢板外壳4与路基10通过底部锚固螺栓8锚固连接,所述底部锚固螺栓8通过预埋形式锚固在路基10内部,所述吸能岛头1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顶部设置构件6。
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直接嵌入不连接,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连续蛇形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包括半圆形结构。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如图6-10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4组装步骤示意图。
(1)如图6所示,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嵌固锚固,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四周位置设置嵌固槽13。
(2)如图7所示,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钢板外壳4,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且下部嵌固在嵌固槽13内与路面锚固,所述吸能岛头1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焊接。
(3)如图8所示,所述吸能岛头1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和吸能肋板3的组合形式,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包括金属泡沫、高分子泡沫、混凝土泡沫,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固定形状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直接嵌入不连接。
(4)如图9-10所示,安装多孔泡沫结构2后进行钢板外壳4顶面封面处理,形成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所述道路过街岛5包括半圆形结构、半椭圆形结构、圆形结构、凸字半圆形结构。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半椭圆形结构、矩形与半圆形、矩形与半椭圆形结构组合。
如图11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5平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和吸能肋板3的组合形式,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高分子、混凝土、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型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通过底部锚固螺栓8与路基10锚固连接,所述底部锚固螺栓8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路基10内部,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连接,所述吸能岛头1和道路过街岛5设置在路面9上。
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与钢板外壳4及吸能肋板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为十字形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包括半圆形结构。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
如图12-13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和吸能肋板3的组合形式,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高分子、混凝土、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嵌固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吸能岛头1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顶部设置三个构件6。
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直接嵌入不连接,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已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半圆形和矩形组合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将凿除部分14凿除,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凸字半圆形结构,所述吸能岛头1通过包覆方式卡入已凿除的道路过街岛5外侧。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
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如图14-16所示,是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实施例7平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吸能盒子11,所述吸能盒子11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嵌固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所述吸能岛头1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子11截面形式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所述吸能盒子11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已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半椭圆形和矩形组合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将凿除部分14凿除,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半圆形结构,所述吸能岛头1通过包覆方式卡入已凿除的道路过街岛5外侧。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为半椭圆形结构。
如图1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三角过街岛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或吸能肋板3、或吸能盒子11或组合形式,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高分子、混凝土、橡胶材料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吸能盒子11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路基10或通过底部锚固螺栓8或嵌固槽13锚固,所述吸能岛头1和道路过街岛5设置在路面9上或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顶部或设置构件6。
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直接嵌入不连接,所述钢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连续蛇形板、十字形板,所述钢肋板3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吸能盒子11截面形式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所述吸能盒子11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已建结构或未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包括半圆形结构、半椭圆形结构、圆形结构、凸字半圆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通过嵌固或底部锚固螺栓8与路基10锚固连接。
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半椭圆形结构、矩形与半圆形、矩形与半椭圆形结构组合。
所述连接螺栓7通过预埋方式或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
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如图1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应用示意图,所述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岛头1直接承受车辆12的撞击,所述吸能岛头1可被压缩变形,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所述吸能岛头1和道路过街岛5设置在路面9上。
图1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撞击效果示意图,事故车辆12撞击在吸能岛头1上,通过吸能岛头1内部吸能装置产生压缩形变,同时提供反作用力,迫使车辆减速停止,达到防撞缓冲的效果。
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和吸能盒子11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高分子化合物、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力可以通过改变吸能装置的、材质及各部分构件厚度进行调整。
构件6上可设置交通标志或交通标语,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方向指示标”;交通标语如“车辆请让行”、“行人二次过街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岛头(1)、道路过街岛(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岛头(1)包括吸能装置和钢板外壳(4),所述吸能装置为多孔泡沫结构(2)、或吸能肋板(3)、或吸能盒子(11),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吸能盒子(11)均通过固定形状的板材制成,所述钢板外壳(4)包覆在道路过街岛(5)外侧,所述吸能装置设置在钢板外壳(4)内部,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混凝土结构或型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与路基(10)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道路过街岛(5)通过连接螺栓(7)锚固,所述钢板外壳(4)与路基(10)或通过底部锚固螺栓(8)或嵌固槽(13)锚固,所述吸能岛头(1)和道路过街岛(5)设置在路面(9)上或部分设置在路面(9)上,所述道路过街岛(5)顶部设置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是一种由相互贯通或封闭的孔洞构成网络结构的材料,孔洞的边界或表面由支柱或平板构成,其孔洞表面为封闭面或半封闭面或开孔面,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直接嵌固连接,所述吸能肋板(3)截面形式包括单独片式板、或连续蛇形板、或十字形板,所述吸能肋板(3)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所述吸能盒子(11)截面形式包括圆形、或矩形、或椭圆形、或梯形,所述吸能盒子(11)与钢板外壳(4)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过街岛(5)为已建结构或新建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包括半圆形结构、或半椭圆形结构、或圆形结构、或凸字半圆形结构,所述道路过街岛(5)可通过凿除部分改变整体形状,所述道路过街岛(5)通过嵌固或底部锚固螺栓(8)与路基(10)锚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岛头(1)中的钢板外壳(4)内轮廓与道路过街岛(5)相匹配,所述钢板外壳(4)外轮廓包括半圆形结构、或半椭圆形结构、或矩形与半圆形、或矩形与半椭圆形结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7)、底部锚固螺栓(8)通过预埋方式或植螺栓形式锚固在道路过街岛(5)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外壳(4)、吸能肋板(3)和吸能盒子(11)材质为碳素钢、或合金钢、或高分子化合物、或橡胶材料,所述多孔泡沫结构(2)由金属、或高分子、或混凝土、或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6)为警示诱导装置,或景观造型物,或交通标志,或城市道路防撞柱。
CN201922280951.X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Active CN212505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951.XU CN21250590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0951.XU CN21250590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5907U true CN212505907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6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0951.XU Active CN212505907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5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9269B (zh) 一种自适应粘滞阻尼防撞墩
CN110106784A (zh) 一种桥梁防护栏结构
CN207193838U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202989819U (zh) 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
CN201843106U (zh) 一种可导向防撞垫
CN212505907U (zh) 一种包覆道路过街岛的防撞吸能装置
CN21286571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防撞护栏
CN210737428U (zh) 一种城市道路过街岛防撞吸能结构
CN111719469A (zh) 一种公路中央防撞隔离护栏装置
CN211340580U (zh) 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波形护栏
CN209760022U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护栏
CN208760736U (zh) 一体成型玻璃钢车身外壳
CN210597123U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防撞吸能柱结构
CN216108159U (zh) 一种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用的挡风屏
CN203716084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安全公路护栏
CN210597144U (zh) 一种泡沫铝缓冲吸能防撞护栏端头
CN210194494U (zh) 一种具有减震耗能作用的装配式道路隔离墩结构
CN2823319Y (zh) 公路用可解体式标志杆
CN219195751U (zh) 一种防止汽车绊阻的缓冲吸能型公路护栏
CN111719465A (zh) 一种组合式防撞护栏结构
CN20676596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防撞保险杠
CN211312345U (zh) 公路护栏结构
KR200388753Y1 (ko) 도로용 울타리의 지주구조
CN219862350U (zh) 一种用于斜交桥维护的桥墩临时防撞结构
CN220521173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缓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