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9936U - 充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9936U
CN212499936U CN202020808064.5U CN202020808064U CN212499936U CN 212499936 U CN212499936 U CN 212499936U CN 202020808064 U CN202020808064 U CN 202020808064U CN 212499936 U CN212499936 U CN 212499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hell
mounting seat
charging connector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8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斌
饶正新
吴浩
王继华
吴东旭
陈礼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Nistar Cond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Nistar Cond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Nistar Cond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Nistar Cond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8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9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9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9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接线组件、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控组件;外壳包括壳体、及分别连接壳体的前端盖与后端盖;接线组件包括输入线、输出线及电插头;电控组件包括滑设在壳体内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连接的线路板、及与安装座连接的控制板;线路板分别与输入线及输出线连接,线路板用于将输入线与输出线连通,控制板与线路板电连接,控制板用于控制线路板的工作状态。上述充电连接器,通过设置安装座,在安装时保证可以先将线路板与控制板安装在安装座内,再将安装座滑入外壳内,实现在外壳外部较大的空间内完成对电控组件的安装,进而降低生产装配的难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节能和环保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题之一。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汽车技术进步,加速电动汽车社会建设应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广越来越引起重视,新能源大巴或物流车有明显发展优势,得到大力引导和支持,也促进电动汽车技术发展。
现有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器的结构,一般为在中空壳体内部设置线路板对外界电源进行整流变压,以满足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所以在对充电连接器进行组装时,需要在较为狭小的壳体内的空间进行线路板的安装,导致生产装配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生产装配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连接器。
一种充电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分别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盖与后端盖;
接线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前端盖的输入线、连接所述后端盖的输出线、及与所述输入线连接的电插头;及
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线路板、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控制板;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所述输入线及输出线连接,所述线路板用于将所述输入线与所述输出线连通,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线路板的工作状态。
上述充电连接器,通过设置安装座,在安装时保证可以先将线路板与控制板安装在安装座内,再将安装座滑入外壳内,实现在外壳外部较大的空间内完成对电控组件的安装,进而降低生产装配的难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控制板与线路板双层结构,有效降低线路板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充电连接器的体积尺寸,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呈U状结构设置,所述线路板与控制板对应嵌设在所述安装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与控制板呈并列状结构设置,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底板同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对应嵌设在所述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呈长条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滑槽自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前端盖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延伸设置,所述滑块呈长条形凸块状延伸设置,所述滑块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呈并列状结构设置,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分别对应罩设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与所述安装座的两端相抵接,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将所述安装座夹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重启键,所述重启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线路板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充电连接器;
10、外壳;11、壳体;12、前端盖;13、后端盖;14、密封环;15、滑块;
20、接线组件;21、输入线;22、输出线;23、电插头;
30、电控组件;31、安装座;35、底板;36、侧板;37、滑槽;32、线路板;33、控制板;38、重启键;39、显示屏;
90、充电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充电连接器100,包括外壳10、与外壳10连接的接线组件20、及安装在外壳10内的电控组件30;该充电连接器100用于对家用电源进行整流变压,以符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该外壳10呈中空状结构设置,该外壳10包括壳体11、及分别连接壳体11的前端盖12与后端盖13。该壳体11呈矩形环状结构延伸设置,该壳体11的内部用于容置电控组件30;该前端盖12呈矩形状结构设置,该前端盖12对应罩设在壳体11的一端,前端盖12的设置方向与壳体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该后端盖13呈矩形状结构设置,后端盖13与前端盖12呈并列状结构设置,前端盖12与后端盖13分别对应罩设在壳体11的两端,该前端盖12与后端盖13用于对壳体11的两端进行封盖,进而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以对电控组件30进行保护。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1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密封环14;密封环14呈环状结构沿壳体11的周缘处延伸设置,该密封环14分别对应设置在壳体11与前端盖12及后端盖13之间,该密封环14用于提高壳体11与前端盖12之间的密封性,以及壳体11与后端盖13之间的密封性。
该接线组件20与外壳10连接,该接线组件20包括连接前端盖12的输入线21、连接后端盖13的输出线22、及与输入线21连接的电插头23。该输入线21呈圆柱形长条状结构延伸设置,该输入线21一端穿设在前端盖12上,输入线21的另一端向远离外壳10方向延伸设置,该输入线21用于将家用电输入充电连接器100;该输出线22呈圆柱形长条状结构延伸设置,该输出线22的一端穿设在后端盖13上,输出线22的另一端向远离外壳10方向延伸设置,该输出线22远离后端盖13的一端用于与外界的充电枪90连接,进而保证充电连接器100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操作;该电插头23设置在输入线21远离壳体11的一端,该电插头23用于与家用电源连接,进而保证家用电通过电插头23与输入线21输入,再通过输出线22输出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该电控组件30安装在外壳10内,该电控组件30包括滑设在壳体11内的安装座31、与安装座31连接的线路板32、及与安装座31连接的控制板33。该安装座31沿壳体1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该安装座31可沿壳体11延伸方向移动,该前端盖12与后端盖13对应与安装座31的两端相抵接,前端盖12与后端盖13将安装座31夹持固定在壳体1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座31上设置有滑槽37,该滑槽37呈长条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滑槽37自安装座31靠近前端盖12的一端向靠近后端盖13的一端延伸设置;该壳体11内部设置有滑块15,该滑块15呈长条形凸块状延伸设置,该滑块15自壳体11的内侧壁向内部延伸设置,该滑块15对应嵌设在滑槽37内,该滑块15的设置方向与滑槽37的设置方向相同,该滑槽37与滑块15用于对安装座3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进一步地,该滑块15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15呈并列状设置,该滑槽37的设置数量与滑块15的设置数量相对应为两个,两个滑槽37呈并列状设置在安装座31的两侧,两个滑块15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滑槽37内。
该安装座31包括底板35及设置在底板35两侧的侧板36;该底板35呈矩形直板状延伸设置,该滑槽37对应设置在底板35的两侧,该侧板36对应设置在底板35的两侧,该侧板36呈矩形直板状延伸设置,该侧板36与底板35的设置方向相垂直,两侧的侧板36分别自底板35的两侧同向延伸设置,该安装座31呈U状结构设置。该线路板32呈矩形直板状延伸设置,该线路板32分别与输入线21及输出线22连接,输入线21插入前端盖12固定在安装座31上,并与该线路板32电连接,输出线22对应插入前端盖12固定在安装座31远离输入线21的一端,并与线路板32电连接,该线路板32用于将输入线21与输出线22连通,以对输入线21输入的电流进行整流与变压,在通过输出线22输送至电动车实现充电操作;该控制板33呈矩形直板状延伸设置,该控制板33与线路板32电连接,该控制板33用于控制线路板32的工作状态,该线路板32与控制板33对应嵌设在安装座31内,该线路板32与控制板33呈并列状结构设置,该线路板32、控制板33与底板35同向延伸设置,该线路板32设置在控制板33与底板3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板33上设置有重启键38,该重启键38设置在控制板33远离线路板32的一侧,该重启键38安装在壳体11上,该重启键38用于在充电状态异常时,控制该控制板33驱动线路板32的连通状态重启,进而不需要重新拔插电插头23进行重启,提高操作便捷性;该控制板33上设置有显示屏39,该显示屏39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显示屏39与控制板33同向延伸设置,该显示屏39设置在控制板33远离线路板32的一侧,该显示屏39安装在壳体11上,显示屏39用于显示线路板32的工作状态,以方便对线路板32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上述充电连接器100,通过设置安装座31,在安装时保证可以先将线路板32与控制板33安装在安装座31内,再将安装座31滑入外壳10内,实现在外壳10外部较大的空间内完成对电控组件30的安装,进而降低生产装配的难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控制板33与线路板32双层结构,有效降低线路板32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充电连接器100的体积尺寸,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分别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盖与后端盖;
接线组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前端盖的输入线、连接所述后端盖的输出线、及与所述输入线连接的电插头;及
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滑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线路板、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控制板;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所述输入线及输出线连接,所述线路板用于将所述输入线与所述输出线连通,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线路板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U状结构设置,所述线路板与控制板对应嵌设在所述安装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与控制板呈并列状结构设置,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底板同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对应嵌设在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呈长条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滑槽自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前端盖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端盖的一端延伸设置,所述滑块呈长条形凸块状延伸设置,所述滑块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呈并列状结构设置,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分别对应罩设在所述壳体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与所述安装座的两端相抵接,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将所述安装座夹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重启键,所述重启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线路板的工作状态。
CN202020808064.5U 2020-05-15 2020-05-15 充电连接器 Active CN212499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064.5U CN21249993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充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8064.5U CN21249993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充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9936U true CN212499936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8064.5U Active CN212499936U (zh) 2020-05-15 2020-05-15 充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9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1776B (zh) 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CN102651464B (zh) 可拆式触点电源
CN202585913U (zh) 电连接器
CN212499936U (zh) 充电连接器
US20230246399A1 (e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Device
CN202651533U (zh) 一种具有寿命管理功能的充电连接器
CN21625139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用电转换插座的插头端子伸缩结构
CN209947781U (zh) 一种新型熔断器安装防护装置
CN11509199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3377173U (zh) 汽车插座用继电器结构
CN212210559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电源
CN209045951U (zh) 接线端子及直流变换器
CN105932752A (zh) 一种手机充电背夹
CN202888903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CN206947683U (zh) 一种usb插座
CN201781238U (zh) 一种配电箱总成
CN217789372U (zh) 具有充电装置的汽车
CN212810751U (zh) 可储电式插座
CN112040051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装置及系统
CN212909070U (zh) 一种车载usb充电器
CN2169810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便携用电转换插座的滑盖结构
CN218352215U (zh) 一种车载obc并联封装结构
CN208386195U (zh) 用于便携式电源的外壳及便携式电源
CN213991308U (zh) 车载多功能模块
CN219107908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