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8126U -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8126U
CN212478126U CN202021961783.7U CN202021961783U CN212478126U CN 212478126 U CN212478126 U CN 212478126U CN 202021961783 U CN202021961783 U CN 202021961783U CN 212478126 U CN212478126 U CN 212478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piece
connecting device
former bamboo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1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郑晓燕
徐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961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8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8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8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用于连接的原竹横梁和原竹竖柱,所述原竹横梁通过连接装置垂直连接同一高度的两个原竹横梁,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直角连接装置和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直角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一和抱箍件二,所述抱箍件一包括两个,且分别套接设置在两个原竹横梁上靠近原竹竖柱的一端,所述抱箍件一的中部上下端分别固定有焊接螺栓一,所述焊接螺栓一分别通过水平的等边角钢连接抱箍件二两端,所述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三和抱箍件四。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不打孔不灌浆,减少原竹材料力学性能的损失,减少成本,抱箍件能够适应原竹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的安装连接、具有普适性,且类似牛腿的斜撑支撑效果好,能够承受拉压往复荷载,提高梁端承载力,改善节点局部受力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竹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竹子以其轻质、高轴向强度、管状、低成本和高可持续性而著称因此,它作为结构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力。世界上有许多用竹子建造的建筑,如房屋、桥梁、桁架和脚手架。竹子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可持续结构材料。
传统构造形式是一根原竹的侧面与另一根原竹的端部在连接时,大多采用以下四种形式:
1.绳索捆绑,捆绑不牢固易松动;
2.穿孔螺栓连接,既将原竹的端部插入于另一个原竹的侧面内,然后再通过螺栓连接,然而这些连接方式对原竹的破坏程度较大,并且连接时灵活性较差;
3.灌浆节点,灌入砂浆后再螺栓连接;
4.设预埋件或钢套筒连接,如果采用预埋件或钢套筒这样的连接节点是通常是需要定制的,这增加了成本和施工时间。而且通常这些原竹节点连接一般认为是不能传递力矩的。
规范化高效连接的设计是提高毛竹在建筑中利用率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因此原竹有效的连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不打孔不灌浆,减少原竹材料力学性能的损失,减少成本,抱箍件能够适应原竹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的安装连接、具有普适性,且类似牛腿的斜撑支撑效果好,能够承受拉压往复荷载,提高梁端承载力,改善节点局部受力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用于连接的原竹横梁和原竹竖柱,所述原竹横梁通过连接装置垂直连接同一高度的两个原竹横梁,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直角连接装置和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直角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一和抱箍件二,所述抱箍件一包括两个,且分别套接设置在两个原竹横梁上靠近原竹竖柱的一端,所述抱箍件一的中部上下端分别固定有焊接螺栓一,所述焊接螺栓一分别通过水平的等边角钢连接抱箍件二两端,所述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三和抱箍件四,所述抱箍件三固定套接在原竹横梁上且底端设置有焊接螺栓二,所述抱箍件四固定套接在原竹竖柱上且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焊接螺栓三,所述焊接螺栓二和焊接螺栓三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撑,所述抱箍件一、抱箍件二、抱箍件三和抱箍件四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橡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三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两侧,所述抱箍件四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下方,下部支撑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件一、抱箍件二、抱箍件三和抱箍件四均包括两个对称的抱箍片,两个所述抱箍片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弧形橡胶片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卡接抱箍片的凹槽,弧形橡胶片可以减少抱箍件和原竹之间的磨损,同时增大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片上的水平段和弧形段连接处向内延伸折弯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边,所述限位边卡接弧形橡胶片的两端内侧,弧形橡胶片可以卡接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橡胶片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槽,增大摩擦防止打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不用打孔的抱箍件连接结构,同时配合使用斜撑,提高了弯矩承载力,克服了因打孔做穿孔螺栓,对原竹本身材料强度、刚度的影响,整套装置施工简单,连接牢靠,摩擦力大不易滑动,预制件均为标准件,适合批量制造和安装,具有较好的弯矩承载力,承压效果突出,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抱箍件一/抱箍件二/抱箍件三/抱箍件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抱箍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原竹横梁,2、原竹竖柱,3、抱箍件一,4、抱箍件二,5、焊接螺栓一,6、等边角钢,7、抱箍件三,8、抱箍件四,9、焊接螺栓二,10、焊接螺栓三,11、斜撑,12、弧形橡胶片,13、抱箍片,14、限位边,15、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用于连接的原竹横梁1和原竹竖柱2,所述原竹横梁1通过连接装置难直连接同一高度的两个原竹横梁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直角连接装置和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直角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一3和抱箍件二4,所述抱箍件一3包括两个,且分别套接设置在两个原竹横梁1上靠近原竹竖柱2的一端,所述抱箍件一3的中部上下端分别固定有焊接螺栓一5,所述焊接螺栓一5分别通过水平的等边角钢6连接抱箍件二4两端,所述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所述抱箍件三7固定套接在原竹横梁1上且底端设置有焊接螺栓二9,所述抱箍件四8固定套接在原竹竖柱2上且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焊接螺栓三10,所述焊接螺栓二9和焊接螺栓三10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撑11,所述抱箍件三7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两侧,所述抱箍件四8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下方,所述抱箍件一3、抱箍件二4、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橡胶片12。
所述抱箍件一3、抱箍件二4、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均包括两个对称的抱箍片13,两个所述抱箍片13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弧形橡胶片12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卡接抱箍片13的凹槽,所述抱箍片13上的水平段和弧形段连接处向内延伸折弯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边14,所述限位边14卡接弧形橡胶片12的两端内侧,所述弧形橡胶片12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槽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通过抱箍件一3和抱箍件二4组成的直角连接装置完成对原竹横梁1和原竹竖柱2的连接处的固定,在通过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组成的支撑连接装置,加以斜撑11的支撑,完成对原竹横梁1的支撑承压,弧形橡胶片12减少摩擦带来的磨损,同时增大摩擦力防止抱箍片滑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用于连接的原竹横梁(1)和原竹竖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竹横梁(1)通过连接装置垂直连接同一高度的两个原竹横梁(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直角连接装置和支撑连接装置,所述直角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一(3)和抱箍件二(4),所述抱箍件一(3)包括两个,且分别套接设置在两个原竹横梁(1)上靠近原竹竖柱(2)的一端,所述抱箍件一(3)的中部上下端分别固定有焊接螺栓一(5),所述焊接螺栓一(5)分别通过水平的等边角钢(6)连接抱箍件二(4)两端,所述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所述抱箍件三(7)固定套接在原竹横梁(1)上且底端设置有焊接螺栓二(9),所述抱箍件四(8)固定套接在原竹竖柱(2)上且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焊接螺栓三(10),所述焊接螺栓二(9)和焊接螺栓三(10)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撑(11),所述抱箍件一(3)、抱箍件二(4)、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橡胶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件三(7)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两侧,所述抱箍件四(8)设置在直角连接装置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件一(3)、抱箍件二(4)、抱箍件三(7)和抱箍件四(8)均包括两个对称的抱箍片(13),两个所述抱箍片(13)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所述弧形橡胶片(12)外周壁上设有用于卡接抱箍片(13)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片(13)上的水平段和弧形段连接处向内延伸折弯设置有圆弧形的限位边(14),所述限位边(14)卡接弧形橡胶片(12)的两端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橡胶片(12)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槽(15)。
CN202021961783.7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Active CN212478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783.7U CN2124781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783.7U CN2124781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8126U true CN212478126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1783.7U Active CN21247812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81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069A (zh) * 2021-10-25 2022-01-07 天津大学 一种装配式原竹桁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50761A (zh) * 2021-12-03 2022-03-08 衢州市建筑和人防工程管理站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6181105A (zh) * 2023-02-14 2023-05-30 天津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梁柱节点加固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069A (zh) * 2021-10-25 2022-01-07 天津大学 一种装配式原竹桁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4150761A (zh) * 2021-12-03 2022-03-08 衢州市建筑和人防工程管理站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50761B (zh) * 2021-12-03 2023-02-07 衢州市建筑和人防工程管理站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连接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6181105A (zh) * 2023-02-14 2023-05-30 天津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梁柱节点加固构件
CN116181105B (zh) * 2023-02-14 2023-12-29 天津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梁柱节点加固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78126U (zh)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CN110847447B (zh) 双皮墙连接结构
CN210828329U (zh) 一种用于大截面劲性混凝土柱的支模龙骨
CN101906870A (zh) 悬挑脚手架
CN202139542U (zh) 万能组合式承重架
JP2000336929A (ja) 梁型枠構造とその形成方法
CN211973557U (zh) 一种外露式刚接柱脚节点
CN212583050U (zh) 预留钢筋预制柱
CN210289119U (zh) 混凝土楼面铝、木模板拼接结构
CN110805308B (zh) 筒仓仓顶中心临时支撑的安装及拆除方法
CN111332964A (zh) 钢骨柱附墙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42520B (zh) 大跨度桁架支撑结构及系统以及屋盖支撑系统
KR20220055831A (ko) 무해체 거푸집과 호리빔 결합구조
CN111364680A (zh) 一种预留钢筋预制柱
CN219033576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CN214993895U (zh) 一种土钉定位支架
CN217232655U (zh) 一种新型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平台
CN21659026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管道固定装置
CN220889446U (zh) 一种模板加固结构及木模板
CN214531877U (zh)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施工用建筑模板
CN220599163U (zh) 一种单侧支模体系
CN219316037U (zh) 混凝土斜梁与箱型钢骨柱连接节点
CN107338957B (zh) 挡墙模板支撑体系及挡墙模板支撑系统
CN215886135U (zh) 一种塔吊的拼接结构
CN214302862U (zh) 一种组合方管桁架支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