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576U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576U
CN219033576U CN202223335397.9U CN202223335397U CN219033576U CN 219033576 U CN219033576 U CN 219033576U CN 202223335397 U CN202223335397 U CN 202223335397U CN 219033576 U CN219033576 U CN 21903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concrete column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53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卓
易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53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以及钢梁,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下端插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且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的相交段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且所述钢梁连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本实用新型公布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克服了两种形式的柱子不好连接的问题,有效发挥出两种柱子的优点,有效增强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常见的钢结构就是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连接节点、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连接节点这两种,而这两种结构均存在缺点:钢管混凝土柱的缺点是表面需要考虑防火及防腐,且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型钢混凝柱缺点是模板和钢筋的绑扎工作量大,梁柱节点构造复杂。为了提高整体钢结构的性能,考虑结构下面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上面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将两种形式的柱子相结合发挥出其优点,从而增强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克服了两种形式的柱子不好连接的问题,有效发挥出两种柱子的优点,有效增强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以及钢梁,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下端插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且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的相交段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且所述钢梁连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钢混凝土柱设置有型钢以及钢筋,两个所述型钢十字交叉连接设置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型钢的外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若干个所述钢筋均匀设置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边缘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节点还设置有水平加劲肋,所述型钢的外端通过所述水平加劲肋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钢相交处设置有浇注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的下端,所述钢筋的端部向混凝土柱中心折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的钢管内壁上以及所述型钢上设置有栓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采用微膨胀型的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交段的钢管上连接有外环板,所述外环板与所述钢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型钢混凝土柱插入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上端,并利用连接板将型钢与钢管连接,型钢和钢管均能够承受压力的作用,在节点处轴向压力作用下,外部钢管对内部混凝土提供环向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状态,可大大提高其抗压强度,有效地克服了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连接不好的问题;而钢管混凝土柱的抗压和抗弯性能比型钢混凝土柱要好,型钢混凝土柱的防火性能要优于钢管混凝土柱,将两者结合使用,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将两种形式的柱子的优点均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结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钢管混凝土柱,2、型钢混凝土柱,21、型钢,22、钢筋,3、钢梁,4、连接板,5、水平加劲肋,6、浇注排气孔,7、栓钉,8、外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型钢混凝土柱2以及钢梁3,将型钢混凝土柱2的下端插入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上端,并在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2的相交段设置有连接板4,将连接板4的一端与型钢混凝土柱2连接,另一端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使型钢混凝土柱的型钢和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相连,型钢和钢管均能够承受压力的作用,在节点处轴向压力作用下,外部钢管对内部混凝土提供环向约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状态,可大大提高其抗压强度,最后再将钢梁3连接在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2的相交段,使得连接节点的稳固性更高,更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型钢混凝土柱2设置有型钢21以及钢筋22,型钢21选用工字钢,并将两个型钢21十字交叉连接设置于型钢混凝土柱1的中心位置,且在型钢21相交处设置有浇注排气孔6,便于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再将型钢21的外端与连接板4连接,连接板4的厚度至少要与型钢21腹板的厚度相同,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计算是否需要增加厚度,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钢管连接,使得型钢与钢管相连,有效增强混凝土柱的核心受压强度,又将若干个钢筋22均匀设置于型钢混凝土柱2的边缘位置上,并在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下端,将钢筋22向混凝土柱的中心折弯,折弯长度为150mm,形成弯钩,能够提高钢筋的锚固能力避免锚固破坏,也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柱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节点还设置有水平加劲肋5,并通过水平加劲肋5将型钢21的外端连接在一起,水平加劲肋5可承受型钢21翼板传来的集中力,还可提高节点的刚度和板域的承载力,此外,水平加劲肋5的厚度不得小于型钢21翼板的厚度的1/2,并应符合宽厚比限值,以此满足受力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钢管内壁上以及型钢21上均设置有栓钉7,来增大混凝土与钢之间的摩擦面积,从而增强钢材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采用微膨胀型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在水化期间能够依靠膨胀剂的作用而发生一定的膨胀,从而弥补了混凝土的收缩,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目的,使得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连接更加牢固,增强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钢管上连接有外环板8,将钢梁3的腹板的一端连接在钢管上,腹板的上下端与外环板连接,再将钢梁3的翼板边缘与外环板8的外端连接,使得钢梁3多方向受拉力,从而促进连接节点的稳固性。
钢梁与混凝土柱连接可根据实际建筑结构需求,连接在合适的角度位置上,但其连接结构不变。
如图3所示,为钢梁与混凝土柱正交结构示意图,四根钢梁均匀分布,两两垂直设置,钢梁3的腹板均与钢管连接,再将腹板的上下端与外环板4连接,钢梁的翼板边缘与外环板4的外端连接,使得连接节点更加牢固。
如图4所示,为钢梁与混凝土柱斜交结构示意图,四根钢梁2不是均匀分布的,没有两两相互垂直,钢梁3的腹板均与钢管连接,再将腹板的上下端与外环板4连接,钢梁3的翼板边缘与外环板4的外端连接,使得连接节点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型钢混凝土柱(2)以及钢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的下端插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的上端,且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与型钢混凝土柱(2)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且所述钢梁(3)连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设置有型钢(21)以及钢筋(22),两个所述型钢(21)十字交叉连接设置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的中心位置,且所述型钢(21)的外端与所述连接板(4)连接,若干个所述钢筋(22)均匀设置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的边缘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还设置有水平加劲肋(5),所述型钢(21)的外端通过所述水平加劲肋(5)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21)相交处设置有浇注排气孔(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下端,所述钢筋(22)端部向混凝土柱中心折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钢管内壁上以及所述型钢(21)上设置有栓钉(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采用微膨胀型的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与型钢混凝土柱(2)的相交段的钢管上连接有外环板(8),所述外环板(8)与所述钢梁(3)连接。
CN202223335397.9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Active CN21903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5397.9U CN219033576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5397.9U CN219033576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576U true CN21903357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5397.9U Active CN219033576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447B (zh) 双皮墙连接结构
CN107090909B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
CN212478126U (zh) 一种基于新型抱箍件的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CN110725405A (zh) 一种带拉筋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刚接节点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01010998Y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219033576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新型连接节点
CN114687478B (zh) 一种带有剪力墙-梁节点域的内置格构柱式双钢板剪力墙
CN107859208B (zh) 一种自复位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08808B (zh) 一种连接节点可调节的pvc-frp管混凝土柱与混凝土叠合梁组合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5563326U (zh) 一种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结构
CN109322406B (zh) 一种巨型钢管混凝土斜柱与斜撑转换节点结构
CN209989692U (zh) 组合箱梁
CN219033575U (zh) 一种混凝土柱和钢梁新型连接节点
CN113216417A (zh)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过渡到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22154A (zh) 一种建筑用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05297896A (zh) 穿心牛腿加腋型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CN115354760B (zh) 圆钢管柱在十字柱混凝土柱中的转换节点
CN220725531U (zh) 混凝土柱及柱节点结构
CN220521749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结构
CN211898982U (zh) 一种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CN205153120U (zh)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t型钢锚固连接节点
CN220225711U (zh) 一种装配式高强钢结构连接节点及钢梁柱结构
CN220150873U (zh) 一种大直径倾斜圆柱定型化模具
CN115977246B (zh) 一种十字缀板连接的钢管柱与梁或桁架弦杆连接节点
CN22095383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组合钢梁的装配式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