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5794U -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 Google Patents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5794U
CN212475794U CN202021945387.5U CN202021945387U CN212475794U CN 212475794 U CN212475794 U CN 212475794U CN 202021945387 U CN202021945387 U CN 202021945387U CN 212475794 U CN212475794 U CN 212475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height
adaptive
portal fram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53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岳
周琦
孙乐乐
王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53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5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5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5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其中高度自适应货叉包括叉齿、叉齿门架,所述叉齿安装在叉齿门架上,在叉齿门架的两侧还固定有卡子,所述卡子与叉齿门架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卡子用于卡入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上对应开设的卡槽;还包括有高度感应元件和高度限位传感器,所述高度感应元件安装在叉齿门架或叉齿上,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高度感应元件匹配,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利用这种自适应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吊具操作过程中由于未考虑货物对车板影响而产生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

Description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仓储机械装备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高度自适应货叉、以及安装有此货叉的行吊吊具。
背景技术
在重型物资装卸过程中,通常要借助行车,以及安装在行车上的吊具来完成。为了克服现有中传统的吊钩产生的安全性问题等,本发明人公开了叉齿样式的吊具。利用这种吊具,不仅能够实现装卸自动化,而且也避免起吊过程中物资的转动,提高了起吊作业的安全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重型物资装载至货车时,随着货车车载货物重量越来越多,车板会产生形变,进而会对高度产生影响,使得车板的高度逐渐下降。经过测试,车板高度从开始装车到最终装车完毕大约会产生10cm的差距。
这就对自动化装卸的吊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如果按照系统的指令,吊具下降到固定高度后就直接退叉,如前所述,在装卸过程中车板的高度会发生变化,那么就会产生如下问题:首先,如果在装车过程中,随着车板上货物越来越多,车板的高度会不断下降,当吊具按照指定的距离下降后,此时货物距离车板的距离比预期的值大,直接退叉,那么货物可能从此高度直接掉落到车板上,虽然距离不太高,但是由于是重型物资,也会对车板产生振动和破坏;还有一种可能是,货物随货叉的叉齿一同退回,没有完成装车工作;同样地,在卸车过程中,随着车板上货物越来越少,车板的高度会不断上升,如果吊具按照一定的高度下降,那么可能就无法准确进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装卸过程中货物变化对车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叉齿样式的吊具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高度自适应货叉,括叉齿、叉齿门架,所述叉齿安装在叉齿门架上,在叉齿门架的两侧还固定有卡子,所述卡子与叉齿门架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卡子用于卡入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上对应开设的卡槽;还包括有高度感应元件和高度限位传感器,所述高度感应元件安装在叉齿门架或叉齿上,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高度感应元件匹配,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在这里所说的连接是指数据连接,即高度感应元件和高度限位传感器的获得的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通讯方式传输至控制系统中。
叉齿与叉齿门架的固定方式参考现有的固定安装方式。叉齿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叉齿为一个时固定在叉齿门架的中间,当叉齿为两个时对称固定在叉齿门架的两侧。在本发明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叉齿门架的两侧固定有卡子,并通过卡子和卡槽的配合方式将叉齿门架以非硬链接的方式挂在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上,从而使得叉齿门架与机械设备之间可以相对运动。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叉齿门架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是是一个可以绕中心轴旋转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以及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在本发明中配重块和叉齿门架分别连接在柔索的两端。通常的柔索可以选择绳、钢索、链条等。
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导向轮,所述卡子固定在导向轮的转动轴轴向上,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轮槽,所述导向轮容纳在导向轮槽内。
通过这一结构,导向轮可以以卡子为转动轴转动。当卡子在卡槽内发生上下移动时,导向轮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转动,从而避免卡子和卡槽的直接摩擦。为了保证安全,卡子与卡槽必然需要较为紧密的配合关系,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二者的自重问题,就会带来很强的摩擦,这种摩擦会对整个设备产生影响。本发明人通过导向轮的形式巧妙化解这种摩擦,减小对设备的伤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结合的紧密度和运动有效性。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导向轮可以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为了避免两边承重不一致,导向轮是按照对称的方式增加。譬如,两侧各有一个导向轮、或者两侧各有两个导向轮,以此类推。通过多个导向轮的设置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承重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分散受力。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承载板,所述配重块受承载板限位。
同时,在本发明中还进一步公开了安装有前述高度自适应货叉的行吊吊具,包括有门架立柱,所述门架立柱上开设有用于卡子卡入的卡槽,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门架立柱固定。
行吊吊具是目前仓储中应用广泛的设备,行吊吊具与小车、大车配合形成整个的吊装体系。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利用大车、小车实现行吊吊具的位置调整,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行吊吊具的起吊和下降。通过在行吊吊具的门架立柱上开设卡槽,就可以将高度自适应货叉以可相对运动的方式安装在行吊吊具的下端。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在门架立柱的底端。从而可以实现对配重块的限位,避免配重块过度下降,以及悬吊产生的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中叉齿门架与机械设备之间采用可相对运动的方式替代传统硬连接的方式,从而为货叉在装卸过程中自适应提供了基础。同时,利用这种自适应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吊具操作过程中由于未考虑货物对车板影响而产生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度自适应货叉示意图。
图2为装有高度自适应货叉的行车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看,如图1所示的高度自适应货叉,该视图为俯视视角的视图,包括叉齿1、叉齿门架2、所述叉齿1固定安装在叉齿门架2上,在叉齿门架的两侧还固定有卡子7,所述卡子7与叉齿门架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卡子用于卡入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上对应开设的卡槽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有导向轮6,所述卡子固定在导向轮的转动轴轴向上,如图1中所示,导向轮的转动轴处为卡子7,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轮槽9,如图1中所述导向轮容纳在导向轮槽内。
结合图2我们看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有两个导向轮6,从而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有高度感应元件4和高度限位传感器5,所述高度感应元件4安装在叉齿门架或叉齿上,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5与高度感应元件4匹配,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5与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将进一步优选的,结合图2,高度自适应货叉还包括有配重块3和定滑轮10,其一端连接配重块3,另一端连接叉齿门架2。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我们结合图2中所示看到,在一个应用场景下,安装有高度自适应货叉的行车吊具,所述吊具包括有门架立柱11,在门架立柱上开设有导向槽12,在导向槽的内侧壁上进一步开设有与导向轮匹配的导向轮槽。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5与门架立柱固定。
我们看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承载板13,所述配重块受承载板限位。由于配重块是通过自身的重力作用来调节叉齿对车板等接触表面的影响,但是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发明人想到利用承载板对配重块实现限位效果。
在定滑轮中柔索的两端分别连接配重块和叉齿门架,就可以利用配重块来调节或者说是减轻叉齿门架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叉齿的重力效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叉齿门架和叉齿的重量很大,因此,当退叉的时候叉齿就会对车板等接触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造成车板或者是其他接触面表面的损伤。通过适当的配重块的设计可以产生一个向上的拉力,从而抵消一部分叉齿、叉齿门架自身的重力,进而减小叉齿退叉过程中对车板或者接触面的摩擦。
结合图2所述承载板13固定在门架立柱11的底端。
应当注意到的是,这里高度感应元件、高度限位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任意位置。有高度限位传感器在感应到高度感应元件后即发出停止点动下降的信号,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设定二者的位置。只要满足在门架立柱非下降状态下,二者之间无信号感应,在门架立柱下降后才能进入感应区域,出发感应信号的条件即可。
下面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实现过程:
以装车工序为例。
首先,叉齿插入到物资14的托盘15内,并且通过行车到达指定的装货位置。然后门架立柱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下降至指定高度,这个指定高度距离实际的装车高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装车安全,避免物资撞击到车板。
然后,控制系统开启点动下降模式,门架立柱点动下降,速率缓慢,整个吊具都以及其缓慢的速度点动式下降。
当物资下降到系统内记载的车板高度时,此时如果车板发生了下沉,系统并不清楚物资其实未真实接触车板,按照现有技术,此时退叉就容易发生前述的物资掉落或者随叉退行的问题。
但是,在本发明中此时整个吊具并不停止下降,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当物资与车板16真实接触后,由于托盘已经接触车板,所以受到车板的限位而停止向下运动。但是叉齿还会继续下降,点动下降一段距离(物资托盘16的高度)后,叉齿与车板接触。此时,叉齿受到车板的限位,停止向下运动,由于叉齿门架与门架立柱是通过卡子、卡槽的方式固定的,因此门架立柱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继续下降时,叉齿就相对于门架立柱沿卡槽向上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向轮的作用,因此,在卡子、卡槽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使得导向轮转动,从而避免了滑动时产生的巨大摩擦,接触更加柔和,且受到导向轮限位,不容易发生错位。
当门架立柱上的高度限位传感器感应到安装在货叉上的感应元件时,高度限位传感器将该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停止门架立柱的点动下降,并启动退叉。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叉齿势必是在与车板实际接触才能出发后续的退叉程序,所以可以保证物资真实接触车板,避免了货物加载后车板下沉造成的放物资高度与实际高度不一致所产生的脱落等问题。
当货叉完全退出后,由于脱离车板限位,货叉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导向轮槽滑动至初始位置(底端),完成复位。复位流程中无需特别的控制程序和动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高度自适应货叉,其特征在于:包括叉齿、叉齿门架,所述叉齿安装在叉齿门架上,在叉齿门架的两侧还固定有卡子,所述卡子与叉齿门架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卡子用于卡入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上对应开设的卡槽;还包括有高度感应元件和高度限位传感器,所述高度感应元件安装在叉齿门架或叉齿上,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高度感应元件匹配,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安装高度自适应货叉的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叉齿门架通过滑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轮,所述卡子固定在导向轮的转动轴轴向上,所述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轮槽,所述导向轮容纳在导向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载板,所述配重块受承载板限位。
6.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的行吊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吊吊具包括有门架立柱,所述门架立柱上开设有用于卡子卡入的卡槽,所述高度限位传感器与门架立柱固定。
7.安装有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高度自适应货叉的行吊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吊吊具包括有门架立柱,所述门架立柱上开设有用于卡子卡入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吊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在门架立柱的底端。
CN202021945387.5U 2020-09-08 2020-09-08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Active CN212475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387.5U CN212475794U (zh) 2020-09-08 2020-09-08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5387.5U CN212475794U (zh) 2020-09-08 2020-09-08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5794U true CN212475794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5387.5U Active CN212475794U (zh) 2020-09-08 2020-09-08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5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6972B (zh) 一种可更换吊具防偏摆起重机
CN202988612U (zh)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
CN106185698B (zh) 基于agv的重载举升移动平台
CN212475794U (zh)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CN103058069B (zh)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
CN111908324A (zh) 高度自适应货叉及行吊吊具
CN204454325U (zh) 行车结构
CN213231211U (zh) 一种用于桥式起重机的起升吊钩防摇装置
CN117246905A (zh) 变幅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16382B (zh) 带线缆盘吊装夹具的行车装置
CN109250624B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防摇摆电磁对接货架装置
CN204265223U (zh) 一种回转吊架起重机
CN213171116U (zh) 抱夹式吊具
CN210286531U (zh) 一种钢卷摆渡轨道车
CN212863818U (zh) 具备自锁功能的钢梁吊具
CN203602231U (zh) 一种挂钩装置及起重机
CN2301428Y (zh) 下加节附着式门架建筑升降机
CN203428739U (zh) 钢卷翻转吊具
CN207420167U (zh) 一种具备安全防坠功能的立体车库提升装置
CN209758887U (zh) 一种设备起吊装置
CN216863412U (zh) 800t高精度高安全智能防摇门式起重机
CN105035975A (zh) 一种微型自走式起吊机
CN204751989U (zh) 桥式起重机及其升降装置
CN219620684U (zh) 一种c型吊钩及吊运设备
CN220490552U (zh) 一种移动式水泥杆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eight adaptive fork and traveling cra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City South Branch

Pledgor: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94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8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City South Branch

Pledgor: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94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ly adaptive forks and overhead cran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jing City South Branch

Pledgor: NANJING HERU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164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