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173U - 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7173U
CN212457173U CN202021935828.3U CN202021935828U CN212457173U CN 212457173 U CN212457173 U CN 212457173U CN 202021935828 U CN202021935828 U CN 202021935828U CN 212457173 U CN212457173 U CN 212457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b
condenser
cavity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58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宗伟
左小明
叶润泽
刘加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9358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7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7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7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开设有容纳腔的外壳;设于容纳腔内的分隔件,分隔件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第一子腔位于第二子腔的上方;蒸发器与冷凝器,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内,冷凝器设于第二子腔内;分隔件上开设有过孔,过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蒸发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流向冷凝器,以用于冷凝器的降温。空调一体机制冷时,室外空气在蒸发器表面遇冷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分隔件的过孔流向冷凝器,以用于冷凝器的降温,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空调一体机的制冷效果及机组能效比。蒸发器与冷凝器上下布置,蒸发器表面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分隔件的过孔流向冷凝器降温,避免了采用水泵将冷凝水抽向冷凝器。

Description

空调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各种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空调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物/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及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空调分为空调一体机与空调分体机,空调一体机相对于空调分体机而言,组成系统的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管路及其他所有系统部件都在一个整体的机箱里面。如常见的窗式空调就是一种空调一体机的形式。
由于空调一体机其蒸发器与冷凝器均在在一个整体的机箱里,则在夏天制冷时,若冷凝器降温效果较差,则导致空调一体机的制冷效果较差。而传统技术中,为了增加制冷效果,通过额外增加水泵抽水为冷凝器降温,但是该种方式不仅成本较高且水泵运行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空调一体机为了提高其制冷效果而带来的成本较高且噪音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空调一体机的制冷效果且成本较低及噪音较小的空调一体机。
一种空调一体机,所述空调一体机包括:
开设有容纳腔的外壳;
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子腔的上方;以及
蒸发器与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内,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第二子腔内;
其中,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蒸发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流向所述冷凝器,以用于所述冷凝器的降温。
上述空调一体机,在空调一体机制冷时,室外空气在蒸发器表面遇冷形成小水珠,并聚集成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分隔件的过孔流向冷凝器,以用于冷凝器的降温,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空调一体机的制冷效果及机组能效比。同时,由于蒸发器与冷凝器的上下布置方式,从蒸发器表面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分隔件的过孔流向冷凝器降温,避免了采用水泵将冷凝水抽向冷凝器,降低了成本且减少了噪音。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蒸发器与冷凝器呈上下布置方式,而非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平铺方式,从而减少了整个空调一体机的占地面积,从而适用于安装面积受限的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隔板及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所述过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与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开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所述第二子孔开设于所述隔板上。通过上述设置,接水盘可以承接从蒸发器上流下的冷凝水,被接水盘承接的冷凝水经过第一子孔与第二子孔流向冷凝器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冷凝器正对所述蒸发器设置。如此,从蒸发器上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缩短了冷凝水的流动路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内的第一风机及电器盒,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电器盒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背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回风壳,所述容纳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回风壳与所述壳体连接且突伸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第一回风口开设于所述回风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及风叶,所述蜗壳设于所述第一子腔内,所述风叶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腔内的第二风机及压缩机,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外壳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的风口;
其中,位于所述外壳的三个侧面上的所述风口作为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个侧面上的所述风口作为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冷凝器背离所述第二风机的一侧。如此,外壳的三面用于冷凝器进风,另一面用于冷凝器出风,便于冷凝器的降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为格栅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一体机的接水盘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一体机的结构图。
100、空调一体机;10、外壳;11、容纳腔;111、第一子腔;112、第二子腔;12、壳体;13、回风壳;14、第一回风口;15、第二回风口;16、第二出风口;20、分隔件;21、接水盘;211、第一子孔;30、蒸发器;40、冷凝器;50、第一风机;51、蜗壳;52、风叶;60、电器盒;70、第二风机;8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一体机100,包括外壳10及分隔件20,外壳10内开设有容纳腔11,分隔件20将容纳腔11分隔为第一子腔111与第二子腔112。其中,第一子腔111位于第二子腔112的上方。
继续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具体地,空调一体机100还包括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蒸发器30设于第一子腔111内,冷凝器40设于第二子腔112内。分隔件20上开设有过孔(图中未示出),过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蒸发器30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流向冷凝器40,以用于冷凝器40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100,在空调一体机100制冷时,室外空气在蒸发器30表面遇冷形成小水珠,并聚集成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分隔件20的过孔流向冷凝器40,以用于冷凝器40的降温,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空调一体机100的制冷效果及机组能效比。同时,由于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的上下布置方式,从蒸发器30表面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分隔件20的过孔流向冷凝器40降温,避免了采用水泵将冷凝水抽向冷凝器40,降低了成本且减少了噪音。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100,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呈上下布置方式,而非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平铺方式,从而减少了整个空调一体机100的占地面积,从而适用于安装面积受限的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空调一体机100由于适用于安装面积受限的场合,则上述空调一体机100可作为电梯空调安装于电梯内。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电梯空调一般放置于轿厢顶上,轿厢顶上除了需要安装电器控制柜和通风扇外,还需要预留逃生窗以及供维修人员操作的操作空间,因此用于安装电梯空调的面积受到限制。有些对长度及宽度有严格限制的小尺寸电梯,由于受到安装面积的限制常导致电梯空调无法安装。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100,可以满足面积受限的电梯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调一体机100的使用场合不受限定,其依据需要而定。
一实施例中,外壳10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具体地,外壳10包括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分别与底板的四周连接,且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首尾连接,顶板盖设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上,以围设形成上述容纳腔11。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中空的圆筒状,此时,外壳10包括底板、顶板及呈两端开口的侧板,侧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顶板盖设于侧板上,以围设形成容纳腔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还可以选择另一些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0包括隔板(图中未示出)与接水盘21(参阅图2,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空调一体机的接水盘的结构图),接水盘21位于隔板靠近蒸发器30的一侧,过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211与第二子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子孔211开设于接水盘21上,第二子孔设于隔板上。通过上述设置,接水盘21可以承接从蒸发器30上流下的冷凝水,被接水盘21承接的冷凝水经过第一子孔211与第二子孔流向冷凝器40降温。
应当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20也可以只包括隔板与接水盘21中的一个,在此不作限定。如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分隔件20只包括隔板。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分隔件20只包括接水盘21。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一体机100还包括设于第一子腔111内的第一风机50及电器盒60,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风机50位于蒸发器30与电器盒60之间,以使空调一体机100结构紧凑。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蒸发器30、第一风机50与电器盒60还可以采用其他布置方式,如蒸发器30与第一风机50在第一方向上排布,而电器盒6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风机50的一侧,在此亦不作限定。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0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14与第一出风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回风口14位于蒸发器30背离第一风机50的一侧,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10的侧面。如此,在第一风机50的作用下,外界回风从第一回风口14流向蒸发器30换热,而后从第一出风口流出以供制冷所需。
继续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进一步,外壳10包括壳体12及回风壳13,容纳腔11开设于壳体12内,回风壳13与壳体12连接且突伸于壳体12设置,第一回风口14开设于回风壳13上。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0也可以省略回风壳13,第一回风口14直接开设于壳体12上,在此亦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机50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蜗壳51及风叶52,蜗壳51设于第一子腔111内,风叶52设于蜗壳51内,蜗壳51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如此,从蒸发器30流出的冷风进入蜗壳51后直接从第一出风口流出,避免了在第一子腔111内另设管道以引导冷风流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50的种类不受限定。
继续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空调一体机100还包括设于第二子腔112内的第二风机70与压缩机80,在第一方向上第二风机70位于冷凝器40与压缩机80之间,如此保证空调一体机100的结构更紧凑。
参阅图3及继续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空调一体机的结构图。具体地,外壳10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二子腔112连通的风口。其中,位于外壳10的三个侧面上的风口作为第二回风口15,位于外壳10的一个侧面上的风口作为第二出风口16,且第二出风口16位于冷凝器40背离第二风机70的一侧。如此,外壳10的三面用于冷凝器40进风,另一面用于冷凝器40出风,便于冷凝器40的降温。
进一步,上述第二回风口15形成于外壳10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上,上述第二出风口16形成于外壳10的第四侧板上。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回风口15也可以形成于外壳10的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上,上述第二出风口16形成于外壳10的第一侧板上,或者上述第二回风口15也可以形成于外壳10的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及第一侧板上,上述第二出风口16形成于外壳10的第一侧板上,在此亦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回风口15与第二出风口16均为格栅状。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回风口15与第二出风口16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此亦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的透视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冷凝器40正对蒸发器30设置,如此,从蒸发器30上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40,缩短了冷凝水的流动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冷凝器40后,在未蒸发完全时,会在重力作用下从冷凝器40上流下,并流到外壳10的底板上,而后由第二风机70将水打到冷凝器40雾化后挥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一体机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蒸发器30表面形成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分隔件20上的过孔流向冷凝器40,以用于冷凝器40的降温,从而降低了冷凝温度,提高了空调一体机100的制冷效果及机组能效比;
2、由于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的上下布置方式,从蒸发器30表面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分隔件20的过孔流向冷凝器40降温,避免了采用水泵将冷凝水抽向冷凝器40,降低了成本且减少了噪音;
3、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呈上下布置方式,而非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平铺方式,从而减少了整个空调一体机100的占地面积,从而适用于安装面积受限的场合;
4、在竖直方向上,冷凝器40正对蒸发器30设置,如此,从蒸发器30上流向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流向冷凝器40,缩短了冷凝水的流动路径;
5、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风机50位于蒸发器30与电器盒60之间,第二风机70位于压缩机80与冷凝器40之间,保证了空调一体机100的紧凑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一体机(100)包括:
开设有容纳腔(11)的外壳(10);
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的分隔件(20),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容纳腔(11)分隔为第一子腔(111)与第二子腔(112),所述第一子腔(111)位于所述第二子腔(112)的上方;以及
蒸发器(30)与冷凝器(40),所述蒸发器(30)设于所述第一子腔(111)内,所述冷凝器(40)设于所述第二子腔(112)内;
其中,所述分隔件(20)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蒸发器(30)表面产生的冷凝水流向所述冷凝器(40),以用于所述冷凝器(40)的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0)包括隔板及接水盘(21),所述接水盘(21)位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蒸发器(30)的一侧,所述过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211)与第二子孔,所述第一子孔(211)开设于所述接水盘(21)上,所述第二子孔开设于所述隔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冷凝器(40)正对所述蒸发器(3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一体机(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子腔(111)内的第一风机(50)及电器盒,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风机(50)位于所述蒸发器(30)与所述电器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开设有第一回风口(14)与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14)位于所述蒸发器(30)背离所述第一风机(50)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10)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壳体(12)及回风壳(13),所述容纳腔(11)开设于所述壳体(12)内,所述回风壳(13)与所述壳体(12)连接且突伸于所述壳体(12)设置,所述第一回风口(14)开设于所述回风壳(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50)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51)及风叶(52),所述蜗壳(51)设于所述第一子腔(111)内,所述风叶(52)设于所述蜗壳(51)内,所述蜗壳(51)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一体机(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腔(112)内的第二风机(70)及压缩机(80),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风机(70)位于所述冷凝器(40)与所述压缩机(8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外壳(10)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子腔(112)连通的风口;
其中,位于所述外壳(10)的三个侧面上的所述风口作为第二回风口(15),位于所述外壳(10)的一个侧面上的所述风口作为第二出风口(16),且所述第二出风口(16)位于所述冷凝器(40)背离所述第二风机(7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一体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15)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6)均为格栅状。
CN202021935828.3U 2020-09-07 2020-09-07 空调一体机 Active CN212457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828.3U CN212457173U (zh) 2020-09-07 2020-09-07 空调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828.3U CN212457173U (zh) 2020-09-07 2020-09-07 空调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7173U true CN21245717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5828.3U Active CN212457173U (zh) 2020-09-07 2020-09-07 空调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7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97523B1 (ko) 실내 공기 조화 장치
CN212457173U (zh) 空调一体机
CN211128758U (zh) 一种机柜
CN111998442A (zh) 空调一体机
CN21529516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4536548U (zh) 空调器
JP2014240713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KR100544716B1 (ko) 수냉식 공기조화기
CN217464676U (zh) 空调器
KR101457692B1 (ko) 컨트롤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11412541A (zh) 多功能一体式空调
CN220065786U (zh) 空调
CN219612444U (zh) 空调外机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20042032U (zh) 空调
CN221005233U (zh)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KR100291777B1 (ko) 분리형공기조화기의실내기
CN2176853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065844U (zh) 空调
CN219457760U (zh) 空调
CN219476819U (zh) 空调
CN21955070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20453835U (zh) 一种储能空调
CN219415017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20366474U (zh)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CN219435970U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