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9034U -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9034U
CN212449034U CN202020896691.9U CN202020896691U CN212449034U CN 212449034 U CN212449034 U CN 212449034U CN 202020896691 U CN202020896691 U CN 202020896691U CN 212449034 U CN212449034 U CN 212449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box body
turning plate
storage device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66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涵
张薇
邢康伟
朱恒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idaxi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idaxi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idaxi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idaxi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66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9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9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9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且设有垃圾投放口的箱盖;隔层,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隔层包括多个翻板;下部空间包括用于容纳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容置腔;设于箱体或箱盖上的采集部件,用于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与采集部件通信连接的控制部件,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位于隔层上的移动部件将隔层上的垃圾移动到多个翻板的其中之一上;该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承载着垃圾的翻板打开而暴露出该翻板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人为误操作,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公共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废物回收是把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再次利用的收集过程。从工矿业废物中回收提取贵金属就属于一种典型的废物回收方式。除此之外,如何针对城市生活废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城市生活废物的处理效率和效益,也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垃圾分类,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城市生活废物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目前,生活小区内的生活废物回收,一般是在小区内放置多个垃圾桶,由住户将不同类型的生活废物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而出于美观、空间等考虑因素,很少在公共场合的某个区域放置多个垃圾桶,而是仅放置一个垃圾桶。为此,开发专门针对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对于实现生活废物有效回收和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社会调查发现,在商场、公园、游乐场等大型公共场合,行人丢弃的废物有以下特点:以单次投放单个垃圾为主,且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以废矿泉水瓶为主,不可回收垃圾以果皮、食物残渣、使用过的纸巾为主。针对上述特点,目前已有专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见诸于专利文献,但是其结构普遍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结构较为简单,能很好地应用于公共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的箱盖,箱盖上设有垃圾投放口;位于箱体内的隔层,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自垃圾投放口进入箱体内的垃圾被隔层所阻挡;隔层包括多个翻板;下部空间包括用于容纳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容置腔;位于隔层上的移动部件;设于箱体或箱盖上的采集部件,用于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与采集部件通信连接的控制部件,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移动部件,将隔层上的垃圾移动到多个翻板的其中之一上;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承载着垃圾的翻板打开而暴露出该翻板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前述移动部件是绕轴转动的刷子。
进一步地,前述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控制部件通过该驱动部件控制移动部件。
进一步地,前述隔层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从中心向箱体内壁平直延伸并与箱体内壁连接的多个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前述的翻板;电磁铁,翻板靠近安装架的至少一个边能够通过电磁铁与该安装架连接,其中,翻板靠近箱体内壁的一边与箱体内壁铰接或活动铆接;电磁铁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以控制翻板的闭合或打开。
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箱体内壁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翻板触碰。
进一步地,前述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引导管,引导管的顶端开口作为垃圾投放口,该引导管的底端穿过箱盖进入箱体的上部空间内。
进一步地,前述引导管的顶端开口活动连接有盖板。
进一步地,前述采集部件为语音识别器,语音识别器用于采集表征垃圾类型的语音信息;或者,前述采集部件为按键输入设备,按键输入设备用于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输入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部件包括单片机。
进一步地,箱体侧壁设有活动开口,用于取出前述容置腔内的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通过采集部件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根据垃圾类型,控制部件控制移动部件移动垃圾到隔层对应区域的翻板上,并控制此翻板打开而暴露出该翻板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从而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相较于目前已有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结构更为简单,便于操作,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公共场合。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沿A-A′-B-B′的剖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
图4示出图3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隔层的俯视图。
图5示出图3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翻板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
图7示出图6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隔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盖 2-箱体
21-引导管 211-盖板
212-提手 22-控制部件
23-隔层 231-移动部件
232-翻板 233-支撑杆
234-驱动部件 24-下部空间
241-第一容置腔 242-第二容置腔
243-第三容置腔 244-第四容置腔
25-采集部件 2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沿A-A′-B-B′的剖面结构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图4示出图3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隔层的俯视图。图5示出图3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翻板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包括箱盖1和箱体2。箱盖1位于箱体2顶部,且箱盖1具有供垃圾投放的垃圾投放口。箱体2内设有隔层23。隔层23以其所在平面为界,将箱体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24。通过垃圾投放口进入到箱体2内的垃圾落到隔层23上并被隔层23所阻挡,从而将垃圾暂存于箱体2的上部空间内,便于后续分类投放。
箱体2的下部空间24包括多个容置腔,用于容纳不同类型的垃圾;隔层23包括多个翻板232;每个翻板232均与其下方的一个容置腔相对应,且该翻板232打开暴露出该翻板232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232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
容置腔的具体数量根据垃圾的类型确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限定。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箱体2的下部空间24包括四个彼此独立且隔离的容置腔,其中第一容置腔241用于盛放可回收垃圾,第二容置腔242用于盛放干垃圾,第三容置腔243用于盛放湿垃圾,第四容置腔244用于盛放有害垃圾。相应地,隔层23包括四个翻板232,分别对应于前述的四个容置腔。
本实施例对于容置腔的具体结构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容纳垃圾、且彼此之间互相隔离即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容置腔是通过在箱体2的下部空间24内设置隔离板(未图示)而形成。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容置腔为安装在下部空间24内的垃圾桶。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箱体2侧壁设置活动开口(未图示),用于取出容置腔内的垃圾,此外还能方便对容置腔进行清洁。尤其是,如果容置腔为垃圾桶,则可以将垃圾桶经此活动开口取出,以方便对垃圾桶进行清洁甚至维修、更换。
进一步地,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采集部件25、移动部件231以及控制部件22。采集部件25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具体可以设置于箱体2或箱盖1上。移动部件231设置于隔层23上,用于移动隔层23上的垃圾。控制部件22设于箱体2上,与采集部件25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移动部件231,以将隔层23上的垃圾移动到多个翻板232的其中之一上。并且,控制部件25还与翻板232连接,用于根据垃圾信息控制承载有垃圾的翻板232打开而暴露出该翻板232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232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
本实施例对于垃圾信息的具体形式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能够表征垃圾类型即可。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采集部件25为语音识别器,用于采集语音信息,该语音信息即为垃圾信息。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采集部件25为键盘输入设备,用于获取投放垃圾者的输入信息,该输入信息即为垃圾信息。在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采集部件25为图像识别装置,能够根据垃圾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识别垃圾的类型。采集部件25将获得的垃圾信息传输给控制部件22,控制部件22根据垃圾信息获得并输出控制信号。
如前述,移动部件231安装在隔层23上,用于将隔层23上的垃圾移动到指定的翻板232上。本实施例对于移动部件231的具体形式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能够移动隔层23上的垃圾即可,比如可以是绕轴转动的刷子。
进一步参考图2和图3,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234,驱动部件234分别连接控制部件22与移动部件231。控制部件22通过该驱动部件234以控制移动部件231的运动。
驱动部件234具体可以是电机,比如可安装在隔层23的中心位置。移动部件231比如为刷子,刷子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接收到来自于控制部件22的控制信号,驱动刷子绕其轴心转动特定的角度,从而将垃圾移动到隔层23的指定区域,即,将垃圾移动到对应的翻板232上。
控制部件22与采集部件25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垃圾类型分别控制移动部件231和翻板232。本实施例对于控制部件22不做特别限定,只要能够接收来自于采集部件25的垃圾信息并进行处理,以输出控制信号并分别控制移动部件231及翻板232即可。比如控制部件22可以采用单片机,以接收采集部件25采集的垃圾信息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采用ARM单片机作为控制部件22。
具体地,单片机获取来自于采集部件25的垃圾信息,并发送对应不同垃圾类型的不同通道的PWM信号,通过控制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来带动刷子转动,按垃圾类型将隔层23上的垃圾移动到对应的翻板232上。单片机还与该翻板232连接,控制该翻板232打开以暴露出该翻板232下方的容置腔,使位于该翻板232上的垃圾落入下方对应垃圾类型的容置腔内,完成垃圾的分类投放。
举例而言,若垃圾类型为可回收垃圾,则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00;若为干垃圾,则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01;若为湿垃圾,则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10;若为有害垃圾,则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11。电机接收上述控制信号,并控制作为移动部件231的刷子旋转一定的角度,将隔层23上的垃圾移动到指定区域。例如可回收垃圾,会被刷子移动到隔层23的区域I,对应于第一容置腔241;干垃圾会被移动到区域II,对应于第二容置腔242;湿垃圾会被移动到区域III,对应于第三容置腔243;有害垃圾会被移动到区域IV,对应于第四容置腔244。
本实施例对于控制部件22如何控制翻板232的打开及闭合不做特别限定,可以采用机械领域常规的方式实现。比如控制部件22通过控制翻板232倾斜,以暴露出翻板232下方的容置腔,使翻板232上的垃圾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容置腔内;通过控制翻板232恢复水平而闭合,以待下一次垃圾投放。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件22通过电磁铁的断电或通电来分别实现翻板232的打开或闭合。
具体地,隔层23包括安装架(未图示)、电磁铁(未图示)以及多个翻板232。参考图3和图4,安装架包括从中心向箱体2内壁平直延伸并与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233,相邻两个支撑杆233之间设有翻板232。翻板232靠近箱体2内壁的一边与箱体2内壁铰接或活动铆接,翻板232靠近安装架的至少一个边能够通过电磁铁与安装架连接。电磁铁在控制部件22的控制下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以控制翻板232的闭合或打开。
参考图3至图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箱体2高度的方向,箱体2及隔层23均呈矩形,安装架包括从矩形中心(即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向矩形四个角延伸出去的四个支撑杆233,即所有支撑杆23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点对应于矩形中心,并且每一支撑杆233的另一端均与箱体2内壁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翻板232,即每个翻板232都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分别对应于相邻的支撑杆23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于箱体2内壁。
翻板232的底边与箱体2内壁铰接或活动铆接,使翻板232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而使翻板232上的垃圾掉入下方的容置腔内。翻板232的一个腰或两个腰能够通过电磁铁与支撑杆233连接。控制部件22控制电磁铁通电,翻板232与支撑杆233通过电磁铁连接,使翻板232处于闭合状态。控制部件22控制电磁铁断电,翻板232的腰不再与支撑杆233电磁连接,使翻板232在重力作用下倾斜打开,翻板232上的垃圾掉落到下方的容置腔内。
图6示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局部结构透视图。图7示出图6所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中隔层的俯视图。
参考图6和图7并结合图5,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箱体2高度的方向,箱体2和隔层23均呈圆形,安装架包括从圆心沿半径向箱体2内壁延伸出去并与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撑杆233。即所有支撑杆233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点为圆心;每一支撑杆233的另一端均与箱体2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杆233之间设有翻板232。即每个翻板232都呈扇形,翻板232的弧形边对应于箱体2内壁,翻板232的两个半径边分别对应于相邻的支撑杆233。
翻板232的弧形边与箱体2内壁铰接或活动铆接,翻板232的一个半径边或两个半径边能够通过电磁铁与支撑杆233连接。控制部件22控制电磁铁通电,翻板232与支撑杆233通过电磁铁连接,使翻板232处于闭合状态。控制部件22控制电磁铁断电,翻板232不再与支撑杆233电磁连接,使翻板232在重力作用下打开,翻板232上的垃圾掉落到下方的容置腔内。
本实施例对于翻板232与支撑杆233之间通过电磁铁的连接方式不做特别限定,比如可以在支撑杆233内嵌电磁铁,翻板232采用磁性材料;再比如支撑杆233本身为电磁铁,翻板232与支撑杆233相邻的至少一个边内嵌设磁铁。
不难理解,为方便打开后的翻板232能够顺利闭合,翻板232的倾斜角度不宜过大,比如不超过60度。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还可以在箱体2的下部空间24内设置弹簧26。具体地,该弹簧26一端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正常情况下,弹簧26保持水平或基本水平,如图3所示。当翻板232打开并倾斜一定角度时,翻板232与弹簧26的自由端接触并压缩弹簧26,如图5所示。在弹簧26的回弹力作用下,加之电磁铁通电,翻板232恢复水平而闭合。
具体地,设定刷子初始位置如图3和图4中所示,为靠近I区和IV区的交界处,并定义该处为0°。若投放垃圾为矿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ARM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00。电机带动刷子逆时针旋转360°,此时,刷子恰好停留在初始位置,电磁铁断电,隔层23的区域I对应的翻板232向下倾斜,垃圾掉入下方的第一容置腔241中,完成投放动作后电磁铁通电,翻板232闭合复原。
若投放垃圾为食品包装袋、一次性杯子等干垃圾,则ARM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01。电机带动刷子逆时针旋转450°,然后顺时针旋转90°归位,电磁铁断电,隔层23的区域II对应的翻板232向下倾斜,垃圾掉入下方的第二容置腔242中,完成投放动作后电磁铁通电,翻板232闭合复原。
若投放垃圾为剩米饭等湿垃圾,则ARM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10,电机带动刷子逆时针旋转540°,然后顺时针旋转180°归位,电磁铁断电,隔层23的区域III对应的翻板232向下倾斜,垃圾掉入下方的第三容置腔243中,完成投放动作后电磁铁通电,翻板232闭合复原。
若投放垃圾为废电池、荧光灯管等有害垃圾,则ARM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11,电机带动刷子逆时针旋转270°,然后逆时针旋转90°归位,电磁铁断电,隔层23的区域IV对应的翻板232向下倾斜,垃圾掉入下方的第四容置腔244中,完成投放动作后电磁铁通电,翻板232闭合复原。
进一步地,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未示出),其具体可以安装在箱体2外侧或内侧,用于为废物分类储存装置提供电能。具体而言,该电源模块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通过与其它公共电源连接而实现供电。
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可以包括引导管21,投放的垃圾经由该引导管21进入到箱体2内。引导管21的顶端位于箱体2外,且顶端处的开口作为垃圾投放口;引导管21的底端穿过箱盖1位于箱体2内。确切地说,引导管21的底端位于箱体2的上部空间中。
进一步地,该引导管21的顶端还活动连接有盖板211,盖板211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尤其是在雨雪天,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箱体2中。盖板211具体可以通过合页与引导管21铰接,这样在投放垃圾时,可首先打开盖板211,然后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投放到箱体2内。垃圾投放完毕后,再将盖板211闭合。
更进一步地,盖板211上还可以设有提手212,以方便开合盖板211。
进一步地,箱体2上还可以设置与控制部件连接的光照传感器(未示出),该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生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
具体地,当连续一段时间无人丢垃圾时,单片机使得废物分类储存装置的各个部分进入待机模式,以节约能源。当人走近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准备丢垃圾时,单片机接收到来自光照传感器的信号,开启工作模式。此时人通过采集部件25(语音或按键输入设备的操作)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单片机根据采集部件25的垃圾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到电机和电磁铁,完成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存储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通过具有多个翻板232的隔层23,并配合以移动部件231、采集部件25、控制部件22,即可简单快捷的实现对应不同类型垃圾的自动容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误操作。该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适于在公共场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垃圾投放口;
位于所述箱体内的隔层,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自所述垃圾投放口进入所述箱体内的垃圾被所述隔层所阻挡;所述隔层包括多个翻板;所述下部空间包括用于容纳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容置腔;
位于所述隔层上的移动部件;
设于所述箱体或所述箱盖上的采集部件,用于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垃圾信息;
与所述采集部件通信连接的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垃圾信息控制移动部件,将所述隔层上的垃圾移动到所述多个翻板的其中之一上,
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垃圾信息控制承载着所述垃圾的翻板打开而暴露出该翻板下方的容置腔,使该翻板上的垃圾落入下方的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是绕轴转动的刷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所述移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
从中心向箱体内壁平直延伸并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的多个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设有所述翻板;
电磁铁,所述翻板靠近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一个边能够通过电磁铁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其中,所述翻板靠近所述箱体内壁的一边与所述箱体内壁铰接或活动铆接;所述电磁铁在所述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处于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以控制所述翻板的闭合或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能够与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翻板触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分类储存装置还包括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顶端开口作为所述垃圾投放口,所述引导管的底端穿过所述箱盖进入所述箱体的上部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的顶端开口活动连接有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件为语音识别器,所述语音识别器用于采集表征垃圾类型的语音信息;
或者,所述采集部件为按键输入设备,所述按键输入设备用于获取表征垃圾类型的输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单片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壁设有活动开口,用于取出所述容置腔内的垃圾。
CN202020896691.9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Active CN212449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6691.9U CN212449034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6691.9U CN212449034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9034U true CN212449034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50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6691.9U Active CN212449034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9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4473U (zh) 小区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KR101462395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함 보관장치
CN210392372U (zh) 智能垃圾桶
CN212449034U (zh) 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废物分类储存装置
CN206915112U (zh) 基于太阳能的垃圾自动分类收集装置
CN212922919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
CN111846704A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
CN109051406A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214609460U (zh) 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07310886A (zh) 基于太阳能的垃圾自动分类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16970768U (zh) 一种新型城乡规划垃圾环保收集箱
CN212580696U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
CN214086048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箱
CN213264002U (zh) 一种感应式户外环保分类垃圾箱
CN210654658U (zh) 一种新型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214778282U (zh) 一种置于公交车上的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2892035U (zh) 一种具有自动翻盖功能的垃圾分类箱
CN110466908A (zh) 一种可风干湿垃圾的分类回收设备
CN218344341U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垃圾箱
CN21473154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5099721U (zh) 智能分类回收垃圾桶
CN215099707U (zh) 一种基于物体图像识别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CN213324912U (zh) 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智慧垃圾箱
CN215247173U (zh) 一种市政道路垃圾回收装置
CN214731633U (zh) 基于智能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