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179U -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179U
CN212447179U CN202021099203.8U CN202021099203U CN212447179U CN 212447179 U CN212447179 U CN 212447179U CN 202021099203 U CN202021099203 U CN 202021099203U CN 212447179 U CN212447179 U CN 212447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charging
pile body
rail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92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强
张金江
葛孟雪
蔡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92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其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在停车位顶部的轨道、充电桩本体,轨道包括若干个主轨道、设置于相邻两个主轨道之间的轨道切换部件,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活动式配合,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可形成一连续滑动轨道,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充电桩本体在所述的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充电桩本体在固定于停车位顶部的轨道上移动,因此充电桩本体可以主动移动至待充电汽车顶部,无需待充电汽车停至充电桩本体周围也可以进行充电,解决了由于地面充电停车位被不需要充电的汽车霸占而导致需要充电的汽车无法充电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桩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拥有无污染、无二氧化碳排放,以电力能源作为动力能源等节能环保优势,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现代汽车用户的热门选择。但是,因为当前电池电量存储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受到了限制,因此电动汽车用户必须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及时充电,增加其续航能力。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都是设置在地面停车位边上,并且一个充电桩只能对相对应停车位上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一旦该停车位被非需充电车辆占用,则该充电桩就处于被占用非工作空闲状态,严重损害待充电汽车用户的利益。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711252049.6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基座、电源、充电接口、电线;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电线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充电接口;所述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接口保护壳,所述充电接口的至少一部分嵌套于所述接口保护壳中,所述接口保护壳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线的末端相连。虽然提高了汽车充电的灵活程度,但是当不需要进行充电的汽车停在充电装置周围时,该充电装置便无法再为其他需要充电的汽车进行充电,因此电动车充电困难,充电桩使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在停车位顶部的轨道、充电桩本体,轨道包括若干个主轨道、设置于相邻两个主轨道之间的轨道切换部件,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活动式配合,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配合可形成一连续滑动轨道,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充电桩本体在所述的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
优选的,轨道还包括辅助轨道,辅助轨道固定在停车位顶部,且辅助轨道设于轨道切换部件径向处。
优选的,轨道切换部件包括滑块驱动器、滑块、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分别固定设置于滑块底部的两端,滑块驱动器驱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移动,第二变轨将充电桩本体推出连续滑动轨道实现充电桩本体与辅助轨道的对接。
优选的,充电桩本体还包括对接轨道、集线盒、充电电缆、第二驱动部件以及充电机械手臂,充电桩本体通过对接轨道与辅助轨道对接,集线盒用于收放充电电缆,充电机械手臂与充电电缆连接,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充电机械手臂在对接轨道以及辅助轨道上移动,充电机械手臂上设有充电枪。
优选的,主轨道、辅助轨道、第一变轨、第二变轨以及对接轨道均为工字形轨道,第一驱动部件上设有与主轨道、第一变轨、第二变轨下端卡合的滑槽,第二驱动部件设有与对接轨道、辅助轨道侧端卡合的滑槽。
优选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用于立体停车库中,立体停车库的每一层均设置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立体停车库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用于带动车辆移动使车辆与指定停车位对接。
优选的,升降台上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汽车在升降台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采用上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
位置上报模块,用于上报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的位置至调度模块;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
调度模块,用于调度升降台移动,使升降台上的汽车与相应停车位对接,还用于调度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移动以及调度滑块驱动器的运作,通过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的移动以及滑块驱动器的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和充电机械手臂移动至相应位置,还用于调度充电机械手臂的伸展,使充电机械手臂上的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对接。
优选的,调度模块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是否需要充电的停车请求。
优选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工作状态反馈模块,用于将充电桩本体的实时工作状态反馈给调度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充电桩本体可以在固定于停车位顶部的轨道上移动,因此充电桩本体可以主动移动至待充电汽车顶部,无需待充电汽车停至充电桩本体周围也可以进行充电,解决了由于地面充电停车位被不需要充电的汽车霸占而导致需要充电的汽车无法充电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桩利用效率。
2、可以根据充电桩本体的位置,将车辆调度至距离充电桩本体较近的停车位,进一步的,还可以将有充电需求的汽车调度至离充电桩本体较近的停车位,将没有充电需求的汽车调度至离充电桩本体较远的停车位,再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充电桩本体的工作状态,将处于空闲状态的充电桩本体调度至待充电汽车的上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电桩本体在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轨道切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充电桩本体与辅助轨道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结构图;
图6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结构图;
图7为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结构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1、主轨道,12、辅助轨道,3、充电桩本体,13、对接轨道,51、第一驱动部件,21、第一变轨,22、第二变轨,23、滑块,24滑块驱动器,52、第二驱动部件,6、集线盒,7、充电电缆,4、充电机械手臂,8、位置上报模块,81、图像识别模块,82、调度模块,83、无线通信单元,84、工作状态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在停车位顶部的轨道、充电桩本体3,轨道包括若干个主轨道11、设置于相邻两个主轨道11之间的轨道切换部件,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11活动式配合,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11可形成一连续滑动轨道,本实施例连续滑动轨道为圆环形轨道,可选地,还可为矩形轨道、田字形轨道、L型或S型轨道中的任一种,具体由充电装置的应用场合来定。
所述充电桩本体3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51,第一驱动部件51用于驱动充电桩本体3在所述的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轨道还包括辅助轨道12,辅助轨道12固定在停车位顶部,且辅助轨道12设于轨道切换部件径向处。轨道切换部件包括滑块驱动器24、滑块23、第一变轨21以及第二变轨22,第一变轨21以及第二变轨22分别固定设置于滑块23底部的两端,滑块驱动器24驱动滑块23移动,滑块23带动第一变轨21以及第二变轨22移动,第二变轨22将充电桩本体3推出连续滑动轨道实现充电桩本体3与辅助轨道12的对接。充电桩本体3还包括对接轨道13、集线盒6、充电电缆7、第二驱动部件52以及充电机械手臂4,充电桩本体3通过对接轨道13与辅助轨道12对接,集线盒6用于收放充电电缆7,充电机械手臂4与充电电缆7连接,第二驱动部件52用于驱动充电机械手臂4在对接轨道13以及辅助轨道12上移动,充电机械手臂4上设有充电枪。主轨道11、第一变轨21、第二变轨22以及对接轨道13均为工字形轨道,第一驱动部件51上设有与主轨道11、第一变轨21、第二变轨22下端卡合的滑槽,第二驱动部件52设有与对接轨道13、辅助轨道12侧端卡合的滑槽。
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用于立体停车库中,立体停车库的每一层均设置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立体停车库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用于带动车辆移动使车辆与指定停车位对接。升降台上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汽车在升降台上的位置。
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当汽车进入立体停车库后,汽车可从立体停车库入口行驶至升降台上,且由于升降台上设置有限位装置,因此汽车在升降台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此时升降台通过旋转运动、上升下降运动以及平移运动,使车辆对接至立体停车库中的指定车位,此时车辆便可以行驶至该指定车位并进行停靠,进一步的,通过第一驱动部件51带动充电桩本体3在连续滑动轨道上的移动,并移动至所述指定车位上方的轨道切换部件处,进一步的,滑块驱动器24运作驱动滑块23移动,滑块23的移动带动第一变轨21以及第二变轨22的移动,第二变轨22的移动带动充电桩本体3移动,将充电桩本体3从连续滑动轨道推出,进一步的,充电桩本体3上的对接轨道13与辅助轨道12实现对接,此时第一变轨21与主轨道11又形成了完整的连续滑动轨道,因此当连续滑动轨道上设有多个充电桩本体3时,其他的充电桩本体3,还是可以在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为其他需要充电的汽车进行服务,进一步的,第二驱动部件52可以驱动充电机械手臂4从对接轨道13上移动至辅助轨道12上,使充电机械手臂4移动至汽车上方,最后便可以通过充电机械手臂4上设有的充电枪对汽车进行充电。
当充电过程结束后,充电枪从汽车上拔出,第二驱动部件52移动至对接轨道13上,带动充电机械手臂4退回至对接轨道13,滑块驱动器24驱动滑块23移动,滑块23的移动带动第一变轨21以及第二变轨22的移动,第二变轨22的移动带动充电桩本体3移动,充电桩本体3又可以退回至连续滑动轨道上,等待下一次对汽车进行充电。
可知,充电桩本体3可以在固定于停车位顶部的轨道上移动,因此充电桩本体3可以主动移动至待充电汽车顶部,无需待充电汽车停至充电桩本体3周围也可以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桩利用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位置上报模块8,用于上报第一驱动部件51和第二驱动部件52的位置至调度模块82;
图像识别模块81,用于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
调度模块82,用于调度升降台移动,使升降台上的汽车与相应停车位对接,还用于调度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移动以及调度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通过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的移动以及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3和充电机械手臂4移动至相应位置,还用于调度充电机械手臂4的伸展,使充电机械手臂上的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对接。
具体的,位置上报模块8将第一驱动部件51和第二驱动部件52的位置上报至调度模块82,调度模块82根据位置上报模块8上报的所述位置信息,调度升降台移动使汽车与离充电桩本体3较近的停车位对接,进一步的,调度模块8通过调度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移动以及调度滑轨驱动器24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3移动至所述停车位上方,以及带动充电机械手臂4移动至所述汽车上方,此时图像识别模块81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调度模块82根据所述的相对位置,调度充电机械手臂4伸展,使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插座对接。
可知,充电桩本体3可以在固定于停车位顶部的轨道上移动,因此充电桩本体3可以主动移动至待充电汽车顶部,无需待充电汽车停至充电桩本体3周围也可以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桩利用效率,而且,调度模块82可以根据位置上报模块上报的所述位置信息,调度升降台移动带动汽车与离充电桩本体3较近的停车位对接,使汽车可以更快的得到充电,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位置上报模块8,用于上报第一驱动部件51和第二驱动部件52的位置至调度模块82;
图像识别模块81,用于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
调度模块82,用于调度升降台移动,使升降台上的汽车与相应停车位对接,还用于调度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移动以及调度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通过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的移动以及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3和充电机械手臂4移动至相应位置,还用于调度充电机械手臂4的伸展,使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对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调度模块82包括无线通信单元83,用于接收用户是否需要充电的停车请求。
具体的,通过无线通信单元83可以接收用户是否许有充电需要的停车请求,因此调度模块82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度升降台移动,带动汽车对接相应的停车位,当用户没有充电需求时,调度模块82可调度升降台移动,使汽车与离充电桩本体3较远的停车位对接,将离充电桩本体3较近的停车位留给有充电需求的汽车,这样避免了没有充电需求的汽车停在了离充电桩本体3较近的地方,而有充电需求的汽车却停在离充电桩本体3较远处,从而提高了充电桩的移动时间效率,使得有充电需求的汽车,可以更快的得到充电,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
位置上报模块8,用于上报第一驱动部件51和第二驱动部件52的位置至调度模块82;
图像识别模块81,用于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
调度模块82,用于调度升降台移动,使升降台上的汽车与相应停车位对接,还用于调度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移动以及调度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通过第一驱动部件51、第二驱动部件52的移动以及滑块驱动器24的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3和充电机械手臂4移动至相应位置,还用于调度充电机械手臂4的伸展,使充电机械手臂4上的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对接。
调度模块82包括无线通信单元83,用于接收用户是否需要充电的停车请求。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三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工作状态反馈模块84,用于将充电桩本体3的实时工作状态反馈给调度模块82。
具体的,工作状态反馈模块84将充电桩本体3的实时工作状态反馈给调度模块82,因此,调度模块82可以调度处于空闲状态的充电桩本体3为汽车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停车位顶部的轨道、充电桩本体,轨道包括若干个主轨道、设置于相邻两个主轨道之间的轨道切换部件,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活动式配合,轨道切换部件与主轨道配合可形成一连续滑动轨道,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充电桩本体在所述的连续滑动轨道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还包括辅助轨道,辅助轨道固定在停车位顶部,且辅助轨道设于轨道切换部件径向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切换部件包括滑块驱动器、滑块、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分别固定设置于滑块底部的两端,滑块驱动器驱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第一变轨以及第二变轨移动,第二变轨将充电桩本体推出连续滑动轨道实现充电桩本体与辅助轨道的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桩本体还包括对接轨道、集线盒、充电电缆、第二驱动部件以及充电机械手臂,充电桩本体通过对接轨道与辅助轨道对接,集线盒用于收放充电电缆,充电机械手臂与充电电缆连接,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充电机械手臂在对接轨道以及辅助轨道上移动,充电机械手臂上设有充电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轨道、辅助轨道、第一变轨、第二变轨以及对接轨道均为工字形轨道,第一驱动部件上设有与主轨道、第一变轨、第二变轨下端卡合的滑槽,第二驱动部件设有与对接轨道、辅助轨道侧端卡合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立体停车库中,立体停车库的每一层均设置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立体停车库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用于带动车辆移动使车辆与指定停车位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台上设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汽车在升降台上的位置。
8.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上报模块,用于上报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的位置至调度模块;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设于充电机械手臂上的充电枪与汽车上充电插座的相对位置;
调度模块,用于调度升降台移动,使升降台上的汽车与相应停车位对接,还用于调度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移动以及调度滑块驱动器的运作,通过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的移动以及滑块驱动器的运作带动充电桩本体和充电机械手臂移动至相应位置,还用于调度充电机械手臂的伸展,使充电机械手臂上的充电枪与充电插座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调度模块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用户是否需要充电的停车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工作状态反馈模块,用于将充电桩本体的实时工作状态反馈给调度模块。
CN202021099203.8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2447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203.8U CN21244717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203.8U CN21244717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179U true CN21244717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9203.8U Active CN21244717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17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3960A (zh) * 2021-10-08 2021-12-03 杭州国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3771662A (zh) * 2021-09-17 2021-12-10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系统
CN113910942A (zh) * 2021-11-22 2022-01-11 广东省印象华云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4013314A (zh) * 2021-10-25 2022-02-08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4559840A (zh) * 2022-03-24 2022-05-31 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可移动充电桩
CN116985656A (zh) * 2023-08-09 2023-11-03 四川创仕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电容控制式充电桩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662A (zh) * 2021-09-17 2021-12-10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系统
CN113733960A (zh) * 2021-10-08 2021-12-03 杭州国控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4013314A (zh) * 2021-10-25 2022-02-08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3910942A (zh) * 2021-11-22 2022-01-11 广东省印象华云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4559840A (zh) * 2022-03-24 2022-05-31 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可移动充电桩
CN114559840B (zh) * 2022-03-24 2024-02-27 合肥巍华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可移动充电桩
CN116985656A (zh) * 2023-08-09 2023-11-03 四川创仕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户外电容控制式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4717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7069995B (zh) 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1852133B (zh) 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模块化立体车库
CN111546918A (zh) 一种多车位移动式直流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13442768A (zh) 轨道式充电系统
CN205911838U (zh)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自适应耦合系统
CN113141044A (zh) 一种轨道机器人自动充电系统
CN210634534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电池单边更换站
CN107859393B (zh) 停车系统
CN216374262U (zh) 左右双工位换电站
CN114987252A (zh) 一种航吊式汽车移动充电桩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61813A (zh) 一种用于停车场的车用自动充电装置、停车场及充电方法
CN220429923U (zh) 具有变轨机构的充电桩轨道装置
CN210416268U (zh) Sofc移动充电机器人充电系统
CN204809932U (zh) 用于为无轨电车充电的站区式充电设施
CN113060026A (zh) 主动充电系统、停车场
CN114559848A (zh) 一种移动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969030B (zh) 一种无桩式电动汽车充电停车位决策系统
CN116923144A (zh) 自动充电桩设备及自动充电控制方法
CN217532590U (zh) 一种自动拔枪的汽车充电机器人
CN219564825U (zh) 一种共享式移动充电桩
CN218640685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系统
CN216002266U (zh) 轨道式充电系统
CN217175997U (zh) 一种公交车立体车库系统
CN211447973U (zh) 一种配备充电装置的机械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