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8219U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8219U
CN212438219U CN202020561252.2U CN202020561252U CN212438219U CN 212438219 U CN212438219 U CN 212438219U CN 202020561252 U CN202020561252 U CN 202020561252U CN 212438219 U CN212438219 U CN 212438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oard
heat
power
board box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1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国海
庞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1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8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散热效果差的缺陷。炒菜机包括锅体锅盖,锅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热盘、保温罩和底座,底座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保温罩和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板盒和风扇,电源板盒具有第二出风口,电源板盒的顶壁的下方安装电源板,电源板位于风扇和第二出风口之间,电源板盒通过散热通道连通第一进风口,风扇位于散热通道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炒菜机,由于被吸入散热通道的气流来源于锅体外的冷空气,很少或不会混杂着发热盘辐射下来的热量,这就大大提高了散热通道流向电源板的气流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源板上的元器件自身会发热,同时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也会部分传递到电源板所在腔室内,使得电源板上的元器件升温,而元器件的过高温度会导致元器件性能下降或损坏,所以需要给电源板散热。现有的炒菜机对电源板散热通常采用一个或两个风扇将电源板所在腔室内的热量吹出炒菜机外,而炒菜机的工作温度通常较高,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也会较多进入电源板所在腔室,风扇在工作工程中容易使发热盘产生的热量流经电源板的元器件,使得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炒菜机散热效果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位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热盘、保温罩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板盒和风扇,所述电源板盒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的下方安装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电源板盒通过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
风扇工作时,能够将锅体外的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口吸入到散热通道,然后吹向电源板,气流带走电源板上的热量后从电源板盒的第二出风口流出,实现了对电源板的散热,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最后从底座的第一出风口流出锅体外,如此循环以避免电源板上的元器件温度过高而性能降低或损坏。由于被吸入散热通道的气流来源于锅体外的冷空气,很少或不会混杂着发热盘辐射下来的热量,这就大大提高了散热通道流向电源板的气流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电源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散热通道为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电源板盒一体成型,具有较好的阻隔发热盘辐射的热量的作用,避免发热盘的辐射热量从第一安装腔的腔壁和第二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进入,更好地保障进入第二安装腔的气流来源于锅体外。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下端抵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这样电源板盒可以形成更为密闭的通风空间,减少发热盘的辐射热量进入电源板盒。
优选的,所述风扇为鼓风式风扇,所述风扇上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这样风扇进气更加顺畅,减少气流改变方向的损耗,风扇吹向电源板的气流更加强劲,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部,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这样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可以顺势从第一出风口流出,减少气流在底座内的回旋,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上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所述电源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电源板和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具有隔热作用,减少电源板盒上的热量直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电源板上,减少发热盘的辐射热量对电源板的影响,同时提高电源板上方的通气性,提高电源板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翻边。这样能够减少发热盘的辐射热量流入电源板盒内。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一端部设置散热片。散热片能够提高电源板盒的散热效果,散热片靠近第二出风口设置便于散热片将热量向电源板盒外辐射,经过散热片的气流不会重新流经电源板上的其它元器件,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对应所述散热片的位置设有散热孔。这样散热片的热量就可以直接从散热孔辐射出或流出到锅体外。
优选的,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上具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在出线孔的开口处设置挡筋,所述挡筋横跨所述出线孔,所述挡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上,所述挡筋的另一端独立于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且具有限位钩。出线孔便于规整电源板引出线,减少电线对气流的阻挡,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炒菜机,由于被吸入散热通道的气流来源于锅体外的冷空气,很少或不会混杂着发热盘辐射下来的热量,这就大大提高了散热通道流向电源板的气流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炒菜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炒菜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源板盒和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散热气流的路径示意图;
图5为电源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风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100、锅盖;110、搅拌臂;200、锅体;210、底座;211、第一进风口;212、第一出风口;213、散热孔;220、电源板盒;221、电源板;222、散热片;223、第二出风口;224、第一安装腔;225、第二安装腔;226、固定柱;227、翻边;228、出线孔;229、挡筋;230、保温罩;240、发热盘;250、收水圈;260、内胆;270、风扇;271、第二进风口;272、第三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炒菜机,如图1-2所示,包括锅体200和位于锅体200上方的锅盖100,所述锅盖100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所述锅体200内,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臂110和驱动搅拌臂110转动的电机,电机通电运行时能够带动搅拌臂110转动,能够对锅体200内的食物进行翻炒,实现炒菜目的。
如图1-2所示,锅体200包括底座210、电源板盒220、保温罩230、发热盘240、收水圈250和内胆260,收水圈250固定在底座210上,保温罩230固定在收水圈250上并位于收水圈250的下方,发热盘240固定在保温罩230底部的上方,电源板盒220固定在保温罩230和底座210之间且位于保温罩230下方,电源板盒220既可以固定在底座210上,也可以固定在保温罩230上,也可以同时固定在底座210和保温罩230上。发热盘240的中部具有感温孔,感温孔处设置中心盖,中心盖中设置感温元件,内胆260置于保温罩230中,位于发热盘240的上方,内胆260的上端部搭在收水圈250上,收水圈250对内胆260进行支撑。烹饪时,食物位于内胆260中,发热盘240给内胆260加热以加热食物,伸入内胆260中的搅拌臂110转动翻炒食物,达到炒菜目的。
电源板盒220的顶壁下方安装电源板221,这样电源板盒220的顶壁就隔在了保温罩230和电源板221之间,减少发热盘240形成的热量穿过保温罩230后对电源板221的影响,即电源板盒220的顶壁能够阻隔电源板盒220上方的热量传递给电源板221,减少电源板221的热量来源,减少电源板221的散热压力。
如图2-4所示,底座210上具有第一进风口211和第一出风口212,所述保温罩230和所述底座210之间设置电源板盒220和风扇270,所述电源板盒220具有第二出风口223,所述电源板221位于所述风扇270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3之间,所述电源板盒220通过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211,所述风扇270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
如图4所示,图4中的箭头为气流流向示意。风扇270工作时,能够将锅体200外的冷空气从第一进风口211吸入到散热通道,然后吹向电源板221,气流经过电源板盒220内带走电源板221上的热量后从电源板盒220的第二出风口223流出,实现了对电源板221的散热,从第二出风口223流出的气流最后从底座210的第一出风口212流出锅体200外,如此循环以避免电源板221上的元器件温度过高而性能降低或损坏。由于被吸入散热通道的气流来源于锅体200外的冷空气,很少或不会混杂着发热盘240辐射下来的热量,保证风扇270吹向电源板221的气流来源于锅体200外的冷空气,这就大大提高了散热通道流向电源板221的气流的散热效果。
如图4-5所示,电源板盒220的顶壁和侧壁共同围成了安装腔,电源板盒220包括两个安装腔,即安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腔224和第二安装腔225,所述电源板22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腔224内,所述散热通道为所述第二安装腔225,所述风扇270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腔225内。第二安装腔225具有朝向第一进风口211的开口,该开口和第一进风口211对接。
电源板盒220一体成型,避免围成散热通道的围壁和电源板盒220的衔接存在间隙,具有较好的阻隔发热盘240辐射的热量进入电源板盒220的作用,避免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从第一安装腔224的腔壁和第二安装腔225的腔壁之间进入,更好地保障进入第二安装腔225的气流来源于锅体200外。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通道也可以和电源板盒220分体设置,例如散热通道采用通风管,将风扇270安装在通风管中,通风管和电源板盒220对接,但通风管和电源板盒220的对接处容易出现间隙,且相对于一体成型于电源板盒220,这种方案的安装也较为不便。
如图4-5所示,电源板盒220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第一进风口211位于所述底座210的底部。电源板盒220具有朝下的开口可以是第一安装腔224和第二安装腔225均朝下敞开,也可以是第二安装腔225设置朝下的开口,而第一安装腔224则具有底壁遮挡。本实施例采用第一安装腔224和第二安装腔225均朝下敞开,第二安装腔225的朝下开口和第一进风口211对接以便进风,第一安装腔224的朝下开口有利于电源板221向下散热。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211也可以设置在底座210的侧部。
如图3-4所示,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下端抵在所述底座210的底部。这样电源板盒220可以形成更为密闭的通风空间,减少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进入电源板盒220。
如图3所示,第一进风口211的面积大于第二安装腔225的开口面积,即底座210在电源板盒220外围的位置上也具有进风口,这样有利于底座210内部的空气流通,便于底座210内的空气能够随着电源板221散热气流一起流出锅体200,避免发热盘240辐射到保温罩230下方的热量在底座210内部积蓄。
如图4、7所示,风扇270为鼓风式风扇270,所述风扇270上具有第二进风口271和第三出风口272,所述第二进风口271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211,所述第三出风口272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223。图7中的箭头为气流方向示意,风扇270气流下进侧出,这样风扇270进气更加顺畅,减少气流改变方向的损耗,风扇270吹向电源板221的气流更加强劲,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第一出风口212位于所述底座210的侧部,所述第二出风口223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212。这样从第二出风口223流出的气流可以顺势从第一出风口212流出,减少气流在底座210内的回旋,提高散热效果。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2也可以位于底座210的底部。
如图4-5所示,电源板盒220的顶壁上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226,所述电源板22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柱226上,这样电源板221固定后和电源板盒220的顶壁就会留存间隙,间隙具有隔热作用,减少电源板盒220上的热量直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电源板221上,减少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对电源板221的影响,同时提高电源板221上方的通气性,提高电源板221的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电源板盒220的顶壁在所述第二出风口223处具有向下延伸的翻边227。如果不具有翻边227,由于风扇270形成的气流主要在电源板221的下方流动,电源板221的上方的气流较弱,电源板盒220之外的空气就容易从第二出风口223的上端部倒流入电源板盒220内,容易将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带入电源板盒220内,翻边227的阻挡作用能够减少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流入电源板盒220内。
如图4、6所示,电源板221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223一端部设置散热片222。散热片222能够提高电源板盒220的散热效果,散热片222靠近第二出风口223设置便于散热片222将热量向电源板盒220外辐射,经过散热片222的气流不会重新流经电源板221上的其它元器件,提高散热效果。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散热片222设置在电源板221靠近风扇270的一端,但这种设置方式,风扇270形成的气流经过散热片222后再经过电源板221上的其它元器件,即气流带着散热片222的热量经过其它元器件,这样散热效果相对于将散热片222设置靠近第二出风口223的一端较差。
如图3所示,底座210的底部对应所述散热片222的位置设有散热孔213。这样散热片222的热量就可以直接从散热孔213辐射出或流出到锅体200外。底座210在电源板盒220的外围部分也具有散热孔213,这样有利于底座210内发热盘240的辐射热量的流出。
如图5所示,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上具有出线孔228,所述出线孔228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电源板盒220的侧壁在出线孔228的开口处设置挡筋229,所述挡筋229横跨所述出线孔228,所述挡筋229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上,所述挡筋229的第二端独立于所述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且具有限位钩。安装导线时,只需顺着挡筋229的第二端和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之间的部位进入出线孔228即可,即使导线的两端均无法穿过出线孔228也可以将导线嵌入到出线孔228中,挡筋229挡在出线孔228的开口处避免导线从出线孔228的开口处自然脱离。限位钩可以抵在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上,也可以和电源板盒220的侧壁留细小的间隙,人为拆装导线时,只要使挡筋229发生一定形变,增大限位钩和电源板盒22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到足以供导线进出即可。出线孔228便于规整电源板221引出线,减少电线对气流的阻挡,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和位于锅体上方的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热盘、保温罩和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电源板盒和风扇,所述电源板盒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的下方安装电源板,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电源板盒通过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电源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散热通道为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下端抵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鼓风式风扇,所述风扇上具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部,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上具有向下凸起的固定柱,所述电源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电源板和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的顶壁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上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一端部设置散热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对应所述散热片的位置设有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上具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具有朝下的开口,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在出线孔的开口处设置挡筋,所述挡筋横跨所述出线孔,所述挡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上,所述挡筋的另一端独立于所述电源板盒的侧壁且具有限位钩。
CN202020561252.2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炒菜机 Active CN212438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1252.2U CN212438219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1252.2U CN212438219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8219U true CN21243821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1252.2U Active CN212438219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8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355821U (zh) 一种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N218105648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结构
CN210930956U (zh) 一种防烫食物处理机
CN110754931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438219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107013953A (zh) 微波炉
CN21412823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21412805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942979U (zh) 一种改善电机隔热效果的烹饪器具
CN218096039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5777533U (zh) 烹饪器具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074237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散热组件
CN213272733U (zh) 电加热器具
CN217137733U (zh) 一种破壁机
CN219920875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1938982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5191088U (zh) 料理机
CN21223417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572033U (zh) 一种烹饪装置散热风道结构及烹饪装置
CN219813869U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20939165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