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1088U - 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1088U
CN215191088U CN202120944081.6U CN202120944081U CN215191088U CN 215191088 U CN215191088 U CN 215191088U CN 202120944081 U CN202120944081 U CN 202120944081U CN 215191088 U CN215191088 U CN 215191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avity
wind wheel
electric control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40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董永军
周鑫韬
周宇
唐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440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1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1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1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机体、发热件、热风组件和控制盒,所述机体内具有料理腔、加热腔和电控腔;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热风风轮、散热风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电控腔,且所述驱动件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热风风轮和所述散热风轮,所述热风风轮设于所述加热腔以驱动气流进入所述料理腔,所述散热风轮设于所述电控腔以对所述电机散热;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电控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料理机一般由底座组件、锅体组件组成,其中电源、电路板、电机置于底座组件中,加热盘置于锅体组件当中。底座组件伸出一根传动轴与锅体组件相配合,驱动锅体组件当中刀具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破碎以及搅拌功能。通过加热盘加热,将热量传导到锅体底部。
其中,相关技术的破壁机电机、电路板离发热盘较近,且无散热用风机与风道结构,难以进行有效散热,存在失效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料理机,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包括:机体、发热件、热风组件和控制盒,所述机体内具有料理腔、加热腔和电控腔;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热风风轮、散热风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电控腔,且所述驱动件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热风风轮和所述散热风轮,所述热风风轮设于所述加热腔以驱动气流进入所述料理腔,所述散热风轮设于所述电控腔以对所述电机散热;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电控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料理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周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接通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体外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底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接通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体外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周壁和底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接通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体外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料理机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分别与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以及所述控制盒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散热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控制盒以散热。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底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接通所述散热孔,以用于接通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周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接通所述散热孔,以用于接通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控腔的底壁和周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接通所述散热孔,以用于接通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连通,以用于气流在控制盒的内部空间、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机体的外部空间流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盒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且所述控制盒的另一端敞开以连通所述电控腔。
可选地,所述机体包括杯体、热风罩和安装架,所述杯体的顶部敞开,所述杯体内构造出所述料理腔;所述热风罩罩设于所述杯体的底壁外侧,所述热风罩与所述杯体底壁之间构造出所述加热腔;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热风罩的外侧,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散热风轮嵌入所述安装口或所述散热风轮与所述安装口正对。
可选地,所述热风罩上具有朝所述杯体凹陷的第一让位槽,所述散热风轮嵌入所述第一让位槽。
可选地,所述散热风轮包括:轮毂和叶片,所述轮毂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让位槽;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相连,且所述叶片包括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其中,所述第二让位槽与所述第一让位槽正对,且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让位槽的径向尺寸。
可选地,所述料理机还包括:搅拌桶、顶盖组件和搅拌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敞开;所述顶盖组件可打开地封盖所述搅拌桶;所述搅拌件连接所述顶盖组件,且所述顶盖组件封盖所述搅拌桶则所述搅拌件伸入所述搅拌桶内,其中,所述搅拌桶适于插装到所述料理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料理机的局部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料理机100,
机体10,料理腔101,加热腔102,电控腔103,散热孔104,第一让位槽105,第二让位槽106,杯体11,热风罩12,安装架13,
发热件20,
热风组件30,驱动电机31,热风风轮32,散热风轮33,
控制盒40,
散热组件50,
搅拌桶61,顶盖组件62,搅拌件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包括:机体10、发热件20、热风组件30和控制盒40。其中,发热件20可以发热,并通过热风组件30吹送到预定的位置,从而实现热风加热,控制盒40可以与发热件20、热风组件30等结构相连,从而实现对各个电子元件的控制。其中控制盒40可以为盒体的形状,也可以通过在电控腔103内设置风道盖板,并通过风道盖板或风道盖板与机体10内表面的组合构造成控制盒40,控制盒40内可以放置电控元件。
具体而言,机体10内具有料理腔101、加热腔102和电控腔103;发热件20设于加热腔102;热风组件30包括驱动电机31、热风风轮32、散热风轮33,驱动电机31设于电控腔103,且驱动件分别连接并驱动热风风轮32和散热风轮33,热风风轮32设于加热腔102以驱动气流进入料理腔101,散热风轮33设于电控腔103以对电机散热;控制盒40设于电控腔103内。
其中,料理腔101内可以用于实现食物的料理,例如将食物、搅拌装置等设置于料理腔101内,用于料理食物,加热腔102用于放置发热件20,发热件20发热后,通过热风组件30将被加热过的气流送到料理腔101内,从而实现对料理腔101的内部空间进行热风加热,电控腔103用于放置控制元件等,以实现对料理机100的控制。
其中,驱动电机31可以驱动热风风轮32和散热风轮33,其中热风风轮32可以驱动加热腔102内的气流对料理腔101的内部空间加热,从而实现热风加热。另外,散热风轮33与驱动电机31相对,在驱动电机31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31的散热。利用驱动电机31来对自身散热,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在驱动电机31上连接了散热风轮33,散热风轮33可以对驱动电机31进行散热,从而可以维持驱动电机31的稳定运行环境,有效地提高料理机100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将驱动电机31设置在电控腔103,可以方便驱动电机31与控制结构连接,简化了接线,并提高了驱动电机31运行的稳定性。
结合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腔103的周壁和/或底壁上设有散热孔104,散热孔104接通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以及机体10外部的空间。
例如,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上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也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底壁上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还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还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电控腔103上的散热孔104还可以具有其它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通过在电控腔103上设置散热孔104,可以实现对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的散热,提高对电控腔103的散热效果,以使电控腔103内维持较好的运行环境,提高料理机100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料理机100还包括散热组件50,散热组件50分别与机体10的外部空间以及控制盒40的内部空间相通,散热组件50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控制盒40以散热。
具体而言,散热组件50可以驱动外部气流来对散热电控盒的内部空间进行散热,例如,散热组件50驱动机体10外部的气流进入到电控盒内,实现对电控盒内部空间的散热;或者散热组件50驱动电控盒内的气流流向机体10的外部空间,同时其他位置的气流流入到电控盒内,实现循环,从而对电控盒的内部空间进行散热。
通过设置散热组件50和散热风轮33,可以实现对电控盒和驱动电机31的散热,提高对电控盒、驱动电机31、电控腔103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维持电控腔103内的稳定运行环境。
可选地,电控腔103的底壁和/或周壁上设有散热孔104,散热组件50的一端接通散热孔104,以用于接通机体10的外部空间。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上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周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并通过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也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底壁上设置散热孔104,气流通过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电控腔103的底壁上的散热孔104送出,并通过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还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散热孔104,并将电控腔103的底壁或周壁上的散热孔104作为散热孔104,气流通过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散热孔104送出,并通过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或者,还可以在电控腔103的周壁和底壁上均设置散热孔104,并将电控腔103的底壁或周壁上的散热孔104作为散热孔104,气流通过散热孔104进入到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的气流也可以从散热孔104送出,并通过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内的散热。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电控腔103上的散热孔104还可以具有其它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可选地,散热组件50包括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例如,散热组件50可以包括轴流风机,轴流风机可以驱动气流沿轴线方向进出电控腔103,其中,轴流风机的一端连接电控腔103,且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机体10的外部,也可以连接到机体10内的其他位置(例如电控腔103内),从而便于气流经过电控盒的内部空间,实现散热。
散热组件50可以包括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可以驱动气流沿轴线方向进出电控腔103,其中,离心风机的一端连接电控腔103,且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机体10的外部,也可以连接到机体10内的其他位置(例如电控腔103内),从而便于气流经过电控盒的内部空间,实现散热。例如,在电控腔103的底壁上设置散热孔104,离心风机的一端连接电控腔103的底壁并接通散热孔104,离心风机的两端具有90°或其他角度的夹角,从而方便离心风机的另一端接通电控盒,实现气流流通。
另外,贯流风机的设置形式可以参照前述的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前面的描述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贯流风机的设置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在赘述。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组件5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形式,例如将散热组件50设置成包括轴承风机、贯流风机、离心风机的组合,散热组件50也可以为多个轴流风机的组合、多个贯流风机的组合、多个离心风机的组合等。
可选地,控制盒40的内部空间与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连通,以用于气流在控制盒40的内部空间、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以及机体10的外部空间流通。
具体而言,在通过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的过程中,气流可以沿着预定的路径流通,从而实现对电控腔103、驱动电机31、以及电控盒的散热,另外,结合散热风轮33,实现对电机的有效散热。
其中,散热组件50驱动气流的路径可以为:电控盒→电控腔103→电控腔103周壁/或底壁的散热孔104;
还可以为电控腔103周壁/或底壁的散热孔104→电控腔103→电控盒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组件50还可以构造成多个散热路径,以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
可选地,控制盒40的一端连接散热组件50,且控制盒40的另一端敞开以连通电控腔103。从而方便气流的流通,实现对控制盒40的有效散热。
可选地,机体10包括杯体11、热风罩12和安装架13,杯体11的顶部敞开,杯体11内构造出料理腔101;热风罩12罩设于杯体11的底壁外侧,热风罩12与杯体11底壁之间构造出加热腔102;安装架13设于热风罩12的外侧,其中,驱动电机31安装于安装架13上。
从而可以便于热风送入到料理腔101,实现对料理腔101内部空间的加热,提高对料理腔101的内部空间的加热效果。
可选地,安装架13上设有安装口,散热风轮33嵌入安装口或散热风轮33与安装口正对。通过设置安装口,散热风轮33可以方便对驱动电机31进行散热,有效地提高对驱动电机31的散热效率和效果。
可选地,热风罩12上具有朝杯体11凹陷的第一让位槽105,散热风轮33嵌入第一让位槽105。通过热风罩12上的第一让位槽105,可以便于散热风轮33的放置,降低散热风轮33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可以避免由于设置散热风轮33导致料理腔101的高度过高的问题。
可选地,散热风轮33包括:轮毂和叶片,轮毂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让位槽106;叶片与轮毂相连,且叶片包括沿轮毂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其中,第二让位槽106与第一让位槽105正对,且第一让位槽105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让位槽106的径向尺寸。第二让位槽106可以具有让位热风罩12的作用。具体而言,热风罩12上设置了第一让位槽105来容置散热风轮33,同时热风罩12的背离散热风轮33的一侧将会形成凸包,热风罩12背离散热风轮33的一侧形成的凸包,可以嵌入到第二让位槽106内,从而实现对凸包的让位,有效的提高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料理机100还包括:搅拌桶61、顶盖组件62和搅拌件63,搅拌桶61的顶部敞开;顶盖组件62可打开地封盖搅拌桶61;搅拌件63连接顶盖组件62,且顶盖组件62封盖搅拌桶61则搅拌件63伸入搅拌桶61内,其中,搅拌桶61适于插装到料理腔101内。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制作一款能够用来烹饪制酱(包含酱类、养生膏、药膳等)的家用电器。
相对而言,相关技术中的能用来制酱的家用电器一般为料理机100,其通过底部加热盘加热,搅拌刀具置于底端。针对相关技术中,料理机100制酱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专门用于制酱的机器。本专利为该机器设计了一种散热方案,为热风驱动电机31与电路板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用于制酱的料理机100。其包括热风组件30、搅拌桶61、顶盖组件62组成。为了给热风组件30的驱动电机31散热,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离心散热设计,其中热风风轮32用于驱动热风对流,散热风轮33用于驱动冷空气为热风电机散热。与此同时采用散热组件50为电路板等散热。
结合前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100由热风组件30、杯体11、顶盖组件62组成。其中热风组件30包括驱动电机31和热风风轮32,杯体11组件,由搅拌轴、搅拌叶片顶盖、磁铁极对、旋转叶片等组成。旋转叶片内开有四个对称孔,用于安装磁铁极对。搅拌轴充当把手,用于安装、拔出搅拌叶组件。
顶盖组件62,由顶板、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密封圈、传动磁极顶盖、磁极对、电机转接轴、电机、称重传感器、电源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底板等组成。其中电机支架用于固定电机以及传动磁极对。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底座的四角,用于食材的称重以及烹饪过程当中监控食材重量变化,并由此判断烹饪过程是否完成。
为给热风组件30散热,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离心扇叶设计结构。与此同时,为给电路板散热,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流风扇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料理机100,与传统具备制酱功能的料理机100相比,其具备以下优势:(1)其顶置刀具与搅拌片方案,杯体11可以整体拿出,便于清洗。(2)采用散热方案中,热风电机驱动热风对流外,还用于驱动另一个离心扇叶对电机自身进行散热。(3)采用轴流风机对电路板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散热方案:
(1)采用双离心扇叶设计,热风电机驱动离心扇叶旋转,从而实现强制热风循环加热。与此同时电机还驱动另一离心扇叶2旋转,从而驱动电机31外部冷空气强制对流,对电机自身进行散热。
(2)采用轴流风扇对电路板进行散热,风道由连个部件组件,并通过螺钉锁紧密封,放置经风机加压后风量通过缝隙节流后流出,影响主流道内风量及散热效果
本方案中采用轴流风机外还可以采用离心风机进行散热,其具体方式如下:
下底板设置炉脚,太高下底板离地距离,从而抬高离心风机距地面距离。
离心风机采用底部吸收冷风,冷风风量与电路板强制对流以后,经风道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款能够用于制酱的料理机100,(1)该款料理机100的整体结构布局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料理机100具有优势;热风电机与电路板散热方式与风道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3)加热方案不固定,可以为油浴、过热蒸汽、辐射加热等方式(参考其他加热方式专利)。
如图1-图5所示,料理机100包括机体10、搅拌桶61、顶盖组件62以及搅拌件63,其中,机体10内具有料理腔101,其中料理腔101呈顶部敞开的腔体形状,搅拌桶61可以放置到料理腔101内,也可以从料理腔101内取出,其中搅拌桶61呈顶部敞开的桶装,且搅拌桶61可以插装到料理腔101内,且顶盖组件62可以封闭搅拌桶61和/或料理腔101,而且搅拌件63可以设置在顶盖组件62上,从而在顶盖组件62封盖到搅拌桶61和/或料理腔101上时,可以将搅拌件63伸入到搅拌桶61内时,从而实现食物的料理。
另外,机体10还可以包括热风罩12,热风罩12可以设置在料理腔101的底壁外侧,热风罩12与料理腔101的底壁之间构造出加热腔102,发热件20可以设置在加热腔102内,从而实现对加热腔10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同时热风风轮32可以驱动加热腔102内的空气与料理腔101之间流通,从而实现对料理腔101进行热风加热。热风罩12的外侧连接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31的安装架13,驱动电机31安装在安装架13上。
另外,机体10还包括底壳,底壳可以构造成顶部敞开的壳状,底壳连接于杯体11的底部,且底壳与杯体11的底壁之间构造出电控腔103,其中,驱动电机31位于该电控腔103内。电控腔103内设有电控盒。
如图4,电控盒安装于底壳内的底部,电控盒的一端具有第一通风口,散热组件50与通风口接通,且底壳的底壁上设有第二通风口,且底壳的底壁内侧连接有导风管,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壳的底壁,且第二通风口位于导风管的内侧,第二通风口可以设置陈格栅状。散热组件50可以为离心风机。电控盒内设有电控板等。电控盒的另一端敞开并接通所述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且底壳的周壁上的多处设有格栅状的第三通风口,其中,一个第三通风口可以与电控盒的敞开端正对。
如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控盒安装于底壳内的底部,电控盒的一端具有第一通风口,散热组件50与通风口接通,且底壳的周壁上设有第二通风口,散热组件50与第二通风口正对,第二通风口可以设置陈格栅状。散热组件50可以为轴流风机。电控盒内设有电控板等。电控盒的另一端敞开并接通所述电控腔103的内部空间。且底壳的周壁上的多处设有格栅状的第三通风口,其中,一个第三通风口可以与电控盒的敞开端正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具有料理腔、加热腔和电控腔;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热风风轮、散热风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电控腔,且所述驱动件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热风风轮和所述散热风轮,所述热风风轮设于所述加热腔以驱动气流进入所述料理腔,所述散热风轮设于所述电控腔以对所述电机散热;
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于所述电控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腔的周壁和/或底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接通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体外部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还包括: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分别与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以及所述控制盒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散热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所述控制盒以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腔的底壁和/或周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接通所述散热孔,以用于接通所述机体的外部空间;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盒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电控腔的内部空间连通,以用于气流在控制盒的内部空间、电控腔的内部空间以及机体的外部空间流通;和/或
所述控制盒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且所述控制盒的另一端敞开以连通所述电控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敞开,所述杯体内构造出所述料理腔;
热风罩,所述热风罩罩设于所述杯体的底壁外侧,所述热风罩与所述杯体底壁之间构造出所述加热腔;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热风罩的外侧,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散热风轮嵌入所述安装口或所述散热风轮与所述安装口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罩上具有朝所述杯体凹陷的第一让位槽,所述散热风轮嵌入所述第一让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轮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让位槽;
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轮毂相连,且所述叶片包括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其中,所述第二让位槽与所述第一让位槽正对,且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让位槽的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还包括:
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顶部敞开;
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可打开地封盖所述搅拌桶;
搅拌件,所述搅拌件连接所述顶盖组件,且所述顶盖组件封盖所述搅拌桶则所述搅拌件伸入所述搅拌桶内,
其中,所述搅拌桶适于插装到所述料理腔内。
CN202120944081.6U 2021-04-30 2021-04-30 料理机 Active CN215191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4081.6U CN215191088U (zh) 2021-04-30 2021-04-30 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4081.6U CN215191088U (zh) 2021-04-30 2021-04-30 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1088U true CN21519108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8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4081.6U Active CN215191088U (zh) 2021-04-30 2021-04-30 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1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799A (zh) 电烤箱
CN113143043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15191088U (zh) 料理机
CN111839254B (zh) 一种烤制烹饪装置
WO2023279854A1 (zh) 烹饪器具
CN215899454U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8447347U (zh) 食物料理机进出风结构
CN220859922U (zh) 烹饪设备、集成灶
CN220859923U (zh) 烹饪设备
CN215686957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77533U (zh) 烹饪器具
CN213605938U (zh) 空气炸锅
CN213345334U (zh) 一种全方位散热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6822901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5777529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942979U (zh) 一种改善电机隔热效果的烹饪器具
CN220713697U (zh) 烹饪设备
CN21863584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2089220U (zh) 烹饪器具
CN220859921U (zh) 烹饪设备
CN217218790U (zh) 空气炸锅的盖体组件
CN21471213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860623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271990U (zh) 蒸烤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