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3442U -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3442U
CN212433442U CN202021016992.4U CN202021016992U CN212433442U CN 212433442 U CN212433442 U CN 212433442U CN 202021016992 U CN202021016992 U CN 202021016992U CN 212433442 U CN212433442 U CN 21243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prism
structura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9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
沈渊
何�泽
周鹏
吴晶晶
杜元生
徐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CS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S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S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69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该贴合膜自上而下包括四层功能膜,分别为第一层雾化膜、第二层结构膜、第三层结构膜和第四层结构膜;其中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由若干层偏光膜挤压构成;第二层结构膜双面均涂有贴合胶;第三层结构膜包括第一棱镜膜,第一棱镜膜正面设置由若干第一棱镜并列排列组成的棱镜结构;第四层结构膜包括第二棱镜膜,第二棱镜膜正面设置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二棱镜。该贴合膜可以和液晶显示面板玻璃直接接触,确保无干涉无炫光,视效达标,并且抗刮性满足组装需求,且其具有较高的挺度,可以满足大尺寸模组的使用要求。另外,该贴合膜可以一次组装完成,节省人工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TFT-LCD液晶显示技术的普及,其背光模组及其相关光学膜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之前采用的扩散板、90度增光、0度增光、3张膜片架构逐步被2张、甚至1张多层复合膜片替代,随着尺寸的日益加大对挺度要求变高、产品不断减薄及组装线对膜片组装要求日趋简易化,出现了DOP+D(扩散片贴合增光+扩散),POP+D(增光贴合增光+扩散),P+P+D(增光+增光+扩散)。
现有DOP,POP,P+P组合膜片,基本都采用1张复合或者2张增光+扩散板,所有架构都需要用到扩散板。这些膜片都需要进行裁切后才能组装使用,多一层膜片就需要多一次裁切,多一次包装成本,这样既增加了材料成本,又增加了人员组装膜片工时成本,而且多次包装运输组装,产品容易新增刮伤异物等不良导致生产及组装良率下降,最终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其中贴合膜自上而下包括四层功能膜,分别为第一层雾化膜、第二层结构膜、第三层结构膜和第四层结构膜;其中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由若干层偏光膜挤压构成,并在雾化膜表面做雾化涂布处理;第二层结构膜双面均涂有贴合胶,上表面与第一层雾化膜背面贴合,下表面与第三层结构膜的正面贴合;第三层结构膜包括第一棱镜膜,第一棱镜膜正面设置由若干第一棱镜并列排列组成的棱镜结构,且第三层结构膜的下表面覆有贴合胶层,并与第四层结构膜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第四层结构膜包括第二棱镜膜,第二棱镜膜正面设置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二棱镜,第二棱镜膜的表面经过喷砂处理,并在第二棱镜膜表面形成雾化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四层功能膜通过贴合胶粘合在一起,其中第二层结构膜用于间接粘贴第一层雾化膜和第三层结构膜,保证贴合生产的工艺稳定性,同时起到增加第一层雾化膜和第三层结构膜的挺性的作用。而第一层雾化膜和第四层结构膜表面所作的雾化涂布处理,使两者同时具有高辉度高遮蔽功能。
优选地,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为DBEF核心层,并在基膜表面做达到80%以上的扩散雾度,基膜为DBEF核心层,并在其表面做扩散雾度,DBEF的核心层具有偏光功能,其使部分横向光源偏振为垂直射入面,达到辉度增益效果。
优选地,第一棱镜膜正面的棱镜为顶角为90°±1°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结构底部宽度(pitch)为70微米,棱镜结构中相邻的两个棱镜以底边相接触的方式排列,使第三层结构膜具有辉度高增益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结构膜包括双面PU系primer处理的基膜,目的是为了增加第一层核心功能膜的挺性,也为了贴合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层结构膜的基膜使用50um~100um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作用是为了提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的贴合稳定性及产品的挺性,以避免温度升高后第一层雾化膜的核心层卷曲异常的现象。
优选地,第一棱镜膜上的棱镜采用顶角为90°、底边长70微米、高度35微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夹角45°,具有辉度高增益效果。
优选地,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的棱镜结构顶角为90°±1°的等腰三角形,且第二棱镜膜上的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的夹角为14°±1°,使第四层结构膜具有高辉度和高遮蔽性,同时第一棱镜膜和第二棱镜膜上的棱镜错位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两层棱镜膜之间的干涉风险。
优选地,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相邻棱镜之间的平面区间内设置微凸结构,微凸结构高度2-5um,大小10-50um,所述雾化层覆盖棱镜表面以及微凸结构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器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液晶显示用贴合膜。
本实用新型既有增亮膜的辉度增益效果,又有雾化遮蔽性效果,是将增光和扩散结构相结合的特殊结构,且在确保亮度达到液晶显示产品要求前提下,遮蔽性达到要求,确保无干涉无眩光,视效达标。另外,该贴合膜可以和液晶显示面板玻璃直接接触,确保无干涉无炫光,视效达标,并且抗刮性满足组装需求,且其具有较高的挺度,可以满足大尺寸模组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各层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三层结构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层雾化膜1、第二层结构膜2、第三层结构膜3、第四层结构膜4、第一棱镜膜31、第一棱镜32、第二棱镜膜41、第二棱镜42、微凸结构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实施例,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其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其中贴合膜自上而下包括四层功能膜,分别为第一层雾化膜1、第二层结构膜2、第三层结构膜3和第四层结构膜4;其中第一层雾化膜1的基膜由若干层偏光膜挤压构成,并在雾化膜表面做雾化涂布处理;第二层结构膜2双面均涂有贴合胶,上表面与第一层雾化膜1背面贴合,下表面与第三层结构膜3的正面贴合;第三层结构膜3包括第一棱镜膜31,第一棱镜膜正面设置由若干第一棱镜32并列排列组成的棱镜结构,第一棱镜膜31正面的棱镜为顶角为90°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结构底部宽度为70微米,该棱镜结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棱镜32以底边相接触的方式排列。第三层结构膜3的下表面覆有贴合胶层,并与第四层结构膜4的上表面贴合;第四层结构膜4包括第二棱镜膜41,第二棱镜膜正面设置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二棱镜42,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的第二棱镜结构顶角为90°的等腰三角形,第二棱镜膜的表面经过喷砂处理,并在第二棱镜膜表面形成雾化层。而在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相邻棱镜之间的平面区间内设置微凸结构43,微凸结构高度3um,大小20um,且雾化层覆盖棱镜表面以及微凸结构表面。
具体地,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为DBEF核心层,并在基膜表面做达到80%以上的扩散雾度,并在其表面做扩散雾度,DBEF的核心层具有偏光功能,其使部分横向光源偏振为垂直射入面,达到辉度增益效果。所用第二层结构膜包括双面PU系primer处理的基膜,具体为80um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其作用是为了提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的贴合稳定性及产品的挺性,以避免温度升高后第一层雾化膜的核心层卷曲异常的现象,也为了提高贴合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为避免第一棱镜膜31与第二棱镜膜41因各自的棱镜相互影响并产生干涉,将且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夹角45°,第二棱镜膜上的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的夹角为14°,采用这种第一棱镜膜和第二棱镜膜上的棱镜错位设置的方式,还可以使第一棱镜膜和第二棱镜膜具有辉度高增益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四层功能膜通过贴合胶粘合在一起,其中第二层结构膜用于间接粘贴第一层雾化膜和第三层结构膜,保证贴合生产的工艺稳定性,同时起到增加第一层雾化膜和第三层结构膜的挺性的作用。而第一层雾化膜和第四层结构膜表面所作的雾化涂布处理,使两者同时具有高辉度高遮蔽功能。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膜既有增亮膜的辉度增益效果,又有雾化遮蔽性效果,是将增光和扩散结构相结合的特殊结构,且在确保亮度达到液晶显示产品要求前提下,遮蔽性达到要求,确保无干涉无眩光,视效达标。
而由上述液晶显示用贴合膜作为部件组装而成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亮度达到液晶显示产品要求,同时其遮蔽性达到要求,并无干涉无眩光,视效达标。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四层功能膜,分别为第一层雾化膜、第二层结构膜、第三层结构膜和第四层结构膜;其中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由若干层偏光膜挤压构成,并在雾化膜表面做雾化涂布处理;第二层结构膜双面均涂有贴合胶,上表面与第一层雾化膜背面贴合,下表面与第三层结构膜的正面贴合;第三层结构膜包括第一棱镜膜,第一棱镜膜正面设置由若干第一棱镜并列排列组成的棱镜结构,且第三层结构膜的下表面覆有贴合胶层,并与第四层结构膜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第四层结构膜包括第二棱镜膜,第二棱镜膜正面设置若干等间距排列的第二棱镜,第二棱镜膜的表面经过喷砂处理,并在第二棱镜膜表面形成雾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雾化膜的基膜为DBEF核心层,并在基膜表面做达到80%以上的扩散雾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一棱镜膜正面的棱镜为顶角为90°±1°的等腰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结构底部宽度pitch为70微米,棱镜结构中相邻的两个棱镜以底边相接触的方式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结构膜包括双面PU系primer处理的基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二层结构膜的基膜使用50um~100um光学级化学处理PET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一棱镜膜上的棱镜采用顶角为90°、底边长70微米、高度35微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夹角4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的棱镜结构顶角为90°±1°的等腰三角形,且第二棱镜膜上的棱镜的延伸方向与产品MD方向的夹角为14°±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二棱镜膜的正面的棱镜结构中相邻棱镜之间的平面区间内设置微凸结构,微凸结构高度2-5um,大小10-50um,所述雾化层覆盖棱镜表面以及微凸结构表面。
9.一种显示器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用贴合膜。
CN202021016992.4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Active CN21243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992.4U CN21243344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992.4U CN21243344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3442U true CN212433442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992.4U Active CN212433442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3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6300B1 (ko) 터치입력방식의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775344B1 (en) Curv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US5606438A (en) Rugg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8205218B (zh)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797633B1 (en)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7238976B (zh) 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000771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47485A (ko) 광 지향성 적층체
JPH08271733A (ja) 前面側偏光板の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その製造法、および該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の偏光素膜側への貼着方法
CN110928053A (zh) 液晶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CN102519011B (zh) 光学膜片组及应用此光学膜片组的背光模块
US20030098931A1 (en) Optical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7034301U (zh) 一种具有增亮扩散功能的光学薄膜
CN111580200A (zh)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JP2000105669A (ja) タッチ入力方式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433442U (zh) 一种液晶显示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CN108897083B (zh) 一种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738829B2 (ja) 反射型偏光子及び補償フィルムを含む光学積層体
EP3414621A1 (en) Unitary optical film assembly
CN111580201A (zh) 显示器用贴合膜及显示器背光模组
JPH08271734A (ja) 前面側偏光板の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および該前面側保護シートの偏光素膜側への貼着方法
US20200371393A1 (en) Tiling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5932185U (zh) 复合光学膜片与显示装置
CN11461327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323675U (zh) 一种防窥贴膜、防窥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96 Hezhan Road, Cao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7

Patentee after: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6 Hezhan Road, Caojing Tow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07

Patentee before: CCS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S INDUSTR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aminating film and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Pledgee: Shanghai Jinshan sub branch of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Ltd.

Pledgor: Kaixinsen (Shanghai) functional film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1000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