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1111U -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 Google Patents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1111U
CN212431111U CN202020620363.6U CN202020620363U CN212431111U CN 212431111 U CN212431111 U CN 212431111U CN 202020620363 U CN202020620363 U CN 202020620363U CN 212431111 U CN212431111 U CN 212431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power supply
air
modu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03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un Space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un Space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un Space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un Space 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03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1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1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1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净化装置,用于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对由出风口位置送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电源模块;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的形状与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并适用于嵌入出风口内;其中,壳体邻近出风口的一端为送风端,与送风端位置相对的一侧为壳体的出风端;送风端和出风端均为开口形状;净化组件和电源模块均安装在壳体内,且并排设置;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箱,电源箱内置供电电路,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作为供电电路的输入端适用于外接电源,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净化组件电连接;电源箱与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其有效提高了中央空调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作为室内温度调节装置,目前已成为楼宇必备的电气设备。当前,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中央空调均配备了净化功能。即,中央空调将室内温度调节功能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集成到一起,从而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是,正是由于室内温度调节功能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集成,使得在中央公调的供电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后,二者均不能正常运行,从而降低了中央空调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出风净化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中央空调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净化装置,用于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对由所述出风口位置送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电源模块;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适用于嵌入所述出风口内;
其中,所述壳体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为送风端,与所述送风端位置相对的一侧为所述壳体的出风端;
所述送风端和所述出风端均为开口形状;
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并排设置;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置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适用于外接电源,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净化组件电连接;
所述电源箱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箱的箱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并通过所述壳体的侧壁覆盖所述箱口;
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穿过所述贯穿孔外接所述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端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朝向所述进风端的中心位置方向弯折;
其中,所述折边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进风端的开口宽度的四分之一;
所述电源箱与所述折边螺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源箱朝向所述进风端的箱壁的面积;
其中,所述电源箱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板与所述电源箱螺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过滤模块、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
所述过滤模块、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集尘模块沿所述出风端朝向所述进风端方向依次逐层设置;且
所述过滤模块邻近所述进风端,所述集尘模块邻近所述出风端;
其中,所述荷电模块包括固定框和多个连接杆;
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壳体的空腔相匹配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连接杆并排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的框体内;
每个所述连接杆的杆壁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模块的放电极针;
所述集尘模块包括集尘框和集尘网;
所述集尘框与所述壳体的空腔相匹配,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集尘网安装在所述集尘框内,且所述集尘网为蜂窝状中空通道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模块与所述荷电模块共用所述固定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尘框的两端设置有牵引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箱位于所述出风端的箱壁上设置有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源箱朝向所述出风端的箱壁铰接,并能够沿所述电源箱的箱壁表面旋转;
其中,所述固定件邻近所述集尘模块设置,并在所述固定件旋转至所述集尘模块位置处时挡住所述集尘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包括前面任一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
所述出风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通过对净化组件独立配置一电源模块,由电源模块对净化组件供电,来实现对中央空调送出的风进行净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中央空调室温调节模块与净化组件共用同一电源模块来说,实现了中央空调室温调节模块和净化组件的电源独立配置,从而在室温调节功能模块和净化组件任一部分出现故障时,能够单独断电进行更换维修而不影响另一部分的正常使用。这也就有效提高了中央空调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中安装在电源箱上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中过滤模块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中荷电模块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中集尘模块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的主体结构示意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用于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对由出风口位置送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壳体110、净化组件120和电源模块130。其中,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并且壳体110的形状与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使得壳体110能够嵌入到出风口内,由净化组件120对出风口送出的风进行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0邻近出风口的一端为送风端,与该送风端位置相对的一端为出风端。送风端与出风端均为开口形状。净化组件120则嵌入到壳体110内,并与壳体110的内部固定连接,从而将净化组件120安装在壳体110内。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净化组件120和电源模块130均安装在壳体110内,并且净化组件120与电源模块130并排设置。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净化组件120与电源模块130共用一个壳体110,净化组件120安装在壳体110的一侧,电源模块130安装在壳体110的另一侧。其中,电源模块130包括电源箱,电源箱内置供电电路(图中未示出),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作为供电电路的输入端适用于外接电源,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净化组件120电连接,从而使得供电电路能够对净化组件120供电,由净化组件120对中央空调送出的风进行净化。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供电电路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电源电路来实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参阅图2,电源箱与壳体110的侧壁为可拆卸连接。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通过对净化组件120独立配置一电源模块130,由电源模块130对净化组件120供电,来实现对中央空调送出的风进行净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中央空调室温调节模块与净化组件120共用同一电源模块130来说,实现了中央空调室温调节模块和净化组件120的电源独立配置,从而在室温调节功能模块和净化组件120任一部分出现故障时,能够单独断电进行更换维修而不影响另一部分的正常使用。这也就有效提高了中央空调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通过设置电源箱与壳体110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在电源箱内的供电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将电源箱由壳体110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出风净化装置100的电源维修的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电源箱安装到壳体110内时,电源箱可以设置为一侧开口的箱体结构。同时,电源箱的箱口朝向壳体110的侧壁设置。即,电源箱的箱口背向净化组件120设置。壳体110的侧壁覆盖电源箱的箱口。并且,参阅图3,壳体110的侧壁还开设有贯穿孔113,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穿过该贯穿孔113外接电源。通过在壳体110的侧壁开设共电源引入线穿过的贯穿孔113,避免了电源模块130线路乱飞的现象,防止了电源线路杂乱的情况,从而也就进一步提高了电源模块130与外接电源之间的线路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中,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均安装在壳体110内,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即,进风端和出风端均为开口形状)。
因此,在将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安装到壳体110内时,为了能够更方便的确定电源模块130与净化组件120的安装位置,防止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在安装过程中由壳体110的进风端处掉落,在本申请中,参阅图3,进风端的端口处还设置有折边111。该折边111朝向进风端的中心位置方向弯折。
由此,在将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由壳体110的出风端处向壳体110内安装时,通过进风端处的折边111的阻挡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由壳体110的进风端掉落的情况,实现了将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阻挡限制在壳体110内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该折边111还能够对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起一个支撑作用,从而加固电源模块130和净化组件120在壳体110内的稳固安装。
应当指出的是,在壳体110的进风端处设置折边111时,折边111的宽度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进风端的开口宽度的四分之一,以避免折边111过窄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和阻挡作用。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电源模块130在壳体110内的安装,还可以设置电源箱朝向进风端的侧壁与折边111螺接。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是用于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处,对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处送出的风进行净化的。因此,在将电源模块130安装在壳体110内时,此时中央空调出风口处送出的风直接通过壳体110的进风端进入到壳体110内。为了避免中央空调出风口处送出的风直接吹向电源模块130,从而影响电源箱内的供电电路的情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3,进风端的端口处还可以增设一挡板112。该挡板112位于壳体110安装电源模块130的这一侧,并且,该挡板11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电源箱朝向进风端的箱壁的面积,以使该挡板112能够遮挡住电源箱,从而能够有效防止中央空调出风口送出的风吹向电源模块130。
更进一步地,在进风端的端口处设置挡板112时,还可以将电源箱朝向进风端的侧壁与挡板1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接、还可以为卡接等各种结构,此处不再进行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4,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中,电源箱位于出风端侧的箱壁上设置有固定件131。该固定件131与电源箱朝向出风端的箱壁铰接,并能够沿电源箱的箱壁表面旋转。其中,固定件131邻近集尘模块123设置,并在固定件131旋转至集尘模块123位置处时能够卡住集尘模块123,以防止集尘模块123由壳体110的出风端掉落。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131可以设置为薄板状结构,固定件131的一端与电源箱的箱壁铰接,固定件131的另一端用于阻挡支撑集尘模块12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4,固定件131的另一端还可以设置有旋转把手131a,该旋转把手131a可以为弯折的片状结构,以便于通过手握旋转把手131a来实现对固定件131的转动,从而改变固定件131的电源箱的箱壁上的位置,最终实现对净化组件120的阻挡限位。
其中,固定件131的个数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固定件131呈上下方式依次罗列。如:固定件131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件131一上一下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隔。通过在电源箱设置固定件131,由固定件131作为附加的固定装置来加固集尘模块123在壳体110内的稳固,更加有效地防止了集尘模块123由壳体110内掉落的情况,这也就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中,净化组件120对由中央空调的出风口送出的风进行净化时,可以基于强场电介质原理(即,IntenseField Dielectric,IFD)来实现。
即,参阅图5至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中,净化组件120包括过滤模块121、荷电模块122和集尘模块123。过滤模块121、荷电模块122和集尘模块123沿壳体110的出风端朝向进风端方向依次逐层设置。其中,过滤模块121邻近进风端的端口,集尘模块123邻近出风端的端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110可以为矩形形状,对应的,参阅图5至图7,过滤模块121、荷电模块122和集尘模块123均为矩形结构。
具体的,参阅图5,过滤模块121可以设置为具有多个过滤窗口的矩形框。每个过滤窗口均可以设置过滤网121a,通过该过滤网121a对由中央空调的出风口送出的空气进行初级过滤。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网121a在过滤窗口上的固定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粘贴、螺接等各种方式,此次不进行具体限定。
参阅图6,荷电模块122包括有固定框122a和多个连接杆(图中未示出)。固定框122a与壳体110的空腔相匹配并与壳体110的内部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杆并排设置并固定在固定框122a的框体内。每个连接杆的杆壁上均设置有朝向过滤模块121的放电极针122b。该放电极针122b在强电场作用下通过尖端放电将通过壳体110内的空气电离,使运动的尘埃粒子带电。进而再通过集成模块中产生强电场,对空气中运动的带电微粒施加巨大的吸引力,吸附空气中近100%的运动微粒,同时将附着在颗粒物上的细菌等微生物同步收集并在强电场中杀灭。最后再由壳体110的出风端送出经过净化后的空气。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出风净化装置100中,每个连接杆上均可以只设置一个放电极针122b,放电极针122b位于连接杆的杆壁中间位置。
此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块130与放电极针122b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来实现。此处不进行赘述。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安装放电极针122b的部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实现,不具体限定为杆状结构。如图6所示,安装放电极针122b的部件可以设置为窗口形状的安装件,放电极针122b固定安装在该安装件的窗框上即可。
另外,固定框122a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电连接触点122c,通过该电连接触点122c与电源模块130中的供电电路电连接。并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荷电模块122中的固定框122a和连接杆均可以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参阅图7,集尘模块123则包括集尘框123a和集尘网123b。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集尘模块123是利用强电场对电离后的带电粒子进行吸附,因此可以将集尘网123b设置为蜂窝状中空通道结构,以增大集尘模块123的粒子吸附能力。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基于集尘模块123利用强电场对电离后的带电粒子进行吸附的原理,集尘网123b中相应具有电介质,电介质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此处不再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集尘框123a则同样设置在与壳体110的空腔相匹配的形状,并且通过集尘框123a与壳体110的内部固定连接。集尘网123b则对应安装在集尘框123a内进行固定即可。同时,还可以通过在集尘框123a的侧壁设置电连接触点123d,通过该电连接触点123d与电源模块130的供电电路电连接。
此外,为了便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净化组件120在壳体110内的安装,简化净化组件120的安装步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模块121和荷电模块122可以设置为共用一个固定框122a的结构。即,过滤模块121以平行与连接杆的方式固定到固定框122a内,并且过滤模块121与连接杆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从而使得连接杆上的放电极针122b能够有效对经过过滤模块121的空气进行电离。
同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阅图1,集尘框123a的两端可以设置牵引带123c。该牵引带123c固定在集尘框123a的外侧,在将集尘框123a由壳体110上取下时,可以直接通过拉拽该牵引带123c,从而通过拽动牵引带123c的作用带动集尘框123a由壳体110上取出。其极大地方便了集尘框123a的拆卸。
需要指出的是,牵引带123c优选采用绝缘材质制备。如:牵引带123c可以直接采用柔软材质制备。举例来说,可以采用布料、橡胶等制备。同时,牵引带123c在集尘框123a上的固定可以采用粘贴、螺接、铆接等各种方式,此处不进行具体限定。
此外,基于前面任一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10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本申请提供的中央空调包括前面任一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100。该出风净化装置100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处,对由出风口送出的风进行净化后,再通过出风净化装置100的出风端送出,从而使得中央空调在实现室内温度调节的同时,还达到了空气净化消毒的目的。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对由所述出风口位置送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电源模块;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相匹配,适用于嵌入所述出风口内;
其中,所述壳体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为送风端,与所述送风端位置相对的一侧为所述壳体的出风端;
所述送风端和所述出风端均为开口形状;
所述净化组件和所述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并排设置;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置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适用于外接电源,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净化组件电连接;
所述电源箱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的箱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并通过所述壳体的侧壁覆盖所述箱口;
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供电电路的电源引入线穿过所述贯穿孔外接所述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端的边缘均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朝向所述送风端的中心位置方向弯折;
其中,所述折边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送风端的开口宽度的四分之一;
所述电源箱与所述折边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端的端口处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源箱朝向所述送风端的箱壁的面积;
其中,所述电源箱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电源箱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过滤模块、荷电模块和集尘模块;
所述过滤模块、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集尘模块沿所述出风端朝向所述送风端方向依次逐层设置;且
所述过滤模块邻近所述送风端,所述集尘模块邻近所述出风端;
其中,所述荷电模块包括固定框和多个连接杆;
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壳体的空腔相匹配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连接杆并排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框的框体内;
每个所述连接杆的杆壁上均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模块的放电极针;
所述集尘模块包括集尘框和集尘网;
所述集尘框与所述壳体的空腔相匹配,并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集尘网安装在所述集尘框内,且所述集尘网为蜂窝状中空通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与所述荷电模块共用所述固定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框的两端设置有牵引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箱位于所述出风端的箱壁上设置有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源箱朝向所述出风端的箱壁铰接,并能够沿所述电源箱的箱壁表面旋转;
其中,所述固定件邻近所述集尘模块设置,并在所述固定件旋转至所述集尘模块位置处时挡住所述集尘模块。
10.一种中央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净化装置;
所述出风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中央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处。
CN202020620363.6U 2020-04-22 2020-04-22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Active CN212431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0363.6U CN2124311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0363.6U CN2124311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1111U true CN21243111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0363.6U Active CN212431111U (zh) 2020-04-22 2020-04-22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1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4057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255135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JP3246427B2 (ja) 電子式集塵器と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JP3277869B2 (ja) 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JP485360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2590958U (zh) 高吸附型静电净化器和具有该静电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5462733U (zh)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5606756U (zh)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12431111U (zh)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JP628782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用の除塵装置、その除塵装置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空気調和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CN106765579A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212431112U (zh) 中央空调出风净化系统
CN215446695U (zh) 带有回风净化功能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07094772U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KR20030075703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KR102398645B1 (ko) 이온 클러스터 공조시스템
CN216898000U (zh) 净化装置和制冷设备
CN100503050C (zh) 空气净化器的电子式集尘过滤器
CN113551352A (zh) 带滚珠触点的出风口净化单元
KR20030077156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전기식 집진장치
CN213453897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KR102266444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KR100484868B1 (ko) 전기식 공기청정기
CN107737671B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TW201627617A (zh) 一種風口用空氣淨化模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