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3897U -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3897U
CN213453897U CN202021506599.3U CN202021506599U CN213453897U CN 213453897 U CN213453897 U CN 213453897U CN 202021506599 U CN202021506599 U CN 202021506599U CN 213453897 U CN213453897 U CN 213453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module
volute
assembly
air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65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迟莽
张勇
李超
郑和清
周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65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3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3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3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的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与所述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机叶轮组件与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并且所述净化模块是与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方便对所述净化模块的安装。此外,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使得内部结构紧凑、新风装置的整体尺寸小,便于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对生活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营造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是目前日益迫切的事情。目前,空调挂壁机实现制冷、制热都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工作;长期运行工作后空气质量变差。尤其卧室晚上睡眠后,经过一晚运行后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不好。为此,各厂商推出了新风空调器,但是现有的新风空调器中的新风模块安装设置方式不便,导致产品尺寸较大,无法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器的产品尺寸较大,无法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其中,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的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与所述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一侧,且与所述蜗壳平行设置的外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蜗壳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蜗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净化模块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进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蜗壳组件连接,以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与所述净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适配,且与所述外壳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净化模块的第二容纳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进风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柱适配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孔以及所述螺栓柱的连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的固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进风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合部,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连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的固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净化模块为IFD净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IFD净化模块包括朝向所述进风口依次设置的过滤部、放电部以及吸附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若干层过滤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机叶轮组件与净化模块均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节省了蜗壳组件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净化模块是与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方便对所述净化模块的安装。此外,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使得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缩短风流动的路径,使得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可直接进入通过所述进风端进入所述净化模块,并由所述蜗壳组件上的出风口排出,实现了新风装置的小尺寸性能,使得所述新风装置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的内部结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中的蜗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装置中的进风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蜗壳组件 10 凹陷部 121
风机叶轮组件 20 滑槽 122
净化模块 30 进风腔体 60
进风端 301 过滤部 310
进风口 40 放电部 320
出风口 50 吸附部 330
蜗壳 110 螺栓柱 112
外壳 120 卡扣 113
第一容纳腔 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是现有的新风空调器是通过新风装置来将室外新风净化处理后鼓入室内,产品尺寸较大,无法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组件10;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10内的风机叶轮组件20,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内,且与所述蜗壳组件20滑动连接的净化模块30。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风机叶轮组件20与净化模块30都是设置在蜗壳组件 10内的,节省了蜗壳组件10的内部空间。并且所述净化模块30是与所述蜗壳组件20滑动连接的,使得所述净化模块30便于安装。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净化模块30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30的进风端301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301与所述进风口40连通。可见,通过将所述进风端301朝向所述进风口40设置,使得所述进风口40与所述净化模块30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缩短风流动的路径,使得从所述进风口40进入的风,可直接进入通过所述进风端301进入所述净化模块30,并由所述蜗壳组件10上的出风口50排出(由图3和图4中的箭头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的是空气的流向),即实现了新风装置的小尺寸性能,使得所述新风装置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蜗壳组件10 包括蜗壳110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110一侧,且与所述蜗壳110平行设置的外壳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设置在所述蜗壳110内,所述净化模块30与所述蜗壳110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0内。由于本实施例的所述外壳120是设置在所述蜗壳110的外侧,并且所述蜗壳110 与所述外壳120平行设置的,因此风机叶轮组件20是设置在内侧,所述净化模块30是设置在外侧,且彼此之间结构紧凑。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 5中所示,所述蜗壳110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的第一容纳腔111,由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是圆柱形的,因此所述第一容纳腔111 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以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为了保证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能够正常工作,所述第一容纳腔111的尺寸要比风机叶轮组件20 的尺寸略大,从而使得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能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1内正常工作。此外,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120内设置有凹陷部121,所述净化模块30嵌入设置在所述凹陷部121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净化模块30是长方体形状的,因此所述凹陷部121也同样设置为方形凹陷部,以实现对所述净化模块30的容纳。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凹陷部121的尺寸也需要略大于所述净化模块30的尺寸,以使得所述凹陷部121 可以容纳所述净化模块3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所述凹陷部121上设置有滑槽122,所述净化模块30上设置有滑块(因视角问题,未在图中标出),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122内滑动,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122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所述净化模块30与所述蜗壳组件10的滑动连接,从而方便所述净化模块30的安装。
从图2和图6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进风腔体60,所述进风腔体60与所述蜗壳组件10连接,以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与所述净化模块30。也就是说,所述进风腔体60是与所述蜗壳组件 10连接形成一个腔体,而所述风机叶轮组件20与所述净化模块30均设置在该腔体内。所述进风腔体40与所述蜗壳组件30装配时,所述进风腔体 40对所述净化模块30全面包覆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风腔体60 与所述外壳120适配,且与所述外壳120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净化模块 30的第二容纳腔,该第二容纳腔即为所述凹陷部121所形成的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容纳腔来对所述净化模块30进行全面包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净化模块30为IFD(Intense FieldDielectric,是指利用电介质材料为载体的强电场)净化模块。所述IFD 净化模块是是利用了静电吸附原理,通过电离空气,使灰尘带上静电,再使用带电极的滤芯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效果。因此通过设置所述IFD 净化模块可以实现对从进风口40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由于实施例中的净化模块30是与蜗壳组件10上设置的进风口40是并排设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从进风口40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本实施例中的净化模块30 包括有朝向所述进风口40设置的过滤部310、放电部320以及吸附部330,所述过滤部310包括若干层过滤网。在具体应用时,如图3中所示,当空气从所述进风口40进入所述蜗壳组件10后,首先经过所述净化模块30中的过滤部310对大颗粒灰尘进行过滤,然后经过放电部320对空气进行电离处理,最后经过吸附部330对灰尘进行吸附。空气经过所述净化模块30 后,从所述蜗壳组件10上设置的出风口50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进风腔体60是与所述蜗壳组件10上的外壳120连接的,因此为了方便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体60与所述外壳12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使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20上设置有螺栓柱112,所述进风腔体60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柱112 适配的连接孔610(如图6所示)。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使用螺栓与所述连接孔610以及所述螺栓柱112连接,就可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的固定。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20上设置有卡扣113,所述进风腔体6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113适配的扣合部(因视角问题,卡扣部被遮挡,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卡扣113与所述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连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60与所述外壳120的固定。在具体应用时,所述卡扣113以及对应的扣合部均可设置有多个,以对所述进风腔体60与所述外壳120更好地固定。所述卡扣113上可设置有通孔,所述扣合部上设置有凸起,通过将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以实现所述卡扣113与所述扣合部的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新风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器的新风装置中设置有风机叶轮组件与净化模块,风机叶轮组件与净化模块是嵌入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呈并排设置,因此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蜗壳组件10内的空气就可直接进入所述净化模块,使得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保证所述新风装置的整体尺寸小,进而保证所述空调器的整体尺寸小,便于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装置。通过在所述新风装置设置有新风模块,该新风模块与新风风道上的新风进风口连通,实现对室内空气过滤,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可设置成一体化,便于用户使用,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空气生活环境。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侧与室外侧,室内侧为面相室内设置,室外侧为面相室外设置,所述新风模块10设置在所述室内侧;所述室内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新风模块 10一侧的离心风叶;所述室外侧包括有轴流风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流风叶一侧的冷凝器。所述轴流风叶与所述离心风叶分别用于实现室外出风与室内出风。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的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与所述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机叶轮组件与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并且所述净化模块是与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方便对所述净化模块的安装。此外,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使得内部结构紧凑、新风装置的整体尺寸小,便于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的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内,且与所述蜗壳组件滑动连接的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位于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外侧,且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进风口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包括蜗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一侧,且与所述蜗壳平行设置的外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蜗壳内,所述净化模块与所述蜗壳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净化模块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进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蜗壳组件连接,以容纳所述风机叶轮组件与所述净化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适配,且与所述外壳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净化模块的第二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进风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柱适配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孔以及所述螺栓柱的连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的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进风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合部,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连接,实现所述进风腔体与所述外壳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为IFD净化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FD净化模块包括朝向所述进风口依次设置的过滤部、放电部以及吸附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若干层过滤网。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
CN202021506599.3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453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6599.3U CN213453897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6599.3U CN213453897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3897U true CN213453897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0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6599.3U Active CN213453897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3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1328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2630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266273A (zh) 一种双向进风的塔式空气净化器结构
CN213453897U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0716652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765579A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106016523B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5808865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261874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511462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44634U (zh) 空调器
CN212841957U (zh) 新风除湿机净化结构
CN207094772U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213777922U (zh)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49005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2252869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778532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17574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式冷风机
CN212961940U (zh) 新风除湿一体机
CN21171669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330042U (zh) 一种具有灭菌功能的新风空调机组
CN217541003U (zh) 空气净化组件、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7817061U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689262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16143831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