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2733U -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2733U
CN205462733U CN201620118797.XU CN201620118797U CN205462733U CN 205462733 U CN205462733 U CN 205462733U CN 201620118797 U CN201620118797 U CN 201620118797U CN 205462733 U CN205462733 U CN 205462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onizing
type air
ioniz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87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小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187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2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2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2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容纳在壳体组件内的净化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位于壳体的前部的气流入口;用于容纳净化组件的净化腔室;位于壳体的后部的气流出口;用于使经由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净化腔室、且位于气流入口和净化腔室之间的气流导向部。净化组件包括:与正极相连并且设置于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的电离发生部件;与负极相连并且沿与进入净化腔室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净化腔室中的吸附部件,能使流入净化腔室的气流流动经过吸附部件表面后经气流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具有相对小的体积和相对大的吸附面积,空气净化效果更好,且在净化过程中不会产生过量的臭氧,防止损害人体健康。

Description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污染的增加,导致例如雾霾等环境问题加重,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另外,在一些应用环境,例如室内、医院病房等中,通常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粉尘、花粉等含量具有严格要求,以免对敏感人群、患者带来不适或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如何进行空气净化,例如对空气进行有效杀菌以及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进行空气净化主要由滤芯过滤,电离过滤等多种方式。
滤芯过滤采用物理过滤原理,当空气穿过滤芯时,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被滤芯拦截,从而实现空气净化。滤芯结构简单,通常可以制成板状、筒状等多种形状,对安装空间没有特别限制,尤其适用于安装在狭小空间内,例如汽车的空调滤芯腔中。但是,滤芯通常不能清洗,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更换滤芯的成本增加。另外,滤芯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受到出风要求的限制,在过滤较小颗粒物,例如PM2.5的情况下,出风量会受到影响。
电离过滤采用离子吸附原理,通过正极放电将空气电离,使空气中的灰尘等悬浮颗粒物带正电荷,连接负极的吸附部件在空气流过吸附部件表面时吸附空气中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物。电离过滤对微小颗粒物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但需要吸附部件具有较大的表面面积,尤其是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具有较长距离,以使空气与吸附部件的表面进行充分接触。因此,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尤其是安装空间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厚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安装电离过滤装置的话,通常需要设置多个平行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排列的片状负极吸附部件,导致负极吸附片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宽度受到安装厚度的限制,不能与经过其表面的空气形成充分接触,从而降低了吸附性能。另外,每个负极吸附部件通常需要设置一个电离发生部件,例如电极丝,由于电极放电产生的高压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变成臭氧,在设置多个吸附部件的情况下,会导致臭氧增加,尤其是例如汽车驾驶室的密闭空间内吸入过量臭氧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容纳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净化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部;净化腔室,用于容纳所述净化组件;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后部;气流导向部,所述气流导向部位于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净化腔室之间,用于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电离发生部件,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与正极相连并且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与负极相连并且沿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净化腔室中,使流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流动经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后经由所述气流出口流出。
由于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了气流导向部,能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并流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相当于将气流原来简单的直线路径变为了折线路径,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气流通过吸附表面的行程,能够使气流与吸附板充分接触,增强了吸附性能。
优选的,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所述电离丝沿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该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如此设置,可使电离丝的电离范围基本覆盖入口位置,可避免设置多根电离丝导致臭氧生成量增加。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电离丝安装部,所述电离丝连接在所述电离丝安装部上。
优选的,所述电离丝与所述电离丝接线柱之间为可拆卸的钩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流的弯折角度为大致90度。
优选的,所述吸附部件为板状。
优选的,所述板状吸附部件布置成与所述电离丝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吸附部件安装部,所述板状吸附部件通过所述吸附部件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吸附部件为筒状。筒状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更强。
优选的,所述筒状吸附部件为多个并且沿所述电离丝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使所述电离发生部件和所述吸附部件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空调系统的滤芯腔内,所述滤芯腔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滤芯支架,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以使经由所述入风口进入滤芯腔的气流大致全部地通过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过滤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包括适配外壳和容纳在所述适配外壳中的过滤组件。所述适配外壳包括: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入口位于所述适配外壳的前部;安装腔室,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组件;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适配外壳的后部;气流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安装腔室之间,用于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形成具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净化腔室,所述支撑壳体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入口部与所述气流入口连通,以使所述弯折后的气流流入所述净化腔室中,所述出口部与所述气流出口连通;电离电离发生部件,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与正极相连并且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与负极相连并且沿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净化腔室中,使流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流动经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后经由所述气流出口流出。
由于本技术方案中适配壳体上设置了气流导向部,能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所述安装腔室并流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相当于将气流原来简单的直线路径变为了折线路径,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气流通过吸附表面的行程,能够使气流与吸附板充分接触,增强了吸附性能。
优选的,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用于安装在汽车空调系统的滤芯腔内,所述滤芯腔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滤芯支架,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的适配外壳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以使经由所述入风口进入滤芯腔的气流大致全部地通过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过滤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所述电离丝沿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该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电离丝安装部,所述电离丝连接在所述电离丝安装部上。
优选的,所述电离丝与所述电离丝接线柱之间为可拆卸的钩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流的弯折角度为大致90度。
优选的,所述吸附部件为板状。
优选的,所述板状吸附部件布置成与所述电离丝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吸附部件安装部,所述板状吸附部件通过所述吸附部件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吸附部件为筒状。
优选的,所述筒状吸附部件为多个并且沿所述电离丝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使所述电离发生部件和所述吸附部件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器一个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净化部件2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应用于车内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实施例中,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和容纳在壳体1中的净化组件。
壳体1包括气流入口101、气流出口102、净化腔室103和气流导向部104。气流入口101位于壳体1的前部顶端,气流导向部104位于气流入口102和净化腔室103之间,空气由气流入口101进入净化装置,其流动方向会被气流导向部104改变,之后进入净化腔室103。气流出口102位于壳体1的后部底端,进入净化腔室103的空气经过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最终经气流出口102流出。
其中,图中所示实施例的气流入口101位于壳体1的顶端,气流出口102位于壳体1的底端,但还有诸如位于左右两侧的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所描述的方式。
净化组件包括电离发生部件和吸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2,吸附部件为负极板4。电离丝2与电源正极相连,负极板4与电源负极相连。
电离丝2设置于净化腔室103的入口位置的中间,垂直于进入净化腔室103的气流的朝向,且沿着净化腔室103的入口的长度方向布置。具体地,净化腔室103的入口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正极柱3(图1中仅示出了左端的),电离丝2的左右两端挂接于两个正极柱3上。电离丝2的两端连接有挂环(图中未示出),对应地,正极柱3上设有用于挂接的弹性挂钩(图中未示出),正极柱3、挂环和弹性挂钩均可由导体制成,方便导通。另外,弹性挂钩之间的距离可设置为比电离丝2的长度略大,在挂接电离丝2时可依靠弹性挂钩的弹性实现自动张紧。
电离丝2为直径很小的金属丝,接通高压电后可电离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带电。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电可设为8kV。经气流入口102和气流导向部件104进入净化腔室103的空气,在进入净化腔室103前会流过电离丝2而被电离,并使空气中夹带的杂质带电。
负极板4沿与进入净化腔室103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净化腔室103中,且负极板4与电离丝2大致平行。负极板4与负极相连,流入净化腔室103的电离空气经过负极板4的吸附表面后经气流出口102流出,空气中的杂质会被负极板4所吸附。负极板4在气流方向上具有较大的长度,即使气流速度较快也能保证电离空气中的杂质能被充分吸附,所以单位时间可净化较大体积的空气。
其中,壳体1的净化腔室103内设置有吸附部件安装部,用于安装负极板4。吸附部件安装部可以是在净化腔室103内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插槽(图中未示出),以插接负极板4。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源,可以为车载12V电源,也可以为点烟器电源,或者内置于净化装置内的电池。
由于在气流导通方向上,负极板具有较长的吸附距离,能更充分吸附空气中的污物;且负极板占用空间很小,使得本装置能够制成较薄的形状,可以适应狭小的安装空间;另外,本实用新型电离部件数量少,可设置为仅有一根电离丝,因而产生的臭氧量也会较少,可避免损害人体健康。此外,电离丝和负极板可通入较高的电压,使得电离和吸附能力提高,可保证风速较大时也能充分吸附空气中的污物。
其中,负极板的数量不限于一片,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具有3片负极板401、402和403。如此设计使净化装置总的吸附面积更大,整体净化能力更强。另外,图2中显示了负极板的另外一种安装方式,具体为,连接柱6从净化腔体103内部固定在壳体1的前面和后面上,连接柱6穿过负极板401、402和403,各个负极板固定在连接柱6上。连接柱6可以为导体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当连接柱6由导体材料制成时,仅需一个负极板接通负极即可实现所有负极板均带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设置为负极板401不接通负极,负极板402和负极板403接通负极。设置两个连接柱6,其中一个连接柱6与负极板403、负极板402和壳体1连接,而负极板401与该连接柱6相交的部位设置有孔,且孔径大于连接柱6的直径,使得该连接柱6不与负极板401接触;另一个连接柱6与负极板401和壳体1连接,相应地,负极板402和负极板403与该连接柱6相交的部位也设有孔,使得该连接柱6不与负极板402和负极板403接触。
其中,连接柱6的数量不局限于2个,也可以设置为诸如4个、5个等。另外,也可以设置导体材料的壳体1,可用作接地,负极板401不接通负极时可通过连接柱6与壳体1导通。当然,相应的,此时固定接通了负极的负极板403的连接柱6应当与壳体1之间绝缘,可通过在二者之间设置绝缘件等方式来实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板还可设置为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安装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该空气净化装置中设置有多个负极板,负极板404的平面与电离丝垂直,多个负极板404间距排列,空气从负极板间穿过。而实际应用中负极板404的方向并不局限于此,还可设置为负极板平面与电离丝呈多种角度,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吸附部件还具有其他形式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吸附部件为吸附筒7。吸附筒7的轴线与电离丝2垂直,用多个吸附筒7沿电离丝排列于净化腔体103中,吸附筒7接电负极,其内壁表面和外壁表面均可吸附杂质,具有较大的吸附面积。再如,吸附部件还可以为具有扁平腔体的吸附筒(图中未示出),具有较大的吸附面积,也可以替代负极板,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
图5为电离式空气净化器的一个实施例,图6为图5中过滤组件2a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包括适配外壳1a和容纳于适配外壳的过滤组件2a。
适配外壳1a用于与车载空调系统的滤芯腔的安装架适配。适配外壳1a包括入风口101a、出风口102a和安装腔体。入风口101a位于适配外壳1a的前部顶端,与安装腔体连通;出风口102a位于适配外壳1a的后部顶端,也与安装腔体连通。安装腔体用于容纳净化部件2a。
其中,入风口101a位于适配外壳1a的前部顶端,与安装腔体连通;出风口102a位于适配外壳1a的后部顶端,但还有诸如位于左右两侧的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所描述的方式。
适配外壳1a还包括气流导向部103a,气流导向部103a位于适配外壳入口101a和安装腔体之间,用于使经由气流入口101a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安装腔室。
过滤组件2a包括支撑壳体201a、电离发生部件和吸附部件,本实施例中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205a,吸附部件为负极板204a。支撑壳体2a内形成具有入口部202a和出口部的净化腔室,支撑壳体2a容纳在适配外壳1a的安装腔室内。支撑壳体2a的入口部201a与适配外壳1a的气流入口101a连通,以使弯折后的气流流入支撑壳体2a的净化腔室中,出口部与气流出口102a连通。
过滤组件2a与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相比,其区别在于,过滤组件2a本身不具有气流导向部,其余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而,其更详细的实施方式说明可参考上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和电离式空气净化器,都能够以相对小的装置体积获得较强的空气净化能力,可适用于安装空间受限的位置,如车载空调系统。现有的车载空调过滤空气的部件一般为板状滤芯,插装于滤芯腔内的滤芯支架上,空气由滤芯腔的进风口流入,从滤芯板主平面的法向穿过后再从滤芯腔的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可替代所述滤芯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应用于车内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大致示出了电离式空气净化器1c于车载空调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凸缘401c、402c、403c与404c组成滤芯安装架,滤芯安装架与风道壁2c共同形成滤芯腔。滤芯腔左侧为出风口3c,右侧为入风口5c。电离式空气净化器1c插装于滤芯安装架上,其气流入口与滤芯腔的入风口5c连通,气流出口与滤芯腔的出风口3c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风道壁2c上的凸缘401c、402c、403c与404c将电离式空气净化器1c的适配外壳边缘包围,该结构使得气流只能由适配外壳的入口进入过滤组件,保证了进入滤芯腔入风口5c处的气流大致全部地通过电离式空气净化器1c过滤,并经由出风口3c排出。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方法。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Claims (24)

1.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容纳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净化组件,其中: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部;
净化腔室,用于容纳所述净化组件;
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后部;
气流导向部,所述气流导向部位于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净化腔室之间,用于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
电离发生部件,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与正极相连并且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
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与负极相连并且沿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净化腔室中,使流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流动经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后经由所述气流出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所述电离丝沿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该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电离丝安装部,所述电离丝连接在所述电离丝安装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丝与所述电离丝接线柱之间为可拆卸的钩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的弯折角度为大致90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为板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吸附部件布置成与所述电离丝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吸附部件安装部,所述板状吸附部件通过所述吸附部件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为筒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吸附部件为多个并且沿所述电离丝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使所述电离发生部件和所述吸附部件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安装在汽车空调系统的滤芯腔内,所述滤芯腔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滤芯支架,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壳体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以使经由所述入风口进入滤芯腔的气流大致全部地通过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过滤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13.一种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包括适配外壳和容纳在所述适配外壳中的过滤组件,其中:
所述适配外壳包括:
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入口位于所述适配外壳的前部;
安装腔室,用于容纳所述过滤组件;
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位于所述适配外壳的后部;
气流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气流入口和所述安装腔室之间,用于使经由所述气流入口进入的气流弯折一定角度;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形成具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净化腔室,所述支撑壳体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入口部与所述气流入口连通,以使所述弯折后的气流流入所述净化腔室中,所述出口部与所述气流出口连通;
电离发生部件,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与正极相连并且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
吸附部件,所述吸附部件与负极相连并且沿与进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的朝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净化腔室中,使流入所述净化腔室的气流流动经过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表面后经由所述气流出口流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安装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滤芯腔内,所述滤芯腔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滤芯支架,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的适配外壳安装在所述滤芯支架上,以使经由所述入风口进入滤芯腔的气流大致全部地通过所述电离式空气净化器过滤并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发生部件为电离丝,所述电离丝沿所述净化腔室的入口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该净化腔室的入口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电离丝安装部,所述电离丝连接在所述电离丝安装部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丝与所述电离丝接线柱之间为可拆卸的钩环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的弯折角度为大致90度。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为板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吸附部件布置成与所述电离丝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吸附部件安装部,所述板状吸附部件通过所述吸附部件安装部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件为筒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吸附部件为多个并且沿所述电离丝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离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分别使所述电离发生部件和所述吸附部件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CN201620118797.XU 2016-02-06 2016-02-06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5462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8797.XU CN205462733U (zh) 2016-02-06 2016-02-06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8797.XU CN205462733U (zh) 2016-02-06 2016-02-06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2733U true CN20546273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8797.XU Active CN205462733U (zh) 2016-02-06 2016-02-06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273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267A (zh) * 2016-02-06 2016-07-06 吕小路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US11011045B1 (en) 2019-11-01 2021-05-18 Honda Motor Co., Ltd. Object detection and alert for autonomous ride-sharing vehicle
US11358078B2 (en) 2019-11-01 2022-06-14 Honda Motor Co., Ltd. Conductive thread for vehicle maintenance
US11458816B2 (en) 2019-11-01 202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Self cleaning of ride sharing vehicl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267A (zh) * 2016-02-06 2016-07-06 吕小路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5737267B (zh) * 2016-02-06 2019-07-05 吕小路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US11011045B1 (en) 2019-11-01 2021-05-18 Honda Motor Co., Ltd. Object detection and alert for autonomous ride-sharing vehicle
US11358078B2 (en) 2019-11-01 2022-06-14 Honda Motor Co., Ltd. Conductive thread for vehicle maintenance
US11458816B2 (en) 2019-11-01 202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Self cleaning of ride sharing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6756U (zh)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5462733U (zh) 电离式空气净化装置
JP2007021411A (ja) 電気集塵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15016405A (ja) 空気清浄ユニット
EP1652587A2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electrostatic dust collector
CN212039644U (zh) 一种汽车空调滤芯前置过滤装置
CN107737670B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6765579A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107560023B (zh) 静电除尘模块和空气调节装置
JP5696718B2 (ja) 放電ユニット及び空気清浄機
CN216300717U (zh) 车载净化器
CN114484696A (zh) 一种空气过滤方法
CN206996842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075116U (zh) 新型净化腔和室内净化器
CN219843264U (zh) 离子发生器及空气净化器
KR20030075703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CN216300716U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18463446U (zh)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JPH08173843A (ja) 空気清浄装置
CN218154474U (zh) 一种过滤模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11189587U (zh) 一种等离子体滤网装置
CN212431111U (zh) 出风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中央空调
CN218379821U (zh) 离子发生器、过滤组件和空调
CN211372637U (zh) 一种空气检测净化装置及灯具
CN102853489B (zh) 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