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9911U -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9911U
CN212419911U CN202020782489.3U CN202020782489U CN212419911U CN 212419911 U CN212419911 U CN 212419911U CN 202020782489 U CN202020782489 U CN 202020782489U CN 212419911 U CN212419911 U CN 212419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cutter
groove
stack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24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张颖
李广明
周玉艮
葛高强
毛啸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uang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uang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uang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uang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24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9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9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9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属于叠压设备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只能实现刀粒有序排列,无法实现刀粒的相互叠压,叠压相同刀粒的不镀部位,只能通过手工完成,工人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输送若干刀粒的送料槽,设置用于实现刀粒叠压的叠装槽;所述送料槽设有供刀粒移出的出料口;所述叠装槽设有能够承接从出料口移出刀粒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充分考虑刀粒的结构特点,打破现有的只能手工叠压刀粒的技术偏见。本实用新型设置具有高度差的叠置段,能够使得刀粒向下倾斜,与前一个刀粒叠压在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属于链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链锯包括锯链以及若干刀粒,若干刀粒交错的装配在锯链上,锯链带动刀粒横向运动,来进行剪切动作。
为提高刀粒质量,需要对刀粒的表面进行局部电镀处理,进行刀粒的局部电镀,最优的方法是露出需要刀粒需电镀的部分,叠压相同刀粒的不镀部位。
链锯上的刀粒形状不规则,一般为带有折边以及弧形刃角的L型薄片结构,参见图1-2,刀粒的长度为a,宽度为b,厚度为c,折边的延伸宽度为d,折边的延伸长度为e。
但由于链锯上的刀粒形状不规则,现有的叠压相同刀粒的不镀部位,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通过机器设备自动完成,叠压效率慢,费时费力,进而影响刀粒的电镀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 CN203794102U)公开了一种锯齿刀粒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送料槽、送料槽振动装置和刀粒筛选器,所述送料槽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之间有振动盘导槽将所述送料槽与振动盘连接起来,所述送料槽的另一端为取料口,所述送料槽振动装置与所述送料槽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刀粒筛选器位于所述振动盘导槽处用于筛选方向符合要求的所述锯齿刀粒。
上述送料机构,用于刀粒焊接送料,只能实现刀粒有序排列,依旧无法实现刀粒的相互叠压,叠压相同刀粒的不镀部位,只能通过手工完成,参见图3-4,工人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刀粒向下倾斜移动的高度落差,形成能够使得前、后刀粒叠装在一起的叠置段,自动化程度高;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刀粒叠压效率,刀粒叠装效果佳的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包括能够输送若干刀粒的送料槽,设置用于实现刀粒叠压的叠装槽;
所述送料槽设有供刀粒移出的出料口;
所述叠装槽设有能够承接从出料口移出刀粒的进料口;
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两者之间具有能够使得刀粒向下倾斜移动的高度落差,进而形成能够使得前、后刀粒叠装在一起的叠置段。
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充分考虑刀粒的结构特点,打破现有的只能手工叠压的技术偏见。本实用新型设置具有高度差的叠置段,能够使得刀粒在经过叠置段时,向下倾斜,与前一个刀粒叠压在一起,进而完成叠压相同刀粒的不镀部位。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刀粒的叠压,自动化程度高,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刀粒叠压效率。
刀粒的移动动能可由振动器或振动盘或输送带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送料槽连接一能够实现刀粒有序排列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导槽与送料槽相通;进而振动盘能够传递给刀粒动能,使得按照叠装要求呈统一姿态的刀粒能够自动从送料槽的槽腔移动到叠装槽的槽腔内。
通过振动盘实现刀粒的有序排列,能够进一步提高刀粒电镀的自动化程度。
由于振动盘能够源源不断的有序输出刀粒,并提供刀粒的动能,使得靠近振动盘的刀粒能够推动远离振动盘的刀粒在送料槽内移动,因此后一个刀粒相比前一个刀粒具有更大的动能。当前一个刀粒落入叠装槽内,后一个刀粒向下倾斜时,失去后一个刀粒推动的前一个刀粒的移动速度会小于后一个刀粒的移动速度,导致前后两个刀粒叠压在一起,完成刀粒的叠压,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振动盘为能够将无序的刀粒振动成刀粒折边朝下,并且折边在前,弧形刃角在后的辅助送料设备,进一步,便于刀粒的叠压。
刀粒需要电镀的部分一般为折边外壁面,不镀部位为弧形刃角。为完成刀粒的电镀,需要用后一个刀粒的折边结构把前一个刀粒的弧形刃角遮住,实现刀粒不镀部位的叠压。刀粒折边在前,弧形刃角在后的移动方式,在经过叠置段时,能够使得后一个刀粒的折边内壁面把前一个刀粒的弧形刃角隐藏起来,进而实现刀粒的精准电镀。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两者之间有间隙,其值为L,两者完全隔离,进一步便于分别控制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上刀粒的移动速度,使得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上的刀粒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进而能够使得前刀粒移动速率小于后刀粒的移动速率。
出料口的设置位置高于进料口的设置位置,两者的高度差为h,能够使得刀粒从出料口向下倾斜移动到进料口中。
位于出料口,正在跌落的后刀粒移动速度比已经移动到进料口的前刀粒快,并且后刀粒的位置比前一个刀粒的位置高,其向下倾斜时,其折边恰好能与前刀粒的弧形刃角相抵触,使得后刀粒向斜上方移动,进而后刀粒能够骑乘到前刀粒上,实现前、后刀粒的叠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L≤0.5*a,出料口和进料口的间隙不能太大,如果间隙太大,刀粒容易卡在间隙内,优先的间隙值为1-3毫米;c≤≤h≤10*c,出料口和进料口的高度差不能太大,如果高度差太大,刀粒容易翻转,优先的高度差为2-4毫米,确保后刀粒只向下倾斜,不会翻转。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叠装槽与送料槽的最大槽宽为A,其槽高为B;2*c≤A≤b,使得叠装槽与送料槽只能竖向输送刀粒;B >0.3*b。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根据刀粒的重心位置和结构特点,所述叠装槽、送料槽与刀粒的折边相接触的侧壁倾斜布置,使得刀粒的重心靠近侧壁,便于后一个刀粒从前一个刀粒远离折边的一侧进行叠压。
特别是,当刀粒被振动时,刀粒的弧形刃角振动幅度要比折边的振动幅度要小,便于后刀粒的折边结构叠压前一个刀粒的弧形刃角,进一步,确保刀粒的叠压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叠装槽、送料槽为U字形结构,其侧壁的倾斜角度为E,其值为35度到70度,确保刀粒的重心,尽可能低一些,便于前后刀粒的叠压。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侧壁叠置一用于限制刀粒移动范围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下方的槽腔形成容纳竖向布置刀粒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方开设用于观察刀粒移动状态的敞口;所述限位件在相邻进料口处,叠置一用于限位刀粒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延伸至进料口的敞口处。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
所述叠装槽、送料槽的竖向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叠装槽下端装配一振动器。
当刀粒叠压不到位,通过振动器使得刀粒振动,由于叠装槽的侧壁倾斜布置,并且刀粒的折边结构扣在叠装槽的侧壁上,刀粒的弧形刃角振动幅度要比折边的振动幅度要小,便于后刀粒的折边结构叠压前一个刀粒的弧形刃角,进一步,确保刀粒的叠压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充分考虑刀粒的结构特点,打破现有的只能手工叠压的技术偏见。本实用新型设置具有高度差的叠置段,能够使得刀粒向下倾斜,与前一个刀粒叠压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刀粒的叠压,自动化程度高,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刀粒叠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刀粒一种结构示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3为若干刀粒叠压效果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槽与叠装槽装配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增设振动盘的结构示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增设振动器的结构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刮料机构、磁吸机构以及叠装槽装配示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结构示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叠装槽上装配冲针以及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刮板结构示图;
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刮料机构结构示图;
图16为图15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最优结构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刀粒;11、折边;12、弧形刃角;2、送料槽;21、出料口;3、叠装槽; 31、进料口;32、振动器;4、振动盘;41、导槽;5、插板;51、长条孔;6、磁吸机构;61、磁吸件;62、L型板;63、升降驱动源;64、平移驱动源;65、吸附驱动源;7、刮料机构;71、刮板;711、伸出部;712、推动齿;72、驱动源一;73、驱动源二;74、撑孔组件;741、撑板;742、驱动源三;81、第一检测传感器;82、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包括能够输送若干刀粒1的送料槽2,设置用于实现刀粒1叠压的叠装槽3;
所述送料槽2设有供刀粒1移出的出料口21;
所述叠装槽3设有能够承接从出料口21移出刀粒1的进料口31;
本实用新型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充分考虑刀粒1的结构特点,打破现有的只能手工叠压的技术偏见。本实用新型设置具有高度差的叠置段,能够使得刀粒1向下倾斜,与前一个刀粒1叠压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刀粒1的自动叠压,自动化程度高,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刀粒1叠压效率。
刀粒1的移动动能可由振动器或振动盘或输送带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增设振动盘4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送料槽2连接一能够实现刀粒1有序排列的振动盘4,所述振动盘4的导槽41与送料槽2相通;进而振动盘4能够传递给刀粒1动能,使得按照叠装要求呈统一姿态的刀粒1能够自动从送料槽2的槽腔移动到叠装槽3的槽腔内。
通过振动盘4实现刀粒1的有序排列,能够进一步提高刀粒1电镀的自动化程度。
由于振动盘4能够源源不断的有序输出刀粒1,并提供刀粒1的动能,使得靠近振动盘4的刀粒1能够推动远离振动盘4的刀粒1在送料槽2内移动,因此后一个刀粒1相比前一个刀粒1具有更大的动能。当前一个刀粒1落入叠装槽3内,后一个刀粒1向下倾斜时,失去后一个刀粒1推动的前一个刀粒1的移动速度会小于后一个刀粒1的移动速度,导致前后两个刀粒1叠压在一起,完成刀粒1的叠压,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实现。
所述振动盘4为能够将无序的刀粒1振动成刀粒1折边11朝下,并且折边11在前,弧形刃角12在后的辅助送料设备,进一步,便于刀粒1的叠压。
本实用新型叠装槽3与送料槽2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两者之间有间隙,其值为L,使得位于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上的刀粒1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进而能够使得前刀粒1移动速率小于后刀粒1的移动速率;
出料口21的设置位置高于进料口31的设置位置,两者的高度差为h,能够使得刀粒1从出料口21向下倾斜,跌落到进料口31;
位于出料口21,正在跌落的后刀粒1移动速度比已经移动到进料口31的前刀粒1快,并且后刀粒1的位置比前一个刀粒1的位置高,其向下倾斜时,其折边11恰好能与前刀粒1的弧形刃角12相抵触,使得后刀粒1向斜上方移动,进而后刀粒1能够骑乘到前刀粒1上,实现前、后刀粒1的叠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
所述L≤0.5*a,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的间隙不能太大,如果间隙过大,刀粒1容易卡在间隙内,优先的间隙值为1-3毫米;c≤≤h≤10*c,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的高度差不能太大,太大的话,刀粒1容易翻转,优先的高度差为2-4毫米,确保后刀粒1只向下倾斜,不会翻转。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的竖向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叠装槽3与送料槽2的最大槽宽为A,其槽高为B;2*c≤A≤b,使得叠装槽3与送料槽2只能竖向输送刀粒1;B >0.3*b。
本实用新型侧壁结构一种具体实施例:
根据刀粒1的重心位置和结构特点,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与刀粒1的折边11相接触的侧壁倾斜布置,使得刀粒1的重心靠近侧壁,便于后一个刀粒1从前一个刀粒1远离折边11的一侧进行叠压。
特别是,当刀粒1被振动时,刀粒1的弧形刃角12振动幅度要比折边11的振动幅度要小,便于后刀粒1的折边11结构叠压前一个刀粒1的弧形刃角12,进一步,确保刀粒1的叠压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为U字形结构,其侧壁的倾斜角度为E,其值为35度到70度,确保刀粒1的重心,尽可能低一些,便于前后刀粒1的叠压。
所述侧壁叠置一用于限制刀粒1移动范围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下方的槽腔形成容纳竖向布置刀粒1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方开设用于观察刀粒1移动状态的敞口;所述限位件在相邻进料口31处,叠置一用于限位刀粒1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延伸至进料口31的敞口处。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增设振动器32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叠装槽3下端装配一振动器32。
当刀粒1叠压不到位,通过振动器32使得刀粒1振动,由于叠装槽3的侧壁倾斜布置,并且刀粒1的折边11结构扣在叠装槽3的侧壁上,刀粒1的弧形刃角12振动幅度要比折边11的振动幅度要小,便于后刀粒1的折边11结构叠压前一个刀粒1的弧形刃角12,进一步,确保刀粒1的叠压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包括能够实现刀粒1有序排列的振动盘4、能够输送若干刀粒1的送料槽2;
所述振动盘4通过一导槽41与送料槽2相通;
相邻送料槽2设置用于实现刀粒1叠压的叠装槽3;
所述送料槽2设有供刀粒1移出的出料口21;
所述叠装槽3设有能够承接从出料口21移出刀粒1的进料口31;
所述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两者之间有间隙,其值为L,能够使得位于进料口31的刀粒1移动速率小于位于出料口21的刀粒1的移动速率;
出料口21的设置位置高于进料口31的设置位置,两者的高度差为h,能够使得刀粒1从出料口21向下倾斜落入进料口31中,所述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两者之间具有能够使得刀粒1倾斜移动的高度落差,进而形成能够使得前、后刀粒1叠装在一起的叠置段;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能够与刀粒1的折边11结构相接触的侧壁倾斜布置,使得刀粒1的重心靠近侧壁,便于后一个刀粒1从前一个刀粒1远离折边11的一侧进行叠压;
位于出料口21,正在跌落的后一个刀粒1移动速度比已经移动到进料口31的前一个刀粒1快,并且后一个刀粒1的位置比前一个刀粒1位置高,进而使得后一个刀粒1能够骑乘到前一个刀粒1上,实现前、后刀粒1的叠压。
如图9-16所示,本实用新型增设插板5以及磁吸机构6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还包括能够同时吸附若干刀粒1的磁吸机构6、能够插接若干刀粒1的插板5;
所述磁吸机构6设置能够产生磁力的磁吸件61;
所述插板5与叠压装置相邻布置,其上方装配所述磁吸件61。
若干刀粒1相互叠压在一起,并通过磁吸件61吸附,然后插入插板5中,便于后续工序处理。
叠压完成后,通过磁吸件61吸附,然后插入插板5中,便于后续工序处理。
本实用新型增设刮料机构7一种具体实施例:
还包括用于对插板5上刀粒1位置进行校正的刮料机构7;
所述刮料机构7包括能够与刀粒1相抵触的刮板71、能够驱动刮板71朝向插板5移动的驱动源一72、能够驱动刮板71向插板5端部移动的驱动源二73。
通过驱动源驱动刮板71朝向插板5移动以及平移,使得刮板71整个运动过程,能够自动进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所述刮板71在靠近插板5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最外侧刀粒1侧端相抵触的伸出部711;所述刮板71相邻伸出部711,设置若干用于与中间某个刀粒1侧端相抵触的推动齿712;
所述伸出部711的延伸长度大于推动齿712。
本实用新型设置伸出部711以及推动齿712,推动已排列完成的若干刀粒1移动,能够使得相邻刀粒1紧密叠压在一起,消除了刀粒1之间间隙,有效提升刀粒1叠压效果,进而确保刀粒1电镀精准度,提升刀粒1质量,构思巧妙。
所述伸出部711通过与最外侧的刀粒1侧端相抵触,进而能够推动整个刀粒1平移,所述推动齿712能够与对应位置的刀粒1侧端相抵触,进而能够推动对应位置的该刀粒1平移,通过设置推动齿712能够有效解决刀粒1的受力不均问题,避免出现刀粒1与刀粒1错位移动的现象。
进一步,刮板71能够推动位于插板5最内侧的刀粒1移动到长条孔51边端,使得该刀粒1弧形刃角12能够隐藏在长条孔51中,进一步提高刀粒1的电镀效果。
所述推动齿712的数量与刀粒1的相匹配,优选的,推动齿712的数量比刀粒1的数量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推动齿712尺寸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推动齿712与推动齿712之间相距为m,所述m=e;
所述推动齿712的延伸长度为n,所述n>c;
所述推动齿712的延伸宽度为z,z≤b。
推动齿712的尺寸与刀粒1的尺寸相匹配,便于推动齿712推动刀粒1,方案简单、实用。
所述插板5上至少开设一条能够置入刀粒1的长条孔51,所述长条孔51为倾斜方形孔,其两侧孔壁平行布置,形成能够斜向固定刀粒1的限位腔,便于刀粒1的固定;
所述插板5下方设有用于扩大长条孔51的撑孔组件74;
所述撑孔组件74包括能够插接插板5长条孔51的撑板741和用于带动撑板741往复移动的驱动源三742。
插板5插接刀粒1之前,先用撑板741把长条孔51撑大,便于后续插入刀粒1;设置驱动源三742使得撑板741的撑开动作,能够自动进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所述长条孔51的宽度为y,所述y≤2c;避免刀粒1从长条孔51中脱落。
所述刮板71倾斜布置,其倾斜方向与长条孔51的倾斜方向相垂直;便于刮料,方案切实可行。
所述撑板741倾斜布置,其倾斜方向与长条孔51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所述撑板741的厚度大于长条孔51的宽度,所述撑板741的长度小于长条孔51的长度,便于撑开,方案切实可行。
所述驱动源一72、驱动源二73、驱动源三742为气缸或磁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缸或带滚珠丝杠的旋转电机。优选,采用气缸,气缸结构简单,易控制,便于编程。
本实用新型磁吸机构6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所述磁吸机构6还包括能够驱动磁吸件61往复升降的升降驱动源63、用于驱动磁吸件61往复平移的平移驱动源64、用于放置已叠压完成刀粒1的储料槽。
设置升降驱动源63、平移驱动源64,使得磁吸件61的移动,能够自动进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设置储料槽能够存放已经叠压好的刀粒1,储料槽的长度可以与磁吸件61的有效吸附面积相匹配。
所述磁吸件,可设置在叠装槽或/和储料槽上方,所述叠装槽与储料槽可以是分体式独立设置,也可以是一体式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所述储料槽的槽壁倾斜布置,其与叠装槽3的槽腔相通。
所述磁吸件61穿接一个L型板62;
所述平移驱动源64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源63的固定端,所述升降驱动源63的活动端与L型板62固接;
所述L型板62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磁吸件61向插板5移动的吸附驱动源65,其下端开设用于穿设磁吸件61的通孔。
当磁吸件61吸附若干刀粒1,插入插板5中后,磁吸件61从通孔中移出,通孔的侧壁能够挡住刀粒1随磁吸件移动,进而准确完成刀粒1的放料,结构简单实用。
设置吸附驱动源65,使得磁吸件61的吸附动作,能够自动进行,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所述升降驱动源63、平移驱动源64、吸附驱动源65为气缸或磁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缸或带滚珠丝杠的旋转电机。
优选,所述升降驱动源63、吸附驱动源65为气缸,气缸结构简单,易控制,便于编程。所述平移驱动源64为带滚珠丝杠的旋转电机,便于准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增设检测传感器一种具体实施例:
还包括用于检测刀粒1与刀粒1之间是否有间隙的第一检测传感器81、用于检测磁吸板是否多吸刀粒1的第二检测传感器、用于抵触刀粒1的冲针82;
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81相邻磁吸机构设置,其检测方向与刀粒1移动方向的竖向投影相重合,用于检测刀粒1与刀粒1之间是否有间隙,如果有间隙,控制磁吸件61停止吸附,等后面刀粒1推动推动前面的刀粒1移动,消除刀粒1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位于磁吸件61的下方,其检测方向与磁吸件61有效吸附端面的竖向投影不重合,用于检测磁吸件61是否多吸刀粒1,如果多吸刀粒1,则通知操作人员处理。
所述冲针82连接一能够驱动其与设定位置的刀粒1相抵触的定位驱动源。
所述定位驱动源为气缸或磁缸或直线电机或液压缸或带滚珠丝杠的旋转电机。优选采用气缸,气缸结构简单,易控制,便于编程。
为了提高吸附效率,一般设置较长的叠装槽或/和储料槽,磁吸件61一次只能吸附部分刀粒1,但位于叠装槽或/和储料槽上的刀粒1都叠压在一起,磁吸件61直接吸附的话,会带出部分没有被有效吸附的刀粒1。因此设置冲针82,在磁吸件61吸附的同时,冲针82与未被有效吸附并最接近磁吸件61的那个刀粒1相抵触,使得未有效吸附的刀粒1和有效吸附的刀粒1相分离,结构简单实用,构思巧妙,便于实现。
如图17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目前如果全部人工完成,每人每小时10板左右,共计3000片刀片。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实现每台每小时20板(通过部分调整可实现40板),共计6000片刀片。1人可照看4-6台本装置,1人可实现8到12个人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且本实用新型可设置网络接口,用于实现后期智慧物联。
现有常见刀粒的尺寸:
一般10毫米<a<50毫米,3毫米<b<30毫米,0.5毫米<c<5毫米,1毫米<d<10毫米,3毫米<e<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包括能够输送若干刀粒(1)的送料槽(2),
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于实现刀粒(1)叠压的叠装槽(3);
所述送料槽(2)设有供刀粒(1)移出的出料口(21);
所述叠装槽(3)设有能够承接从出料口(21)移出刀粒(1)的进料口(31);
所述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两者之间具有能够使得刀粒(1)向下倾斜移动的高度落差,进而形成能够使得前、后刀粒(1)叠装在一起的叠置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槽(2)连接一能够实现刀粒(1)有序排列的振动盘(4),所述振动盘(4)的导槽(41)与送料槽(2)相通;进而振动盘(4)能够传递给刀粒(1)动能,使得按照叠装要求呈统一姿态的刀粒(1)能够从送料槽(2)的槽腔移动到叠装槽(3)的槽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盘(4)为能够将无序的刀粒(1)振动成刀粒(1)折边(11)朝下,并且折边(11)在前,弧形刃角(12)在后的辅助送料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口(21)和进料口(31)两者之间有间隙,其值为L;
出料口(21)的设置位置高于进料口(31)的设置位置,两者的高度差为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0.5*a;c≤h≤10*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装槽(3)与送料槽(2)的最大槽宽为A,其槽高为B;2*c≤A≤b;B >0.3*b。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与刀粒(1)的折边(11)相接触的侧壁倾斜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为U字形结构,其侧壁的倾斜角度为E,其值为35度到70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叠置一用于限制刀粒(1)移动范围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下方的槽腔形成容纳竖向布置刀粒(1)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方开设用于观察刀粒(1)移动状态的敞口;所述限位件在相邻进料口(31)处,叠置一用于限位刀粒(1)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延伸至进料口(31)的敞口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装槽(3)、送料槽(2)的竖向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叠装槽(3)下端装配一振动器(32)。
CN202020782489.3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Active CN212419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2489.3U CN21241991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2489.3U CN21241991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9911U true CN21241991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2489.3U Active CN21241991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9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7475U (zh) 一种铝板切割设备
CN209097672U (zh) 一种连续下料式理片设备
JP2020146258A (ja) 羽毛回収装置及び羽毛の回収方法
CN212419911U (zh)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装置
CN115156743A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密封焊接系统
CN111468781B (zh) 一种用于链锯刀粒的叠压机构以及应用其的设备
CN210651116U (zh) 一种竹筷分切防扬尘装置
CN108380726A (zh) 自动输料剪裁机
CN210414838U (zh) 原木自动下料装置
CN207464877U (zh) 一种倒角机
CN215788077U (zh) 一种全自动倒角装置
CN214323594U (zh) 一种高效的电路板用冲孔机
CN212218711U (zh) 一种印刷模切机防止纸张抖动装置
CN211052342U (zh) 一种杠铃六边框杆子落料装置
CN210359345U (zh) 一种非标自动化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0618546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喇叭底座的自动机
CN113770545A (zh) 一种旋转式输送激光标刻机
CN105690575A (zh) 一种自动上料耐火砖切割设备
CN213257727U (zh) 一种激光切割零件下料装置
CN217494651U (zh) 环保型蒸压加气砖坯生产检测工作线及其检测圆盘
CN219278809U (zh) 分离装置及系统
CN217703772U (zh) 一种用于家具制作的板材打孔装置
CN213381853U (zh) 便于清料的裁线机
CN216328855U (zh) 家具板材电子开料切割旋转转向调整装置
CN115570838B (zh) 一种可调控的自动裁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