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2133U -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2133U
CN212412133U CN202021029335.3U CN202021029335U CN212412133U CN 212412133 U CN212412133 U CN 212412133U CN 202021029335 U CN202021029335 U CN 202021029335U CN 212412133 U CN212412133 U CN 212412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re
unit
film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93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万财
冯俊敏
吴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93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2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2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213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439 priority patent/WO2021248952A1/zh
Priority to EP21822051.5A priority patent/EP4120438A4/en
Priority to US17/967,310 priority patent/US1190153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1Resistive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7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multip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ive elements or resistive zo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6Heaters using particular connec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的单体电池和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一个所述加热单元贴设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侧壁,且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缝隙区对应;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所述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减小与缝隙区对应处的加热片的热量,有效改善因为该位置的热量不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至单体电池而产生“干烧”的现象,从而改善加热片因为局部过热而导致损毁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通常都需要对电池进行预热,预热的方式通常是通过电池的侧面贴设加热片进行电加热。
现有技术中,如果加热片长时间的运行会导致加热片被烧损甚至造成起火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加热片长时间的运行造成烧损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的单体电池和加热片。
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相互抵靠,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区。
加热片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连接相邻两个加热单元;一个加热单元贴设于一个单体电池的侧壁,且连接单元与缝隙区对应。
加热单元包括绝缘膜和铺设于绝缘膜的加热丝,加热丝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
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膜和铺设于第一连接膜的第一导线,加热单元的流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相邻的加热单元的流入端电连接;相邻的加热单元的两个绝缘膜通过第一连接膜连接。
第一导线的布线密度小于加热丝的布线密度,或者,第一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的横截面积;以使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
加热单元的流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相邻的加热单元的流入端电连接,使相邻两个加热单元中的加热丝电连接。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减小与缝隙区对应处的加热片的热量,有效改善因为该位置的热量不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至单体电池而产生“干烧”的现象,从而改善加热片因为局部过热而导致损毁的情况。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仅铺设于第一连接膜的部分区域。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仅覆盖部分缝隙区。
第一连接膜仅部分覆盖缝隙区;可以避免因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加热片的问题。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与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侧壁的缝隙连通。
通孔位置不具有热量,因此设置通孔的位置不具有干烧的现象,可以改善加热片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缝隙区的缝隙延伸的方向,第一导线的尺寸大于加热丝的尺寸。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两个加热片;
两个加热片分别与单体电池相对的两个侧壁贴合,两个加热片的加热丝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加热丝通过第二导线连接,可以不采用连接器等进行连接,避免连接器与加热丝连接位置处连接失效。取代连接器与加热丝的焊接工艺,降低焊接成本、线束物料成本、连接器成本、线束固定成本。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加热片的绝缘膜通过第二连接膜连接,第二导线铺设于第二连接膜。
第二连接膜可以将第二导线的热量传输至两个加热片端部的绝缘膜以对单体电池的侧壁加热,增加热的利用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的横截面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加热片,加热片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相邻两个加热单元通过连接单元连接;加热单元包括绝缘膜和铺设于绝缘膜的加热丝,加热丝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
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膜和铺设于第一连接膜的第一导线,加热单元的流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相邻的加热单元的流入端电连接;相邻的加热单元的两个绝缘膜通过第一连接膜连接。
第一导线的布线密度小于加热丝的布线密度,或者,第一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的横截面积;以使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
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减小与缝隙区对应处的加热片的热量,有效改善因为该位置的热量不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至单体电池而产生“干烧”的现象,从而改善加热片因为局部过热而导致损毁的情况。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仅铺设于第一连接膜的部分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00-电池模组;101-第一导线;102-第一连接膜;103-通孔;104-第二导线;105-第二连接膜;110-单体电池;120-加热片;121-加热单元;122-绝缘膜;123-加热丝;1231-流入端;1232-流出端;130-连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00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的单体电池110和加热片120。多个单体电池110以相互贴合的方式依次布置,加热片120与单体电池110的侧壁(未与单体电池110贴合的壁体)贴合,加热片120主要作用在于为单体电池110进行加热。多个单体电池110以相互贴合的方式依次布置,由于单体电池110的棱角处通常都具有倒角结构。因此,单体电池110贴合后,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的侧壁之间具有缝隙,本申请的实施例将该缝隙对应的区域定义为缝隙区。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片1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在本申请中,加热片120包括多个加热单元121和多个连接单元130,连接单元130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加热单元121连接。
一个加热单元121贴设于一个单体电池110的侧壁,且连接单元130与缝隙区对应。
每个加热单元121均包括绝缘膜122和加热丝123;加热丝123铺设于绝缘膜122。加热丝123具有流入端1231和流出端1232,电流从流入端1231流入加热丝123然后从流出端1232流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热片120两个表面均设置有绝缘膜122,加热丝123铺设于两侧的绝缘膜122之间。为了能清楚表示加热片120内部加热丝的走向,图1-图6仅仅示出了一侧的绝缘膜12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两个表面的绝缘膜122的形状尺寸以及材料均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表面的绝缘膜122的形状等可以不相同。
每个连接单元130均包括第一导线101和第一连接膜102;第一连接膜102与相邻的加热单元121的绝缘膜122连接;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的加热丝123通过第一导线101连接,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通过第一导线101与相邻的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加热丝123位于单体电池110侧壁外,加热丝123散发的热传递至单体电池110侧壁对其加热,加热丝123覆盖单体电池110侧壁的整个面。第一导线101位于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之间。
每个连接单元130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膜102,第一导线101设置于两侧的第一连接膜102之间。为了能清楚体现第一导线101的布置方式,图1-图6仅仅示出了一侧的第一连接膜102。
第一导线101的布线密度小于加热丝123的布线密度,或者,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以使连接单元13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换言之,位于缝隙区的第一导线101的排列间隔比加热丝123大,缝隙区位置对应的加热片12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或者,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第一导线101的电阻小于加热丝123的电阻,使连接单元13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1与加热丝123的材料均为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1与加热丝123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相应地,第一导线101与加热丝123的材料也可以不相同。
单体电池110的边角处设置有圆角结构。多个单体电池110以相互贴合的方式布置,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在贴合后,单体电池110圆角结构的部分不能与绝缘膜122贴合。换言之,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侧壁之间对应的缝隙区不易与加热片120贴合,圆角结构对应的位置与加热片120之间会存在间隙,不能贴合。
由于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位置不能与绝缘膜122贴合,如果加热片120的使用时间较长,会导致缝隙区外对应的加热片120局部过热,从而导致损坏。如果在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部位填充导热胶,导热胶的填充会造成电池模组100重量增加,不利于提高能量密度。且导热胶操作工艺较为麻烦。加热片无法返工。
在本申请中,缝隙区位置对应的加热片12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降低缝隙区位置对应的加热片120的热量,降低不能与单体电池110贴合部位的发热量,可以避免加热丝123的局部过热造成损坏情况。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线101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3,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通过第一导线101与相邻的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第一导线101仅覆盖部分第一连接膜102。
第一导线101只需要将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与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即可,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之间局部设置第一导线101,虽然第一导线101自身会散发部分热量,但是由于第一导线101仅仅覆盖部分第一连接膜102,而且第一导线101的布线密度小于加热丝123的布线密度;第一导线101散发的热量有限,缝隙区位置对应的加热片12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远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可以较大程度缓解局部过热的问题。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120的局部示意图,请参阅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21的绝缘膜122与相邻的加热单元121的绝缘膜122通过第一连接膜102连接,且第一导线101铺设于第一连接膜102。换言之,在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膜102,第一连接膜10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绝缘膜122连接,第一导线101铺设于第一连接膜102。
第一连接膜102的主要作用在于连接两侧的绝缘膜122,避免第一导线101与单体电池110直接接触发生短路等现象。此外,第一连接膜102的主要作用还在于负载和支撑第一导线101以避免第一导线101折断等。
承上所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1可以仅满足将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与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连接即可;第一导线101铺设于第一连接膜102。
第一连接膜102与第一导线101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图4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101仅铺设于第一连接膜102的部分区域,并未铺满整个第一连接膜102,该设置方式有利于降低连接单元130的发热量。
请再次参阅图4,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膜102设置有一个通孔103。第一连接膜102包括两个膜带,两个膜带分别位于绝缘膜122宽度方向的两端,膜带两端分别与两个绝缘膜122连接,两个膜带、两个绝缘膜122共同围设而成长条形的通孔103。该通孔103与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的缝隙区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103可以为圆形孔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异形孔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膜102包括两个膜带,其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翻折甚至撕裂。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膜102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膜带。
加热丝123的流入端1231和流出端1232分别位于绝缘膜122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膜带也分别位于绝缘膜122宽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导线101铺设于第一连接膜102。
通孔103的设置可以避免两侧绝缘膜122处的热量通过第一连接膜102传递至单体电池110侧壁的缝隙位置处,导致第一连接膜102“干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102、绝缘膜122的材料以及厚度均相同,其两者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第一连接膜102、绝缘膜122的材料均为聚酰亚胺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102、绝缘膜122的材料、厚度也可以不相同,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加热丝123仅设置一个流入端1231和流出端1232;相应地,相邻两个加热丝123仅通过一个第一导线101连接,该第一导线101铺设于一个膜带。进一步地,为了减小第一导线101的长度,第一导线101的延伸方向为多个单体电池110铺设的方向;采用该设置方式,可以减小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侧壁缝隙之间第一导线101的长度和面积,降低其散发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流入端1231包括两条并联设置的线路,相应地,流出端1232包括两条并联设置的线路,第一导线101也包括两条并联设置的线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并不对流出端1232包含的线路数量进行限制。
请再次参阅图4,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有利于降低第一导线101的电阻,进一步降低电流通过第一导线101后其发热量。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单体电池110的侧壁平行的方向,第一导线101的宽度大于加热丝123的宽度。换言之,第一导线101与加热丝123的厚度(沿单体电池110的侧壁垂直方向的尺寸)可以相同,仅仅增加第一导线101的宽度以实现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的目的。该设置方式可以在降低第一导线101的电阻的条件下避免增加加热片120沿单体电池110的侧壁垂直方向的尺寸,避免后续在包装等过程中造成压痕或者刺穿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可以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相同,或者略小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120的局部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5,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方式中,第一连接膜102并未设置通孔103,换言之,第一连接膜102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加热单元121的绝缘膜122连接,第一连接膜102覆盖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的缝隙。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丝123的流入端1231和流出端1232均位于绝缘膜122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相应地,第一导线10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流出端1232和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流入端1231包括两个线路,相应地,流出端1232仅包括一个线路。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122宽度方向是指与单体电池110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绝缘膜122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是指不位于绝缘膜122两端的位置,此处的中部并非仅限于指尺寸上的中部。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方式,第一导线101仅部分覆盖第一连接膜102,同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与缝隙区位置对应的加热片120的发热量,避免该位置处的加热片120干烧,从而可以避免加热片120的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102也可以设置通孔103,于第一连接膜102未铺设加热丝123的位置开设通孔103,例如于加热丝123上方或者下方位置开设孔,例如开设U形孔等。第一连接膜102设置U形孔,可以避免连接单元130局部过热,导致该位置温度过高造成加热片120的损坏。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120的局部示意图。
请参阅图6,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方式中,设置于绝缘膜122的加热丝123具有两个流入端1231和两个流出端1232;位于同一绝缘膜122的两个流入端1231独立设置,位于同一绝缘膜122的两个流出端1232独立设置。相应地,一个连接单元130配置有两个第一导线101;第一导线10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流出端1232和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
第一连接膜102包括两个膜带,一个第一导线101铺设于一个膜带,相邻两个膜带之间具有通孔10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膜102可以不设置通孔103,换言之,上述两个膜带之间可以没有间隙。
进一步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绝缘膜122的加热丝123可以具有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独立的流入端1231;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的加热丝123通过与流入端1231相同数量的第一导线101连接。
承上所述,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方式中,连接单元130中的第一导线101仅覆盖部分第一连接膜102,同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连接单元130的发热量,避免连接单元130干烧,从而可以避免干烧导致的加热片120的损坏。
或者,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绝缘膜122的加热丝123具有一个流入端1231和一个流出端1232。其中,一个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位于绝缘膜122的上端,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位于绝缘膜122的下端。第一导线10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流出端1232和相邻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
换言之,被第一导线101连接的流出端1232和流入端1231并非位于加热片120的同一侧,而是位于相对的两侧。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之间的缝隙为长条形,第一导线101位于长条形的对角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102的形状与第一导线101的形状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膜102可以覆盖整个两个单体电池110之间的缝隙。
承上所述,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方式中,第一导线101也仅仅部分覆盖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10的侧壁缝隙,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连接单元130的发热量,避免连接单元130导致加热片120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01与第一连接膜102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不仅限于图3-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图4-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101的路径大致为直线,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101的路径可以为曲线等。
图4-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上加热丝123的铺设方式相同;多个加热丝123通过第一导线101连接后呈S型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上加热丝123的铺设方式可以不相同,只需要满足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上加热丝123被第一导线101电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在图4-图6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单元130的第一导线101仅覆盖部分第一连接膜10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单元130的第一导线101可以铺设满第一连接膜102,增加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使第一导线101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从而达到连接单元13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对加热丝123的布局方式和铺设方式进行限制;例如可以横向、纵向或者倾斜等多个方向铺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连接膜102包括多个膜带的实施例而言,膜带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导线101的数量一一对应,膜带的数量也可以比第一导线101的数量多。相应地,膜带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导线101铺设的形状适配,也可以不适配,满足第一导线101贴设于膜带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包括两个加热片120,两个加热片120通过第二导线104连接。详细地,两个加热片分120别与单体电池110相对的两个侧壁贴合,两个加热片120的加热丝123通过第二导线104连接。
两个加热片120均具有端部,其中一个加热片120端部位置处的加热单元121的加热丝123与另一个加热片120端部位置处的加热单元121的加热丝123通过第二导线104连接,详细地,其中一个加热丝123流出端1232通过第一导线101与另一个加热丝123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
两个加热片120通过第二导线104连接,可以不采用连接器等进行连接;从而可以避免连接器与加热片120连接位置处易损坏导致连接失效的问题。此外,采用第二导线104取代连接器与加热丝123的焊接工艺,可以避免焊接成本、线束物料成本、连接器成本、线束固定成本等,降低加热片120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加热片120也可以通过连接器等部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104的横截面积大于加热丝123的横截面积,例如,沿单体电池110的高度方向,第二导线104的宽度大于加热丝123的宽度。第二导线104的横截面积较大,可以降低第二导线104的电阻,降低其散发的热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两个加热片120的绝缘膜122通过第二连接膜105连接,第二导线104铺设于第二连接膜105。
换言之,第二连接膜105相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热片120端部的绝缘膜122连接。第二连接膜105的主要作用在于负载第二导线104;此外,第二连接膜105还可以将第二导线104的热量传输至两个加热片120端部的绝缘膜122以对单体电池110的侧壁加热,增加热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膜105、两个加热片120的绝缘膜122一体设置,且其材料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膜105、加热片120的绝缘膜122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其两者的材料也可以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100的主要优点在于:
加热单元121的流出端1232通过第一导线101与相邻的加热单元121的流入端1231电连接,使相邻两个加热单元121中的加热丝123电连接。连接单元130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加热单元121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减小连接单元130的热量散发,有效改善因为连接单元130的热量不能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至单体电池110而产生“干烧”的现象,从而改善加热片120因为局部过热而导致损毁的情况。
对于第一导线101覆盖部分第一连接膜102的实施例而言,可以很大程度减小连接单元130的发热量,改善加热片120因为局部过热而导致损毁的情况。对于第一连接膜102设置有通孔103的实施例而言,通孔103可以改善缝隙位置处的加热片120不能与单体电池110贴合而导热性差,从而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加热片120的问题。
对于第一导线101横截面积较大的实施例而言,第一导线101的电阻较小,第一导线101产生的热量较低,也可以避免第一导线101散发过多的热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加热片120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加热片120,加热片120的结构和尺寸参阅上述实施例电池模组100中的加热片120。
承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片120可以更大程度改善因为“干烧”而造成局部过热损坏加热片120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的单体电池和加热片;
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相互抵靠,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缝隙区;
所述加热片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加热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连接;一个所述加热单元贴设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的侧壁,且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缝隙区对应;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绝缘膜和铺设于所述绝缘膜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膜和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膜的第一导线,所述加热单元的流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的流入端电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的两个所述绝缘膜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膜连接;
所述第一导线的布线密度小于所述加热丝的布线密度,或者,所述第一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加热丝的横截面积;以使所述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所述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仅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膜的部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膜仅覆盖部分所述缝隙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膜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侧壁的缝隙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缝隙区的缝隙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一导线的尺寸大于所述加热丝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个所述加热片;
两个所述加热片分别与所述单体电池相对的两个侧壁贴合,两个所述加热片的所述加热丝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热片的绝缘膜通过第二连接膜连接,所述第二导线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加热丝的横截面积。
9.一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和多个连接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加热单元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绝缘膜和铺设于所述绝缘膜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膜和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膜的第一导线,所述加热单元的流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的流入端电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的两个所述绝缘膜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膜连接;
所述第一导线的布线密度小于所述加热丝的布线密度,或者,所述第一导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加热丝的横截面积;以使所述连接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小于所述加热单元单位面积的发热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仅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膜的部分区域。
CN202021029335.3U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2412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9335.3U CN212412133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PCT/CN2021/080439 WO2021248952A1 (zh) 2020-06-07 2021-03-12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EP21822051.5A EP4120438A4 (en) 2020-06-07 2021-03-12 HEATING FOIL AND BATTERY MODULE
US17/967,310 US11901539B2 (en) 2020-06-07 2022-10-17 Heating sheet and battery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9335.3U CN212412133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2133U true CN212412133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9335.3U Active CN212412133U (zh) 2020-06-07 2020-06-07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1539B2 (zh)
EP (1) EP4120438A4 (zh)
CN (1) CN212412133U (zh)
WO (1) WO202124895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8952A1 (zh) * 2020-06-07 2021-12-16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CN115189074A (zh) * 2022-09-09 2022-10-14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WO2023071056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电池及用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0591A (zh) * 1967-10-14 1971-05-05
US8574738B2 (en) * 2007-03-14 2013-11-05 Enerdel, Inc. Battery pack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eater
CN201345397Y (zh) * 2008-12-29 2009-11-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JP2011014436A (ja) * 2009-07-03 2011-01-20 Panasonic Corp バッテリー加熱装置
WO2012067432A2 (ko) * 2010-11-17 2012-05-24 (주)엘지하우시스 방열과 발열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지 조립체
US9252402B2 (en) * 2011-02-02 2016-02-02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Battery system
JP5978718B2 (ja) * 2012-03-30 2016-08-2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温度調節機能付き電池
KR102123057B1 (ko) * 2013-12-27 2020-06-1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용 승온 시스템 및 상기 승온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CN204118216U (zh) * 2014-10-13 2015-01-21 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模组
CN106816672A (zh) * 2015-12-01 2017-06-09 认知控管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式车辆用电池的预热装置
CN105449313B (zh) * 2015-12-25 2018-09-1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动力电池的加热组件
CN108899613B (zh) * 2018-06-01 2020-09-1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
CN110323385A (zh) * 2019-07-08 2019-10-1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0197937B (zh) * 2019-07-10 2022-02-22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用加热膜系统总成
CN110336098B (zh) * 2019-07-10 2022-02-22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加热膜的电池模组
CN210430029U (zh) * 2019-08-13 2020-04-28 深圳市维特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板式加热冷却导热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可控温锂电池组
CN212412133U (zh) * 2020-06-07 2021-01-26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8952A1 (zh) * 2020-06-07 2021-12-16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US11901539B2 (en) 2020-06-07 2024-02-13 Shenzh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Heating sheet and battery module
WO2023071056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189074A (zh) * 2022-09-09 2022-10-14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15189074B (zh) * 2022-09-09 2022-12-09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01539B2 (en) 2024-02-13
EP4120438A1 (en) 2023-01-18
WO2021248952A1 (zh) 2021-12-16
US20230045268A1 (en) 2023-02-09
EP4120438A4 (en)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12133U (zh) 一种加热片及电池模组
WO2024008195A1 (zh) 电池包及其ccs组件
CN212303776U (zh) 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08110381A (zh) 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KR20180013460A (ko) 배터리 장치
CN211017177U (zh) 电池模组
WO2024008194A1 (zh) 电池包
CN211719668U (zh) 通过水冷板固定的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
CN216597738U (zh) 隔热装置和电池模组
CN21470605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5966845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JP7266935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CN216698511U (zh) 液冷板、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1518421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5955391U (zh) 一种储能模组及储能系统
CN111933852A (zh) 大型软包电池模组、装配方法、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CN111477929A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218182394U (zh) 一种具有防火隔热结构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汽车
CN218039398U (zh) 聚合物电池
CN214505635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405638U (zh) 一种连接片、电池模组及电池
CN220324665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8039423U (zh) 电池模组及储能集装箱
WO2023221007A1 (zh) 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终端设备
CN211980673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它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1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1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