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5207U -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 Google Patents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5207U
CN212405207U CN202021479703.4U CN202021479703U CN212405207U CN 212405207 U CN212405207 U CN 212405207U CN 202021479703 U CN202021479703 U CN 202021479703U CN 212405207 U CN212405207 U CN 212405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communicated
cylinder part
grouting cylinder
har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97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何小玲
张帆
周挺
陶颖杰
黄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n Tunnel 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unnel Foundation Engin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unnel Foundation Engin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unnel Foundation Engin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97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5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5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5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包括:注浆头子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注浆筒部和第二注浆筒部,第一注浆筒部内设有单向阀芯,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横通道及连通第一横通道与外部的第二横通道,所述第二横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临时堵头;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底部设有第二临时堵头;注浆硬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部,所述注浆硬管上连通有硬管外接头;注浆软管,连通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所述注浆软管上连通有软管外接头。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快速止水堵漏,又可提高止水堵漏处的土体强度,且双液注浆凝结时间易掌握,注浆效果好。

Description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基坑开挖施工中,有时会发生基坑围护结构止水功能失效而漏水的情况,如不及时止水堵漏,将因漏水造成原地层中的土体流失,从而产生地表沉陷、围护结构坍塌事故。
在目前地下工程抢险堵漏施工中,一般采用聚氨酯注浆(单液浆)或双液注浆(水泥浆液与水玻璃浆液)两种注浆方法。前者止水堵漏效果快,但堵漏处土体强度低;后者堵漏处土体强度较高,但止水堵漏见效较慢,且双液注浆时采用两种浆液在上部孔口混合进入一根注浆管中,使得双液注浆凝结时间较难掌握,从而影响了双液注浆止水堵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种注浆方法分别存在堵漏处强度低、堵漏见效慢的缺陷,通过本申请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既可以压注聚氨酯等多种注浆止水浆液快速止水堵漏,又可压注双液浆来提高止水堵漏处的土体强度,且双液注浆凝结时间易掌握,注浆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包括:
注浆头子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注浆筒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一侧的第二注浆筒部,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筒底封闭,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内设有供浆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芯,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下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横通道,所述第一横通道上连通有与所述注浆头子本体外部连通的第二横通道,所述第二横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临时堵头;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两端贯通,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底部设有第二临时堵头;
注浆硬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部,所述注浆硬管远离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一端连通有硬管外接头;
两个注浆软管,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各所述注浆软管远离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软管外接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芯包括内部中空的柱状本体及套设于所述柱状本体外部的弹性密封套,所述柱状本体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柱状本体的中部外壁上成形有出浆孔,所述弹性密封套弹性伸缩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与所述柱状本体之间的间隙内并遮盖所述出浆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浆筒部内成形有与所述柱状本体的顶部相适应的环形凹槽,所述柱状本体的顶部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与所述注浆软管之间设有外丝接头,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成形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外丝接头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外丝接头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所述密封垫的内部中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部成形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注浆硬管的表面成形有外螺纹,所述注浆硬管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螺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长度,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面平齐,所述注浆头子本体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底部向下渐缩。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既可以注入聚氨酯浆液等注浆材料也可以注入双液浆液,通过向第二注浆筒部内注入聚氨酯浆液可以起到快速止水堵漏的效果,通过向两个第一注浆筒部注入双液浆,可以使两种浆液在两根注浆管底部出口处混合进入土体中而凝固,从而增强土体强度及止水堵漏的作用。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进行双液浆止水堵漏,由于两个第一注浆筒部内的浆液在第一横通道内混合并沿着第二横通道流动至顶开第一临时堵头,使得双液注浆凝结时间易掌握,能有效在地下工程抢险止水堵漏施工中止水堵漏,并提高止水堵漏处的土体强度,注浆止水堵漏效果好,相比较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根注浆管注入混合的两种浆液,两根注浆管也不易堵管。
(3)本实用新型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结构简单、制作工艺方便、注浆头子本体的下部呈尺寸渐缩的结构有利于节约制作材料成本、同时减小钻孔直径;单向阀芯的设置使得第一注浆筒部内的浆液仅能够单向流出,外部的浆液不会进入单向阀芯内,避免两种浆液在第一注浆筒部内混合发生反应并凝固,导致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浆头子本体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线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单向阀芯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注浆头子本体1;第一注浆筒部11;第一通孔111;安装孔112;第一横通道113;第二横通道114;第二注浆筒部12;单向阀芯13;柱状本体131;弹性密封套132;出浆孔133;第一临时堵头14;第二临时堵头15;外丝接头16;密封垫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包括:注浆头子本体1、单向阀芯13、第一临时堵头14、第二临时堵头15、注浆硬管3、注浆软管4、软管外接头41、硬管外接头31,注浆头子本体1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注浆筒部11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的一侧的第二注浆筒部12,单向阀芯13包括内部中空的柱状本体131及套设于所述柱状本体131外部的弹性密封套132,所述柱状本体131的中部外壁上成形有出浆孔133。
通过向注浆硬管3内注入第一浆液,第一浆液进入注浆头子本体1中的第二注浆筒部12内,第一浆液在压力作用下顶开第二注浆筒部12底部的第二临时堵头15,使第一浆液注入地下漏水处,起到止水堵漏作用;通过向两根注浆软管4分别注入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进入注浆头子本体1中两个安装有弹性密封套132的单向阀芯13中,在浆液压力作用下,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克服弹性密封套132的弹性束缚力,使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经单向阀芯13的四个出浆孔133、弹性密封套132与单向阀芯13的中间隙处,流到第一横通道113及第二横通道114内混合,混合后的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顶开第一临时堵头14后被压入土体内。
具体来说,如图3、图4所示,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的筒底封闭,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内设有供浆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芯13,进一步地,此处的单向流动是指浆液从第一注浆筒部11的上部进入并向下流动,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内设有上下连通的第一通孔111及安装孔112,各所述安装孔112内设有单向阀芯13,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之间成形有连通于两个所述安装孔112之间的第一横通道113,所述第一横通道113上连通有与所述注浆头子本体1外部连通的第二横通道114,所述第二横通道114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临时堵头14;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两端贯通,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底部设有第二临时堵头15;注浆硬管3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顶部,所述注浆硬管3远离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一端连通有硬管外接头31;两个注浆软管4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顶部,各所述注浆软管4远离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顶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软管外接头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的长度,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的顶面平齐,所述注浆头子本体1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11的底部向下渐缩。本实用新型注浆头子本体1下部的尺寸采用渐缩结构,有利于节约注浆头子本体1的加工材料,同时可以减小钻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柱状本体131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柱状本体131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柱状本体131的顶端与第一注浆筒部11的上部连通,具体地,柱状本体131的顶端与第一通孔111连通,所述弹性密封套132弹性伸缩于第一注浆筒部11的下部的安装孔112与柱状本体131之间的空隙内并遮盖所述出浆孔133。所述弹性密封套132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及所述安装孔112的孔径,使得弹性密封套132能够在弹性密封套132与安装孔112的孔壁之间弹性伸缩。出浆孔133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以保证浆液的流出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浆孔133的数量为四个,沿着柱状本体131的中部侧壁间隔布置。柱状本体131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一方面能够方便单向阀芯13稳定地安装于第一注浆筒部11的下部,具体地,第一注浆筒部11内成形为与柱状本体131的顶端相适应的环形凹槽,柱状本体131的顶端卡设于环形凹槽内,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弹性密封套132从单向阀芯13的底部脱出,导致出浆孔133暴露,外部的液体进入到单向阀芯13内部;本实用新型单向阀芯13仅能够使得单向阀芯13内的浆液流出,外部的液体因为弹性密封套132的阻挡而不会进入到单向阀芯13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顶部与所述注浆软管4之间设有外丝接头16,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顶部成形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外丝接头1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接固定,外丝接头16的第二端与注浆软管4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注浆软管4是PPR管,其重量轻,约为钢管重量的1/9,软管外接头41是标准的PPR管等径直通接头,外丝接头16是PPR管外丝直通接头,一端接PPR管,另一端接内丝螺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垫17,密封垫17设于外丝接头16与单向阀芯13之间,密封垫14的内部中空使得第一通孔111与安装孔112内的单向阀芯13之间连通以供浆液从第一注浆筒部11的顶部进入到单向阀芯13内。优选地,外丝接头16在与第一内螺纹螺接时能够压紧下方的密封垫17,保证单向阀芯13与第一注浆筒部11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浆液在连接处堆积及浆液从连接处渗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浆筒部12的顶部成形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注浆硬管3的表面成形有外螺纹,所述注浆硬管3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螺接。进一步地,注浆硬管3是标准的水暖件镀锌管,硬管外接头31是标准的水暖件接头。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的结构,以下说明其安装方法。
(1)将弹性密封套132套设于柱状本体131的中部外壁上,安装后的弹性密封套132的外径不能大于安装孔112的孔径;
(2)将安装有弹性密封套132的两个单向阀芯13分别放入两个第一注浆筒部11中安装孔112内;
(3)在放入的单向阀芯13上分别安放密封垫17;
(4)将外丝接头16与第一内螺纹螺接于第一通孔111上部内,并压紧密封垫17;
(5)在第二注浆筒部12的底部放入第二临时堵头15,并用胶带将其固定;
(6)在第二横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放入第一临时堵头14,第一临时堵头14、第二临时堵头15均可为木塞临时堵头;
(7)采用热熔技术将两个注浆软管4的一端分别插入软管外接头41的直通孔内;采用热熔技术将安装有软管外接头41的注浆软管4的另一端插入外丝接头16的直通孔内;
(8)将硬管外接头31一端内螺纹连接在注浆硬管3一端的外螺纹上;将安装有硬管外接头31的注浆硬管3的另一端外螺纹连接在第二注浆筒部12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地下漏水堵漏处预定位置的地面上用钻机钻孔,将所述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下放至钻孔内预定的注浆位置;具体地,可根据钻孔的深度选择不同长度的注浆软管4和注浆硬管3,也可以对注浆软管4和注浆软管3进行接长,以满足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的下放位置;
提供注浆胶管(图未示)、第一注浆泵(图未示)及双液注浆泵(图未示),在注浆硬管3上连接注浆胶管与第一注浆泵;在两根注浆软管4上分别连接注浆胶管与双液注浆泵;
先开启第一注浆泵,向注浆硬管3注入第一浆液,第一浆液进入注浆头子本体1中的第二注浆筒部12,第一浆液在压力作用下顶开第二注浆筒部12底部的第二临时堵头15,使第一浆液注入地下漏水处,起到止水堵漏作用。
开启双液注浆泵,向两根注浆软管4分别注入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进入注浆头子本体1中两个安装有弹性密封套132的单向阀芯13中,在浆液压力作用,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克服弹性密封套132的弹性束缚力,使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分别经单向阀芯13的四个出浆孔、弹性密封套132与单向阀芯13的中间隙处,流到第一横通道113接第二通道114内混合,混合的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顶开第一临时堵头14后被压入土体内。混合后的双液浆(第二浆液与第三浆液)根据设计凝固时间会流动一定距离而凝固,从而起到提高止水堵漏处周围土体强度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浆液为聚氨酯浆液,第一浆液也可以为其它注浆材料;所述第二浆液、所述第三浆液分别为水玻璃浆液和水泥浆液。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浆头子本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注浆筒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一侧的第二注浆筒部,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筒底封闭,各所述第一注浆筒部内设有供浆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芯,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下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横通道,所述第一横通道上连通有与所述注浆头子本体外部连通的第二横通道,所述第二横通道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临时堵头;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两端贯通,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底部设有第二临时堵头;
注浆硬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部,所述注浆硬管远离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一端连通有硬管外接头;
两个注浆软管,连通于两个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各所述注浆软管远离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软管外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芯包括内部中空的柱状本体及套设于所述柱状本体外部的弹性密封套,所述柱状本体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柱状本体的中部外壁上成形有出浆孔,所述弹性密封套弹性伸缩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与所述柱状本体之间的间隙内并遮盖所述出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内成形有与所述柱状本体的顶部相适应的环形凹槽,所述柱状本体的顶部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与所述注浆软管之间设有外丝接头,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部成形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外丝接头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螺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于所述外丝接头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所述密封垫的内部中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部成形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注浆硬管的表面成形有外螺纹,所述注浆硬管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长度,所述第二注浆筒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顶面平齐,所述注浆头子本体的直径从所述第一注浆筒部的底部向下渐缩。
CN202021479703.4U 2020-07-24 2020-07-24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Active CN212405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9703.4U CN212405207U (zh) 2020-07-24 2020-07-24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9703.4U CN212405207U (zh) 2020-07-24 2020-07-24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5207U true CN212405207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9703.4U Active CN212405207U (zh) 2020-07-24 2020-07-24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5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9361C (zh) 顶管施工中以环状泥浆护套减小顶力的方法
CN212405207U (zh)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
CN111877379A (zh) 同孔多种浆液注入机具及同孔多种浆液注入封堵方法
CN213267966U (zh) 双液注浆机具
CN111648789A (zh) 双管孔底注浆装置及其安装、注浆方法
CN216078765U (zh) 一种桩基后注浆管道接头
CN105735937A (zh) 突水钻孔孔壁滤流卸压孔内套管注浆固管封堵装置
CN205618128U (zh) 深水井井壁定向封堵装置
CN211548894U (zh) 注浆头
CN211368692U (zh) 一种锚固施工中的止水装置
CN111877378A (zh) 双液注浆机具及双液注浆封堵方法
CN211689825U (zh) 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复装置
CN209876194U (zh) 排水管预埋装置
CN110820737A (zh) 一种锚固施工中的止水装置
CN202866732U (zh) 孔口封堵装置及瓦斯抽采系统
CN215631644U (zh) 一种浇筑构件预埋管防漏浆装置
CN220015123U (zh) 随注浆压力增加的可靠性注浆密封装置
CN110778028A (zh) 灌浆套筒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05735444U (zh) 一种用于给推进管开设注浆孔的注浆孔模
CN205778721U (zh) 内插法固井工艺结构
CN215290214U (zh) 一种穿底板降水管井封堵结构
CN216517066U (zh) 一种高压注浆止水针头组件
CN217027176U (zh) 一种基坑内降水井封堵装置
JP3439711B2 (ja) 接着剤注入方法
CN220118138U (zh) 顶管管节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9

Address after: 201109 No. 788, Beiw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Chengdun tunnel 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0 room 2091, building 6, no.1088 Fanghe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UNNEL FOUNDATION ENGIN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