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6715U -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96715U CN212396715U CN202020040915.6U CN202020040915U CN212396715U CN 212396715 U CN212396715 U CN 212396715U CN 202020040915 U CN202020040915 U CN 202020040915U CN 212396715 U CN212396715 U CN 2123967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ater storage
- pyrolysis gasoline
- wall
- reaction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构成了蓄水腔,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套接有换热盘管,所述内壳体的正下方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垂直正下方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安装有保温隔热板,所述保温隔热板的正下方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且所述蓄水箱上与所述制冷器相对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换热盘管、制冷器、蓄水箱和循环水泵,实现了均匀加热,便于维持加氢反应的温度,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裂解汽油加氢反应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裂解汽油加氢反应技术中,需要对裂解汽油加氢进行两次加氢反应,其中第一次加氢反应的目的是把二烯烃,包括链状、环状二烯烃和烯基芳香族如苯乙烯等烯烃加氢,同时把部分单烯烃加氢成饱和烃。第二次加氢反应的目的是把一段加氢生成的烯烃进行再次加氢,同时脱硫,第一次加氢反应的温度一般在60摄氏度到110摄氏度之间,但是由于电加热的加热速度快,导致温度可能达到加热的峰值,而且加热不均匀,极易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极易使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不仅降低了加氢反应的效率,而且影响后续加工。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均匀加热的加氢反应装置,便于维持反应温度,提高加氢反应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之间构成了蓄水腔,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套接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内壁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相接触但不固定,所述内壳体的正下方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垂直正下方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底部安装有保温隔热板,所述保温隔热板的正下方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且所述蓄水箱上与所述制冷器相对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的顶部垂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反应罐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内腔,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螺旋叶片,且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螺旋叶片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垂直安装有搅拌架。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进水管和进油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进油管的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的一侧安装有氢气输送泵,所述氢气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反应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罐与所述氢气输送泵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贯穿所述反应罐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排污管道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节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上与所述排污管道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的外周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均匀加热,便于维持反应温度,通过加热板工作产生的热量对蓄水腔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导热板加快热量的传导,此时通过循环水泵工作,将蓄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管道送入换热盘管,进行换热,通过制冷器对蓄水箱中的冷却水进行制冷,提高换热效果,防止出现温度峰值导致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通过循环水泵工作,进行不断的换热循环,维持加氢反应的温度,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二烯烃聚合,通过水浴加热为第一次加氢反应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加热温度,实现了均匀加热,便于维持反应温度,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次加氢反应效果好,通过驱动电机工作,驱动转动轴转动,通过转动轴带动螺旋叶片和搅拌架旋转,通过螺旋叶片和搅拌架的旋转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进入反应罐内的氢气能均匀的溶解在裂解汽油中,提高了氢气的溶解效率,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果,同时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裂解汽油的加热更加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减小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的可能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罐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区放大图。
图中:1、反应罐;11、外壳体;12、内壳体;121、进油管;122、第二节流阀;13、蓄水腔;131、第一进水管;132、第一节流阀;14、油泵;15、导热板;16、保温隔热板;17、氢气输送泵;2、换热盘管;3、转动轴;31、驱动电机;32、安装件;33、搅拌架;34、螺旋叶片;4、加热板;5、蓄水箱;51、循环水泵;52、排污管道;521、第三节流阀;53、第二进水管;6、制冷器;61、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所述反应罐1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之间构成了蓄水腔13,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上套接有换热盘管2,所述换热盘管2的内壁与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相接触但不固定,所述内壳体12的正下方安装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的垂直正下方安装有加热板4,所述加热板4的底部安装有保温隔热板16,所述保温隔热板16的正下方安装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体11的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5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6,且所述蓄水箱5上与所述制冷器6相对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51,所述循环水泵51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1位于所述转动轴3的两侧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31和进油管121,所述第一进水管131和所述进油管121的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节流阀132和第二节流阀122,所述反应罐1的一侧安装有氢气输送泵17,所述氢气输送泵17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反应罐1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罐1与所述氢气输送泵17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油泵14,所述油泵1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罐1固定连接,所述制冷器6的外周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片6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片61将制冷器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制冷器6过热,提高制冷器6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进水管131向蓄水腔13注水,通过第一节流阀132控制注水量,通过进油管121向内壳体12内注入裂解汽油,通过第二节流阀122控制注入的裂解汽油的量,通过氢气输送泵17工作将氢气通过导气管送入内壳体12的腔内,实现裂解汽油的加氢反应,通过油泵14将经过第一次加氢反应的裂解汽油经预热换热后送入第二次加氢反应器中。
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蓄水箱5的一侧安装有排污管道52,所述排污管道52贯穿所述反应罐1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排污管道52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节流阀521,所述蓄水箱5上与所述排污管道52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53。在本实施例中,当蓄水箱5的水内的酸碱含量过高时,打开第三节流阀521,通过排污管道52排出污水,通过第二进水管53向第二进水管53注入新的水。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垂直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远离所述驱动电机31的一端贯穿所述反应罐1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轴3位于所述内壳体12的内腔,所述转动轴3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螺旋叶片34,且所述转动轴3位于所述螺旋叶片3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安装件32,两个所述安装件32之间垂直安装有搅拌架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31工作,驱动转动轴3转动,通过转动轴3带动螺旋叶片34和搅拌架33旋转,通过螺旋叶片34和搅拌架33的旋转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进入反应罐1内的氢气能均匀的溶解在裂解汽油中,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果,同时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裂解汽油的加热更加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减小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第一进水管131向蓄水腔13注水,注满水后通过关闭第一节流阀132停止注水,通过进油管121向内壳体12内注入裂解汽油,注入合适量的裂解汽油后,通过关闭第二节流阀122停止裂解汽油的注入,之后通过加热板4工作产生的热量对蓄水腔13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导热板15加快热量的传导,此时通过循环水泵51工作,将蓄水箱5中的冷却水通过管道送入换热盘管2,进行换热,通过制冷器6对蓄水箱5中的冷却水进行制冷,提高换热效果,防止出现温度峰值导致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通过循环水泵51工作,进行不断的换热循环,维持加氢反应的温度,通过水浴加热为第一次加氢反应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加热温度,实现了均匀加热,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率,通过驱动电机31工作,驱动转动轴3转动,通过转动轴3带动螺旋叶片34和搅拌架33旋转,通过螺旋叶片34和搅拌架33的旋转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进入反应罐1内的氢气能均匀的溶解在裂解汽油中,提高了氢气的溶解效率,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效果,同时不断的搅拌裂解汽油,使裂解汽油的加热更加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减小二烯烃聚合生成胶粘状物质的可能性。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所述外壳体(11)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之间构成了蓄水腔(13),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上套接有换热盘管(2),所述换热盘管(2)的内壁与所述内壳体(12)的外壁相接触但不固定,所述内壳体(12)的正下方安装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的垂直正下方安装有加热板(4),所述加热板(4)的底部安装有保温隔热板(16),所述保温隔热板(16)的正下方安装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体(11)的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5)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6),且所述蓄水箱(5)上与所述制冷器(6)相对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51),所述循环水泵(51)的出水端与所述换热盘管(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顶部垂直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远离所述驱动电机(31)的一端贯穿所述反应罐(1)延伸至其内部,所述转动轴(3)位于所述内壳体(12)的内腔,所述转动轴(3)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螺旋叶片(34),且所述转动轴(3)位于所述螺旋叶片(34)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安装件(32),两个所述安装件(32)之间垂直安装有搅拌架(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位于所述转动轴(3)的两侧分别垂直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31)和进油管(121),所述第一进水管(131)和所述进油管(121)的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节流阀(132)和第二节流阀(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的一侧安装有氢气输送泵(17),所述氢气输送泵(17)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反应罐(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与所述氢气输送泵(17)相对的一侧连接有油泵(14),所述油泵(14)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罐(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的一侧安装有排污管道(52),所述排污管道(52)贯穿所述反应罐(1)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排污管道(52)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节流阀(5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上与所述排污管道(52)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6)的外周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片(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0915.6U CN212396715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0915.6U CN212396715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96715U true CN212396715U (zh) | 2021-01-26 |
Family
ID=7440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40915.6U Active CN212396715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96715U (zh) |
-
2020
- 2020-01-09 CN CN202020040915.6U patent/CN2123967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95795B (zh) | 一种导热油加热低损耗搅拌反应釜 | |
CN212396715U (zh) |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反应装置 | |
CN218608085U (zh) | 一种高效溶剂回收蒸馏装置 | |
CN108224776B (zh) | 一种导热油电加热器 | |
CN20642493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化工反应釜 | |
CN213942850U (zh) | 一种乳制品制作用冷热缸 | |
CN210675199U (zh) | 一种化工加工用的加热装置 | |
CN212594055U (zh) | 一种夹套式甲苯蒸馏釜 | |
CN210700124U (zh) | 一种速凝剂生产加工用冷却装置 | |
CN211590860U (zh) | 橡胶粉混料用快速降温机构 | |
CN113856592A (zh) | 一种改性硅油生产用蒸汽加热装置 | |
CN215472101U (zh) | 一种防凝固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17442320U (zh) | 慕斯蛋糕生产线用冷却筒 | |
CN220077353U (zh) | 固化剂生产用储存设备 | |
CN217661577U (zh) | 一种夹套式蒸馏釜 | |
CN222027427U (zh) | 一种艾奇逊石墨化炉冷却的装置 | |
CN111442526B (zh) | 一种牙科设备用水的加热装置 | |
CN219647451U (zh) | 一种反应釜保温结构 | |
CN218981519U (zh) | 一种树脂反应罐用换热罐 | |
CN216266991U (zh) | 一种橡胶粉混料用快速降温机构 | |
CN214950354U (zh) | 一种导热油加热干燥无汞催化剂的装置 | |
CN220715838U (zh) | 一种涂料加工用反应釜 | |
CN220345817U (zh) | 一种新型汽油抗氧剂生产反应装置 | |
CN220561839U (zh) | 环保砖块加工用原料搅拌装置 | |
CN215209262U (zh) | 一种油浆阻垢剂用供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