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7198U -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7198U
CN212387198U CN202020349113.3U CN202020349113U CN212387198U CN 212387198 U CN212387198 U CN 212387198U CN 202020349113 U CN202020349113 U CN 202020349113U CN 212387198 U CN212387198 U CN 21238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top surface
letter sorting
convey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91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d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e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91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输送机本体设置有多个,且输送机本体包括下料结构和输送结构,下料结构设置在输送结构顶面的上料侧,且下料结构包括顶块、下料筒和U形的转架,顶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且下料筒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的顶面上,下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转架,且下料筒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的顶面中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背景技术
模组,是自动识别领域对一维条码扫描模组和二维条码扫描模组的简称。模组是进行二次开发的关键零件之一,具备完整独立的扫描功能,可以嵌入到手机,电脑,打印机,流水线等各行各业的设备中,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模组逐渐在各行各业当中,由于不同的规格影响着不同的结构发展,因此不能在线性模组的规格上统一结构,现有的模组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模组进行分类收集输送,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同时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调节传送角度和方向,使用的灵活性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旨在改善现有的模组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模组进行分类收集输送,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同时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调节传送角度和方向,使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输送机本体设置有多个,且输送机本体包括下料结构和输送结构,下料结构设置在输送结构顶面的上料侧,且下料结构包括顶块、下料筒和U形的转架,顶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且下料筒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的顶面上,下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转架,且下料筒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的顶面中部,输送结构包括机架和传送带,且机架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机架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且转轴与转架之间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顶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水平垂直焊接有连接臂和连接槽块,且连接臂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块中。
进而通过顶块的两侧端面上分别水平垂直焊接有连接臂和连接槽块,且连接臂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块中,将多个输送机本体连接,从而避免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的问题,缩短分拣距离提高分拣效率。
进一步的,连接臂的顶面上横向均匀开设有限位孔。
进而通过连接臂的顶面上横向均匀开设有限位孔,用于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
进一步的,连接槽块底面的一侧螺纹竖直安装有限位螺钉。
进而通过连接槽块底面的一侧螺纹竖直安装有限位螺钉,用于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
进一步的,连接臂和连接槽块通过限位螺钉贯穿限位孔限位连接。
进而通过连接臂和连接槽块通过限位螺钉贯穿限位孔限位连接,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
进一步的,机架的底面上竖直焊接有顶柱,传送带上均匀竖直固定有刮板。
进而通过机架的底面上竖直焊接有顶柱,用于支撑,同时传送带上均匀竖直固定有刮板便于将模组传送走,避免出现相对滑动,提高传送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下料结构设置在输送结构顶面的上料侧,顶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且下料筒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的顶面上,下料筒的底部设置有转架,且下料筒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的顶面中部,且机架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机架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且转轴与转架之间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的模组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模组进行分类收集输送,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同时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调节传送角度和方向,使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从而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结构和输送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机本体;2、下料结构;21、顶块;22、下料筒;23、转架;24、连接臂;241、限位孔;25、连接槽块;251、限位螺钉;3、输送结构;31、机架;32、转轴;33、传送带;34、刮板;35、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1,输送机本体1设置有多个,且输送机本体1包括下料结构2和输送结构3,下料结构2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面的上料侧,且下料结构2包括顶块21、下料筒22和U形的转架23,顶块2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22,且下料筒22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21的顶面上,下料筒22的底部设置有转架23,且下料筒2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23的顶面中部,输送结构3包括机架31和传送带33,且机架31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33,机架31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32,且转轴32与转架2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
进而通过下料结构2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面的上料侧,顶块2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22,且下料筒22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21的顶面上,下料筒22的底部设置有转架23,且下料筒2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23的顶面中部,且机架31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33,机架31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32,且转轴32与转架2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的模组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模组进行分类收集输送,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同时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调节传送角度和方向,使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从而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4,顶块2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水平垂直焊接有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且连接臂24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块25中。
进而通过顶块2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水平垂直焊接有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且连接臂24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块25中,将多个输送机本体1连接,从而避免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的问题,缩短分拣距离提高分拣效率。
请参阅图4,连接臂24的顶面上横向均匀开设有限位孔241。
进而通过连接臂24的顶面上横向均匀开设有限位孔241,用于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1。
请参阅图4,连接槽块25底面的一侧螺纹竖直安装有限位螺钉251。
进而通过连接槽块25底面的一侧螺纹竖直安装有限位螺钉251,用于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1。
请参阅图1和图2,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通过限位螺钉251贯穿限位孔241限位连接。
进而通过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通过限位螺钉251贯穿限位孔241限位连接,根据传送需要限位连接多个输送机本体1。
请参阅图5,机架31的底面上竖直焊接有顶柱35,传送带33上均匀竖直固定有刮板34。
进而通过机架31的底面上竖直焊接有顶柱35,用于支撑,同时传送带33上均匀竖直固定有刮板34便于将模组传送走,避免出现相对滑动,提高传送效率。
工作原理:下料结构2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面的上料侧,顶块2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22,且下料筒22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21的顶面上,下料筒22的底部设置有转架23,且下料筒2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23的顶面中部,且机架31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33,机架31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32,且转轴32与转架2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克服了现有的模组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模组进行分类收集输送,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通常相对设置,分拣时需要放置在固定的输送机上,耗时较长分拣效率不高,同时传统的模组分拣输送机,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调节传送角度和方向,使用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从而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能够快速回收输送模组,从而提高分拣效率,并且有利于调整传送角度和方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的模组分拣输送机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包括输送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本体(1)设置有多个,且输送机本体(1)包括下料结构(2)和输送结构(3),所述下料结构(2)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面的上料侧,且下料结构(2)包括顶块(21)、下料筒(22)和U形的转架(23),所述顶块(21)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筒(22),且下料筒(22)的顶端贯穿固定在顶块(21)的顶面上,所述下料筒(22)的底部设置有转架(23),且下料筒(2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连接在转架(23)的顶面中部,所述输送结构(3)包括机架(31)和传送带(33),且机架(31)的内部安装有传送带(33),所述机架(31)的外侧端面上水平焊接有转轴(32),且转轴(32)与转架(23)之间转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水平垂直焊接有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且连接臂(24)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块(2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4)的顶面上横向均匀开设有限位孔(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块(25)底面的一侧螺纹竖直安装有限位螺钉(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24)和连接槽块(25)通过限位螺钉(251)贯穿限位孔(241)限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1)的底面上竖直焊接有顶柱(35),所述传送带(33)上均匀竖直固定有刮板(34)。
CN202020349113.3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Active CN21238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9113.3U CN212387198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9113.3U CN212387198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7198U true CN212387198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9113.3U Active CN212387198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7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87198U (zh) 一种模组分拣输送机
CN106622976A (zh) 一种圆柱形工件的分路装置
CN203253650U (zh) 一种全自动轴承滚子外观检测机
CN206535770U (zh) 一种圆柱形工件的分路装置
CN204992226U (zh) 一种换向片的冲制装置
CN112525044A (zh) 一种螺钉螺纹自动检测装置
CN107716318B (zh) 一种物料分选机器人系统
CN110270641A (zh) 自动推板机构及自动上下料群冲孔装置
CN217250813U (zh) 一种轴承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CN105775665B (zh) 一种fpc供料机器人
CN110842549B (zh) 一种智能柔性装配生产线
CN206187848U (zh) 一种可改变倾斜度的煤矿用皮带输送机
CN210393001U (zh) 可用于智能装车的伸缩式输送线
CN207956920U (zh) 一种旋转式带式输送机
CN207726259U (zh) 一种地板上漆流水线用输送装置
CN105458817B (zh) 滑动型自锁分档机构
CN112777269A (zh) 一种钢材加工设备中的上料机构
CN113798203A (zh) 一种理料机
CN217075956U (zh) 一种用于平行托辊的可调节支架
CN213621907U (zh) 家具板材输送线
CN108393731A (zh) 一种板类零件钻多孔设备
CN211870549U (zh) 一种螺旋输送机
CN212049632U (zh) 基于杠杆原理的装船机俯仰皮带机中间架
CN209257173U (zh) 一种原木多片锯的送料装置
CN209794511U (zh) 一种红外对冲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Guokai

Inventor before: Chen Kuangka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