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342U -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 Google Patents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5342U
CN212355342U CN202020355131.2U CN202020355131U CN212355342U CN 212355342 U CN212355342 U CN 212355342U CN 202020355131 U CN202020355131 U CN 202020355131U CN 212355342 U CN212355342 U CN 212355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concave
rod
fixed block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51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军英
马春潮
胡向斌
曹博
霍军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feng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afeng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afeng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afeng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51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5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5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5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包括安装板,固接于安装板的底座,以及限位结构;底座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在背离四连杆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与固定块之间形成有一倾斜夹角;四连杆机构上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能够驱动四连杆机构发生变形,变形的四连杆机构能够带动固定块做相对于底座的升降运动;限位结构与调节杆配合,且限位结构能够通过调节杆限制四连杆机构朝远离支撑板的方向倾倒。本实用新型能够替代人工撬杆将待作用的凹型输送带顶起,以此起到便于对凹型输送带的顶起,进而方便对凹型输送带下方两侧的托辊进行更换,具有减少工人的数量,降低工作劳动强度的作用。

Description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具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背景技术
凹型输送带通常用于运送颗粒或者粉状的物料,以防止物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外泄。可以理解,凹型输送带整体结构呈凹型,通常由设于凹型输送带下方的三个托辊支撑并形成,位于中间的托辊相对于输送带支架平行设置,而两侧的两个托辊则相对于输送带支架呈一定的倾斜夹角。
目前,企业在维护或者更换凹型输送带两侧的托辊时,需要将托辊从输送带支架上拆卸下来,为此,企业通常采用撬杆将凹型输送带的侧部翘起并限位,使得凹型输送带脱离待更换的托辊并保持,然后其它工人在手动的更替待更换的托辊。
上述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托辊从输送带支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其涉及到多个工人配合,操作繁琐,且用撬杆翘起凹槽输送带的侧部并保持,撬杆与凹型输送带之间为线面接触,其不仅劳动强度要求高,而且稳定性差,满足不了企业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具体地,一种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包括安装板,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座,以及限位结构;所述底座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背离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有一倾斜夹角;所述四连杆机构上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能够驱动所述四连杆机构发生变形,变形的所述四连杆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固定块做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升降运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调节杆配合,且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限制朝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倾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的第二连接件,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固定块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均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调节杆自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固定套筒,部分插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塞杆,以及固接于所述活塞杆的连接套;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连接套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杆设于所述连接套内的部分与所述连接套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套筒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连接套的部分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及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均为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块以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具有弯折板部,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所述弯折板部限位于输送带支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替代人工撬杆将待作用的凹型输送带顶起,以此起到便于对凹型输送带的顶起,进而方便对凹型输送带下方两侧的托辊进行更换,具有减少工人的数量,降低工作劳动强度的作用;同时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用支撑板与凹型输送带接触,实现面与面的接触,以此提高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使用时对凹型输送带顶起并保持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装配于输送带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安装板;11、弯折板部;20、底座;30、固定块;41、调节杆;411、第一弯折部;412、第二弯折部;42、第一连接件;43、第二连接件;44、第一连杆;45、第三连杆;46、第二连杆;47、第四连杆;50、支撑板;61、固定套筒;62、活塞杆;63连接套;200、输送带支架;201、凹型输送带。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包括安装板10,固接于安装板10的底座20,以及限位结构。
安装板10安装于输送带支架200,以此实现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整体安装在输送带支架200上并使用。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板10具有弯折板部11,安装板10能够通过弯折板部11限位于输送带支架200,具体可将安装板10上弯折板部11卡入输送带支架200上对应的插槽(图未示),以便于安装板10在输送带支架200上的安装固定。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10安装于输送带支架200时相对于输送带支架200限位固定的方式不局限于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在安装板10上开设通孔,并用螺栓将置于输送带支架200的安装板10限位住,又或者在安装板10上设置固定件,并通过该固定件与输送带支架200之间的配合将安装板10限位于输送带支架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0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固定块30,固定块30在背离四连杆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50,其中支撑板50与固定块30之间形成有一倾斜夹角,使得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使用时,可用支撑板50与凹型输送带201接触,并实现对凹型输送带201的支撑。
其中,四连杆机构上连接有调节杆41,调节杆41能够驱动四连接机构变形,而变形的四连杆机构能够带动固定块30做相对于底座20的升降运动,并带动支撑板50做相对于底座20的升降运动,以此实现对凹型输送带201的支撑。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42,相对第一连接件42设置的第二连接件43,铰接于第一连接件42的第一连杆44和第三连杆45,以及铰接于第二连接件43的第二连杆46和第四连杆47;其中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6分别与底座20铰接,第三连杆45和第四连杆47分别与固定块30铰接,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四连杆机构工作时,能够通过对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的驱动,实现对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46、第三连杆45及第四连杆47整体所形成的结构的变形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杆41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42及所述第二连接件43设置,其中调节杆41与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之间均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使得人们使用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时,可旋拧调节杆41,并利用调节杆41与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之间螺纹配合结构,实现对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的驱动,并利用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实现对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46、第三连杆45及第四连杆47的变形驱动。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杆41与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螺纹结构相反设置,使得调节杆41在旋转的同时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进行相向或者相反的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与调节杆41配合,且限位结构能够通过调节杆41限制四连杆机构朝远离支撑板50发生倾倒,使得四连杆机构通过底座20在安装板10上安装位置保持住,防止四连杆机构受到被顶起的凹型输送带201的反向推挤而造成倾倒,进而确保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工作时,对凹型输送带201顶起的稳定性。
其中,限位结构设于调节杆41自第二连接件43远离第一连接件42的一侧,并与调节杆42配合,使得限位结构起到对调节杆41支撑的作用。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结构也可设于四连杆机构的另一侧,以对调节杆41起到拉拽的作用。
具体地,限位结构包括固接与安装板10的固定套筒61,部分插设于固定套筒61的活塞杆62,以及固接于活塞杆62的连接套63;其中调节杆41贯穿连接套63设置,而调节杆41设于连接套63内的部分与连接套63螺纹配合。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利用连接套63与调节杆41之间的螺纹结构,实现对调节杆41沿轴向方向做相对于连接套63的运动,进而达到该限位结构限制调节杆41朝远离支撑板50的方向进行运动,进而起到对四连杆机构防止倾倒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旋拧调节杆41时,调节杆41能够跟随四连杆机构的变形,并通过连接套63带动活塞杆62做相对于固定套筒61的伸缩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杆62设于固定套筒61内的部分与固定套筒61间隙配合,以便于调节杆41通过连接套63带动活塞杆62做相对于固定套筒61的升降运动。
由上可知,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及连接套63在调节杆41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升降运动,为此,本实施方式将连接套63、第一连接件42及第二连接件43设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调节杆41穿过连接套63的部分具有第一弯折部411和第二弯折部412,第一弯折部411及第二弯折部412的弯折角度均为90°,使得人们在旋拧调节杆41时,可将人手作用于第二弯折部412,以此便于对调节杆41的旋拧驱动,当然了第一弯折部411及第二弯折部412的弯折角度不局限为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的需求具体设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50与固定块30以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支撑板50在固定块30上的安装角度可调节,以此确保支撑板50贴靠于凹型输送带201时,支撑板50与凹型输送带201两者相互接触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工作时对凹型输送带201支撑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替代人工撬杆将待作用的凹型输送带顶起,以此起到便于对凹型输送带的顶起,进而方便对凹型输送带下方两侧的托辊进行更换,具有减少工人的数量,降低工作劳动强度的作用;同时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用支撑板与凹型输送带接触,实现面与面的接触,以此提高该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使用时对凹型输送带顶起并保持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座,以及限位结构;所述底座通过四连杆机构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背离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有一倾斜夹角;所述四连杆机构上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能够驱动所述四连杆机构发生变形,变形的所述四连杆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固定块做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升降运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调节杆配合,且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限制所述四连杆机构朝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倾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的第二连接件,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以及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固定块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均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调节杆自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并与所述调节杆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固定套筒,部分插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塞杆,以及固接于所述活塞杆的连接套;所述调节杆贯穿所述连接套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杆设于所述连接套内的部分与所述连接套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部分与所述固定套筒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连接套的部分具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及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均为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块以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具有弯折板部,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所述弯折板部限位于输送带支架。
CN202020355131.2U 2020-03-19 2020-03-19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Active CN212355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5131.2U CN212355342U (zh) 2020-03-19 2020-03-19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5131.2U CN212355342U (zh) 2020-03-19 2020-03-19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5342U true CN212355342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5131.2U Active CN212355342U (zh) 2020-03-19 2020-03-19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5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9329A (zh) 显示器支架
CN212355342U (zh) 凹型输送带撑顶工具
CN105346917B (zh) 配电开关柜安装就位平台
CN112298954A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上托辊更换辅助装置
CN210682451U (zh) 一种平板玻璃生产线用摆臂辊道升降机构
CN202625284U (zh) 托辊组件及皮带机
CN210557549U (zh) 骨料传送带
CN205633866U (zh) 一种可调型输送胶带起重托架
CN210709208U (zh) 一种转弯带式输送机的机架
CN211495653U (zh) 水平可调式带矫正皮带机
CN210335944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并联机器人
CN210884021U (zh) 一种便捷式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装置
CN202642702U (zh) 一种传送带提升器
CN219363135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的防偏移结构
CN220244471U (zh) 一种方便更换托辊的皮带输送机
CN218395326U (zh) 一种万向节用杠杆式托架
CN2180569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短途输送装置
CN219974007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架
KR200401037Y1 (ko) 스프링 압력 조절 장치를 가진 적재물 중량에 대응하는승강식 적재 장치
CN217345364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上托辊更换辅助装置
CN210213844U (zh) 便携式皮带运输机托辊更换辅助装置
CN211997132U (zh) 一种卧式水泥仓支护装置
CN220810826U (zh) 一种屋顶光伏组件运输装置
CN219216490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回程纠偏支架及组合结构
CN220992401U (zh) 一种钢构件用矫正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